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提升环评服务意识,强化行政审批服务。为企业开展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政策宣讲,重点建设项目环保审批工作。做到前期有人指导,报批有人协调,落地有人跟踪。全市建设项目环保审批一个受理标准,受理要件一次性告知。对涉及民生的基础设施类项目,开辟绿色通道,能快则快,承诺办结。对申报资料不完善的项目,提供政策咨询、指导服务,助推建设项目顺利实施。省级重大项目环评审批,采取对接服务的方式,积极配合做好前期准备工作,采取现场服务、网上答疑及设立对接服务电话等方式,加强联系和协调,为项目建设提供有效服务。
二是大幅下放审批权限,提高环评审批效能。进一步下放涉及畜牧业、食品制造业、纺织服装、服饰、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等16大方面25个类别审批权,下放审批项目数占上年度市本级审批项目总数的50%;进一步压缩审批时限,原行政审批事项为7大项16子项,经再次梳理,保留6大项15子项,除环境影响评价审批涉及的2个子项外,15个子项中13个子项调整为即办事项;进一步减少审批要件,取消水保方案、用地预审、选址意见、立项文件等要件,企业无需提供各类商业协议;进一步减轻企业负担,涉及到的中介服务市场完全放开,全部由建设单位自主选取、协商价格,开展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评估工作,不收取任何费用,市环保局承担环境技术评估专家评审费。
三是积极构建“只跑一次”机制,实现“不见面”一次办理。严格执行“只跑一次”要求,梳理群众和企业涉环保办事事项,形成《市环保局群众和企业办事事项总表》,制定每个事项的办事目录,详细说明办事流程和要求,全部事项都达到“只跑一次”。全面实施建设项目环境影响登记表网上备案,实现“不见面”一次办理。截至目前,我市已有4414个建设项目进行网上备案登记,单个项目完成备案登记平均用时不到10分钟;所有环保审批事项纳入“一门式、一张网”网上运行,网上申报、材料流转、行政审批等工作,让“信息多跑路、企业少跑腿”,做到环评文件网上审批率100%。
四是深入企业现场,提供持证排污咨询服务。积极帮助企业解决排污许可证申请与核发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和问题,两次开展摸底调查。发动新闻媒体大力宣传,增强民营企业持证排污意识。组织工作人员分赴农安、德惠等县(市)现场督办,面对面向企业传达上级要求,手把手帮着企业修改完善申报材料,提高企业认识,为民营企业解决填报困难。截至目前,全市已核发火电、造纸、钢铁、电镀、屠宰及肉类加工、水处理等14个行业、143家排污许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