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保护文化是为了发展文化,并不是为了使保护区的文化与世隔绝,成为现代的“文化化石”。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的建设必须着力推动生态、经济、社会、政治等均衡、协调、可持续发展。
-王三运 本报记者 陆航/摄
十八大报告指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甘肃作为祖国西北的文化大省,在华夏文明的发展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甘肃又是一个文化多样性非常显著、典型的省份,在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方面做得如何呢?全国“两会”期间,记者采访了甘肃省委书记王三运。
1建设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实现文化与生活、传统与现代的深度融合
《中国社会科学报》:王书记,首先感谢您接受我们的采访。请问甘肃建设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有着什么样的内容?
王三运:华夏文明的传承保护,实际上是我国在走向现代化过程中如何对待传统文化的问题。在人类文明发展史上,我们伟大的祖国曾经创造过辉煌灿烂的文化,对世界文化发展和文明进步作出过巨大贡献。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家园,是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根本,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然也包括中华文化的发展和复兴。为此,我们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在充分吸收世界文化和人类文明优秀成果的同时,一项很重要的工作就是继承、保护、发展和创新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着力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必须看到,我国走向现代化是一个高速度的过程,在短短的几十年里走完了西方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历程,社会的快速转型对传统文化发展带来了一定的冲击。建立华夏文明传承保护区,其根本目的就是采取积极措施抢救、继承、保护传统文化,最终达到推动文化繁荣发展的目的。换言之,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的建设,能够缓冲迅猛的社会转型对于传统文化的冲击,使传统文化在保护区内完成传承、发展和对现代化的适应,最终让传统文化成为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活的文化”。
同时,人既是文化的创造者,又是文化的享受者,文化的力量在于它对人们生活的影响,与人们生活相脱离的文化保护最终是缺乏生命力的。建立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的另一个目的,就是保护广大人民群众的文化权益,提高人民的文化素质,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说到底是为了人的全面发展。如果偏离了这个目的,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可能就起不到对文化的保护作用。从这个意义讲,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的建设原则,应该是文化与生活、传统与现代的深度融合,是传承与创新、保护与利用的有机统一。
2依托得天独厚的条件,打造西部现代文化创新发展高地
《中国社会科学报》:作为一个西部经济欠发达省份,甘肃省现在推进建设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是基于一种怎样的战略思考?
王三运:甘肃作为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历史之悠久、文化之厚重,在全国屈指可数,在全球影响巨大。这里历史文化星罗棋布,文物古迹众多,敦煌莫高窟、天水麦积山石窟、天下雄关嘉峪关、道教名山崆峒山等,堪称民族和世界文化的瑰宝。红色文化地位突出,红军长征会师胜地会宁、长征命运重要决策地哈达铺等等,都承载着生动的革命历史。这里民俗文化多姿多彩,庆阳香包、河州花儿、甘南藏文化等特色鲜明。现代文化闪耀光芒,《读者》杂志被誉为“中国人的心灵读本”,舞剧《丝路花雨》、《大梦敦煌》被称为民族舞剧里程碑。陇原大地就是一座艺术殿堂和文化宝库,建设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的条件得天独厚。
同时,甘肃又是一个西部欠发达省份,地处内陆,对外开放程度较低,发展制约因素比较多,要实现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任务非常艰巨,不仅需要全省上下共同努力,更需要各方面的支持,需要建设对外开放的战略平台。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的建设,将有力提升甘肃对内整合资源和对外扩大开放的水平,为甘肃经济社会发展创造更加有利的条件。
依托丰富而独特的文化资源,我们将重点围绕“一带”,建设“三区”,打造“十三板块”而展开建设。“一带”,就是东西横贯甘肃境内1600多公里的丝绸之路文化产业带。“三区”也就是以始祖文化为核心的陇东南文化历史区、以敦煌为核心的河西走廊文化生态区、以黄河文化为核心的兰州都市圈文化产业区。“十三板块”,就是文化遗产保护、民族文化传承、古籍整理出版、红色文化弘扬、文化赛事会展举办等13项工作。
在建设步骤上,现在到2015年是第一阶段,主要是编制出台总体规划,一批重点文物得到有效保护,启动一批重点文化产业项目,公共文化服务明显改善,使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的建设取得初步的成效。从2016年到2020年是第二阶段,主要的目标是使大多数文化遗产得到有效保护,形成完善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打造特色文化产业基地和西部现代文化创新发展高地,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
3发掘民族文化的丰富内涵,在其自身发展逻辑基础上实现现代化
《中国社会科学报》: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中怎样看待传承与保护、创新和发展的关系?具体怎么去操作?
王三运:在对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的研究和论证过程中,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这个问题,因为我们感觉到在华夏文明的传承和创新过程中必然有两个重大的问题要处理好:一是要保护好,二是要发展好。没有传承、没有保护、没有创新,最终是不能发展的,所以我们怎么样解决好认识问题,这是一个关键。保护文化是为了发展文化,并不是为了使保护区的文化与世隔绝,成为现代的“文化化石”。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的建设必须着力推动生态、经济、社会、政治等均衡发展、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为此,省委、省政府提出,要坚持统筹兼顾,真正把传承与创新、保护与发展体现在整个华夏文明的挖掘、整理、传承、展示和发展的全过程。
开发应该本着增强全省文化自我发展的能力、提高各族群众的生活水平和文化素质的目的,本着“以人为本”的立场,主动了解各族群众的心声、需求,注意宣传教育,发挥各族群众在文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绝对不能把开发搞成单方面的行动。传承文化的目的是为了发展文化,通过建设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来激发各族群众的文化主体性和文化创造热情,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发扬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最终实现各族群众的自身文化发展和合乎自身规律的文化现代化。
《中国社会科学报》:在创新区建设过程中,最应注意哪些问题?
王三运:在这个过程中,要注意三个问题。第一,要避免文化发展的“异化”。“异化”是指由于文化以外的力量而发生的丧失自己本来面貌、成为各民族的异己文化的现象。现在谈传统文化资源的开发,大家往往会想起旅游开发,实际上旅游开发也要注意开发的度,这个“度”包括保护区的生态容纳度、文化空间的接受度、各族群众的认可度和支持度。毋庸置疑,旅游开发会带来经济收益,但是我们应该让老百姓成为真正的受益者。这就要求旅游管理部门要努力践行科学发展观,转变旅游产业开发的理念和发展方式,让旅游者以文化交往者的身份融入到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中,进而不断拓展文化发展空间。
同时,文化是发展的,我们不能用刻板的文化眼光来设计各族群众的文化风貌,也不能用单调的文化意象来凸显所谓的文化特色。比如说,一提起甘肃,大家就想到了“莫高窟”,一提起保安族就想到了腰刀,难道甘肃文化就只是一个莫高窟?难道保安族丰富的民族文化可以简约为一个腰刀的文化符号?这就要求我们不能想当然地去工作,而是要善于挖掘文化遗存中的丰富内涵。
第二,要注意研究华夏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关系以及各民族文化之间的关系。今天中国的现代文化中有西方文化的元素,也有华夏文化的元素,其中就包括少数民族文化的元素。华夏文化是由我国各族人民创造的“一体多元”的文化,形式是多样的,文化发展的谱系是多样的,文化的表现形式也是多样的。我们现在要做的就是从理论上深入细致地研究华夏文化与现代文化之间的关系、各个民族文化之间的关系和华夏文化现代化的自身逻辑,让各族文化在符合自身逻辑的基础上实现现代化。
第三,要采取整体性的保护传承措施。比如,对于历史建筑和特色民居,既要保护传承建筑、街区、民居,也要重视保护传承文化环境。同时,要抢救、保护文化传承人和广泛培养文化传承人,鼓励、支持文化传承人带徒弟,使其充分发挥文化传承人的功能、完成文化传承的使命。
4实行严格责任管理制度,确保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健康有序
《中国社会科学报》:您说的这些问题的确值得注意、引人深思。有了发展思路的指导,那么在具体落实方面有哪些措施呢?
王三运:我们的总体考虑是:把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结合起来,把民族文化传承保护与创新发展结合起来,把转型跨越发展与群众文化需求结合起来,以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为平台,加快文化大省的建设,探索一条经济欠发达但文化资源富集的地区科学发展的新路子。具体工作中,围绕打造“一带”、“三区”、“十三板块”,按照保护和发展并重、突出产业和项目支撑、加快传承和创新进程的要求,重点在资源保护上建好“三项制度”,即分级分类管理、资源开发审批和全面经常督查制度,切实把我们丰富的文化资源规范有序地管理和保护好;在产业发展上抓好“三个借助”,即借助资源吸引项目、借助项目引进人才、借助产业助推转型,有效盘活文化资源,加快形成文化生产力;在传承创新上做好“三个推进”,即推进文化事业和产业的繁荣发展、推进公共文化服务的不断完善、推进文化体制改革的深化,把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成为彰显华夏文明特色、提高文化惠民水平、支撑转型跨越发展、提升甘肃内涵形象的有效平台。
我重点说说分级分类管理。我们的考虑是,对全省的华夏文明文化资源全面摸底,分级分类,由不同的相关部门和地区实行严格的责任管理制度。在这个基础上,对于每一个文化资源的利用、开发,必须经过相关的审批程序,避免无序的、混乱的开发和利用。在监督机制上,就是要实行全覆盖的监督、经常性的监督,保证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的建设在总体规划的实施过程中能够是健康的、有序的、规范的。
5抓住激活文化精神内涵这个关键,为甘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作出贡献
《中国社会科学报》:文化与生态环境是不可分割的,文化也有自己的生态。甘肃的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包括生态保护和文化生态的保护吗?
王三运:从研究谋划阶段,我们就高度重视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中生态环境保护和文化生态保护的问题。大家知道,甘肃的地域文化与甘肃特殊的生态环境是分不开的。回族的花儿民歌艺术与甘肃的西部生态环境是交融的、不可分的。甘肃的生态环境是甘肃地域文化生发的物质基础,是甘肃文化空间的坐标系。十八大提出的“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和经济、社会、文化、政治的生态化发展思路,是甘肃以后发展必须坚持的。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也要遵循文化生态化发展的科学道路,正确处理文化传承与生态变迁的关系,把文化视作生态整体的一部分来进行研究,把文化与人们的社会生活视为一体来从整体上加以保护。
还是我强调的一个观点:绝对不能把文化保护与各族群众的社会生活割裂。离开了生活,文化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甘肃要在条件成熟的区域设立文化生态保护区,实现文化传承保护的生态化。甘肃省内的歌舞乡、戏曲乡、文化村镇和少数民族文化艺术保护区也要重视对文化生态的保护,促进文化生态的良性发展。
《中国社会科学报》:最后一个问题。甘肃如何实现通过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的建设,使传统文化成为融入现代化进程的“活的文化”?
王三运:这是一个具有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的问题。文化保护的目的是文化发展。我们反对文化保护上的两种极端倾向:为了保护而保护的“文化保护主义”和一味追求经济利益、忽视文化价值实现的“文化经济主义”。华夏传统文化具有层次不同的、形式各样的价值。建立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也不是在中华民族现代化的洪流中开辟一个“文化孤岛”,而是通过传承创新的方式争取文化发展的有利条件,使华夏文化能够在自身特性的基础上,按照自身的文化发展逻辑实现现代化。我们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来总摄、整合和发展华夏文化及其内涵的价值观念。华夏的优秀文化传统要在现代语境中得到激活,关键是文化精神内涵的激活。
此外,我们也要革新对待华夏传统文化的态度和理念。从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高度重新审视、研究我们的传统文化,努力发扬它的“合理内核”,研究传统文化现代转型的机制,注意发掘、弘扬甘肃地域文化蕴含的价值观念,为甘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作出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