(甘政发[2010] 112号 2010年12月31日)
为了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国发〔2010〕32号,以下简称《决定》),明确我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发展目标、重点任务与产业布局,切实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特提出如下意见。
一、贯彻落实《决定》的重大意义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以重大技术突破和重大发展需求为基础,对经济社会全局和长远发展具有重大引领带动作用,知识技术密集、物质资源消耗少、成长潜力大、综合效益好的产业。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国家推进产业结构升级、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推进新型工业化向纵深发展、增强国民经济持续发展能力、构建国际竞争新优势的重大举措。《决定》的颁布实施,对于我省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创造产业竞争新优势、推动全省工业经济跨越式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近几年,我省新能源和新能源装备制造产业取得了重大突破,循环经济发展规划开始启动并取得了初步成效,以有色金属为特色的新材料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信息基础设施稳步提升,生物产业蓄势待发,先进装备制造业快速发展,具备了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后发优势。总体来看,我省建设全国新能源基地条件优越,发展新材料产业基础雄厚,生物医药产业基地建设初具规模,特色农产品资源丰富,具有较强的科技力量,新材料、新能源、生物产业、信息技术、先进装备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基础坚实、特色明显、潜力巨大。
“十二五”及更长一段时期,是我省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实现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的关键阶段。《决定》的颁布实施,为我省充分利用资源、科技优势和产业基础,推动新材料、新能源、生物产业、信息技术和先进装备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全省上下要进一步统一思想认识,明确工作重点,强化政策措施,不断创新体制机制,开拓进取、真抓实干,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跨越式发展。
二、贯彻落实《决定》的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把握世界新科技和产业的发展趋势,紧紧围绕国家确定的发展方向,面向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需求,按照科技引领、优化布局、重点突破、应用带动、市场主导的要求,以重大产业项目、产业园区和产业基地为载体,突出产业特色,扩大产业规模,增强产业优势,提升产业水平,力争在新材料、新能源、生物产业、信息技术和先进装备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形成较强区域竞争力,部分领域达到国内领先水平、个别方面进入世界先进行列,使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为全省经济增长的重要带动力量。
(二)基本原则。
坚持科技引领、人才支持、创新发展。把自主创新与利用外部资源创新结合起来,强化自主创新,加强技术集成和联合攻关,突出技术创新体系和能力建设,形成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和知识产权。大力引进国内外先进技术和高端人才,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和再创新,培育一批产业化龙头企业,迅速提高产业技术水平和自主发展能力。
坚持优化布局、统筹协调、集约发展。充分利用经济一体化区域、中心城市和工业园区的产业基础,按照有资源优势、有发展重点、有重大项目、有创新载体、有系统支撑、有延伸潜力的要求,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优化要素配置,强化专业分工,拓展产业链条,形成资源集约利用、创新成果共享的产业集聚效应。
坚持集中优势、重点突破、率先发展。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集聚要素,集中力量,优先支持我省掌握关键技术,具备资源、人才和市场优势的产业、企业和产品率先突破,进一步扩大规模、增强位势,形成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制高点和重要基石。
坚持基础攻关、应用带动、联动发展。围绕提升人民群众健康水平、缓解环境资源制约的紧迫需求,选择产业化程度较低、带动效应较强、市场机制难以发挥作用的重大技术和产品,加大孵化应用投入力度,以应用促发展,加快成果转化,带动上下游产业链式拓展、应用企业对接发展、市场消费培育跟进,引导形成新的产业发展趋势。
坚持市场主导、政府引导、统筹发展。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强化企业的主体地位,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引导社会资源的有效投入,继续加大政策支持和组织协调力度,更好地发挥政府的规划引导、政策导向作用,形成市场、政府共同推进、统筹发展的整体合力。
(三)发展目标。
按照前5年建基地、促集群、扩规模,后5年抓支柱、促先导、大提升的两步走目标,到2015年,基本构建特色突出的新材料产业体系,建成全国重要的风能和太阳能发电示范基地,形成辐射西部省区市的新能源装备制造业集群,生物产业和信息技术产业规模不断扩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达到800亿元,占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12%。开发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产品,打造一批掌握关键核心技术、市场需求前景好、带动系数大、综合效益好的新兴产业链,培育一批具有国际市场开拓能力的创新型骨干龙头企业,建成一批专业化的国家级或省级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
到2020年,迅速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规模、大幅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显著提高科技开发及成果转化能力,新材料、新能源和先进装备制造业成为全省经济的支柱产业,生物和信息技术产业成为全省经济的先导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16%。
三、贯彻落实《决定》的主要任务
(一)突破重点领域,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规模化发展。
1.做大做强新材料产业。围绕新能源、信息技术、先进装备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需求,发挥我省基础材料产业和科技研发优势,集中优势资源,优化产业布局,突破关键技术,大力发展有色金属新材料、稀土功能新材料、新能源材料、新型化工材料、新型高性能结构材料等产业,不断提升新材料产业规模和整体竞争能力,形成上下游产品配套协调的新材料产业体系,培育和发展2—3个特色鲜明、创新能力强、产业链完善、辐射带动作用强、产值规模超千亿的产业集群。
——有色金属新材料。瞄准世界前沿,依托金川集团有限公司、白银有色集团有限公司、中铝西北铝加工分公司、中铝兰州分公司、中铝连城分公司等优势企业,重点研发镍、铜、铝、铅锌等有色金属冶炼新技术、新工艺,有色金属合金板带管线箔材及粉体材料,金属盐化合物生产关键技术等,开展重大技术标准的研究制定、专用设备的研究设计和生产,开展有色金属的回收再利用技术研究和产业化。重点发展高性能镍及镍基合金、钴基合金、镍铜钴粉体材料、镍铜钴金属盐化工材料、高精度铜板带、电解铜箔、新型高性能冷凝管、高效专用铜杆、高性能铜基合金与铅及锌基合金等。
——稀土功能材料。积极适应新能源汽车、家电节能、3G(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通讯和新能源的需求,以甘肃稀土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为重点,突破部分稀土材料核心技术,解决稀土高效深度提取与循环冶金技术、高端稀土功能材料在重点领域的应用产业化关键技术、新型稀土材料及促进稀土平衡应用技术,重点发展新一代稀土永磁材料、稀土抛光粉、稀土贮氢合金粉、稀土金属、稀土发光材料、稀土催化材料等6大类产品,支持优势材料向高端产品延伸,实现由稀土分离产品生产向稀土应用材料、功能材料生产的转变,完善产、学、研、用协调发展的新材料产业链。
——新能源材料。依托金川集团有限公司、甘肃稀土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兰州金川科技园股份有限公司、兰州方大碳素材料公司等企业,加快动力电池高性能基础材料制备、电池和电池组装技术研究,大力发展镍氢和锂离子等电池新材料以及锂电池用碳负极、电解液材料和隔膜材料。加快正泰集团酒泉薄膜太阳能电池基地建设,重点发展薄膜太阳能电池、高效晶体硅太阳能电池及组件、新型太阳能电池、太阳能玻璃等产品。研制生产新型核石墨材料和部件。积极发展高纯金属、溅射靶材等上游材料配套产业。依托大型核能企业建立新型核能材料研究基地,积极开展核能新材料的研究和推广应用。
——新型化工新材料。以中石油兰州石化公司、白银银光集团公司和中国蓝星集团兰州分公司等企业为重点,加快化学硅材料、高性能工程塑料、特种合成橡胶、聚碳酸酯等产品加工应用研究及工程化技术攻关,招商引进科技型企业,发展功能性合成材料,促进合成材料产业升级。重点发展各类石化催化剂、塑料合金和改性树脂、特种橡胶、特种润滑材料、新领域精细化工材料、化学硅材料、新型有机氟材料和聚氨酯等产品。
——新型高性能结构材料。围绕先进装备对高性能金属结构材料的需求,大力发展钢铁和有色金属合金等结构材料。依托酒钢集团研发新型不锈钢、高性能碳钢和合金钢材、洁净钢、超洁净钢技术,重点发展大型工程建设、工程机械制造、轨道交通设备、新能源产业和家电行业等领域高性能精品钢材、优质不锈钢和硬质合金。完善高校和重点企业的合作机制,发挥省内外相关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和骨干企业的科技研发优势,积极推进高强高韧系列铝合金加工技术和新型镁合金技术的研发,重点发展高性能铝合金、新型钛合金和高附加值铁合金等产品。以兰州方大炭素新材料公司和白银郝氏碳纤维公司为重点,加快碳素新材料、性价比优良的碳纤维和碳纤维复合材料研究及工程化技术攻关。
2.大力发展新能源产业。加快新能源基地建设,着力突破核心技术,推动风能、太阳能、核能等新能源产业快速发展,积极打造从有色金属到风光发电、二次电池到新能源汽车和储能电站,从装备制造到技术服务等完善的产业链,力争使新能源产业成为我省未来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
——风能。重点建设酒泉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二期800万千瓦风电场,推进抽水蓄能电站等调峰电源和输配电网工程建设,启动民勤红沙岗等百万千瓦级风电场规划和建设工作。到2015年,全省风电装机规模达到1700万千瓦以上。
——太阳能。积极开展太阳能光伏、光热发电装备、薄膜太阳能电池的研制和产业化,抓好武威、金昌、白银3个20兆瓦特许权光电招标项目建设,加快实施嘉峪关、武威、张掖、白银等地10兆瓦光伏并网发电项目,启动正泰100兆瓦光伏发电工程。做好河西及白银等太阳能资源富集区域光伏、光热发电项目储备。到2015年,基本建成以敦煌、武威为重点的大型光伏并网发电示范基地,全省太阳能发电装机规模达到百万千瓦以上。
——核能。依托四○四厂、五○四厂进行核能资源的商业开发利用,发展核技术应用,加快建设核燃料生产基地和乏燃料后处理基地。开展兰州低温供热堆项目前期工作。搞好核电项目论证,适时开展核电建设,努力开拓核电装备配套市场。
3.加快发展生物产业。充分发挥现有的产业发展基础和比较优势,依托重点企业和科研院所,加快发展生物医药、生物农业、生物制造等领域,全力构建生物产业“两大基地,五大产业园区”。积极组织实施产业化专项项目,集中力量进行重点突破,尽快形成我省生物产业的群体优势和局部强势。
——生物医药。以定西、陇南为重点,加强对中药材资源的保护,加大中药材种植的技术指导和服务,建设大宗道地药材规范化种植基地。大力发展中药精制饮片和大宗中药材提取物。支持兰州佛慈、甘肃扶正、奇正藏药、独一味等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和行业整合力度,产学研用相结合,加快开发治疗妇科、心脑血管、肿瘤、消化系统等疾病和功能保健、补益等中药新产品,形成特色中药材资源综合利用产业链。支持兰州生物制品研究所、中牧兰州生物制药厂等生物制品企业做大做强,重点发展人用和动物用新型疫苗、基因工程药物等生物制品、生物创新药及新型诊断试剂。加快新型诊断试剂盒、快速检测试剂盒、生物芯片等体外生物诊断检测新产品的研发,加快重离子束治疗肿瘤大型装置的研制、标准制定和产业化。
——生物农业。依托甘肃省农业科学院、甘肃农业大学等单位,重点创新生物育种技术,培育一批优质马铃薯、酿酒原料、杂交玉米、油用亚麻等重要农作物良种和优质蔬菜、苹果、油橄榄、核桃、球根花卉等高效林果花卉良种。研究开发生物农药、生物肥料、绿色植物生长调节剂等绿色农用产品。增加微生物全降解农用薄膜的使用比例,有效缓解农业面源污染。发挥核科技研发优势,结合农牧业发展及经济作物育种需求,建设兰州重离子辐照诱变育种中心和区域重离子育种扩繁基地。
——生物制造。以甘肃农业大学、省科学院、省农科院、省轻工研究院、省农垦集团为依托,加大生物制造技术的研发、应用与推广力度,建设用于生物转化的微生物资源研究开发平台及生物转化工程技术服务平台,加大生物制造产业化步伐,重点发展玉米、马铃薯、酿酒原料等我省特色资源高附加值生物转化产品的加工生产和农业废弃物的生物综合利用技术产品;推进氨基酸、酶制剂、固定化细胞产品、微生物菌剂、多糖、生物降解材料等高技术产品的产业化。推广生物制造产品在环保、食品、轻工、化工、纺织等领域的应用。
4.努力提升信息技术产业。推动信息化与工业化的深度融合,抓住信息技术升级换代和网络经济快速发展的历史机遇,进一步提升信息基础设施和产业技术水平,实现信息产业的快速发展。大力引进战略投资者,积极承接产业转移,以电子集成制造为基础,电子元器件和整机生产并重,推动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的发展。充分发挥软件业比较优势,大力发展特色软件。加快发展电子政务、移动电子商务、“三网融合”增值服务、数字家庭、物联网和云计算应用等新型信息服务业。
——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依托天水华天电子集团、瑞德集团等优势企业,推动半导体集成电路和元器件封装、半导体器件芯片设计制造、MEMS(微机电系统)传感器的研发和制造、LED(发光二极管)节能显示与照明、电子专业设备、通用自动化控制设备、专用通信电缆、电真空器件、军民用电子装备及器件等产品的发展,构建涉及材料、设计、封装、测试、应用的较为完整的电子信息产业链条。发展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用新型通信信息电缆、数据传输综合光缆、3G移动通信网络配套电缆。研究用于汽车防撞、物流识别、卫星电视、气象及港口调度等方面的民用雷达系列产品。支持电子点火系统、车载视频娱乐系统、电磁阀、传感器等车载汽车电子设备和汽车电子元器件及贴片器件产品。支持兰州安宁特种电子产业集聚区建设,发展自动控制、信号处理、探测技术等特种电子产业。
——软件开发。发展面向能源、通信、交通、物流、制造、金融、煤炭、冶金、电力和石化等特色行业信息化解决方案等应用软件和嵌入式软件并推广应用。以兰州高新技术开发区软件园、兰州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兰州交通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和兰州理工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为依托,优化软件创新资源,孵化和吸引软件企业集聚,形成兰州软件产业集聚区。以承接东部产业转移为突破口,重点培育一批能够承接软件外包和服务的企业。以敦煌动漫软件产业园为依托,大力发展数字虚拟等技术,促进文化创意产业发展。
——信息服务。建设新一代网络基础设施,构建信息服务体系,培育增值信息服务业,支持民营企业进入基础通信领域。推动3G、移动多媒体广播电视、IPTV(交互式网络电视)、下一代无线网络技术、数字电视宽带上网等三网融合相关业务。突破传感器、芯片、关键设备制造以及智能通信应用瓶颈。开展智能农业、智能工业、智能交通、智能环保、智能医护、智能家居等物联网应用示范。积极采用现场总线、集散控制系统和先进控制系统等技术和设备,推进生产过程和流程系统的信息化。发展网络与信息安全产品和安全服务产业,加大对网络黑客攻防、数据加密、数字签名与认证、访问控制等信息安全关键技术研发和产品产业化,发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网络和信息安全硬软件产品。
5.积极发展先进装备制造业。发挥现有产业优势和龙头企业带动作用,以扩大产业规模、抢占竞争制高点为目标,通过改造提升、强化创新,突破一批关键技术、高端共性技术和瓶颈技术,形成自主知识产权。充分利用我省材料工业优势,突出整机制造和系统集成,建设西部重要的大型装备制造、新能源装备制造、数控机床、电工电器设备制造和核电辅助装备制造基地,打造百亿产业园,实现千亿产业链,力争使先进装备制造业成为甘肃未来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
——大型装备制造。加快发展智能钻采设备、大型炼化设备、大型换热器、空冷器、烟气轮机、快速锻压设备、有色金属冶金炉、井下无轨设备、大型选矿设备等高端设备产品。大力研发智能电网产品、新能源领域产品、电气化铁道专用系列产品,加快工程机械和重载汽车车轿轴承、大型专用特种电机等产品的升级换代。依托天水星火机床产业园,加快建设以数控化、精密化、重型化机床为重点的西部数控机床生产基地,扶持带动一批配套企业,形成产业集群。
——新能源装备制造。大力开展风电成套机组和关键零部件、太阳能光伏、光热发电成套设备及关键零部件、高性能环保型铅酸蓄电池的研制与生产。积极支持兰电电机公司等省内外大型风电制造企业扩大新型风机生产能力,设立研发机构、工程中心、技术中心、核心零部件制造厂和售后服务中心。支持兰电、酒钢等企业投资新能源及新能源装备制造业,鼓励引进国内外知名企业研发的太阳能光伏电池组件生产技术和大规模太阳能光热发电技术。提升太阳能选择性吸收真空镀膜技术水平,推动平板太阳能集热器、大型槽式太阳能集热系统的研发和生产,逐步形成太阳能光热应用产业链;推进技术研发、装备制造、质量认证、维修服务、资源供应、人才培养一体化发展,形成辐射西部省区市的新能源装备制造产业集群。
——电工电器设备制造。整合电工电器产业链,支持长城电工、天水铁路电缆厂等企业发展高低压电器元件、电气传动控制设备以及自动化装置、仪器仪表、电工合金材料、接触器、信号电缆、通信电缆等电工电器产品和成套设备。整合优势资源,建立专业化分工协作体系,配套制造金属件、塑料件、标准件、包装材料和模具,提升产品协作配套能力,打造天水高、中、低压电工电器产业集群。
——核电装备制造。发挥我省机械工业和核工业基础较好的优势,依托兰石集团、兰州宏祥电力公司、中核集团兰州铀浓缩公司等企业,加快延伸发展核电用板式换热器、核电用鼓形滤网、核电空冷器和核阀门等产品,构建核电装备产业体系。积极引进国内行业龙头企业在甘肃建设核电装备制造项目。
(二)优化产业布局,提升集约化发展水平。
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支持甘肃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办发〔2010〕29号)提出的新的产业发展战略和省委、省政府提出的“中心带动、两翼齐飞、组团发展、整体推进”区域发展战略,结合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以经济一体化区域、中心城市、国家级和省级开发区为平台和载体,优化产业布局,建设产业基地,完善产业链条,扩大产业规模,通过优势地区率先发展,带动形成规模化、集聚化和特色化的产业发展格局,为构建具有甘肃特色的现代产业体系提供有效支撑。
1.培育和延伸产业链条。围绕优势资源和产业基础,加快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发展,推进有色金属合金材料、稀土功能材料、动力电池材料、新能源装备、高分子材料、聚氨酯材料、不锈钢、微电子器件及集成应用、中药材种植及加工、马铃薯育种及加工等10条掌握关键核心技术、市场需求前景好、带动系数大、综合效益好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链建设,迅速扩大产业规模,形成一批特色产业集群,打造新的产业发展增长极。
2.加快基地建设。重点建设金昌新材料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基地、白银有色金属新材料及制品研发生产基地、兰州国家石化新材料产业化基地、国家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基地、国家重要的千万千瓦级风电示范基地、国家大型太阳能发电示范基地、酒钢不锈钢生产基地、酒泉新能源装备制造产业基地、兰州生物产业基地、白银聚氨酯循环经济产业基地等10个国家级基地和兰州特种电子产业基地、兰州和平动力电池产业基地、白银稀土功能材料及应用材料的产业化基地、天水先进装备制造业基地、天水微电子产业基地、陇东煤化工高技术产业化基地、酒泉薄膜太阳能电池基地、定西马铃薯育种及加工基地、河西玉米、瓜菜育种制种基地、定西道地药材种植及加工基地等10个省级基地。
3.发展园区经济。按照规划引导、基础设施先行、产业协调跟进的原则,优化开发区空间布局,调整开发区产业结构和总体发展方向,推进全省开发区向特色化、专业化、集群化方向发展。加快兰州和白银国家高新技术开发区及兰州、金昌和天水国家技术经济开发区等开发区的技术改造提升,重点引导优势产业向高新技术方向发展,确保开发区科学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围绕区域资源特点、工业发展现状、地理区位条件和交通物流因素,在张掖、武威、定西、临夏、陇南等地开发区发展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农牧产品和中药材精深加工产品,延长产品产业链。以资源高效利用为重点,开展工业废弃物的循环利用,加快金昌、白银等地循环经济园区建设,构建西北地区废旧汽车、家电、有色金属等资源再利用中心,扶持和推进再制造产业发展。
4.形成区域特色。按照产业基础和资源优势,进一步优化产业布局,壮大兰州、金昌、白银等地有色金属、稀土新材料和新型化工材料产业规模,实现新材料领域的跨越式发展;围绕河西新能源基地建设,合理布局和有序开发风电产业,积极利用太阳能资源,形成多元化新能源产业体系。充分发挥兰州、定西、陇南、甘南等地的生物技术和产品研发优势,加快建设研发、生产、销售、服务区域一体化的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大力支持兰州、天水、平凉等地优先发展电子信息制造、软件及新型信息服务业。大力实施技术创新工程,重点发展河西地区风电、光电装备制造业,加快兰州、天水大型装备优势企业的技术升级,加快装备制造业向高端化、规模化、系列化方向发展。
(三)加大成果转化,着力实施产业发展重点工程。
1.产业化示范工程。根据国家关于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总体布局,围绕国家自主创新产业化项目,在新材料方面,组织实施镍铜铝等有色合金材料、高端稀土功能材料、动力锂电池和镍氢动力电池材料等产业化专项;在新能源方面,组织实施大型风力发电及装备制造、太阳能电池及组件等产业化专项;在生物产业方面,组织实施特色优势生物资源产业链的产业化专项;在信息技术方面,组织实施企业信息化、专用集成电路、IC(集成电路)高端封装和应用软件等产业化专项;在先进装备制造方面,组织实施重型数控机床、大型设备维修和再生产、核电装备关键零部件等产业化专项。促进产业间的融合发展,推动新材料、新能源、生物产业、信息技术及先进装备制造等领域关键核心技术的产业化进程。
2.优势企业培育工程。围绕企业高端化、集聚化、特色化目标,推动和支持企业加快资源整合和产品结构调整,进一步发挥重点企业对产业发展的支撑和带动作用。一是扶持优势企业。结合5大产业的行业特点,重点扶持一批产值在10亿元以上的企业,支持其生产基地的扩建、新产品产业化,通过资本运作,优化资源配置,做大产业规模,使之真正成为我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主导力量和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依托。二是实施重大项目。组织实施50个技术先进、带动作用大、投资规模10亿元以上的重大产业化项目,通过大项目培育大企业。三是大力引进一批具有技术优势、品牌优势和市场优势的国内外知名企业,通过战略重组、技术转让和协作配套等方式与上下游企业建立紧密合作关系,成为推动产业发展的中间力量。与此同时,还要继续跟踪高科技中小企业,关注若干有技术特色、机制灵活的中小企业发展,重点扶持特色产品的生产。
3.产业创新支撑工程。依托骨干企业和科研院所,围绕关键核心技术的研发和系统集成,以创新促进技术进步,以技术促进产业发展,加强科技基础设施和条件平台建设。一是依托具有较强科技研发能力的转制院所、重点企业组建2个国家或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部署开展面向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基础性研究和前沿研究,储备一批科技成果。二是充分利用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大型企业,发展15个以上企业主导、产学研用紧密结合的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推进有色金属合金材料、新能源材料、高分子材料、生物医药等领域新型应用产品工程化工作。三是加强新能源、新材料、电子信息产业等领域已有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设,在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组建3个以上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实验室)、2个以上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5个以上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推动集成、配套的工程化成果辐射、转移与扩散,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四是依托已有的国家大学科技园组建5个孵化器及中试基地,加强科技成果向生产力转化的中间环节,促进科技成果产业化。五是进一步整合、重组和优化现有的大型仪器、科技文献、自然资源等平台科技资源,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科技创新活动提供基础条件保障。
4.产品应用示范拓展工程。坚持以项目为依托、以应用促发展,围绕缓解环境资源制约等紧迫需求,选择尚处于产业化初期、社会效益大、市场机制难以发挥有效作用的重大技术和产品,切实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组织实施全民健康、绿色发展、智能制造、惠民服务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品应用试点示范工程,引导改变消费模式,培育市场,拉动产业发展。依托国家新材料产业基地、国家高新技术开发区、专业园区和特色生产基地,重点实施太阳能光伏建筑一体化工程,低能耗建筑示范工程,城镇太阳能路灯照明应用示范工程,新能源装备应用推广工程。以LED节能灯、高效节能家电等为重点,制定优惠政策,实施节能产品应用示范惠民工程,建设一批LED节能产品应用示范城市、应用示范园区和应用示范街道。积极拓展太阳能光电、光热应用市场,实施新型太阳能光伏发电和光热发电应用示范工程。加快推进新产品在不同领域的应用,促进新材料、信息技术企业与新能源和先进装备制造企业的多层次合作。
5.产业技术服务工程。发挥现代服务业优势,积极探索建设战略性新兴产业高端服务工程,完善产业服务体系。大力发展云计算模式的平台运营和应用服务,加快读者集团数字出版服务平台工程建设。在动植物新品种培育和推广、交通物流和医疗卫生等领域开展物联网特色服务示范工程。在新材料、新能源、生物产业、信息技术、先进装备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领域,扶持一批专业化的技术成果转化服务企业。鼓励现有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企业进一步拓展服务领域,完善信息共享、成果展示、产权交易等平台,构建多领域、网络化的技术成果转化服务体系。积极利用我省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的分析、检测、试验和评价的基础优势,大力发展新材料、新能源和生物技术服务。搭建战略性新兴产业科技成果转化信息服务平台,开展多形式的科技成果转化活动,促进与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科技成果转化与产业化。积极扶持有色冶金、石油化工、生物医药、生物农业和农产品加工等领域的高水平研发和设计企业,提升特色优势产业的产品研发设计能力。
四、贯彻落实《决定》的保障措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健全工作机制。
成立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领导小组,统筹协调全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研究制定发展目标,协调解决重大问题,推进落实重大项目,组织实施工作考核。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省发展改革委,省政府有关部门按职责和分工具体推动。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研究、制定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和年度计划,推动项目建设,保障主要任务的顺利实现。
各部门要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密切配合、通力协作,主动对接,抓紧制定贯彻落实《决定》的财政、税收、投资、金融、土地和人才开发等方面政策的具体实施细则和办法,并根据新的情况,及时研究制定新的支持政策和措施。各地政府要把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列入重要议事日程,根据《决定》的要求,加强组织领导,有针对性地抓紧制定实施方案和具体落实措施,加大支持力度,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和发展。
(二)创新政策措施,拓展投入渠道。
1.政府投入。在整合现有政策资源和资金渠道的基础上,建立稳定的政府投入增长机制,设立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着力支持关键技术研发、创新成果产业化、应用示范和创新能力建设等。加大政府引导和支持力度,加快高效节能产品、环境标志产品和资源循环利用产品等推广应用。积极争取国家参股设立新材料、新能源、生物产业等创投基金,设立省级创投基金,吸引更多社会资金投向创新型企业。
2.信贷支持。充分发挥金融体系信贷投入主渠道作用,建立政府与金融机构的沟通协调机制。鼓励和引导银行设立战略性新兴产业顾问委员会,提供专业咨询服务。银行要适当下放贷款审批权限。建立适合战略性新兴产业特点的风险评估、授信尽职和奖励制度。鼓励金融机构完善适应战略性新兴产业特点的信贷管理制度和金融服务方式,积极推进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产业链融资等金融产品创新,加大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信贷支持力度。
3.直接融资。鼓励和支持中小企业充分利用中小板、创业板市场融资,优先推荐符合条件的大企业在国内外上市。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通过发行企业债券、公司债券、可转换债券、权证以及短期融资券、中期票据、中小企业集合债券、集合票据等金融创新产品,拓展企业债务融资渠道。加强金融中介服务机构建设,建立包括财政出资和社会资金投入在内的多层次担保体系。
4.税收政策。全面落实现行各项促进科技投入和科技成果转化、支持高技术产业发展等方面的税收政策。针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特点,研究完善鼓励创新、引导投资和消费的税收支持政策。
(三)突破人才瓶颈,增强智力支撑。
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发展领域、企业科技创新需求、关键技术难题攻关需要,加快专业人才支撑体系建设,提升现有人才队伍专业素质,鼓励参与创新研究。采用稳定、培养和引进相结合的人才政策,加大实施创新创业人才基金计划,充分调动扎根甘肃创新创业的人才积极性,加快培养和引进社会经济发展急需的优秀专业人才。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人才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利用多种灵活方式吸引海内外知名院校已掌握核心关键技术的新技术开发高端人才加盟相关企业或者投资创业。加大研究生教育工作的扶持力度,加强研究生创新平台建设。以开设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学科为契机,推进企业迅速提高管理队伍专业水平和管理技能。支持兰州各大高等院校等教育培训单位开设相关专业,鼓励企业参与新技术教育,联合培养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高技能人才。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为重点,加强科技企业家队伍建设,实施科技企业家培训工程,提升企业家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四)加强规划引导,抓好贯彻落实。
跨部门、跨学科组织力量,深入开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国际趋势、国内态势和我省优势的研究,在此基础上编制我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和相关专项规划,制定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指导目录,开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统计监测调查,加强与相关规划和政策的衔接。各市州要从当地实际出发,发挥比较优势,突出发展特色,加强对本地区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引导,避免盲目发展和重复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