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2007年我国钢铁 行业 发展现状 分析
一、中国需求拉动世界钢铁业持续繁荣 分析
中国需求拉动世界钢铁业持续繁荣世界钢铁产业伴随着全球制造中心的转移而向中国发生大转移,世界钢铁安塞乐米塔尔集团已进入中国钢铁业,今后钢铁业的国际竞争将呈现中国国内化或本土化特点。
至1995年,中国钢铁产量逾亿吨;截至2006年底,中国已连续11年占居全球钢铁产量第一位。2004、2005年中国粗钢产量分别为2.72、3.49亿吨,占全球主要国家和地区产量的比重分别为26%和31%。02至05年世界粗钢产量环比增长分别为5173万吨、4945万吨、8420万吨和7015万吨,中国粗钢新增量贡献度分别为72%、91%、55%、98%。中国已成为世界钢铁业的龙头,成为影响全球钢铁 行业 兴衰的决定性因素。
“2006年国际钢铁大会”在德国召开之际,“德国钢铁业经济联合会”主席阿莫林(Ameling)向德国《世界报》介绍“根据以往经验,世界钢铁
行业
的繁荣期一般持续4-5年,之后会进入停滞甚至下降阶段,但随着中国经济的崛起,这一经验已经过时,只要中国保持目前的经济发展势头,世界钢铁业就能够持续繁荣,不会出现下滑”。阿认为,中国最近宣布的“城市发展
规划
”为世界钢铁业的繁荣注入了新的活力。中国未来5年内为5000万居民解决住房问题,而5年之后,中国的城市化水平仅提高到47%,中国的城市及社会建设为世界钢铁业的发展带来了广阔的市场。2006年,世界粗钢产量将增长到12.45亿吨,2007年预计为13.2亿吨,2010年预计增长到14.9亿吨。阿认为,未来世界钢铁总产量及消耗量的60%都来自亚洲,尤其是中国。阿指出,中国在短短几年内就摆脱了对进口钢铁的依赖。2004年,中国钢铁的进口量为1300万吨,2005年实现贸易平衡,2006年一跃成为钢铁净出口大国,净出口量将超过2000万吨。
根据国际钢铁协会(IISI)的预测,06年全球钢铁产量将达12.5亿吨,比05年增加1.2亿吨,增幅为10.6%;2007年产量将继续上升至13.2亿吨,增长0.7亿吨,增幅5.6%。
二、钢铁产能处于较高水平 分析
受2003-2004年间钢铁市场火暴市场行情拉动,钢铁业投资大幅增加,“九五”期间累计投资总额已超过历史上各期累计金额,带来产能成倍增加,钢铁开工率下降,钢材价格的大幅波动。钢铁产能利用率在04年跌入谷底,仅79%左右(见图7)。据统计,2005年一次轧材能力较2000年增加2.07亿吨(增幅112.5%),且主要集中在热轧、带钢、棒线材等初级、低附加值产品。
随着国家宏观调控措施的实施,钢铁投资规模得以遏制,淘汰落后产能加速;并受益于宏观经济快速增长带来的钢铁下游主导
行业
汽车、造船、家电、机械、装备制造、集装箱及国家大型工程的超常规增长,钢铁产能利用率回升到80%以上,处于国际较高水平,06、07年仍有环比2%的增长。
三、国内钢价企稳回升,产量增长高于预期
1、钢材价格走势总体是:以稳为主,高端上涨06年钢材平均价格整体呈现回升-持平-向下的倒“U”字型态势,四季度价格企稳。
07年均价波动在100—200元,波幅2-3%,以稳为主,一季度与06年四季度持平,二、三季度小幅上涨,四季度回落3%-5%。高端产品如:硅钢、高端汽车板、电站用钢板、船用宽厚板上涨3%-5%。
2、6年产量增长超过预期
预计07年钢材产量为4.63亿吨,同比增长24.95%,产量比中国钢铁协会年初预测的4.4亿吨,增加0.23亿吨,增速提高6.35个百分点,超乎市场的普遍预期。根据1-10月钢材实际产量及下半年供求变化趋势,由于市场需求需求强劲,钢材预计产量将预测6个百分点。
四、国际钢价高于国内,拉动钢材出口
国际钢价高于国内,拉动钢材出口;预计国内外价差缩小,出口增速减缓06年全年国际钢价总体上高于国内100-150美元/吨,即使考虑运费、保险费影响,国内外价差幅度仍超过20%,有效拉动国内钢材价格回升和钢材的大量出口。
2006年1-11月份我国累计出口钢材3746万吨,较05年同期增加1876万吨,同比增长100.3%;1-11月份我国累计进口钢材1701万吨,较05年同期减少698万吨,同比下降29.1%;1-11月份我国净出口钢材2045万吨,05年同期为净进口钢材529万吨。出口钢材板材比例增加并居于主导地位,预计我国06年钢材出口总量达到4000万吨,2007年达到4500万吨,增长11%以上,由于主要受到国内出口钢材出口退税率下调及对出口钢坯等产品加征关税及国外反倾销调查的增多,2008年钢材出口增速将回落。我们认为,中国2008年有可能进一步降低或取消钢材出口关税甚至加征关税,以减少钢材出口所产生的贸易摩擦及高能耗、高污染、低附加值产品的出口。
2006年1-11月份我国累计出口钢坯854万吨,较05年同期增加200万吨,同比增长30.7%;1-11月份我国累计进口钢坯35万吨,较05年同期减少89万吨,同比下降71.4%;1-11月份我国累计净出口钢坯819万吨,较05年同期增加289万吨,同比增长54.5%。
06年进口和出口价格差距进一步拉大,市场普遍认为我国钢材产品价格与国外差距加大,但必须结合进出口结构的变化来 分析 ,随着我国钢铁产业逐步强大,进出口结构正在发生着重大变化,我国在中低端及部分高端产品基本实现替代进口,进口产品基本集中在高附加值的产品上,随着进口规模缩小,出现了进口价格大幅上涨并且与出口价格差距拉大的局面,属正常现象。我们也注意到,出口结构仍有很大改善空间。
五、各成本要素价格涨跌不一致,但成本总体水平基本持平或下降
1、煤电油运煤电运紧张状况明显缓解06年国内焦碳供应充足(全年预计产量2.4亿吨、出口0.14亿吨)、价格平稳。
2、07年焦碳价格上涨3-5%。
电价基本持平(07年涨价2.5分,07年执行上涨5分差别电价,但通过扩大高炉TRT发电技术及节电技术推广,可以消除电价上涨,预计与07年持平)。
石油价格将在60-65美元美元/桶区间。
随着近年来造船大量投放市场、公路、铁路加大投资及铁路几次大提速,运力显著增加、除铁路小幅上调运价外,其他运输方式价格与06年基本持平或下降,运输紧张情况明显缓解。
2、铁矿石
07年上涨9.5%,06年铁矿石(铁精粉)上涨19%,球团矿下降5%。以进口铁矿石为主的企业因国际运费低于06年同期水平及人民币升值3%以上因素,体现最终到厂矿石成本与06年基本持平。如中国最大民营钢铁企业江苏沙钢集团目前的产能1500万吨,通过长期供货与运输合同等使得公司的铁矿石运输成本低于国际市场价格的30%。基于球团矿相对价格优势,钢铁企业加大球团矿使用比例,推高球团矿市场价格。12月21日宝钢集团与CVRD达成2007财年铁矿石价格谈判结果:
卡拉加斯粉矿(SFCJ)和南部系统标准烧结粉矿(SSF),马德里和图巴朗港FOB价较2006年度同比上涨9.5%,新的基准价格分别是0.7320美元/干吨•度和0.7211美元/干吨•度,宝钢与CVRD达成的这一谈判结果,基本上将成为2007财年粉矿基准价格,预计块矿的价格上涨幅度与粉矿价格上涨幅度相差不大。2007年中国进口矿石价格上涨已尘埃落定。
六、9月出现 行业 业绩拐点,钢铁股大幅上涨
07年前三季度钢铁 行业 业绩表现确定07年全 行业 利润比06年同期缩水在30%以内的预期。07年9月份钢铁 行业 利润出现拐点,10月13日我们在业内最早以"钢铁 行业 拐点渐现"报告形式提出钢铁 行业 业绩拐点出现,投资机会到来,并推出了我们看好的四类公司,并在保险及基金公司路演时强调这次是钢铁整体板块的投资机会,11月4日证券时报刊登了我们的"钢铁板块投资机会显现"一文,钢铁板块遂受到市场的热烈追捧。
七、钢铁 行业 固定资产投资受国家宏观调控减速并已出现负增长
03,04,05年我国钢铁 行业 固定资产投资额分别为1,403,1,780和2282亿元,YOY成长率分别为99.2%,26.9%和27.5%.根据《钢铁产业发展政策》及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将淘汰炼铁产能近亿吨,炼钢5500万吨,轧钢8000万吨,06年年底前要淘汰炼铁产能4000万吨以上,年内也不再新批钢铁项目.国家统计局统计数据显示,06年1-10月份我国黑色金属矿采选,冶炼及压延加工工业投资2016亿元,其中钢铁 行业 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730亿元,同步下降1.2%.1-11月黑色金属矿采选,冶炼及压延加工业投资2264亿元,增长4.0%。钢铁 行业 全年投资比06年略有下降,07年钢铁 行业 投资出现负增长。
第二节 2007 年钢铁 行业 由供大于求趋向供求平衡 分析
一、2007年钢材平均价格整体呈现回升-持平-向下态势
06年钢材平均价格整体呈现回升-持平-向下的倒“U”字型态势,四季度价格企稳。07年均价在年价格波动在100—200元,波幅2-3%,以稳为主,一季度与06年四季度持平,二、三季度小幅上涨,四季度回落3%-5%。高端产品如:硅钢、高端汽车板、电站用钢板、船用宽厚板上涨3%-5%。
二、 行业 投资评级由中性上调为推荐
行业 投资评级由中性上调为推荐基于未来2-3年世界钢铁业增长主要来自中国,因主要成本要素价格禀赋形成的国内钢铁业成本价格低于国际优势仍将保持;中国钢铁业受益于经济持续快速增长所形成的10%以上的消费增长,而同期钢铁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下降,将促使钢铁 行业 由供求过剩向供求平衡转变。 行业 价格及成本以稳为主, 行业 的周期性一定上被熨平,所以上调钢铁 行业 投资评级为"推荐"。
第三节 2007年我国钢铁 行业 存在的主要问题 分析
一、中国钢铁业调控效果 分析
国家关于钢铁业政策调控效果甚微的根本原因在于出口的利润。可以说,国际市场的价格帮了中国钢铁一个忙,国内外钢铁的价差是中国钢铁企业出口的主要原因,即便是减少了出口退税,因为利润很高,企业也能够承受。
过度的政策刺激很不利于控制中国钢铁的出口,甚至会起到相反的效果。专家认为,在钢材出口和国内市场的关系处理上要有长期战略性的判断。首先,国内钢企过分倚重通过出口通道来释放产能,所以在调整出口退税等相关政策上,应该选择较为彻底的做法,取消鼓励措施,恢复“平常通道”;其次,在产能潜在过剩的“弱平衡”中适度抑制钢价,有利于支撑中国整个制造产业链的发展;此外,要考虑到中国钢铁业占有国际市场可能是一个长期战略性的转型,目前的关键是提高出口标准,优化出口结构,理顺矿石进口—加工—钢材出口的投入产出关系。
二、钢铁业出口形势 分析
2007年,尽管中国政府多次采取宏观调控措施,中国钢材出口还是“火”了一把,全年出口成品钢材6265万吨,出口钢坯643万吨,与2006年相比,分别增长了45.8%和下降了28.9%。
中国成品钢材出口量及同比增长幅度
2007年政府政策调控的结果,我们认为抑制和促进出口的作用几乎是“平分秋色”。由于大家提前预知政府即将出台钢材出口退税、进一步降低或加征关税的政策,在某种程度上促进了出口;一旦政策开始执行,政策的调控效果则明显地显现出来,出口量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抑制。
2007年以来,中国钢材出口均价在稳步上升。
中国成品钢材出口量及出口均价格
2007年12月26日,《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关于2008年关税实施方案通知》(税委会〔2007〕25号)规定,从2008年1月1日起,对螺纹钢、部分棒材和线材产品的出口关税上调5个百分点,为15%;对普钢坯上调10个百分点,为25%;对除石油天然气以外的焊管加征15%的出口关税;对冷轧、涂镀窄钢带上调10个百分点,为15%。具体体现在:
从关税变动的幅度来看,有8个税则号的成品钢材加征了15%的关税;有14个税则号的成品钢材加征了10%的关税;有16个税则号的成品钢材加征了5%的关税;另有3个税则号的成品钢材降低了5%的关税。
从关税变动的品种来看,共有41个税则号对应的成品钢材的出口关税出现变动,其中上调的有38个。型材中,只有冷弯普通型材、部分热轧角型异型材再增加了5个百分点的关税;棒材中,只有热轧普通条杆和不锈、合金外的热轧普通条杆、冷轧普通条杆、普通扁钢条杆再增加了5个百分点的关税;所有螺纹钢都再增加了5个百分点的关税;盘条中,所有普通盘条均再增加了5个百分点的关税;中厚宽钢带中,只有厚≥3、<4.75mm不锈热卷(黑皮或白皮)200系再增加了5个百分点的关税;热轧薄宽钢带中,只有厚<3mm不锈热卷(白皮)200系再增加了5个百分点的关税;热轧窄钢带中,只有厚度≥4mm且宽度>150、<600mm和厚度≥4.75mm且宽度<600mm以外的普通热轧窄带再增加了10个百分点的关税;冷轧窄钢带中,所有冷轧普通窄钢带都再增加了10个百分点的关税;镀层板(带)中,只有宽度<600mm的电镀锌窄带、宽度<600mm的热镀锌窄带、宽度<600mm的镀锡板等再增加了10个百分点的关税;彩涂板(带)中,宽度<600mm的彩涂板再增加了10个百分点的关税;焊管中,只有异型焊管和石油天然气以外的焊管再增加了15个百分点的关税。
那么,通过上述关税的调整,对2008年中国钢材出口将会造成何种影响呢?要预判这一效应,我们还得搞清下面几个问题:
1、关税变动的产品出口比例接近3成,可见影响面还是比较广
如果因关税上调而增加的成本超过两地市场的价差(这其中还要考虑运费和汇率的变化),而当地的价格上涨预期又不高,对当地的出口影响就相对较大。
关税调整产品2007年1-11月出口量及所占比例
2、关税变动的税则号对应产品出口成本增加明显,基本上在30-100美元/吨左右。当然, 分析 出口成本,还要考虑到运费、汇率的变化以及港口装卸等费用的变化。
关税调整对应税则号产品出口成本上升明显
3、2008年人民币预期升值幅度在8%左右。因此每吨钢材的出口成本要增加40美元左右。
4、就是钢材海运费价格走势
由于中国钢材出口已经出现明显下降,而运力在不断增加,我们预期2008年某些航线钢材海运费下降15%左右还是有可能的。而运费的下降对钢材出口明显有利。
5、从供需的角度看,供给可能偏紧
国际上供需的缺口有望继续扩大,尤其是新兴市场经济国家,中国的供给增长幅度有可能放缓,且可供出口的资源较为有限。
综合上述因素,我们预计,2008年中国钢材出口:
从出口地看,对东南亚的出口短期会受到关税调整的影响,但长期还是相对看好,因为该地区的新增能力有限;对欧洲的出口会有一定的影响,因为这次调税的产品中对欧洲出口不少,而欧洲钢材价格受成本推升上涨趋势不明显,尽管当地的供给增长不大;至于对美国的出口,随着美国市场价格的上涨而有所好转,但由于当地的供给有所加强,所以受影响的幅度不会很大;我们看好对韩国、中东、非洲、印度、独联体的出口。
从出口品种上看,长材的出口将受到较大的影响,特别是螺纹钢、焊管和普通线材,出口量可能会减半,由于窄带和焊管出口关税上调,有利于热卷出口,所以板卷出口相对看好,但也不容易;我们非常看好型材的出口,继续看好中厚板、不锈钢、无缝管等产品的出口;钢坯(锭)的出口会大幅下降。
从出口数量上看,预计成品钢材出口数量在5200万吨左右,钢坯(锭)的出口可能会降至100万吨左右,全年坯材出口在5500万吨左右,不过,如果美国经济增速下降明显,则低于5300万吨的概率很大。
从出口价格上看,以美元计,2008年均价会上涨18%左右。主要是考虑到出口结构的变化和原材料等成本的上涨。2008年1、2季度出口价格将保持上涨趋势,3季度高位盘整,4季度可能回落。
为此,2008年钢铁进出口厂商要以内需为主,积极拓展和巩固国外销售渠道;其次,要加快非生产性出口企业之间的整合。我们认为,中国应该形成1-5个百万吨级或以上、5-10个50-100万吨的非生产性钢铁出口商,钢材出口企业要调控到500家以内比较好,为此,一些小的出口企业要尽快转变经营模式;再有,要积极探索新的出口方式和途径,比如直接面向终端用户,建立长期供销关系和定价模式,菜单式销售,等等;还有,钢材出口企业要密切关注汇率、原材料成本及国内供需的变化,严格控制风险,实现利润最大化。
三、钢铁产业安全因素 分析
加入世贸组织过渡期结束后,我国钢铁 行业 如何积极运用反倾销、反补贴、保障措施等国际通行规则,促进钢铁产业实现健康快速发展,成为政府、 行业 和企业共同面对的重要课题。
近年来,我国积极运用贸易救济措施,适时对进口的冷轧硅钢片、不锈钢冷轧薄板、冷轧板卷3类产品发起反倾销调查,并对部分钢铁产品采取一起保障措施;2002年6月我国钢铁 行业 产业损害预警机制正式启动;同时建立了与日本、韩国钢铁官民对话机制,组织中美、中欧钢铁对话,参与OECD谈判。实践证明,这些工作有效遏制了被调查产品的倾销,维护了钢铁产业的公平竞争秩序,带动了国内产业的升级换代。对我国正确运用世贸有关规则,促进钢铁产业的健康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
针对目前我国钢铁产业发展所处阶段和面临形势,下一步将与 行业 协会、企业共同推进相关工作,维护钢铁产业安全。一是进一步发挥 行业 组织在维护产业安全工作方面的作用。二是加强国际对话,优化产业发展的国际环境。充分利用现有官方间和官民对话交流平台,进一步加强中韩、中日钢铁官民对话机制的作用;继续推进国际合作,支持企业走出去,与国际钢铁技术领先企业合资、合作;通过参股或收购扩大海外投资,缓解对铁矿石进口的过度依赖,减轻铁矿石价格上涨压力。三是积极应对贸易摩擦。四是继续完善产业损害预警机制。加强对国际钢铁产业发展趋势和各国政策的跟踪。在当前钢铁产业损害预警体系基础上,进一步完善钢铁产业损害预警机制。针对国际贸易摩擦的新变化和有可能发生的反倾销、反补贴调查,做好应对预案和政策调查。
2008年是冶金 行业 特别是钢铁产业发展中很重要的一年,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促进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要坚持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他同时明确,将钢铁等 行业 作为抓好节能降耗等工作的重点。在全球一体化进程日益加快、国际贸易环境日益复杂的形势下,调查局作为维护产业安全的职能部门,将积极动用国际通行规则,共同促进钢铁产业健康发展,帮助国内企业切实维护钢铁产业安全,以实现国家利益的最大化。
四、影响中国钢铁工业结构原因
关于我国钢铁工业结构调整的目标十分明确,产品结构调整目标是减少长材比例,提高板带材比重;提高生产集中度,促进大型钢铁企业形成;技术设备调整的目标是淘汰小型炼钢、炼铁设备。具体说,减少线材、螺纹钢、棒材、型钢的比重,增加热轧板、冷轧板、镀锌板、涂层板的比重;到2010年,板带比重达到50%。因为我国目前每年仍有2000-3000万吨板带材的进口量,而发达国家的板带材比重达到60%,我国目前的板带比不足40%。
这是因为我国钢材生产增长与建筑业增长存在非常密切的关系。在我国历年的投资总额中,对于建筑工程的投资一直占60%以上,最高年份达到70%-75%,这是决定中国钢铁需求结构的主要原因,也是影响板带材比重上升不了一个主要原因。
此外,在占总投资的23%-25%的技术设备投资中,大约有65%-70%的机电设备必然进口,这部分机器设备所用的钢材是无法用国产钢材替代的,这也是制约中国钢铁产品结构调整进度。
影响提高钢铁业集中度的因素根据《钢铁产业发展政策》,到2010年,钢铁企业数量将有较大幅度的减少,国内排名前十位钢铁企业的产量占全国钢铁总产量的50%以上,到2020年达到70%以上。
我国钢铁产品前10位的钢铁企业的产量占总量的34.7%,2005年下降至33.6%,2007年前8个月为34.1%,集中度并没有什么变化。造成这一原因是钢铁企业之间并购、重组的案例不多,已经被购并的企业规模较小;大型钢铁企业之间的重组进展缓慢;地方政府经济增长动机及管理、财税体制因素的作用;各个地方政府面临着经济增长的巨大压力,工业产值是地方政府经济增长的主要标志,企业税收是地方政府财力的主要来源;被并购企业的产值、税收归属等利益分配问题,以及人事安排、历史债务处理等问题,决定并购能否顺利进行。
《钢铁产业发展政策》明确提高准入条件,新进入钢铁产业的企业须达到的技术指标:高炉容积1000立方米,转炉容量120吨以上,电炉容量70吨以上。淘汰容积300立方米以下的高炉,容量20吨以下的转炉,容量20吨以下的电炉;今后将淘汰落后的炼铁能力1亿吨,淘汰落后的炼钢能力5500万吨。
但目前淘汰落后产能遇到诸多困难,主要是:一些小炼钢、小轧钢厂能够生存。因为它们生产的主要是螺纹钢、线材等技术含量较低的建筑钢材,设备和工艺都不复杂,一旦市场趋好,这批小型钢铁企业就可重新运转。
免责申明:本文仅为中经纵横 市场 研究 观点,不代表其他任何投资依据或执行标准等相关行为。如有其他问题,敬请来电垂询:4008099707。特此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