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信息检索:
农业政策 | 新闻 | 图片 | 下载 | 专题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发展规划 > 内容

粮食行业科技创新发展“十三五”规划

网址:www.chinagdp.org 来源:资金申请报告范文发布时间:2018-12-05 11:25:35
       一、形势与需求
       “十二五”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科技创新,作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大决策部署,粮食科技创新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科技创新能力明显提升。科技创新在粮食安全、产业经济、绿色物流和信息化领域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当前,世界范围内的科技革命加速推进,新一代信息通信、新材料、智能制造等新科技变革在粮食领域蓄势待发,全球粮食供求形势复杂变化,深刻影响国内粮食产业发展。现代科技与粮食产业经济发展深度融合,成为推动粮食产业经济转型升级发展的强劲驱动力。但同时,我国粮食科技创新发展还面临着诸多挑战:科技引领粮食行业创新发展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作用还不突出,科技创新体系与科技服务体系还不健全,产学研用协同创新以及开放共享的体制机制还不完善,科研评价导向不尽合理,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与产业需求不能有效衔接,创新人才和创新团队培养与行业发展需求尚有差距,在服务全面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促进产业经济向中高端跃升方面还面临一些困难。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做好“广积粮、积好粮、好积粮”三篇文章,迫切需要进一步增强粮食科技支撑能力。大力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化解粮食供求阶段性矛盾迫切需要创新成果提供动力。深化粮食科技创新体制改革,优化整合粮食科技创新资源,健全粮食科技服务体系,适应国家科研经费投资体制改革,落实知识产权战略,需要不断破除体制机制障碍,激发创新活力。

       二、思路与目标
       (一)指导思想
       “十三五”时期粮食科技创新发展的指导思想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坚持“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推动自主创新、协同创新、制度创新,增强科技供给能力,深入落实藏粮于技战略,以增强粮食科技自主创新能力为目标,全面深化粮食科技体制改革,加强科技有效供给,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主战场,充分发挥企业在科技创新中的主体作用,促进以市场为主导的创新资源集聚方式,加快科技创新突破和推广应用,促进科学技术普及,充分发挥科技第一生产力和创新第一驱动力的作用,引领产业升级,服务社会民生,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粮食产业经济发展提供坚强支撑。
       (二)发展原则
       ——坚持需求导向。立足国家战略目标,围绕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大需求,聚焦粮食行业发展关键技术问题,明确主攻方向和突破口。重视基础研究,强化关键核心技术、共性关键技术的研究开发与转化应用,大力推动技术示范。促进科技与产业相融合,注重技术创新和机制创新相统一,专业研发和企业创新相结合,服务应急需求与战略前瞻相协调。
       ——坚持深化改革。深入推进粮食科技体制改革,充分发挥市场配置创新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强化技术创新的市场导向机制,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统筹科技规划与国家规划、行业规划和地方规划的衔接,充分调动和激发各类创新主体的积极性,破除科技与经济深度融合的体制机制障碍,推动形成多元化科技投入机制,激励原创性突破,鼓励成果转移转化,不断完善粮食科技创新体系,有效提升行业科技创新能力。
       ——坚持人才驱动。把人才驱动作为核心要求,深入实施人才兴粮战略,强化人才资源开发和创新团队建设,注重科技队伍与创新能力建设相结合,落实激励政策,完善激励机制,改革人才培养使用机制,培育造就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粮食科技人才队伍。
       ——坚持开放发展。拓展科研思路,鼓励学科交叉,促进多类型科研主体参与粮食科技创新,加强国际粮食科技交流合作,丰富粮食科技对外合作的内容和形式,促进粮食科技的成熟技术、优秀人才、创新模式走出去。
       (三)发展目标
       “十三五”期间要进一步推进粮食科技体制机制改革,优化科技创新组织模式,健全粮食科技创新激励机制,科学集聚资源和创新团队,激发科研人员创业创新积极性,不断促进科研、设计和产业一体化发展,夯实有效应对粮食行业新问题的能力基础,以重点研究任务为核心,确保科技创新资源高效聚焦粮食安全领域重大需求,引导粮食科技成果高效推广应用,提高粮食科技创新能力。力争到“十三五”末,解决一批制约粮食行业科技发展的突出共性关键技术问题,进一步加快完善粮食科技创新平台体系,使粮食科技自主创新能力显著提高,粮食科技创新环境不断优化,粮食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更有活力,粮食科技创新人才服务行业科技发展作用更加明显,支撑引领粮食产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作用更加突出。
       到2020年,积极争取多元化粮食科技投入,力争规模以上粮油加工企业研发投入比达到0.6%,组建4-5个粮食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建设30个现代粮仓科技应用示范库,在储粮害虫绿色防治技术、粮食污染防控技术、高效集装单元化运输技术、粮食及制品加工新技术及新产品研发方面取得重大科技成果30项以上,推广应用粮食储藏、质量安全检测、粮食加工、数字化粮情监测等重大科技成果20项以上。建设在国内具有影响力的研究基地(平台)1-2个,国家粮食局重点实验室3个,工程(技术)研究中心5个,创新型企业或技术中心5-8个,科技创新示范基地3-5个,认定创新型示范企业50个,打造国际一流的科研团队1-2个,培养科技创新高层次领军人才3-5名。

       三、科技创新重点领域
       围绕粮食质量安全、绿色生态储粮、粮食现代物流、粮食深加工转化、粮食加工装备、口粮营养健康、粮食信息化技术和粮食安全战略等八个技术领域,聚焦粮食行业发展的重大科技需求,以重点任务为核心,集中力量突破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关键技术,发展众创、众包、众扶、众筹,汇众智聚众力,针对粮食创新需求技术群,不断突破制约行业发展的技术瓶颈。
       (一)加强粮食质量安全保障技术研发,提升粮食安全保障能力
       重点研究粮食污染的外界因素和内在机制,揭示污染物形成和转化规律的分子生物学和环境生态学基础,为粮食污染预防控制提供基础理论。突破潜在污染物筛查技术难点,构建识别模型和筛查数据库,建立识别和防控技术体系,提高潜在风险发现能力。建立以全产业链风险分析为基础的扦样、监测规程,解决扦样的科学性和代表性问题。加强污染、变质等不合格粮食安全处置及资源化利用技术研发。建立污染粮食无二次污染处理技术体系,提高资源合理利用和转化效率。
       持续开展粮食质量风险识别监测预警、过程控制和应急处置技术研究,解决粮食在收购、储藏、加工、保鲜、消费等环节质量安全检验、监测、控制和处理关键技术问题,推进粮食质量安全治理从传统的末端管理转向全面的风险控制,进一步推进粮食污染物脱除技术研究与应用示范,提升我国粮食污染物防控技术水平及管控能力。
       (二)推进绿色生态储粮技术研发,确保储粮安全
       依据生态储粮理论,加强安全储粮基础研究,攻克粮食收购、储藏作业的共性关键技术,集成示范安全储粮技术,推广应用先进的绿色生态储粮技术成果。
       开展主产区粮食新型收储技术模式和新工艺研究,按照生态学理论,深入研究粮食储藏技术机理,不断探索储藏安全基础理论,突破制约延长保质储藏期的关键技术,加强信息技术、储粮风险预警技术的开发与应用,开展多科技领域交叉研究。
       (三)加强粮食现代物流技术研发,提高粮食物流效率和水平
       围绕粮食收储、进出仓作业、流通运输等关键物流环节,应用新技术方法,探索粮食物流基础理论,开展系统化粮食物流技术及配套装备研发和示范应用,突破制约粮食物流现代化的技术瓶颈,有效提升粮食物流效率,降低物流成本,减少物流损失,促进粮食物流产业现代化发展。
       围绕提升装卸运输效率,着力开展粮食收储运新模式、新技术、新装备的研究开发,完善粮食品质全程控制和追溯,重点开展粮食在不同季节跨储粮生态区物流过程品质保障机理研究,开展散粮专用载具的研究开发与应用示范。
       (四)加强粮食深加工转化技术研发,延伸粮食产业链条
       研究我国粮食及其加工副产物的特征与现状,开展粮食加工副产物高效利用研究开发与技术应用示范,延长粮食深加工产业链条,支撑粮食去库存,提高粮食综合价值,形成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产业升级技术支撑体系。
       (五)加强粮食加工装备技术研发,引领技术更新和产业升级
       积极开展粮食加工技术及装备研究开发,提升加工装备技术水平,提高粮食加工生产效率,提升加工产品品质。推进粮食加工自动化、智能化、高效化,促进粮食加工产业转型升级。
       针对制约我国粮食机械装备发展的“瓶颈”,从装备关键零部件的材质入手,对关键零部件可靠性、制造工艺合理性等进行研究,强化产业技术原始创新能力以及国产装备的自主创新能力。完善粮食加工装备从原理设计到制造及性能测试的技术链条,提升设备制造核心技术水平,优化效能,提高可靠性,推动粮食设备制造向自动化、精准化、智能化、光电一体化、节能化方向发展。
       (六)加强口粮营养健康技术研发,增加优质粮食食品供给
       加强粮食加工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新标准与新产品的研发。构建与推广米面油等粮食适度加工技术与标准体系,加强粮食营养健康评价与机理研究,探索粮食加工新技术应用,加大共性关键技术研究与重大产品创制。重点围绕粮食加工健康升级的关键共性技术问题,开展全产业链设计,推进实施“绿色健康谷物口粮工程”。
       研发全谷物(全麦、杂粮、糙米等)加工关键技术与装备,加强全谷物、高杂粮含量的营养健康食品加工技术研究与产品示范,开展节能减损加工技术及装备的应用示范。开发粮食适度加工设备,构建全谷物主食品、方便食品及其制品和米面加工标准体系,以及食用品质与营养品质评价指标,开展节能减损成套技术及装备研发。
       (七)加快粮情监测预警技术研发,夯实粮食行业信息化基础
       开展粮食基础数据采集技术和装备研制,攻克粮情信息深度感知、储粮控制模型、粮情智能决策分析及粮食多源数据融合等方面的技术难题。推广粮食基础数据采集、多参数粮情监测、储粮数量在线监测、能耗在线监测、智能通风、粉尘防爆、智能精准干燥、入仓水分控制等智能仓储技术装备,以及储粮云服务系统,推进智能仓储信息集成技术与应用示范。促进粮食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和共享,实现对粮食库存数量、质量、储存安全状况的动态监管,强化对政策性粮食的远程监管能力。
       研究解决我国储粮粮情监测和监管技术体系与云平台构建所需关键技术和相关设备问题,研究数据融合模式,创新粮食收购信息采集技术和装备,形成粮食基础数据采集的系列化装备和标准,推动粮食作业、质量控制等领域的智能化升级,增强大数据在市场趋势分析、社会热点跟踪、调控措施评估等方面的应用,为提升粮食行业信息化水平提供支撑。
       (八)加强粮食安全战略研究,升级现代粮食产业发展模式
       为国家和地方提供粮食安全战略决策咨询,开展粮食供需关系、产业发展、体制机制、政策评估、规划发展等方面的研究,建立多学科融合的粮食安全综合评估模型和多目标决策支持系统,定期形成系列重要研究报告,打造粮食系统服务国家粮食安全研究的重要智库。
       着重从粮食加工、消费、供给、储备等环节开展结构化粮食安全策略研究,全面、科学、客观地开展粮食目标价格、储备、涉粮财政等政策评估,建立模型,开发辅助决策支持系统。

       四、围绕重大需求强化科技成果转移转化
       (一)加强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推广应用
       1.实施“粮食科技成果转化行动”。建立粮食行业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发布粮食科技成果目录,发布转化先进适用技术的成果包,建立面向企业的技术服务网络,推动科技成果与产业、企业需求有效对接,开展粮食科技创新重要成果展示和科技创新资源供需对接活动。促进粮食科研机构通过多种形式开展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探索建立国家级粮食科技创新示范基地。鼓励设立粮食众创空间。充分发挥科技型企业科技成果转化推进器的作用。创新粮食行业国家奖励项目培育机制,提高奖励标准和质量。跨区域整合成果、人才、资本、平台、服务等创新资源,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服务、金融、人才、政策等方面探索新模式。
       2.落实国家科技成果转化激励政策。通过研发合作、技术转让、技术许可、作价投资等多种形式,实现科技成果的市场价值。实施国家知识产权战略,落实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分配政策,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引导科研单位制定公平公正的科技成果转化收益分配制度,体现知识价值。鼓励科技人员到企业兼任技术职务,加大科研人员、团队奖励力度,落实科技成果转化奖励政策,提高科研人员科技成果转化收益分享比例。鼓励企业利用多种方式激励科技人员开展技术创新、成果转化。探索建设以质量、贡献、绩效为导向的分类评价体系。推动粮食行业科研基础设施、大型科研仪器、科技数据文献、科技成果等向行业开放,鼓励知识流动,促进科技创新。
       3.实施粮食行业“科技特派员”行动。以需求为导向,探索有效的粮食科技特派员制度,遴选粮食科研单位和人员深入生产一线推广粮食新技术、新成果,服务农户科学储粮和基层企业技术升级。创新基层粮库和粮食经纪人技术服务模式,搭建适应市场机制的粮食产后科技服务体系。
       4.加强粮食科普平台建设和科普宣传。加强全社会粮食科普宣传,搭建粮食科普平台,利用多种传播形式,通过多种渠道,扩展粮食科学知识传播范围,依托粮食科技活动周等宣传活动,开展粮食科普进社区、进家庭、进农村等活动,增强全社会公众科学消费、爱粮节粮意识。
       (二)加快科技成果工程化平台和科研基地建设
       1.建设在国内具有影响力的研究基地(平台)。系统布局具有粮食行业特色的多层次科技创新平台体系,充分发挥粮食领域和相关领域现有研究基地(平台)对粮食行业的支撑引领作用。
       2.加强局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设。依托粮食行业具有优势的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和大型企业,突出专业特点,组建对行业技术进步具有重要带动作用的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提升粮食行业工程化能力。
       3.搭建行业科技信息服务平台。整合各类粮食科技信息资源,搭建粮食科技成果管理与服务系统,建设科技成果推广网上平台,建立专业化技术转移支持体系,引导多元主体参与建设社会化技术创新服务平台。
       4.加快建立粮食产业科技创新联盟及企业技术中心。支持大型粮食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联合组建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支持高校和科研院所与企业建设技术协同创新中心。鼓励粮食企业建立研发机构,培育发展一批粮食科技创新型实体,建设一批企业技术中心。
       (三)加强科技交流与合作
       围绕粮食科技创新需求,开展多学科交叉合作研究,拓展粮食科技创新领域,突破创新模式。积极跟踪国际科技发展前沿和热点问题,加强国际合作与技术交流,依法参与国际粮食科技合作研究。鼓励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粮食科技、产品和设备走出去,增强国际竞争力。

       五、深化粮食科技体制机制改革
       (一)加强粮食科技创新体系建设
       1.充分发挥公益性研究机构的骨干和引领作用。发挥粮食行业公益性研究机构创新资源优势,优化科研院所学科布局,完善新型粮食科技资源组合模式,合理配置创新资源,聚焦行业公益创新需要。强化国家目标和社会责任评价,落实科研工作的法人责任制。赋予创新领军人才更大财务支配权、技术路线决策权。
       2.积极发挥高等院校原始创新的生力军作用。发挥高校学科交叉和科技人才优势,夯实基础研究,回应公益技术需求,开展技术探索,拓展行业科技视野,为行业科技发展决策提供咨询,加强粮食流通领域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科技研发和创新服务,提升协同创新能力。
       3.发挥粮食企业和转制院所在成果转化与示范的主体地位和主导作用。建立以企业为创新主体,促进科技成果高效转移转化的新模式。支持大型龙头企业、企业集团和转制院所自主决策,先行投入,开展行业共性关键技术装备的研发攻关和成果推广应用。支持粮食企业开展科技创新,吸引企业参与行业重大科研项目、标准研究等工作。规范认定“科技兴粮示范单位”。
       4.发挥各类创新力量的重要作用。发挥省级科研院所和质检机构密切联系基层的优势,开展粮食技术服务和新技术应用推广。加强与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等机构的科研合作。积极吸引其他领域优秀科研人员和团队参加粮食科研工作。
       5.转变创新服务机制。转变政府部门科技管理职责,突出创新服务职能,完善粮食行业科技创新主体、专业服务机构与粮食行政管理部门沟通机制,积极探索服务科技创新的新形式,发挥科技社团广泛联系学界,服务学术的重要作用。
       (二)深化粮食科技体制机制改革
       1.建设以产业需求为主导的科研任务凝练形成机制。积极落实国家科技计划管理改革措施,围绕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战略目标,聚焦行业科技需求和制约发展的技术瓶颈,科学凝练重点研发任务,建立粮食产业科技需求对接机制和粮食科技资源调查机制,搭建面向全行业的网络科技需求征集平台。
       2.建立健全科学客观的评估机制。实施科研项目督导评估机制。探索粮食科技创新绩效评估指标体系,开展粮食科技创新评估工作。探索委托具备条件的独立专业机构或科技社团开展科技评估和项目管理试点。充分发挥高水平专家的专业能力,发挥各级粮食行政管理部门、科研机构、科技社团等的咨询评议作用。
       3.健全行业科技创新服务机制。转变科技管理观念,进一步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加强项目实施全程信息公开和痕迹管理,强化科研经费监管。完善粮食科研项目管理制度建设,强化科研信用管理。鼓励科研人员弘扬创新精神,尊重科学研究灵感瞬间性、方式随意性、路径不确定性的特点,创造宽松的学术环境,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尊重个人贡献与创造,激励他们自由探索,争当创新的推动者和实践者。加强粮食技术发展趋势预测,强化科技统计工作。
       (三)加强粮食科技人才队伍建设
       1.加快培育高层次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充分利用现有人才引进、人才培养和人才激励机制,完善人才选拔和考评机制,有计划地培训培育与选拔一批学科带头人,大力推进“人才兴粮”。建立“粮食产业科技专家库”。注重在实践中培养高层次人才,加强与“粮安工程”等重点工程和科研工作的协同联动,依托粮食领域国家工程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等技术创新平台,构建粮食行业科学、技术、工程专家协同创新机制,促进信息、技术、人才等创新要素互联互通互融。鼓励创新型领军人才牵头组建科研团队,开展原创性基础研究和面向粮食行业特殊需求的应用研发。实施全国粮食行业青年拔尖人才优先培养计划,加大对优秀青年人才科技创新的选拔资助力度。探索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机制。支持优秀青年科技人才承担科研任务,通过基础性、原创性重大研究项目,扶持培育优秀科技团队。
       2.激发科研人员创新活力。建立有利于科技成果转化应用的评价体系,以科研能力、学术水平、成果质量和应用实效等作为科研人员评价的重要内容和依据,落实各类科技人员正当获得项目和成果利益的政策。建立科研人员考评指标体系,强化激励约束机制。强化绩效评价与考核,使收入分配与考核评价结果挂钩。鼓励有条件的企业事业单位设立“首席科学家(专家)”岗位,围绕学科带头人形成稳定的学术团队。强调科研人员学术道德和科研诚信,杜绝学术腐败。

       六、保障措施
       (一)强化规划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
       深入贯彻国家科技体制改革的要求,聚焦行业科技创新实际需要,依据本规划,结合实际,充分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政治优势,加强规划实施的组织领导。加强部门协调,积极争取各级政府和科技、财政、发展改革等部门对粮食科技的支持,注重科技政策与产业政策、财政政策的衔接配套。强化本部门、本地方粮食科技创新部署,做好与规划总体思路和主要目标的衔接,做好重大任务分解和落实。
       (二)加强行业科技指导和支持
       各地方粮食行政管理部门应发挥科技创新组织协调作用,促进粮食科技创新资源的统筹、聚集与融合。围绕粮食科技重点领域、关键环节、热点问题,加强规划的宣传和培训,以多种形式广泛宣传优秀粮食科技成果,提升粮食科技的社会影响力。充分调动科技界、企业界的积极性,发挥骨干科研单位、科研骨干队伍的作用。营造公平、开放、透明的市场环境,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强化科技、产业政策对科技创新的引导作用,促进科技与产业紧密结合,激发创新发展活力,凝聚实施规划的合力。
       (三)完善多元化科技资金投入机制
       通过国家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对符合条件的粮食重大、关键问题相关科技研发活动进行支持。完善粮食各领域科技创新投入,发挥政府资金杠杆作用。落实税收加计扣除、固定资产加速折旧、普惠性税收政策等,让国家科技扶持政策发挥积极效益。加强财政资金绩效考评,创新财政资金管理机制,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积极创新科研投入形式,探索建立粮食科技创新基金,引导社会科技创新资源聚焦粮食科技创新需求,引导企业、社团等各方面力量增加粮食科技投入,形成政府、企业、社会相结合的多元化、多渠道、高效率的粮食科技投入长效机制。

上一篇:“十三五”全国旅游信息化规划
下一篇:粮油加工业“十三五”发展规划

单位信息

单位名称:北京中政国宏社会经济咨询中心

单位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国宏大厦23层

邮政编码:100038

开户银行:北京建行万丰支行

银行账号:1100 1042 4000 5300 6848

联系电话:010-65067990  65067996

图文传真:010-65067996

单位信箱:vip@chinagdp.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