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8日,《武汉市大健 康 产 业 发 展 规 划(2019-2035)》及《武汉市关于支持大健康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正式发布。根据《规划》,武汉将打造世界大健康产业之都,到2035年,全市大健康产业总收入超过2万亿元。
武汉大健康产业的发展具有良好基础和有利条件。”武汉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介绍,武汉有27家三甲医院,居全国同类城市前列;光谷生物城综合实力位居生物医药产业园区全国第三位;拥有大健康领域国家重点实验室8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6个、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4个和亚洲首个生物安全四级实验室;在大健康领域,引入6位诺奖得主、27位院士、28位国家千人计划入选者等。
《规划》将重点在生物医药、医疗器械、医药流通、生物农业、健康服务等五大领域加快发展,特别是在创新药物和医疗器械的研发与产业化、建立现代药品流通体系、完善健康服务体系方面实现创新发展。
在产业布局方面,构建协同发展的“一城一园三区”新格局。“一城”即光谷生物城,主要聚焦大健康产业总部经济建设、创新药物、高端医疗器械和生物农业产品研发、创新企业孵化、产业链协同创新、技术平台支撑、产业政策探索与创新等功能。“一园”即光谷南大健康产业园,承接放大光谷生物城产业的溢出效应,主要聚焦生物医药和医疗器械的规模制造,作为全市大健康产业快速发展的增长极。“三区”分别是汉阳大健康产业发展区、环同济一协和国家医疗服务区和长江新城国际医学创新区。其中,汉阳大健康产业发展区重点聚焦医药流通体系构建和中医药研发;环同济一协和国家医疗服务区充分发挥自身医疗卫生服务优势和临床资源对创新研发的支撑功能;长江新城国际医学创新区定位以医学为主导,医、教、研、产、养融合创新发展,形成长江经济带大健康产业发展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