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为量先,品以质强。作为《规划》实施的四个基本路径之一,品牌化对推动农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助力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引导农业高质量发展意义重大。当前,加快推进品牌强农,是推动质量兴农战略实施的现实路径,是促进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的重要抓手,更是为耕者谋利、为食者造福的重要战略举措。增加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做大做强优势特色产业,塑强一批叫得响、立得住、走得出的中国农业品牌,将为持续提升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持久动力。
道通渠畅,品优质好。当前,流通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基础和先导性产业,农产品市场流通是实现农业全产业融合的关键一环。《规划》指出,强化产地市场体系建设,加快建设冷链仓储物流设施,创新农产品流通方式,对疏通农产品产销渠道,提升流通质量效率,增强广大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幸福”举足轻重。尤其在一些长期存在物流“梗阻”的贫困地区,加强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是将资源优势转变为市场优势,让“绿水青山”变为“金山银山”的重要前提和有效途径。
《规划》设定了明确的发展目标,到2022年,质量兴农制度框架基本建立,初步实现产品质量高、产业效益高、生产效率高、经营素质高、国际竞争力强,农业高质量发展取得明显成效。为实现这一总目标,围绕品牌强农和强化农产品流通工作,必须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强化市场导向,创新管理服务,重点抓好四项任务。
一是建体系。品牌和市场流通建设都是系统工程,必须统筹设计,打好发展组合拳。农业品牌建设,各地要结合区域发展实际,加快建立具有差异化竞争优势的农业品牌战略,重点与“三区一园”结合,推动资源要素在品牌引领下集聚,形成园区出品牌、品牌带园区的格局,构建起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企业品牌、产品品牌协同发展、互为补充的农业品牌体系。农产品市场流通建设,要重点围绕优势农产品主产区和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加强产地市场建设,加快建设布局合理、分工明确、优势互补的全国性、区域性和田头三级市场体系,推动形成与农业生产布局相适应的农产品流通布局。
二是强机制。品牌和市场流通工作,涉及面广,开拓性强,需要充分发挥市场决定性作用,坚持政府推动、多方参与,积极构建公平公正、法制健全、自由竞争的发展环境。首先要构建合作机制。与发改、财政、市场监管、商务、宣传等部门建立协调联动机制,做好部门间的政策协调和工作配合,及时协调解决有关重点和难点问题。其次要构建管理机制。研究制定农业品牌评价标准,推动建立中国农业品牌目录制度,引导规范农业品牌发展。加强农产品市场流通统筹规划,强化产地市场建设宏观管理,做好指导、推动、示范和引导工作。第三要构建扶持机制。综合运用政策手段、金融杠杆和市场办法,创造条件,补齐短板。有条件的地方设立财政专项资金,加大品牌和市场流通的扶持力度。引导各地将扶贫专项资金、涉农整合资金、对口帮扶资金支持产地市场体系建设、冷链物流体系建设、农业品牌建设。加强与银行、证券等金融机构合作,拓宽融资渠道,支持企业发展。第四要构建监管机制。全面加强农业品牌监管,强化商标及地理标志注册和保护,加大对套牌和滥用品牌惩处力度。强化农产品市场监管,综合运用自律、经济、行政、法律等手段,着力清除农产品市场壁垒,重点打击通过不正当竞争抢占市场、垄断控制市场交易等行为。
三是畅流通。好产品要靠好渠道。要强化市场思维,以市场为导向,紧紧围绕市场需求发展生产,不仅要让好产品产出来,还要卖得出、卖个好价钱。要提高政府信息服务的针对性、时效性,用快速、权威、客观、有效的农产品市场信息指导生产、引导消费。加强全国性、区域性农产品产地批发市场和田头市场升级改造,重点做好产地市场商品化处理、贮藏保鲜、质量检测、信息服务等基础设施建设。围绕农产品上行,加强政策创设和机制创新,推动实施“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鼓励小农户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与电商平台对接,通过线上线下联动,畅通品牌农产品销售渠道。持续开展贫困地区农产品产销对接行动,推动产销双方建立长期稳定的对接机制,确保产业扶贫取得实效。
四是创营销。营销是提升品牌传播力和影响力的重要手段。在全媒体时代,既要充分用好农业展会、产销对接会、农产品推介会等传统渠道,也要积极借助大数据、电子商务、移动互联等现代传播途径,讲好中国农业品牌故事,加大品牌营销力度,塑强一批品质过硬、特色突出、诚信经营的农业品牌。鼓励各行各业开展品牌营销创新,总结推广一批好模式好做法。做好农业品牌海外营销,加快中国农业品牌“走出去”,重点支持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品牌产品和企业参加国际知名展会,不断提升中国农产品的知名度、美誉度和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