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媒体报道,今年11月,全国首套房贷平均利率为5.71%,相当于基准利率的1.165倍,与10月份持平,结束了连续22个月的上涨态势。在首套房贷平均利率最低的十大城市中,除厦门、大连、福州、乌鲁木齐、太原和昆明等六个之外,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四个一线城市也首次全部上榜。
首套房贷利率出现下降态势,购房刚需族应是最大的受益者。据统计,首套房贷款平均利率最低的是上海,为5.19%,相当于基准利率上浮5.92%。据此推算,购买首套房,按照等额本息还款法计算,贷款100万元、25年期,身处不同城市的购房者月供差额最高为645.75元,总还款额相差193725元,利率下降无疑让购房刚需族们节省了不小一笔开支。出现这种现象确实令人高兴,但事实上首套房贷平均利率下降不只是给购房族带来了实惠,从更大范围、更深层次来看,这则消息向全社会释放了多重积极信号:
一则,表明银行通过提高房贷利率来抑制首套房贷需求的格局将发生一定改变,使银行房贷利率向着更加人性化、可持续化方向的转化。同时,通过首套房贷平均利率下调,让利于购房刚需族,实际上也是银行的自我救赎。由于房贷利率过高,不仅引起民众的诟病,也让银行个人按揭房贷信贷业务受到了较大抑制,个人按揭房贷出现到期违约、变成坏账的只占很低的比例,从信贷资金安全、盈利等方面看,个人按揭房贷仍然是银行未来经营可期的优质信贷项目。如果银行首套房贷利率还未下调,还有可能产生系列连锁反应,既影响银行信贷经营扩张,也影响房地产的可持续发展,最终会影响银行信贷资金的安全。
二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国家楼市调控政策的转向,由全面紧缩到灵活调整转化,为楼市调控由原来的“因城施策、分类调控”向“因城市施微、分类指导”转向奠定坚实基础。如果首套房贷利率只浮不跌,涨到最后可能会达到基准利率的1倍甚至几倍,虽然可能起到遏制楼市价格的作用,也间接提高了银行的信贷收益,但这只是一种竭泽而渔的行为;如果长期不作调整,让已买房的人长期背负高房贷利率,将刚需购房族挡在有效购房大门之外,将会造成一种什么样的结果?从当前看,它肯定会让房地产市场出现停滞萧条的局面,有可能使楼市价格出现急剧下滑。一旦形成这样的局面,则意味着房地产调控“硬着陆”。
总之,首套房贷平均利率下降释放了积极的金融效应,它既表明政府与银行在房产调控上的利益高度契合,也表明两者在调控上的操作能力有所提高、操作技巧更加成熟、操作方式更加灵活,操作思路也更加理性。在这种调控理念指导之下,房地产调控的价格弹性机制将得到完善,楼市调控的成效将更加显现,房地产调控长效机制也将最终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