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按照《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新兴产业的决定》(国发[2010]32号)和《中共吉林省委吉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若干意见》(吉发[2010]19号)、《中共吉林省委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特制定本计划。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以重大技术突破和重大发展需求为基础,具有知识技术密集、物质资源消耗少、成长潜力大、综合效益好为主要特征的产业,对经济社会全局和长远发展具有重大引领带动作用,是推动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我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包括:生物医药、生物化工、电子信息、新材料、新能源、新能源汽车、先进装备制造、节能环保、文化、旅游。
一、产业基础和现状
“十一五”以来,我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积极推进老工业基地振兴,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不断完善机制,综合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地区总产值达到8600亿元,人均GDP超过4000美元,现代产业体系稳步推进,产业结构日趋优化,高技术产业比重显著上升,为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奠定了较好的基础。
(一)新兴产业初具规模和特色。
以玉米加工转化为标志的生物化工产业规模、研发能力和企业地位等处于国内领先。以现代中药、生物技术药为主的生物医药产业产值规模超过500亿元,居全国第7位,其中现代中药生产规模居全国首位。以光电子和汽车电子为核心的电子信息产业是国家重要的产业基地,其中汽车电子产业实现产值1 5 0亿元、居国内第3位。风电装机居全国第4位,已成为我国七大千万千瓦风电产业基地之一。以轨道客车为代表的先进装备制造业快速发展,文化、旅游产业形成了优势板块和品牌效应。
(二)拥有一批关键技术。
依托吉林大学、中科院等科研机构,在生物、信息、新材料和先进制造等高新技术领域突破和掌握了一批核心关键技术。柔性加工技术、小卫星制造技术、电致发光技术、可调谐激光器技术、光电收发器技术、高速轨道客车制造技术、特种功能材料制造技术、LED显示技术和新型平板显示技术等处于国际领先水平。在非粮生物质技术方面处于世界前列,吉林燃料乙醇改良湿法生产工艺届世界首创。混合动力汽车技术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现代疫苗生产技术、差别化纤维生产技术、ECU等汽车电子技术处于国内领先水平。
(三)涌现一批龙头企业。
长春大成集团是世界领先的大型生物化工企业,赖氨酸生产规模居世界首位,国际市场占有率30%以上。长客集团是亚洲最大的高速轨道客车生产企业,国内市场占有率接近50%。吉林修正药业集团在全国中药百强企业中居第3名。启明信息公司是国内软件五十强企业,在汽车管理软件产品和车载信息系统研制及服务领域的市场占有率国内第一。吉林华微公司是国内最大的功率半导体器件设计、加工、销售企业。延边敖东、通化东宝、长春长生、长春奥普、长春禹衡等一批企业快速成长。
(四)形成一批“拳头”产品。
380km/h高速轨道客车、生物基化工醇、ABS、冻干甲肝疫苗、光电编码器等产品水平国际领先,具有较大生产规模、较强市场竞争优势。基因重组人胰岛素填补国内空白,使我国成为继美国和丹麦之后全球第三个能生产和销售该产品的国家。大功率全固体激光器、聚芳醚酮、聚乳酸、聚酰亚胺等产品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并率先进入产业化。新能源汽车、艾滋病疫苗、HIB疫苗、重组人促卵细胞激素、全自动生化分析仪、高性能聚苯乙烯一聚乙烯树脂等一批新产品为产业发展提供了后续支撑。
(五)存在的制约因素。
我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处于起步阶段,面临着众多矛盾和问题。主要表现为:产业规模较小,产业链条短,带动能力和整体竞争实力不强;企业自主创新主体地位尚未确立,区域创新能力较弱,产业核心技术匮乏;科技投入仍显不足,科技成果转化能力有待提高;有利于产业发展的体制机制、市场环境尚不健全,产业领军人才缺乏,各类服务体系尚待进一步完善。
二、发展思路、原则和目标
(一)总体思路。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准确把握未来市场需求变化和技术发展趋势,依托我省产业基础和比较优势,坚持市场化运作和创新发展,强化规划引导和政策扶持。突破精深加工和原料替代技术,构建生物化工产业发展高地;集聚各类要素,引领国内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加快光电子技术产业化、民用化,做大做强光电子产业基地;进一步扩大现代中药、生物疫苗、资源类新材料、汽车电子、电力电子元器件及设备、风能及风电设备等产业规模,形成一批具有独特竞争优势的“拳头”产品;推动碳纤维复合材料、有机高分子材料、纳米材料突破关键技术和大规模开发应用,抢占产业发展制高点;发挥品牌优势,大力发展文化和旅游产业,走出一条具有吉林特色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之路。
(二)遵循原则。
1.突出特色,发挥优势。立足优势和特色,盘活存量与培植增量相结合,壮大产业规模,提升核心竞争力。
2.超前谋划,分步实施。跟踪国际前沿,着眼当前与谋划长远相结合,明确发展时序,滚动实施。
3.整体推进,重点突破。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集中力量,突出重点,宜大则大,宜快则快。
4.企业主体,政策导向。注重计划政策引导,强化企业主体地位,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
(三)发展目标。
通过5到10年的努力,使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为我省国民经济的先导和支柱产业,优势领域居国际国内前列,形成布局合理、牵动性大、竞争力强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体系和产业格局。
1.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到2015年,全省战略性新兴产业总产值达到10000亿元,增加值达到3000亿元,占GDP比重20%以上。
2.产业结构明显优化。构建特色鲜明,产业链条完整、能力较强的产业集群10个;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行业领先的骨干企业100户,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端产品100种。
3.创新能力明显增强。突破并掌握产业关键核心技术5 0项;研发转化技术领先、系统集成的重大创新成果100个;整体创新能力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若干领域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三、重点任务
围绕我省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基础和特点,突出最具比较优势的产业领域,优化资源和要素配置,强化自主创新,统筹部署、集中力量、分工协作、重点突破,推动产业创新、集聚,加快形成若干产业高地。
(一)突破发展生物化工产业。
依托长春大成集团等骨干企业,强化以玉米、秸秆为原料的生物化工技术研发,加速精深加工、原料替代的重大突破,构建亚洲最大、技术领先、结构优化的生物化工产业基地。到2015年,在不增或略增原料消耗的情况下,实现生物化工产业产值翻两番,达到1500亿元,精深加工比重由40%提高到80%,“非粮”产业比重达到30%以上。
1.提高加工深度。围绕替代石油化工原料、化学工艺和促进大宗发酵产业升级的产业发展方向,搭建技术和产品研发平台,提升工艺水平、加工深度和产品附加值,延长产业链条。重点发展氨基酸、L-乳酸、聚乳酸等有机酸,推进蛋氨酸、色氨酸、精氨酸、醋酸丁酯等系列产品规模化生产;加快发展生物乙烯、生物化工醇、生物聚酯、生物树脂、C02基塑料等生物化工品及生物高分子材料;支持发展淀粉酶、糖化酶等酶制剂。
2.大力推进“非粮”原料替代。突破秸秆生物炼制、纤维素酶转化、发酵工艺新技术等“非粮”生物化工生产技术,实现我省“非粮”生物化工从无到有、从小到大。重点发展秸秆制糖、秸秆化工醇、秸秆丁醇等。
(二)领先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
以一汽集团为核心,以混合动力汽车、纯电动汽车为主攻方向.率先实现产业化,形成关键核心部件配套体系,构建国内领先的新能源汽车研发生产基地。到2015年,新能源汽车产能达到20万辆,国内市场占有率达到10%以上,动力电池10亿安时、驱动电机10万套、电控系统40万套,实现产值500亿元。
1.加快整车生产形成规模。瞄准国际技术前沿,强化整体设计、制造能力,努力突破电池、电机、电控系统等三大关键技术,抢占技术制高点和市场增长点;加强上下游协作,提高省内配套能力,形成新能源汽车零部件配套体系。重点支持奔腾B50、B70混合动力及插电式混合动力车、红旗混合动力车等产业化,加快新宝来纯电动轿车项目建设,建立新能源汽车整车研发制造体系。
2.构建较为完善的配套体系。加快开发动力电池及管理系统、动力控制系统、整车管理系统、动力电机、车用开关及控制器等技术和产品,推进产业化。完善新能源汽车消费和使用环境,制定和落实好相关鼓励政策,组织实施长春“千辆”等应用示范工程,加快新能源汽车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完善配套服务,积极培育市场,拉动产业发展。
(三)发展壮大生物医药产业。
按照巩固基础、发挥优势、整合资源、创新驱动、市场培育、产业集聚的总体要求,稳固医药产业现有优势。到2015年,生物医药产业力争实现产值翻两番,达到1800亿元,年均增速26%左右,产值规模进入全国前五位。
1.保持疫苗、基因工程药物、现代中药领域技术和规模国内领先地位。重点推进流感、乙肝、水痘等传统疫苗技术升级和扩大产能,加速艾滋病疫苗、新型生物工程疫苗的研发及产业化;扩大重组人胰岛素、重组人生长素等生物技术药物市场份额,加快重组人促卵细胞激素、重组人胸腺素、重组人(改构)白介素-II等新品种研发及产业化,支持开发基因工程治疗性蛋白、单克隆抗体、多肽药物;鼓励发展生物诊断制剂、干细胞工程、生物芯片等。推进安神补脑液、返魂草颗粒等中药大品种的二次开发,加快国家一类中药注射用冬凌草素、二类中药注射用胡黄等新药研发及产业化;以人参为突破口,推进中药材种植(养殖)规范化、规模化,加强深度开发,完善产业链条,组织实施人参产业振兴工程。
2.壮大化学创新药物、现代医疗器械、生物保健品生产规模。以化学原(辅)料和关键中间体为重点,积极开发化学创新药物和新型制剂,加快一类化药狄奥宁、酰托普利等新药研发和产业化,支持阿司匹林、金刚烷胺、胸腺肽、小牛脾注射液等大品种改进技术和提高生产能力;加快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新型介入治疗仪等现代医疗器械、产品的研制开发,培育医药产业新的增长点。
(四)加快电子信息产业跃升。
依托我省电子信息产业在基础研究、应用技术研究和产品开发等方面的比较优势和发展潜力,紧跟国际国内发展前沿,突破关键技术、扩大产业规模、形成产品特色,推进新一代信息产业发展,努力将我省打造成具有吉林特色、国内知名的国家级电子信息产业基地。到2015年,全省电子信息产业跃升到千亿规模水平,产值达到1200亿元。
1.推进光电子、汽车电子、电力电子技术和产品国际化、高端化、规模化。加快光电子技术成果转化和军品转民用,提高终端产品比重,扩大国内市场占有率,重点推进全固体激光器、绝对式光栅尺、物质分析仪等在国内领先形成规模生产,加快LED高端显示和专用照明产品的研发和产业化。增强汽车电子产业自主创新能力,提高车载、车身控制等自主整车产品配套率,扩大汽车电子产业对外合作,提升国际化水平,到2015年,一汽自主品牌整车车载产品配套率达到100%,合资品牌车载产品配套率达到50%,保持国内规模第三的位置。重点发展电子导航、红外线夜视行车监测系统、防撞系统、灯光智能控制、电子点火控制、燃油喷射控制、牵引力控制、巡航控制系统等。做强电力电子元器件、做大整机设备、推动产品高端化,拓宽应用领域,形成器件一装备 应用系统产业链,重点发展MOSFET、IGBT、电机变频调速器、电机保护控制、电网通讯、电网安全监测、动态无功补偿等。
2.积极发展新一代信息产业。加快部署下一代互联网、高速3G网、交互式数字广播电视网等,提高城市宽带接入水平,扩大农村覆盖范围,推进三网融合。加快物联网、云计算、无线城市建设及应用,构建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的沟通和信息交互平台,重点建设汽车、农产品、石化、生物医药及面向中小企业的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面向安全生产、道路交通、城市管理、环境监测等物联网应用平台,建设高性能计算中心,积极扩大对日、韩软件等信息服务外包。
(五)着力发展新材料产业。
依托我省资源、技术、人才、产业优势,瞄准市场需求,围绕有机高分子材料、新型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先进复合材料和化工新材料等领域,按照研制开发、产业化、推广应用的发展路径,加强政府引导推动作用,完善创新体系,提升创新能力,加速成果转化,拓展应用领域,延伸产业链,培育骨干企业,做大产业规模。到2015年,新材料产业产值达到1200亿元。
1.有机高分子材料和化工新材料。重点突破工业用碳纤维原丝合成和碳化关键技术,实现万吨级生产能力,形成从原丝到碳纤维再到系列制品的产业链条,建成规模、技术国内领先的碳纤维生产基地。推动ABS、聚酰亚胺、导电聚苯胺、高性能聚乙烯一聚苯乙烯树脂等产品规模化生产,加快发展新型生物催化剂、新型石油加工催化剂、环保用新型和高效催化剂,以及腈纶助剂、有机硅系列助剂和新型环保型橡胶助剂等产品,推进长春有机高分子材料产业集聚区、吉林化学工业循环经济园区建设。
2.新型金属材料。推进稀土镁合金形成千吨以上生产能为,提高大截面铝合金型材生产规模和配套能力,加快羰基金属及其复合粉体材料产业化,推进磷酸亚铁锂正极材料研发和规模化生产,开发氮化系列合金等特种铁合金产品。重点建设5万吨羰基金属、40万吨高精铝合金、40万吨镁合金及板材等项目。
3.无机非金属材料。发展光伏原辅料、非晶硅等的制备技术,推动橡胶补强剂、污水处理剂、负离子功能添料等产品产业化,研发特种石墨和纳米材料等产品。加快30万吨纳米碳酸钙项目建设,开发不同功能纳米碳酸钙改质剂深加工产品,扩大生产能力。
4.先进复合材料。加快发展以低碳钢为基础的双金属材料及多金属材料,发展铝基和镍基等金属基复合材料,开发应用于微电子等领域各种薄膜制品,加大树脂复合材料的产品开发,推进石塑(石头纸)、木塑材料生产规模化。
(六)积极发展新能源产业。
按照保障供给、节能优先、调整结构、多元发展的思路,积极推进能源发展方式转变,大力发展风电、核电、生物质能和太阳能等,构建安全、稳定、经济、清洁的现代能源保障体系。到2015年,全省新能源装机总量达到1572万千瓦,占全省总装机比重达到40.93%,每年节约标煤900万吨,产值达到300亿元,成为国内重要的新能源产业基地。
加快西部千万千瓦风电基地建设,组织实施中东部山区半山区建设示范试点,提高风电技术装备水平和配套能力。积极发展核电,开工建设靖宇赤松核电项目,加快推进工程进度。因地制宜开发利用生物质能源,完善秸秆规模化气化、颗粒燃料、沼气利用产业链条,建设生物质能源循环利用产业园区。依托条件适宜的地区,建设规模化太阳能光伏发电项目,大力推广与城市建筑结合的太阳能发热发电。积极组织实施“气化吉林”工程;发展地热能源,促进多元化利用;有序开发油页岩资源,大力发展综合利用;依托能源装备需求和产业基础,打造风电、光伏设备制造基地。
(七)加快发展先进装备制造产业。
突出“特色化、集聚化、高端化”,加大技术研发力度,提升骨干企业核心竞争力,扬长避短,错位发展,形成一批先进装备特色产品。到2015年,先进装备制造产业实现产值850亿元以上,建成国内有影响力的先进装备制造基地。
发展以轨道客车为代表的轨道交通装备,重点打造长春轨道客车产业园,提升新型城轨核心部件的自主设计制造能力,形成年产高速动车组1200辆、城轨客车1200辆的生产能力。建设风电装备制造产业基地,大力推进风电、煤炭装备等产品研发和规模化生产,重点开发薄煤层采掘设备成套、1.5MW以上的大型风电机组和AP1000核电主管道,提升绿色能源装备制造能力。促进通用装备、农机、换热器产业集聚式发展,加快开发大马力拖拉机、大型自走式玉米收获机、高速插秧机和板式换热器、大型管式高效组合换热器、高端换热器等新型换热设备,培育产业集群。
(八)培育发展节能环保产业。
围绕建设“生态吉林”和发展低碳经济的需要,发挥我省老工业基地在工艺设计、机械加工和产品制造等方面的优势条件,以节能、环保和资源循环利用三个领域为重点,引导和培育节能环保产业发展。到2015年,节能环保产业初具格局,产值规模达到200亿元左右。
针对工业、交通、建筑等领域的节能需求,推进高效节能锅炉、稀土永磁节能电机、节能汽车、新型节能建材等研发和产业化,配套发展节能诊断、合同能源管理、能源监测及管理等服务业;围绕主要污染物减排和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加快推进污水处理厂升级改造、中小城镇污水处理、污泥处置、重金属污染防治、土壤修复、大气复合污染防治等,推进脱硝、脱氮等技术研发和产业化,发展污染治理设施运营、在线监测、环保咨询等服务业;围绕汽车、石化、农产品加工等重点领域,开展汽车零部件再制造、城市矿产基地建设、废弃生物质资源综合利用等关键技术研发,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水平和再制造能力。
(九)大力发展旅游产业。
以长白山为主体,统筹区域旅游发展合作,进一步发掘整合旅游资源,加大项目谋划力度,着力推进营销创新,打造精品旅游线路和高端产品。到2015年,旅游产业实现总收入2200亿元。
进一步优化旅游空问布局,突出长白山龙头地位,重点建设长白山旅游核心地;积极发展“长吉图东北亚风光风情旅游带”、“长白山一松花江、嫩江‘龙形’,水域风情旅游带”、“鸭绿江一长白山一图们江边境风情旅游带”等三大特色旅游带;精炼10条综合旅游精品线路。打造生态度假旅游、冰雪温泉旅游、边境风情旅游、乡村游、民俗旅游五大主题旅游品牌,构建旅游产业链,形成完善的旅游产业体系。集中开发自然、都市、史迹、民族与民俗、边境与跨境等观光旅游产品;开发与建设城市(环城)游憩带、生态休闲度假区(基地)等;大力发展冰雪运动娱乐、温泉度假养生、农业观光与乡村休闲度假、节庆会展等特色专项旅游产品;积极开发旅游新产品;深度开发具有地方特色、经典特色和文化内涵的旅游商品。加快重点城市、重点景区、旅游小镇、交通休憩地等旅游综合服务区建设,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围绕重大旅游项目集聚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创建一批旅游经济区。
(十)全面发展文化产业。
按照市场化、规模化、品牌化、国际化的发展方向,进一步完善文化市场主体,优化文化产业结构,规划建设一批重大文化产业项目、文化产业园区和文化旅游地,逐步形成在国内具有较高知名度和较大影响的吉林特色文化产业。到2015年,文化产业产值达到2200亿元,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6%以上。
全面推进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鼓励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兼并重组,支持民营文化企业发展;打造大型文化企业集团,优先扶持吉林出版集团、吉视传媒集团、长影集团、影视剧制作集团、吉歌集团、动漫集团等发展,推进大型文化企业上市;积极培育和发展现代传媒、动漫游戏、咨询策划等新兴文化业态,以动画学院为龙头,孵化动漫游戏产业链,以动漫原创园,产业聚集区和文化娱乐休闲区为载体,打造有特色、有影响力的国家动画教学研究基地和国家动画产业基地,进一步释放吉林文化知名品牌效应。
四、保障措施
(一)全面提升区域自主创新能力。
加快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提升企业创新能力,加大政府科技资源对企业的支持力度,鼓励企业与高校、科研单位等科研力量紧密结合、联合攻关,共同开发新技术、新工艺和新产品。提升产业创新能力,加快产学研一体化进程,推进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建设,以开放促发展,以合作促进步。加强科技基础设施建设,推进重大科技突破,重点做好战略性新兴产业重大科技攻关项目。面向经济社会的重大需求,强化战略性新兴产业基础性、前沿性技术和共性技术研发平台、企业创新平台建设。通过产学研联合,重点建设和完善产业创新平台20个,国家级、省级重点实验室、工程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科技创新中心200个,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20个,省级企业技术中心200个。
(二)加快重大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
建立健全科研机构、高校的创新成果发布制度和技术转移机构,促进技术转移和扩散。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建设,大力发展技术评估咨询、科技成果推广、技术产权交易等中介机构。积极促进产学研相结合,充分发挥企业在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中的主体作用。加强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政策制定和落实,组织实施战略性新兴产业重大工程和专项计划,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推进重大科技成果产业化和产业集聚发展。完善科技成果产业化机制,加大实施产业化示范工程力度,积极推进重大装备应用。滚动实施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50项,重大高技术成果产业化50项。
(三)积极推进产业集聚。
依托优势区域,结合高新技术开发区、经济开发区、工业园区和相关产业基地的建设,培育一批创新能力强、创业环境好、特色突出、集聚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示范基地和示范园区,形成新的增长极,带动全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按照产业基础和资源优势优化产业布局,积极调整战略性新兴产业布局,提高产业集中度。推动产业区域集聚,加快建设和完善一批特色突出,集聚度高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建设一批特色优势战略性新兴产业链,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高端化、集群化。
(四)营造良好市场环境。
发挥市场的基础性作用,调动企业积极性,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培育市场.规范市场秩序,建立公平、良好的市场环境。坚持以应用促发展,研究开发一批全民健康、绿色发展、智能制造、材料换代、信息惠民的一批新技术和新产品,引导消费模式转变。鼓励绿色消费、循环消费、信息消费,创新消费模式,促进消费结构升级。加快推进品牌战略,建立有利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行业标准和重要产品技术标准体系,优化市场准入的审批程序。做好重大应用示范工程实施工作,支持市场拓展和商业模式创新。
(五)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建立健全有利于企业经营者成长的激励机制和竞争机制,积极培养具有职业特点的企业家队伍和科技、管理、营销等专业团队。完善激励机制,创造良好工作、生活环境。拓宽人才引进渠道,大力引进国内外专业人才,为战略性新兴产业服务。加强职工岗位培训,全面提高职工队伍素质。建立产业人才培训基地和建设一批有针对性的职业技术培训机构,培训技术开发人才、高级技术工人。
(六)扩大对外合作交流。
坚持互利共赢和“引进来、走出去”的开放战略,以技术、人才、项目为载体,进一步扩大对外合作的深度和广度,支持开放式发展,加速技术流动,提高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加大引进力度,鼓励国内外企业来我省投资建厂兴办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支持有条件的企业“走出去”在国内外设立研发机构、生产基地、建立营销网络等,培育国际型企业。支持企业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化组织工作,推进自主知识产权标准在国际推广应用。
(七)完善政策体系。
针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过程中的新情况,提出新措施,制定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财政、金融、税收、土地、投融资政策。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企业,在申报国家和省级项目以及征地用地方面给予优先考虑。创造高效廉洁的政务环境和规范公正的法制环境,消除制约发展的不利因素。切实保护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品和技术的知识产权。
(八)加大投资力度。
设立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编制新兴产业投资导向目录,将扶持重点落实到新兴产业项目和企业,着力支持重大产业科技攻关和产业化项目。支持符合创业板发行上市条件的自主创新企业进入中小板和创业板融资,鼓励符合条件的企业发行企业债券、短期融资券和中期票据。推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股权投资基金,建立担保风险基金。积极扶持、壮大一批省内风险投资机构,引进境外著名风险投资基金、私募股权基金、金融类公司等投资机构来我省拓展风险投资业务,完善风险投资退出机制。
(九)强化项目管理。
建立新兴产业重大项目库,认真谋划一批重大支撑项目,重点抓好3000万元以上建设项目的服务协调工作。实施新兴产业项目动态管理和调度。积极争取国家重大新兴产业项目在规划编制、产业布局、投资安排、资金补助、贷款贴息等方面的支持。支持央企和省内大型企业集团投资兴建新兴产业项目。建立全省新兴产业经济运行统计监测体系,加强对新兴产业宏观层面分析研究,为省委、省政府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定期对各地新兴产业项目进行调度、督查,及时掌握进度,协调解决存在的问题,确保重点项目顺利实施。编制新兴产业动态简报,通报发展情况,交流最新前沿技术、信息和经验。
(十)加强组织领导。
建立协调推进机制,统筹部署、分工协作、合力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制定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和产品目录,建立统计体系和指标考核体系,加强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规范指导。省直相关部门、地方政府形成合力,协调配合,做好规划衔接和具体落实,形成全省上下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