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和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发布了2018年12月中国采购经理指数。数据显示,2018年12月,中国制造业PMI为49.4%,比上月回落0.6个百分点,其中生产指数为50.8%,继续保持在扩张区间;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3.8%,比上月上升0.4个百分点,扩张步伐有所加快;综合PMI产出指数为52.6%,比上月小幅回落0.2个百分点,继续位于景气区间,表明我国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总体延续扩张态势。
PMI指数小幅回落、非制造业指数继续上升,基本反映了我国经济运行的整体状况,特别是制造业在经历了持续稳定上升之后,因为外部环境的变化出现小幅回落现象也是基本正常的,并不是制造业生产经营活动恶化的表现。
从目前的整个经济运行、特别是企业的运行状况来看,并没有因为外部环境的变化而出现明显改变,企业的内在动力和发展条件都比较好。这一点,从生产指数仍达到50.8%,继续保持在扩张区间中也不难看出,企业生产活动是正常的。
更重要的,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继续处于高位,且稳步上升,特别是铁路运输、电信、银行、保险、其他金融等行业商务活动指数位于60.0%以上的高位景气区间,标志着企业和居民在消费方面的热情仍比较高,且随着春节的临近,会释放出更多消费需求、消费动能。
值得注意的是,在受国际贸易摩擦加剧、全球经济增长放缓等多重因素影响,我国制造业发展环境稳中有变的大背景下,消费对经济的拉动作用在不断提升。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继续居于高位,很大程度上也是消费拉动经济效益提升、作用加大的重要体现,是中国经济转型步伐加快、新经济、新动能被激发的表现。
对制造业来说,出现一定的下行也并不都是外部环境变化带来的,内部的结构调整与转型也是制造业运行指数有所回落的一个重要原因。由于结构调整的深入,部分行业的价格出现一定的上涨,如钢铁、水泥、煤炭等。即便是化工行业,也因为市场需求变化,出现了价格上涨的现象。随着这些方面的改革逐步到位,政策进行适当调整,这部分价格上涨因素也将逐步减弱,由此对制造业活动指数的影响会有所减弱。如此一来,笔者认为,当前出现的制造业活动指数回落只是阶段性的、暂时的。只要外部经济环境不继续明显恶化,制造业活动指数将逐步回复。
当然,透过PMI数据的变化也能看出一些需要关注的问题。譬如,新订单指数为49.7%,环比下降了0.7个百分点,生产经营活动预期指数为52.7%,环比回落了1.5个百分点,且均为年内低点。显然,在市场需求和企业信心方面还存在一些需要加以解决的问题。没有更多的新订单、没有良好的市场需求,企业的发展动力就会减弱,盈利能力就会下降。如何解决好这些问题,提升企业和企业家的信心,需要采取强有力的措施改善市场需求、提升企业发展信心、增强企业的经营能力。
而在制造业的活动指数中,中、小型企业PMI分别为48.4%和48.6%,比上月下降0.7和0.6个百分点,这是一个相对更应关注的问题。中小企业承担着居民就业和收入增长的重任,是创新的主体。如何提振中小企业的信心,显得更为重要与紧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