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产业投资形势 分析
一、产业进入壁垒
天然橡胶主产国是泰国、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等,我国的天然橡胶生产较小,主产区在云南、广东和海南,主销区在青岛、上海和天津。天然橡胶的种植需根据地方气候条件决定,划分优势区域的主要依据是温度、降雨量、台风、坡度和海拔。
1、温度。年平均气温≥21℃,月平均气温≥18℃的月份在9个月以上。最低气温≤0℃的出现机率(%)+连续20天以上阴雨天且日均温≤10℃的出现机率(%)应小于10%。
2、降雨量。年降雨量≥1200毫米,月降雨量≤30毫米且连续5个月的出现机率应小于10%。
3、台风。强台风(风速≥32.6米/秒)经过的机率小于3%。
4、坡度和海拔。坡度25度以下,海拔800米以下。
5、比较优势。与其它长期作物相比,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更好,企业、群众发展橡胶种植业的积极性更高。
6、产业基础。天然橡胶产业基础较好,区域内连片的橡胶种植面积达到20000亩以上(农垦以农场、地方以县市为统计单位),具备天然橡胶初产品的收购、加工等配套条件,区内企业工人或地方农民掌握橡胶种植管理技术和割胶技术。
这些严格的气候要求,使得天然橡胶及其加工产品等产业,企业进入壁垒较高,相对处于垄断地位,具有较强的定价能力。
二、产业SWOT 分析
1、strengths(优势)
1)割胶优势
东南亚和其他植胶国因自然条件优越,全年适宜割胶时间长达280~320天。而我国冬春寒冷且干旱,橡胶树落叶、停割时间长,全年适宜割胶时间仅200天左右。为了提高橡胶产量,我国科技工作者经过长时间的探索和 研究 ,创建了一套适合我国植胶区的“管、养、割”、“三看”(看天气、看物候、看胶树)的割胶制度,采用“短周期、低频率、低浓度”的乙烯利刺激割胶技术,解决了在较短时期内获得较高单位面积产量的问题,同时也大大降低了橡胶生产成本,提高了我国橡胶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2)政策优势
2003年,国家取消了农业特产税。为了促进我国天然橡胶优良品种的推广与应用,2006年,中央财政首次拿出经费对天然橡胶良种苗木进行补贴和割胶技术培训,天然橡胶良种补贴项目资金高达2000万元,3个植胶区8个市县83个乡镇的3517户和54个国有农场得到了天然橡胶良种补贴,补贴面积达到23.1万亩,引导农民投入900多万元。同时,海南省和云南省实施的天然橡胶良种补贴项目试点7个县212个村(场),投入胶农培训资金212万元,培训胶农达10万人次。
2、weaknesses(劣势)
1)自然因素限制我国天然橡胶的发展
我国天然橡胶种植生产基地主要集中在海南、云南、广东、广西等地,我国适宜种植天然橡胶的区域不到国土面积的5%,真正可应用种植面积大约只有100万公顷,还主要分布在交通不便的边远不发达地区。同时,受土地资源短缺、气候条件等制约,我国依靠扩大种植面积来发展橡胶 行业 潜力不大。另外,由于认识不足,农场多选择在台风频袭的海南东部种植,造成橡胶种植布局不合理,橡胶树品种单一,老化。
2)国内橡胶 行业 亟需整顿
目前,我国民营胶种植面积和年产量均已超过全国种植面积和年产量的三分之一。据有关人士表示,云南民营胶的种植面积已超过国有胶的面积,海南民营胶也约占全省天然橡胶面积的40%。并预计未来3-5年内,海南民营胶种植面积可能超过国有胶的面积。民营胶比重的增大与民营割胶技术、管理水平较差之间的矛盾,阻碍了我国橡胶 行业 的产能的提高。这是我国在种植面积难以扩大的现实下,走科技兴胶之路的障碍。
另外,在严重供不应求的状态下,在年中割胶旺季农垦为了得到更多的利润,迟迟不出售,联手捂盘,严重影响橡胶市场的供给及价格,导致橡胶市场交易低迷,成交量难以有效放大,这些不利于橡胶 行业 的健康发展。
3、opportunities(机会)
1)区域布局日趋合理,产业化水平不断提高。我国天然橡胶在海南、云南、广东、广西和福建等省(区)均有种植。经过五十多年的探索和不断调整、优化,天然橡胶生产逐步向气候条件适宜、比较效益高的优势区域集中,区域布局日趋合理,已基本形成了海南、云南、广东三大天然橡胶生产优势区。国有天然橡胶生产企业经营管理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和完善,形成了以广东、云南、海南农垦天然橡胶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为龙头、植胶农场和农户为原料生产基地,产供销一体的产业化体系。民营天然橡胶产业在以收购、加工、销售为一体的龙头企业带动下,规模化、产业化水平不断提高。
2)加工布局调整初见成效,竞争力逐步提高。我国原有天然橡胶初级产品加工厂330多家,经过实施天然橡胶产业升级行动,加快了加工布局调整的步伐,海南农垦已由原来的87家调整为14家,已建成7家,其余7家正在建设中。广东农垦27家已经调整为3家。云南农垦和各省民营胶厂也在加快调整之中。加工布局调整取得了初步成效,加工成本有所下降,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
3)市场体系不断完善,流通效率和经济效益稳步提高。自1994年天然橡胶购销管理制度改革后,我国天然橡胶市场建设快速发展,已经建成了包括期货、现货市场和现代化物流配送等相结合的市场体系。特别是海南、云南、广东三大天然橡胶主产区联网的天然橡胶电子交易中心投入运营,为国内外生产者、经营者和消费者提供了方便快捷的交易方式,实现了产品网上公开竞价和交易,起到了传递信息、发现价格、规避风险的作用,显著降低了交易成本,提高了流通效率和经济效益,为产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了良好的营销环境。
4)产业地位日益重要,经济、社会、生态效益显著。天然橡胶产业已成为热带地区的支柱产业。在海南省,天然橡胶产值已占农业生产总值的12.9%,其中海南农垦天然橡胶产值占其农业生产总值的57%。在云南省,天然橡胶产值占农业生产总值的6.8%,其中云南农垦天然橡胶产值占其农业生产总值的83%。在广东省,农垦集团天然橡胶产值占其农业生产总值的14.9%。天然橡胶在我国热带农业生产中的地位十分重要。到2007年全国累计生产天然橡胶1000多万吨,在替代进口、减轻对外依赖、支持国防和国家经济建设等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同时为热区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促进了当地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种植橡胶还提高了森林覆盖率,减少了水土流失,改善了小气候和生态环境,对维护地区生态平衡发挥了重要作用。
4、threats(威胁)
1)加工布局与产品结构还不够合理,产品竞争力不高。加工布局经过几年的调整取得了初步成效,但全国还有年加工能力3000吨以下的小加工厂200多家,这些厂生产设备老化、工艺落后、能耗高、劳动生产率低、环保难达标、产品质量稳定性较差。目前国产橡胶仍以SCR5标准胶为主,其产量约占总产量的70%,缺少市场需求发展迅速的子午线轮胎、航空器材、医疗器械等专用胶,产品结构不合理,竞争力不高。
2)培训力度不够,胶农的技术水平较低。我国天然橡胶生产大多分布在老、少、边、山、穷地区,植胶者的文化水平普遍较低,且在橡胶种植、胶园管理和割胶技术等方面缺乏必要的培训,先进的橡胶生产技术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转化,制约了我国植胶资源潜力的发挥,影响了山区农民致富。
第二节 天然橡胶项目产业投资效益 分析
一、产业投资状况 分析
威海华岳将在柬埔寨投资建天然橡胶基地:
威海是天然橡胶需求大市,仅三角、成山两个企业,年进口天然橡胶分别占山东的1/4和全国的1/8。威海市在与海南、广东等省拓展合作、稳定货源的同时,积极鼓励有实力的企业走出去发展,建立天然橡胶种植加工基地。目前,威海华岳建设发展有限公司在柬埔寨投资建设的天然橡胶基地项目已经获批,项目达产后,将有效缓解威海市天然橡胶需求紧张的局面。
二、产业投资建议
1、加强成本控制意识增强市场竞争力
为此应把好财务关,严查堵漏、开源节流,千方百计降低生产成本、减少非生产性开支、杜绝不合理开支,进而增强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2、适时调整产品结构延伸橡胶产业链
要以市场需求变化为前提,适时调整产品结构,尤其是乳胶与标准胶的生产比例;大力发展精深加工产业,由产品初加工逐步转向产品深加工,大力发展浓缩乳胶和高等级专用胶;要发展以木材深加工、畜牧业、肥料加工、农药配送等橡胶关联产业和互动产业。
3、加大海外投资力度
我国的天然橡胶种植面积较少,主要集中在云南、广东和海南,而国外主要集中在泰国、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泰国对于天然橡胶的政策很好,建议有实力的企业投资海外。
免责申明:本文仅为中经纵横 市场 研究 观点,不代表其他任何投资依据或执行标准等相关行为。如有其他问题,敬请来电垂询:4008099707。特此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