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1月26日,在中组部召开的全国离退休干部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以下简称“双先”)表彰大会上,教育部机关离退休干部二十八党支部荣获“全国离退休干部先进集体”荣誉称号;北京大学离休干部杨辛、山东大学离休干部臧乐源、武汉大学退休干部杨昌林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退休干部王性炎等4位老同志荣获“全国离退休干部先进个人”荣誉称号。根据部领导指示精神,特将获表彰情况予以通报。
广大离退休干部是推动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宝贵资源和重要力量。受到表彰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是教育部离退休干部集体和个人的优秀代表。各个离退休干部集体尤其是离退休干部党支部要向受到表彰的先进集体学习,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带头宣传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巨大成就和教育事业发展取得的新进展,充分发挥组织、凝聚、引导老同志的作用。广大离退休干部要以受到表彰的先进个人为榜样,学习他们信念坚定、对党忠诚的政治品格;学习他们牢记宗旨、心系群众的为民情怀;学习他们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崇高精神。
各直属高校、各直属单位要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会见全国离退休干部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代表时的重要讲话和全国离退休干部“双先”表彰大会精神,认真落实离退休干部政治和生活待遇,全面做好新形势下的离退休干部工作。要大力宣传受到表彰的离退休干部集体和个人的先进事迹,进一步营造尊老敬老为老的良好氛围,组织引导老同志为党的教育事业增添正能量、作出新贡献!
附件:1.教育部机关离退休干部二十八党支部先进事迹
2.北京大学离休干部杨辛先进事迹
3.山东大学离休干部臧乐源先进事迹
4.武汉大学退休干部杨昌林先进事迹
5.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退休干部王性炎先进事迹
教育部办公厅
2014年12月24日
附件1
把党支部建设成为离退休干部的精神家园
——教育部机关离退休干部二十八党支部先进事迹
教育部离退休干部局党委离退休干部二十八支部(以下简称“二十八支部”)现有离退休干部71人,其中离休干部2人,退休干部69人;司局级干部27人,处级干部44人;党员70人,占98.6%。多年来,在教育部直属机关党委、离退休干部局党委的领导支持下,二十八支部认真落实中央和上级党委关于加强离退休干部党组织建设的工作要求,认真组织开展各项活动,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做好离退休党支部工作的新途径新方法,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和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努力把党支部建设成为离退休干部的精神家园。自2003年成立党支部以来,多次被教育部离退休干部局党委评为先进党支部;在2014年7月中央国家机关工委“离退休干部基层党组织建设经验交流会”上,二十八支部的经验做法被推荐为典型发言。
一、加强政治引导,坚定理想信念,着力满足老同志政治需求
一是加强政治学习和思想建设,永葆政治本色。支部注重从老同志的实际特点出发,采取个人自学与集中学习相结合、“坐下来学”与“走出去看”相结合,组织老同志深入学习党的大政方针、重大战略部署。近年来,重点学习了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报告、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聆听有关辅导讲座和政治时事热点报告,组织支部同志积极参加部“离退休干部大讲堂”、学习座谈会、各类参观活动等。考虑到有的老同志高龄多病、行动不便,支部委员便通过电话沟通或登门听取意见。正是通过学习,使老同志们保持思想常新、信念坚定、理想永存。
二是坚持过好党组织生活,不断增强党员意识和归属感。多年来,支部坚持每月开展支部活动。他们充分利用支部现有资源,请曾担任社科司、民族教育司等主要领导的老同志给大家讲党史、谈体会,介绍教育改革发展和相关领域的前沿问题,大家反响很好。从2005年起,每年“七一”将过党的生日与过集体生日相结合,请70岁以上“逢五、逢十”的老同志畅谈自己在党的关怀下成长进步的历程,充分表达对党的忠诚和对教育事业的热爱,让老同志更加坚定理想信念。该支部人数多、病号多,重病或做过手术的就有18人(其中癌症6人,不能自理的7人),支部多年来坚持做到凡住院必探望,及时送去党组织的温暖和老同志的问候。一位退休干部身患骨癌,多次住院,痛不欲生,加上自费药昂贵,家人感到身心疲惫、焦头烂额。支部得知情况后,7名支委商量共同捐款近千元;为了解决这位老同志吃饭困难,主动帮助联系流食,按时到医院送餐,老同志和家属都很感动。支部还坚持定期看望居住分散的老同志;坚持通过电子邮件与远赴国外探亲的老同志保持联系;对于有特殊困难和特殊需求的老同志,总是想方设法给予照顾。
二、加强精神文化建设,创新活动方式,着力满足老同志多样化、个性化服务需求
一是搭建学习平台,组织学习现代信息应用技术。2013年上半年,教育部启动“银龄温暖工程•资源共享平台建设”后,支部主动与北京邮电大学、北京语言大学“夕阳再晨”大学生志愿者服务队联系,组织开办电脑和智能手机应用技术培训。根据老同志实际,采取一对一、一对二、一对三等方式,手把手地教,在老同志中掀起了一股学习热潮。2013年9月以来,已举办老同志电脑和智能手机培训22班次,培训约210余人次,年龄最大的83岁。在组织培训的基础上,建立QQ网员和银龄工程群友网交流平台,老同志们在网络空间中留言、交谈,积极传递网络正能量。2014年3月27日,《人民日报》刊登了二十八支部老同志学习电脑的照片,大家很受鼓舞。老同志们认为,与大学生相互学习、一起交流,可以携手共进,同心共筑“中国梦”。
二是创新宣传方式,用身边的故事激励快乐生活。近年来,支部以“精彩人生留足迹,平凡往事不平凡”为题,先后出版了30多期宣传板报,有简介,有故事,有照片,文字有长有短,配以诗歌和插图,已宣传介绍了50多位老同志的事迹和情况。进入马年,又以“再造幸福写新篇,追梦你我他”为题,采取移花接木手法插图,对60多位党员的特点和情况用诗歌形式做形象介绍。有的老同志拄着拐杖到活动站拍照留念,有的把写自己的诗歌抄下来贴在家里,与家人们分享。
三是举办小运动会,重在人人参与,增加生活情趣。针对老干部年高体弱、行动不便、活动范围受限的情况,支部每年在活动站内举办小型化、趣味性强的小型运动会。根椐老同志兴趣和爱好,筛选出飞镖、套圈、扑克、麻将等九个比赛项目,宗旨是友谊第一、比赛第二、重在参与,较好地调动了大家的积极性。有的党员说,小运动会把迎新春搞得红红火火、热热闹闹,体现了支部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四是组织小合唱队,丰富生活,提高素养。支部坚持组织大家唱好歌、唱红歌,还选唱外文歌曲,有20多位老同志参加合唱团活动。老同志自已选歌曲、自已伴奏、自己指挥,多次参加教育部、社区和街道组织的文化活动。北京电视台还曾采访并播放了他们的节目,充分展示了老党员、老干部的风采。
五是开办小讲座,开阔视野,分享成果。支部有不少老同志去国内外探亲、旅游。为分享所见所闻和快乐体验,支部适时组织小讲座,有的介绍和展示了以色列的风土人情;有的介绍去俄罗斯旅游的精彩见闻等,大家兴致很高,也受到教育。
三、加强支委会自身建设,团结协作,着力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
一是老书记传帮带,支委会团结协作、甘于奉献。多年来,支部成员心齐风正、团结协作,积极主动地为老同志们服好务。老书记高爱玲政治素质高,领导经验特别是党务工作经验丰富,她率先垂范,团结带领支部班子热情服务,身患癌症后仍坚持工作。老书记的“传帮带”使支部班子传承了不辞辛劳、甘于奉献的良好作风。现任支委中,有的身患多种疾病,有的家属生病、家务事多,但都能克服困难,积极动脑筋、想办法,主动做好支部服务工作;有的把活动搞得丰富多彩;有的被称为“好管家”,在工作中认真细致、尽职尽责;有的被称为“老黄牛”,每次支部学习、活动,都默默无闻地做好各项准备工作,又总是最后一个离开。支委会是党支部的坚强核心和“智囊团”,大家的辛勤努力和无私奉献成为支部建设精神家园的中坚力量。
二是注重建章立制,加强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支部先后建立了学习活动提示制度、活动站值班制度等。坚持活动站每天开放,由30多位老干部轮流值日,实现了自我管理、自我服务。支部所在的白石桥活动站明窗净几、一尘不染,电视、电脑、图书等配置齐全,客厅墙面安装的三块白板成为支部开展宣传教育的重要阵地。活动站利用率很高,有读书、看报的,也有打麻将、玩扑克等娱乐活动的,充分发挥了学习、会议、活动、医务健身和人际交往等多种功能,大大方便和愉悦了老同志,已经成为老同志的精神家园。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在今后的工作中,二十八支部将继续求真务实、勇于创新,着力建设服务型、创新型党支部,为实现“中国梦”、“教育梦”做出积极贡献!
附件2
赏荷花而好“洁”,崇奉献而知“乐”
——北京大学离休干部杨辛先进事迹
杨辛,1922年5月生,重庆市人。中共党员,离休干部。当代美学家、书法家。北京大学教授,中华美学学会顾问,中国紫禁城学会顾问,中国文化书院导师,中国东方文化研究会学术委员,山东省泰山世界遗产研究委员会泰山研究所名誉所长。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2012年,杨辛被授予“第六届中国财富人物公益慈善终身成就奖”、“北京大学哲学教育终身成就奖”、“北京大学老有所为先进个人”。2013年,杨辛被授予“北京大学杰出教育贡献奖”、北京教育系统离退休干部“健康标兵”。
以美引真,志在立德
杨辛先生早年就读于北平艺术专科学校,师从徐悲鸿先生和董希文先生。新中国成立后,他调入北京大学,长期从事美学研究与教学工作,先后编著《美学原理》、《美学原理纲要》、《艺术赏析概要》等图书。作为一名教育家,杨辛先生在研究美、创作美、传播美的过程中,也一直在思考如何在青年学生中“以美引真,以美导善”。他认为,“从教育的角度来说,通过艺术品来进行教育,就是把美育和德育结合在一起,使得人们在欣赏这些艺术作品的同时,人生的境界变得更高尚”,“整个生命状态就是不一样的境界”。
为此,2013年,杨辛先生将珍藏的136件荷花艺术藏品无偿捐赠给北京大学,这批藏品价值数亿元,包括书法、绘画、雕刻等。在杨辛先生的努力下,北京大学建成了校内首个以荷花为主题的艺术类展馆。2014年,学校党委进一步将该展馆建设为学校首个“立德树人教育基地”。
为更好弘扬以荷花精神为代表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93岁高龄的他不辞辛劳,亲自为参观展览的学生们做解说。活动过程中,杨辛先生结合自己的人生感悟对荷花艺术藏品做了详细的讲解,生动地向在场的同学们讲述了荷花的高洁品质和乐于奉献的时代精神,并表达了自己不断追求人生目标,生生不已,奋发有为的人生梦想。参观展览的学生们深受感动,法学院硕士研究生刘宽同学说,“杨辛先生深入浅出地讲解荷花文化的内涵和寓意,使每一位参观者不仅得到了心灵的洗涤,同时也聆听了一堂精彩的人生哲理课。”
北京大学原党委书记王德炳在参观展览后表示,“荷花艺术藏品展馆是教育青年学生的鲜活教材,杨辛先生的人生哲理和精美的荷花艺术品对青少年有非常好的教育意义。”
与此同时,杨辛先生还捐资设立了基金规模达100万元的“杨辛荷花品德奖”,用于奖励品德高尚的学生楷模。这是北京大学首个以“品德”命名的学生奖项。
杨辛先生希望,通过欣赏荷花艺术藏品,学生们可以同他一道,在欣赏荷花“出淤泥而不染”的高洁品质的过程中净化心灵,达到“品艺术而赞美,登泰山而悟生,赏荷花而好洁”的育人效果。
北京大学党委书记朱善璐在捐赠仪式上表示,设立“杨辛荷花品德奖”,引导北大青年学子敦品励行、一心向善、学会感恩,对于北京大学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素质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以及加快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意义。
以美导善,涌泉树人
在培养青年学生的具体实践中,杨辛先生不仅注重青年学生道德品质的养成,而且还十分关注他们的学业发展并关心他们学习生活中实际困难的解决。
2012年6月,杨辛先生出资一百万元,在哲学系设立汤用彤奖学金、杨辛助学金,其中汤用彤奖学金占基金总额的60%,即60万元人民币;杨辛助学金占基金总额的40%,即40万元人民币。奖助金用于奖励哲学系学业突出的学生和帮助哲学系家庭贫困的学生完成学业。奖助金的设立饱含了杨辛教授对哲学系的深厚感情、对教育事业的无私付出,更凝结了对后辈学生的殷切希望。
在奖助学金设立仪式上,杨辛先生追忆了恩师汤用彤先生淡泊名利、提携后辈的仁者之风,表达了自己对恩师的敬佩之情和感激之心。他表示,“进入晚年后,常有感恩之心,将之化为对集体、对他人的奉献精神,做到老有所为、老有所乐、老有所学,是个人晚年幸福的源泉”。他也衷心希望青年学生更加注重道德养成,常怀感恩之心,努力回报社会。
尹新然同学在获得杨辛先生资助后表示,“面对这样一位真诚坦荡、无私奉献的长者,我的心中满是敬意和感动。我敬他历经艰苦却不曾屈服的坚韧,受人之恩定涌泉相报的真挚,一心为他人却不求回报的纯真,以及蕴含灵气与生命的艺术心灵。杨老师提供给我们的不仅是经济上的帮助,还有这瓣人格的馨香。金钱有价而心意无价。我希望有朝一日自己也能成为这瓣馨香的传递者,让更多的人有所受益,不负杨老师今日的资助之情。”
杨辛先生的慷慨捐资,对于学生们无异于雪中送炭,但是他自己对此反应却很平静。他常常表示,“我的这个捐赠是‘涌泉之恩,滴水以报’,一般所说的是‘滴水之恩,涌泉以报’,而我的实际情况却是‘涌泉之恩’,因为北大对我的恩情太重,我做一点事情非常轻微”。
2012年,因为在捐资助学方面的突出贡献,杨辛先生被授予“第六届中国财富人物公益慈善终身成就奖”。
美伴人生,心系燕园
杨辛先生还是一位书法家。他的书法作品强调自然之美,兼具画意,且气势磅礴,大多是表现对人生和自然的感悟。他认为书法的美不仅在于书写的好看,更重要的是和人的精神相通,所以要用心去写。在创造过程中,他以泰山和荷花为创作灵感的源泉,尽情用书法艺术诠释时代的民族精神:以泰山寓意人生当“自强不息”,以荷花寓意君子当“品性高洁”。
作为一名美学家,杨辛先生始终把他对美的理解贯穿在自己的思与行之中。2010年12月,杨辛先生在中国美术馆举办“美伴人生——杨辛书法展”。在展览开幕式上,他宣布此次展出的百余件作品全部无偿捐献给北京大学,把书画的艺术之美作为对母校的深情回报赠与北大师生。2013年,杨辛先生捐赠的这百余件作品在经过整理后重新在北京大学图书馆展出。杨辛先生表示,这些作品倾注了他丰富的情感,多是中国传统文化与时代精神的结合,希望自强不息和无私奉献的精神能够绵延长久。
杨辛先生作为美学家、书法家,在离休后不仅精研书法艺术,用自己的方式投入对美的不懈追求之中,还积极带动身边的老教授、老同志一起诠释美。他担任北大书法研究会会长多年,至今仍作为名誉会长指导其他老同志们的书法创作。在他的带动下,学校书法研究会人数不断增加,老师们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种书画展,形成了追求美的氛围,为繁荣校园文化发挥积极作用。
附件3
理想永存离而不休永做教员
——山东大学离休干部臧乐源先进事迹
臧乐源,1929年8月出生,中共党员,山东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教授,离休干部。现任山东大学关工委委员、山东省关工委“五老”报告团成员。离休20年以来,他不知疲倦地献身于党的教育事业,著书立说,关心青少年一代的健康成长,践行着一名离休老党员的使命,实现着自身的价值追求,先后被评为全国优秀青年思想教育工作者、全国教育系统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个人、全国关心下一代优秀工作者、山东省青少年工作先进个人、山东省优秀离退休干部党员、山东省“老教授事业贡献奖”。2014年6月被山东省委组织部、省委老干部局授予“全省‘五好’离休干部党员”荣誉称号。
一、学习不辍,与时俱进,展现正能量
臧乐源同志是有着60多年党龄的老党员。离休后,他怀着对党的忠诚和深情,始终用一名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保持着一名共产党员的品格和良好形象,努力做到“政治坚定、思想常新、理想永存”。他自觉遵守党的政治纪律,言行上自觉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他一身正气,从不在任何场合、任何时候发表任何不正确和不健康的言论和情绪,从不向组织和单位反映任何个人的诉求和利益,而且自觉发挥一名老党员的号召力和影响力,经常主动关心帮助其他离退休老同志,顾全大局,理解和支持在职同志的工作,自觉维护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努力保持离退休干部的良好形象,配合党组织做了大量思想政治工作。在他身上,始终传递着一个共产党员的正能量,在离退休干部群体中,有着很高的威信。他努力克服年老体弱、行走不便等方面的困难,坚持参加党支部的活动,关心党和国家的大事,坚持通过电视、报纸和杂志等,学习了解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使自己的思想与时俱进。除坚持参加每月一次的离休党支部会外,还经常在党和国家重要会议、重大纪念日之际,牵头组织和参加各种离休干部主题座谈会,畅谈学习体会,抒发对党和祖国的热爱之情,发挥了一名老党员的正面教育和引导作用。
二、 著书立说,发挥作用,关心下一代
离休后,他一直没有停止自己毕生从事的哲学和伦理学教学研究工作,离休后,又出版了《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天理人伦寻求录》、《社会主义农村道德导论》、《大爱永在》等著作和文章,在学术界和社会上有着较大影响。他关心青少年一代的健康成长,热爱对青少年的思想品德教育事业,主动积极地参加关心下一代工作。他曾经写道:“我的美好心愿,永做一名教员,要把微薄之力,全部献给青年”。他曾担任山东大学德育指导教师和多个青年研究机构及青年社团的顾问,现在仍担任山东省关工委“五老”报告团成员和山东大学关工委委员,把离休后大部分的精力和时光,都用在了教育关心青少年健康成长的事业上,他曾应邀到全国20多个省市的高校、中小学、农村和企业,为青少年做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理想追求、道德伦理、婚恋家庭、成才就业等方面的学术报告会和讲演等上百场,听众达数万人。一直到近阶段,他仍不顾年老体弱,行动不便,应邀参加了山东省关工委组织的庆祝建党90周年“大手牵小手,永远跟党走”主题教育活动、山东大学组织的大学生人生理想讲座和山东省交通学院组织的职业道德座谈会等。他还经常接待青年学生来信来访,和青少年面对面交流,给予教育和指导,为青年作者出版专著撰写序言等。他经常接受媒体采访,在报刊电视和网络上,时时能够看到他撰写的文章和记者访问记。臧乐源同志在全国各地、在离退休党员和青少年中有着广泛的影响和良好的评价,并曾荣获全国关心下一代先进个人和全国教育系统关心下一代优秀工作者等荣誉称号。
三、以身作则,热心公益,传承好家风
臧乐源同志的父亲是著名诗人臧克家先生,父亲曾经给臧乐源同志写过“保持健康,离而不休”几个字。作为臧克家长子,他之所以离休后继续发挥作用,著书立说,教育关心青少年,一方面是出于一名老党员、老教授的责任,出于对青少年一代的“爱”,另一方面,他也是受了臧克家先生爱国、爱党、爱社会主义的崇高风范和“尊老慈幼,谐和生春”家训家风的言传、熏陶和影响。他说过,我教育关心青少年不是为了功利,言传和身教,身教更重要一些。子女也在臧先生良好家风的教育影响下,爱岗敬业,尊重长辈、孝敬父母、友爱朋友和同事,热心社会公益,在工作上也都取得了很好的成绩。近一段时间以来,臧乐源同志接受了多家媒体有关家风的专访,在社会上有着良好的影响。他除了在思想道德上关心青少年一代的健康成长,还在生活上、学业和生活上关心青少年,把思想教育和解决青少年的实际问题结合起来。他曾经给希望工程捐款,资助贫困青少年上学。2007年,他和夫人联名将自己出版图书所得4万元,全部捐给了山东省慈善总会。2009年7月,他与弟妹共同把母亲留下的50万国债捐给了中华慈善总会。2013年10月,他和家人,把父亲收藏的一批珍贵名人书画和部分遗物无偿捐赠给了山东大学。2014年“六一”期间,山东省关工委、山东省电视台联合推出他参与拍摄的反映山东省“五老”报告团热心关爱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公益宣传片,在山东卫视、齐鲁频道、公共频道等9个频道滚动播放上百次,起到了非常好的教育效果。
臧乐源同志把毕生精力奉献给了党的教育事业,彰显了一名离休干部、一名老共产党员的优秀形象,为广大离退休干部和青少年做出了表率,受到广泛好评。
附件4
“武汉阿爸”:一辈子的援藏坚守
——武汉大学退休干部杨昌林先进事迹
“一位78岁的退休老教师,一位有54年党龄的老党员,49年情系西藏,36年如一日关爱在汉藏族学生1万人次,用自己收入的1/3来从事这项事业……”一组数字记录了一位平凡老人不平凡的经历,演绎了一个感人的援藏故事。
这个故事的主人公是武汉大学退休老师杨昌林。1965年,大学毕业的杨昌林主动申请赴西藏工作。1978年,因患高原性心脏病,杨昌林不得不回到内地,援藏工作一辈子的愿望似乎要落空了。但是很快,杨昌林找到了另一条援藏的途径——在武汉大学的家中建立起藏族学生的“武汉之家”,和妻子次仁德吉主动承担起关爱、帮助、引导藏族学生成长成才的责任,坚守自己一辈子援藏的承诺。
“西藏是我一辈子的牵挂,援藏是我一辈子的事业。”杨昌林说。作为一位老党员、老援藏、老教师,杨昌林以自己独特的方式支援西藏,做一名永不退休的“武汉阿爸”。
慈父般关爱,营造万余藏族学生共同的“武汉之家”
2008年初,冰雪灾害使南方交通大面积瘫痪。已回湘西老家的杨昌林急了,“肯定有很多孩子回不了西藏,必须回去看看!”为了信守对武汉的藏族学生“一起过年”的承诺,他硬是两天两夜没合眼,历经千难万险赶回武汉。从藏历年三十到初七,整整忙了八天,将滞留在武汉的藏族学生分批接到家里团年。
“藏族孩子远离家乡和亲人,环境生疏,思乡心切。尤其是节日长假,他们留在学校更感孤独,生活中难免遇到困难,我们得去主动关心他们。”杨昌林说。
华中师范大学藏族女生吉吉说,每次放寒假没法回西藏,同学们总会接到杨老师的电话,过年又接去他家吃团年饭,杨老师就像我们在武汉的父亲。
“他们不是父母胜似父母,对藏族同胞情深似海。”西藏日喀则萨嘎县检察院检察长尼玛次仁说。1991年夏,在武汉司法学校学习的他肺部大出血,医院下了病危通知书。杨老师和爱人待他像亲生儿子一样,精心照顾、喂汤、擦洗身子,在家做好营养饭菜送到医院,还鼓励他积极治疗,帮助他奇迹般地痊愈。毕业回西藏后,尼玛次仁给杨昌林家写信:“一定要干出成绩来,给阿妈、阿爸看”。
从上世纪八十年代的几十名,到如今的五六百名,就读于武汉高校的藏族学生,生活上几乎都得到过杨昌林家的关爱。36年来,杨昌林家接待、帮助过的藏族学生已有万余人次,一茬又一茬的藏族学生到过这里,家庭收入的三分之一以上用在了他们身上。
助力学生成才,为西藏建设输送“永久牌”人才
杨昌林经常说,“西藏的发展和安定,需要全国人民的支持,更需要西藏本地人才,他们是“永久牌”的。”为此,2007年,杨昌林专门撰写了《关于高校为西藏培养专门人才的几点建议》,建议各高校“因材施教”,采取定向、保送等措施招收研究生。在他看来,受到良好教育的西藏学生,一定会成为民族团结的纽带、西藏经济社会发展的中流砥柱!
已在中国人民银行阿里支行工作的南木珍说,1996年进入华中师范大学英语专业学习,因基础差跟不上进度。杨老师夫妇便帮她转入中文专业。2000年毕业时,杨昌林夫妇又帮她找资料复习,求职报考中国人民银行阿里支行,并被顺利录取。
华中农业大学学生普努来自阿里,他记得听到自己入党后“阿爸”的兴奋,“他一下子从病床上起来,告诉我,入党不是为了升官发财,是为人民服务。”毕业后回到家乡正是普努的设想。“阿爸自己用一辈子的时间做援藏工作,他的儿子至今仍扎根阿里,我怎么能不回去呢?”
“我在西藏工作了13年,深切感受到西藏需要一大批高素质的当地人才。藏族的孩子上大学不容易,他们一旦接受了高等教育,回到西藏就是栋梁,一干就是一辈子。”杨昌林说。
忠诚于党,当藏族学生一辈子的辅导员
除了生活上的关心关爱,作为一名老党员,杨昌林还特别关注藏族学生的思想动态,通过各种方式不断引导他们追求进步。
“德吉杯”足球赛、集体跳锅庄舞、文艺演出、介绍英语学习经验、举办藏族文化节……杨昌林依据西藏学生的心理特点、兴趣爱好和特长,每年都会组织丰富多彩的课余文体活动,让藏族学生们在活动中实现自己教育自己,并渗透爱国、爱集体、道德品质、组织纪律、民族团结等教育内容。
藏族学生也从杨昌林身上感受到了温暖,找到了明确的发展方向。武汉大学藏族学生格桑多吉说:“杨老师对我们的关心,让远离家乡的我们感受到了祖国大家庭的温暖,促进了我们对祖国、对社会主义、对党的认同。”
“自己优秀还不够,还要带动大家进步,把其他优秀同学带进党的队伍,壮大党的力量。”武汉大学藏族学生边久仁次说,因为他是老党员,杨昌林总叮嘱他积极向支部推荐思想进步的同学,能发展成党员的要尽力发展。华中农业大学资环学院2004级、2006级有三名藏族学生,各方面表现都不错,杨昌林就动员该校另一名在高中就入党的2005级藏族学生分别找三人谈心,给予启发和帮助。到毕业时,这三名藏族学生都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2011年3月,杨昌林正式受聘成为武汉大学学生辅导员,同时担任武汉大学关工委副主任。专门指导少数民族学生教育、管理和服务工作。在更多的人看来,这只是一个迟来的仪式。36年来,杨昌林自觉地当起“辅导员”,让远离家乡的藏族学子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党的温暖、祖国的温暖。中央电视台、中国人民广播电台、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新华网、人民网、中广网等集中报道了他的先进事迹,他先后获得全国教育系统“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个人”、“湖北省第三届道德模范”、“全国第三届道德模范提名奖”、“湖北省离退休干部先进个人”等称号。
如今78岁的杨昌林仍然忙碌着,在武汉地区各高校之间奔走,为藏族学生的成长成才发挥作用,继续用自己的行动践行党的宗旨。
附件5
痴情元宝枫 夕阳无限红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退休干部王性炎先进事迹
王性炎,男,1933年12月出生,中共党员,大学文化程度,1994年3月退休,退休前任原西北林学院院长、教授,著名经济林专家,是我国元宝枫事业的奠基者和开拓者,被誉为中国元宝枫研发利用第一人。
退休后结合自己专业特长,长期致力于元宝枫的开发利用研究,在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中做出新贡献,充分发挥了一个老专家、老教授、老领导的作用,强有力地推动了地方经济建设,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近年先后荣获中国老教授协会“老教授科教工作优秀奖,”陕西省“优秀老科学技术教育工作者”,“老科协科技创新先进个人”,“服务革命老区优秀工作者”等荣誉称号。
一、老骥伏枥,志在千里,发誓推出中国木本植物油
据农业部数据,我国食用植物油的自给率不足40%,60%以上靠进口国外的木本植物油——棕榈油或橄榄油,年花费千亿元以上。
这个现状让从事经济林研究的王性炎很心痛,“国家培养了我,我就要为国家争光、为国家争气、为子孙后代造福,发展我们自己的木本食用植物油。”
元宝枫又名五角枫,是中国特有树种。1970年王性炎开始研究这个特有树种,并深深地迷恋上了它,成为全国第一位研究元宝枫的专家。
退休后,由于他的杰出贡献,特批继续主持“九五”国家科技攻关项目“元宝枫丰产栽培及产业化技术研究”,于2000年12月通过国家科技部专家组验收,被评定为“九五”国家重点科技攻关林业项目重大成果之一。
项目结束后,王性炎并没有停止前进的脚步。没有经费的他,依靠自己和老伴的工资继续着科研工作,走南闯北推广元宝枫产业的发展。
2005年,他的研究论文“神经酸新资源——元宝枫油”在《中国油脂》杂志发表后,引起美国科学界的重视,当即邀请王性炎教授参加由美国化学学会在亚特兰大召开的国际会议,并将该论文收录到学会的论文集当中。不久,美国和日本就开始从中国进口元宝枫油。
2013年,王性炎教授将自己对元宝枫40余年的工作实践浓缩为一部厚重的学术专著——《中国元宝枫》,是我国第一部元宝枫专著,填补了我国特有经济林树种的研究空白。
为了实现元宝枫油的工业化生产,2014年5月,王性炎教授奔赴沈阳,经过一个多月的实验研发,生产出我国第一批高端元宝枫油。7月,元宝枫“药食两用”油在云南正式上市。
在元宝枫的研究和推广事业上坚持了44年的王性炎,首次将元宝枫籽油开发为食用油,这在全世界属开创之举,为国家增添了一种新的食用植物油,实现了他人生的初步梦想,得到国内30多家媒体的关注和报道。
二、退而不休,奉献余热,引导农民走上致富路
为了实现元宝枫集约化种植,退休后,王性炎教授在陕西省扶风县太白乡长命寺村,扶持农民王新绪、王高红父子建立我国第一家元宝枫育苗基地和丰产示范园,带动全村200多户农民脱贫致富,有30多户农民住上二层小楼。2010年,王高红受到中国科协的表彰并被奖励20万元。该基地被陕西省老教授协会评定为科技兴农示范基地。
由于常年坚持工作,王性炎经常性腰腿疼痛、睡眠不足,还患有胆结石、胆囊炎,但他只要感觉自己身体稍好,就依然像个没事人一样奔走于田间地头,宣传、指导农民种植元宝枫。
2010年,王性炎来到成都市,扶持一家科技开发公司在龙泉山建立万亩元宝枫丰田栽培示范基地,现已营造元宝枫4万多亩,受到成都市委市政府的重视。随后,成都市政府规划在龙泉山5年内建成20万亩元宝枫丰产林,为山区农民开创一条致富新路。
2008至2010年,王性炎帮助重庆强化生物科技产业公司开发出“元宝健康茶”,2011年在中国(重庆)国际茶叶博览会上获得创新奖和银奖。
在他坚持不懈的推广下,2011年,元宝枫产业迎来快速发展新机遇,云南、山东、四川、重庆、甘肃、内蒙古、河南等省市政府和企业界纷纷邀请王性炎教授前去指导当地元宝枫产业。
在王性炎教授的指导和帮助下,目前已有11个省的企业家采种育苗,建立了元宝枫原料生产基地,生产出了元宝枫油、元宝枫茶、化妆品等多种产品,推动了我国元宝枫产业发展,获得了较大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也使当地农牧民受益匪浅。
三、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竭力保护元宝枫天然林
2003年,王性炎教授在内蒙古调研时,在科尔沁沙漠发现了一片3—4万亩的元宝枫天然林,这是我国仅存的200年以上树龄的天然林。这让王性炎很惊喜,但在随后的调研中,他发现当地对这片天然林保护措施跟不上,正在逐渐萎缩退化,让他很心痛。
科尔沁沙漠是京津冀风沙源治理工程的重点地区,是我国生态地位最重要的地方。为了保护好这片天然林,2003年至今,他先后七次进入该地调研,向当地政府和林业部门建议保护该地区的生态环境。他将调查情况上报国家林业局党组,并在《中国林业》上发表题为《科尔沁沙地元宝枫林亟待保护》的文章,建议保护好元宝枫的生境地,使之有效遏制该地区的土地沙化进程,减轻北京天津河北等地的风沙危害。同时,把保护和合理利用元宝枫与农民增收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紧密结合,走出一条治沙、治穷、致富的新路。
近年来,在国家林业局、陕西省、山西省、四川省和云南省等各级领导和企业界的大力支持和推动下,元宝枫在西北、西南、华北和内蒙古赤峰地区得到了迅速发展,元宝枫人工造林面积突破60万亩。
王性炎教授表示,如果在国内种植元宝枫33亿棵,按照8到10年每棵产籽20公斤计算,就可以收获6600万吨果实,产元宝枫籽油达1150万吨,可基本解决国内食用油问题,并把新科技带来的健康环保理念送进千家万户。“到那时,我的梦想才算彻底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