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贵州省赫章县抢抓被纳入全省集体经济发展试点县的历史机遇,进一步解放思想,创新发展思路,转变发展方式,探索发展模式,采取灵活务实的举措,推动村级集体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念好队伍建设“组织诀”。加强组织建设,拓宽选人用人渠道,注重从文化程度高的经营大户、科技致富带头人中选任村党组织书记。注重把事业心强、懂经营、会管理和开拓进取、群众公认的致富带头人选进班子,做到选好书记带强班子,配好班子带强村级集体。加强对村干部的教育培训,帮助他们转变观念,拓宽视野,掌握致富本领,提高他们在新形势下发展集体经济的能力。强化培养激励,加强对村干部收入分配制度的改革力度,实现“付出”与“回报”成正比,充分调动村干部抓村级集体经济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从整体上提高围绕基层核心服务地方发展的能力。加强队伍建设,基层党组织要当好“伯乐”,在坚持发展党员原则不该、程序不变、环节不少的情况下,注重在有文化、有经济头脑、有上进心、政治素质好、致富能力强的年轻人中去发现,去发展,注意把能人培养成为党员,把党员培养成为能人,把党员能人培养成村干部
念好市场需求“供给诀”。紧盯市场,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开发特色产业,加强农村集体资产的经营管理,发挥农村集体资产的运营效益,盘活基础设施和农村集体的存量资产,促进集体增收,进入市场运作,把资产便资本,采取多种经营方式最大限度地获取资本增值,改变村集体“空壳”现象,实现“手中有粮”。
念好产业转型“升级诀”。不断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构建起规模大、层次深、领域宽、业态多的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新格局,实现农业“接二连三”,不断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实力。念好“山字经”,做活“水文章”,积极探索以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和种养大户为有效组织形式,以发展当地特色农业优势产业为平台,践行“塘约经验”,大力推广“企业+合作社+农户”“企业+农户”“合作社+农户”等模式,贯彻落实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三变”改革要求,让群众“钱生钱、产换钱、收利钱”。推动绿色农产品“泉涌工程”,围绕“菜篮子”“肉架子”“果盘子”工程,建设一批上规模、有效益的有机蔬菜、马铃薯、生态畜牧业、特色经果林,努力打造“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特色产业,构建与城市发展相匹配的农业支撑体系。支持发展农产品、林产品深加工和农村特色加工业,支持农业龙头企业和农产品加工领军企业建设原料基地,加快形成一批农产品加工优势产业集群和隆起带。开展精深加工与物流技术示范,打造高效产业链。
念好异地置业“发展诀”。针对受地理位置或规划县直、村内资源匮乏、发展空间较小等就地发展经济有困难的村,可以易地扶贫搬迁工程为契机,集中在县城相对发达的区域统一规划建设经济实体,如商业门面、停车场、洗车场等,建成后产权由乡(镇)统一管理,经营收益权归村集体,通过物业租赁方式稳定增加集体收入。这样,既保证易地扶贫搬迁农户搬得出、稳得住、有事做,能致富,又可以不断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实现互利双赢。或者,积极探索通过行政划拨、政府购买等方式在区位较好的区域或中心镇规划区,异地兴建或购置物业补充经营性资产。总之,可以各打各的优势牌,各走各的特色路。
念好联动推进“扶持诀”。2017年,赫章县出台了《扶持村集体经济发展试点方案》,助推集体资源、资产、资金保值增效和提高村集体自我发展和保障能力,首先试点40个村,投入资金4000千万元。但对于全县集体经济的发展,这仅是杯水车薪,全县村级集体经济的发展壮大需要各级各部门的联动推进,加大财政扶持力度,拓宽金融扶持渠道,用好各种帮扶力量。
念好监督管理“制度诀”。解决村级组织监管是迫在眉睫。“公开到位”,全面梳理村级组织和村干部权力事项,制定村级公共权力事项和便民服务权力事项的“权力清单”,建立办事流程,“挂单上墙”“按单办事”。建立村集体“三资”使用情况公开、村集体资产资源处置等村务工作进行逐项对账公开等机制,切实把村级事务“摆上台面”“阳光操作”。“参与到位”,发挥广大人民群众推动农村发展的主体作用,让群众有话语权,重点建立完善党员会议、村民会议、村民代表会议及村级事务议事会等等,把群众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还给群众,让他们在村集体规划上“讲的上话”、建设上“做得了主”、分红上“享得到福”。“监督到位”,近年来,侵害群众利益事件屡屡发生,村官腐败现象逐年递增,有的村官以权谋私、中饱私囊,随意侵害群众切实利益;有的利用职权之便,截留、私分、非法占有扶贫资金;有的将权力凌驾于群众之上,不搞民主集中、“我说了算”、恣意妄为、横行乡里。开展专项治理,强化民生见得和过程监督,从严从重打击村干违纪违法行为,为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营造风清气正、蓬勃向上的政治生态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