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产业发展策略
1、完善产业链配套产业
目前,随着全球对信息显示器件的需求越来越旺盛,我国TFT-LCD产业正处于一个迅速发展时期。但我们必须看到,我国虽然是TFT-LCD显示器件,包括液晶电视、桌面显示器、笔记本电脑屏、手机、PDA等的制造大国,但不是制造强国。因为我国现有的3条5代TFT面板生产线主要生产中等尺寸的桌面显示器和笔记本电脑屏,且产能有限。而上海天马的4.5代TFT面板生产线和广东信利的2.5代TFT面板生产线正在试产阶段,尚未形成产能。因此,目前我国TFT-LCD产业所需面板从各种尺寸来说都主要依赖进口。此外,对于我国面板生产厂家而言,其所需的大量关键原材料,包括玻璃基片、彩色滤色膜、液晶材料、偏光片、背光模组等都需要从国外进口。
成本控制始终是TFT-LCD产业竞争中的重要利器。从成本构成来看,原材料在TFT-LCD面板成本构成中占据60%以上的比重,因而掌握关键原材料的供应就成为厂商营造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手段。而从现实情况来看,我国TFT-LCD产业链中的中、下游厂商在参与全球竞争中处于不利竞争地位很大程度来自于原材料本地化配套的滞后。相关政策的出台显然是为了扶持和发展我国TFT-LCD上游配套产业,通过逐步打造和完善平板显示产业链,实现我国TFT-LCD产业长期的可持续发展。
产业链建设是产业发展中很重要的部分,如果没有一条完整的产业链,产业上游很多原材料需要进口,这势必会加大生产成本,给产业发展带来诸多不利影响。
产业的发展与规模是有关系的。随着规模的扩大,上游和下游的合作会越来越紧密。就目前而言,我觉得国内中游和下游的沟通还有所欠缺,包括产业资本合作、战略合作等。对于中游而言,其要投资TV时,需要拥有畅通的下游通道,需要和下游进行更多的合作。对于下游企业而言,其面板受制于国外,需要与国内中游企业扩大合作。因此,产业链各个环节需要加大协作与沟通。
2、建设产业集群地,发挥规模经济效应
从产业竞争模式来看,未来TFT-LCD产业的竞争必将出现“从点到线到面”的演变趋势,即从厂商个体行为逐渐升级为策略联盟、产业链、产业群聚效应等更高层面的竞争。
韩国厂商进入TFT-LCD产业后,一直致力于发展本国的上游产业供应链。以韩国的制造设备国产化比率来看,2000年第4代液晶屏生产线只有30%,而到了第8代生产线预计将达到70%。在上游原材料配套上面,韩国已经基本实现了90%以上的自给率。而在下游产业体系的发展策略上,初期由于韩国本国的厂商实力还未壮大,因此积极与全球下游产业巨头建立策略同盟,如三星电子与Dell、Apple有长期供货合约,LG与Philips合资成立了LG-Philips公司,此外在培育国内厂商方面也不遗余力,三星、LG都已经成为全球电子信息产业的巨头。
目前京东方、上广电与龙腾光电的整合正在进行中,都制定了明确的战略 规划 ,这一企业整合动作对国内TFT-LCD产业发展非常有利,在技术的共同研发、市场的共同占有等资源共享以及采购成本的降低方面都有好处,亦有利于相关企业进一步发展下一代生产线。但能否取得实质性的突破,还有赖于政府、产业界等各方的努力。
信息产业部将着力打造相对完整的平板显示器件产业链和一定规模的产业集群,支持国内骨干企业突破关键配套件的技术,形成以平板显示为核心的数字电视产业链。不仅支持面板本身,还要大力发展玻璃基板、天光片、背光源和驱动NC设计等配套产业。积极推动产业链上下游的合作,特别是彩电厂商和平板显示器件生产企业的合作,依托一批重点企业形成相对集中的产业布局。
产业链的完善和产业集群的建立,大大降低了由于上游配套件价格上涨所引发的成本压力,也减少了由于配件套技术缺失对产业所造成的影响,有利于产业的平稳运行。
二、厂商策略
1、拓展应用领域
FT-LCD的应用领域比较广,在很多领域都涉及,占的量比较大也是有道理的。整个产值到2010年会超过2500亿美元,另外它还会不断催生出新的应用领域,这也是目前TFT-LCD厂商在这么一个产业的基础上更大的发挥它的作用。
新的应用领域的拓展增加了CSTN的市场需求,而产品特性使得未来几年内TFT在这些领域替代效果并不会很明显,我们认为这些领域将是未来CSTN的市场主体,成为增长亮点;在1.5寸以下尺寸显示屏市场,技术进步将进一步强化CSTN-LCD的优势,目前1.5寸屏的应用已成为两者的分水岭;该应用领域(例如手机副屏)未来几年仍将是CSTN-LCD的市场主体;中低档MP3显示屏在尺寸与显示效果要求的弱化,强化了CSTN在这个领域的优势,这将成为未来CSTN市场需求增长的强劲动力;单机售价低(一般在500元附近)与多用于室内等特性使得TFT-LCD屏在无绳电话应用领域的替代效果并不明显,我们认为未来几年CSTN仍将是该应用领域的主体。
虽然在手机应用领域随着TFT-LCD替代率逐步提高,CSTN市场将会快速萎缩,由于手机应用领域中CSTN市场规模已经较少,即便是急剧萎缩,对CSTN整体市场影响效应也将相对减弱。
由于电子产品品质化提升,极大丰富了中小尺寸LCD产品的应用范围,在CSTN市场规模已经较小的情况下,新的应用领域对其拉动作用较大。数码相机,MP4,便携式DVD等新的应用领域开拓成为TFT产品增长亮点。
2、加强TFT技术研发,掌握核心技术
目前中国大陆TFT-LCD生产技术及设备多是从日韩引进。中国电子集团二所、京东方、安彩等企业拥有枝术专利,但中国大陆TFT-LCD上中游生产企业技术力量仍是有限,仍在引进关键技术。
针对我国显示领域,特别是PDP和TFT-LCD等领域的核心技术主要依靠国外的现状,政府部门要加大对各种平板显示核心技术研发的支持,提高各种新型显示器件的研发和产业化能力。要加强对平板显示产业基础技术、共性技术、关键技术和前瞻性技术研发的政策扶持,加大对技术成果转化、公共技术平台建设、处在创业期的有前景企业支持力度。
由于不掌握核心技术,中国中小尺寸液晶面板产业发展相对较慢,但随着2007年中小尺寸液晶面板的终端应用领域手机、MP3/MP4、DVD、DC/DV、数码相框、PND、GPS等市场的持续升温,中国中小尺寸液晶面板开始供不应求,价格逐步回升,面对消费电子3C融合的进一步推进、2008年奥运会对便携式电子产品需求的刺激以及全球液晶面板产能进一步向中国转移,中国中小尺寸液晶面板产业发展面临良好的发展。
3、把握 行业 共性的前提下,聚焦差异化的 行业 应用产品
当前新型平板显示产业关联度大,带动性强,而且TFT技术是新型平板显示产品的关键共性技术,发展液晶平板显示产业,将为整个消费类电子产业的集成创新和自主创新提供一个载体,有助于我们掌握这一关键技术,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随着液晶电视等CE类产品的快速成长,面板厂商的产品已经告别单一IT类应用的时代,而消费类电子的多样化和个性化需求十分显著,这也意味着厂商之间通过差异化实现错位竞争的可能性大为增加。
消费者需求的“大屏化”趋势也日益显著,这也意味着随着需求数量的增长,实际的需求面积的增长速度将更为迅猛。统计数据显示,液晶显示器市场20寸以上的市场份额从2005年的3.4%增长到目前的16.9%,而到2010年会增长到30.3%;液晶电视市场32寸以上的份额也将从2005年的34%增加到2010年的77%。
与以往单纯依靠IT类产品需求拉动不同,目前所呈现的特点是“多元需求驱动”模式,体现在除传统的IT产品如LCDMTR和NB稳步增长外,LCDTV爆发性成长,以及消费类电子对中小尺寸需求大幅增加。
无庸质疑,TFT-LCD产品应用正由“单一化”(笔记本电脑+液晶显示器)向“多元化”(笔记本电脑+液晶显示器+液晶电视+消费类电子设备+其他)过渡的趋势已经确立,这也表明这次周期上升的基础将比以往更为坚实。
免责申明:本文仅为中经纵横 市场 研究 观点,不代表其他任何投资依据或执行标准等相关行为。如有其他问题,敬请来电垂询:4008099707。特此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