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信息检索:
农业政策 | 新闻 | 图片 | 下载 | 专题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项目研究 > 内容

医院行业的前景与趋势(立项申请报告)

网址:www.chinagdp.org 来源:资金申请报告范文发布时间:2018-09-06 09:28:50

第一节 中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趋势

一、我国医疗市场化商业前景广阔

人们普遍相信的一个论据是:目前中国年人均医疗消费只有31美元,而美国年人均医疗消费4090美元,德国2339美元,德国与美国分别为中国的70和130倍。在美国,医疗消费占了国民生产总值的14%,而在中国,这一比例还不到4%。美国在医疗卫生方面的消费大约为1万亿美元,中国为400亿美元,只是美国的1/25。以中国2001年国民生产总值89404亿元计算,只要医疗消费能占到10%熅褪8900亿元,照此计算,医疗 行业 有着无限的发展空间。

另一方面,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存在着投入总量少、医疗资源分布不均衡、收费不合理、服务水平低等问题。在我国,占社会总人口不足2%的大中城市拥有80%以上的医疗机构、人才和经费,而拥有总人口80%以上的广大农村则缺医少药。据国家有关部门统计,2001年,全国县及县以上医院1.6万家,床位总利用率仅为60%,许多中小医院的床位利用率更低至30%以下,而靠医院收入生存或真正赢利的医院还很少,上万家中小医院的生存和发展面临严峻的挑战。

因此医疗机构迟早会成为“摇钱树”甚至支柱产业,只要成功的运作,无论是卖出还是寻找机会上市都可以带来丰厚和稳定的利润。

二、十一五期间城乡医疗卫生 规划 将实现两大目标

近年来,看病难、看病贵成为百姓反映强烈的热点问题。卫生部新闻发言人毛群安日前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十一五”期间,我国将加大政府投入力度,加快发展医疗卫生事业,认真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一是发展农村卫生事业,二是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使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网底”越来越牢固,逐步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

到2008年建立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

农民“小病不出村,大病不出县”

农村卫生是我国卫生工作的重点,关系到保护农村的生产力、振兴农村的经济、维护农村社会发展和稳定的大局。“十一五”期间,我国将把加强农村卫生工作放在首位,大力改善农村卫生条件,让农民实现“小病不出村,大病不出县”。

从2003年开始,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选择部分县开展了农民自愿参加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目前,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已扩大到678个县,惠及1.79亿农民。农民就诊率和住院率均明显提高,就医经济负担有所减轻,农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有所缓解。

“十一五” 规划 提出,积极发展农村卫生事业。加强以乡镇卫生院为重点的农村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健全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和医疗救助体系。培训乡村卫生人员,开展城市医师支援农村活动。

今年,我国将启动《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与发展 规划 》,健全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和网络;5年内国家财政将投入200多亿元,对乡镇卫生院和部分县医院的房屋和设备进行改造。加快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设,今年把试点范围扩大到全国40%的县(市、区),中央和地方财政对参加合作医疗农民的补助标准由20元提高到40元。到2008年,要在全国农村基本建立新型合作医疗制度和医疗救助制度。

从2005年起,我国启动了“万名医师支援农村卫生工程”,3年内将组织万名城市医疗卫生机构对口支援农村县级医疗机构和乡镇卫生院,并且作为一项制度长期坚持。目前,首批城市医师4000多人已在600所贫困县的县医院和350所乡镇卫生院开展工作。

到2010年建成完善的社区卫生体系

市民“小病在社区,大病上医院”

党中央、国务院从医疗卫生事业发展规律和广大人民群众需求出发,作出了积极发展社区卫生服务的重要决策和部署。这是深化城市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思路的重大转变。

毛群安认为,积极发展社区卫生服务,可以优化卫生资源,带动和促进医疗卫生、医疗保险、药品生产流通、医疗救助等方面的改革与发展,是有效缓解看病难、看病贵的切入点,是协调推进卫生综合改革的交汇点。目前,全国已有95%以上的地级城市、86%的市辖区和一批县级市开展了城市社区卫生服务,共设置社区卫生服务中心3400多个,社区卫生服务站1.2万个,基本形成了覆盖全国城市的社区卫生服务网络。

“十一五” 规划 提出:大力发展社区卫生,加快构建以社区卫生服务为基础,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与医院分工协作、双向转诊的城市医疗服务体系。

根据《国务院关于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的指导意见》,我国将以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水平为宗旨,努力构建以社区卫生服务为基础的新型城市卫生服务体系,提高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能力,把发展社区卫生服务作为城市卫生工作的重中之重和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的突破口。

发展社区卫生服务的基本原则是:维护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公益性质,注重卫生服务公平;坚持政府为主导,鼓励社会积极参与;以调整现有卫生资源为主,新建扩建为辅;坚持预防为主,中西医并重;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

主要措施有:一是制订实施社区卫生发展 规划 ,将社区卫生发展纳入城市经济与社会发展 规划 ,实现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与医院合理分工、密切合作,双向转诊、共同发展的目标。二是完善社区卫生服务运行机制,加大政府投入,建立规范合理的收支管理机制,保障其公益性质。中央财政对中西部地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基础设施建设、基本设备配备和人员培训等给予必要支持。三是将符合条件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纳入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定点范围,按规定报销医药费用。推动社区首诊制度试点,引导患者到社区就医。四是加强以岗位培训为重点的社区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制定倾斜政策,吸引医学人才进社区。五是深化公立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内部改革,实行定岗定编、全员聘用、公开招聘、岗位管理、绩效考核、双向选择制度。六是发挥中医药作用,推广应用群众欢迎的中医药技术和民族医药技术。通过发展社区卫生服务,使广大居民享受到费用比较低廉、质量比较优良的服务。优化医疗资源结构,合理分流病人。

三、2007年我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预向更多农村地区渗透

进入2007年以来,我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在各地农村迅速推广。

山东省本月中旬宣布,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今年将覆盖省内有农业人口的134个县(市、区),比原计划提前一年建立起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

同时,河南省也表示,今年该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试点县将由目前的65个扩大到96个,覆盖近90%的农村人口。

山西省卫生厅近日宣布从今年起进一步提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补偿封顶线,普遍设置为3万元,最高至5万元。

目前,北京、上海、江苏、浙江、广东、青海、海南等省市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已经覆盖全部县(市、区)。

去年底举行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明确提出,2007年我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将加快普及到全国80%以上县(市、区)。

财政部长金人庆在不久前举行的全国财政工作会议上指出,2007年地方财政补助标准将全部提高到每人20元,并不断完善办法,规范管理,确保参合农民真正受益。

据悉,从2006年起,中央财政对中西部地区市区以外的参合农民补助标准已经由每人每年10元提高到20元,并将中西部地区中农业人口占人口比例高于70%的市辖区和东部省份纳入中央财政补助范围。

随着覆盖面扩大和财政补助标准提高,农民受益面和受益水平也普遍提高。2006年我国共有4.06亿农民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占全国农业人口的45.8%。2006年1-9月,全国共有1.4亿农民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中受益,共得到医疗费用补偿95.8亿元。

从总体上看,全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运行平稳、逐步规范,卫生服务水平提高,农民医疗负担有所减轻,因病致贫有所缓解。

此外,2006年我国城乡卫生服务体系建设逐步加强。《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与发展 规划 》正式实施,中央和中西部地区 规划 投资216.8亿元,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覆盖范围最广、投资力度最大的农村卫生 规划 体系,也是“十一五”期间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点工程。再加上东部沿海地区政府的安排,“十一五”期间农村卫生建设总投资将超过300亿元。

第二节 中国医院 行业 的发展趋势

一、创建洁净医院成为我国医院未来的发展方向

目前我国医院内感染发生率约为10%,每年有数百万住院患者发生院内感染。医护人员是最直接的院内感染受害者,注意洗手、消毒、灭菌的规范操作至关重要。目前我国医院的空气感染控制只注意保护手术室和ICU病房,医院整体空气质量较差、环境污染和交叉感染状况令人堪忧。

医院感染与医疗安全密切相关

医院感染是指病人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包括在医院期间发生的感染和在医院内获得的出院后发生的感染,医院工作人员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也属医院感染。医院感染分外源性感染和内源性感染,外源性感染也称交叉感染,指病原体来自病人体外,如:其他病人、病原携带者,污染的医疗器械、血液制品、病房用物、医院环境等;内源性感染的病原体来自病人体内或者体表的正常菌群或者条件致病菌。如:人体的肠道、口腔、呼吸道、皮肤等部位常常成为内源性感染微生物的“贮藏库”。

医院内感染的血的教训太多了。早在19世纪,就出现产褥热导致大批产妇死亡的记录。最近,有报道称英国每年有10万人在医院内感染“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其中十分之一的病人由于感染延长了住院时间,5000人因此死亡。在美国,医源性感染已成为第四位死因,导致每年88000病人死亡;根据全球55所医院调查,平均8.7%%的住院病人发生感染;根据2003年对我国155所医院的调查,大多数医院的医院感染在4%%-6%%。医院感染会延长病人住院时间,增加医疗费用,外科伤口感染的病人住院日延长8.2天,产科手术延长3天,普通外科手术延长19.8天,泌尿系统感染延长1-4天,外科手术感染延长7-8天,医源性肺炎延长7-30天。美国每年因医院感染增加46亿美元医疗费用,国内据中山医大附一院、湖南医大附属湘雅医院及福建省人民医院的病历对照 研究 表明,平均每例医院感染病人增加医疗费用2400-3200元,延长住院时间15-18天。

医院感染危害如此之大,难怪一位卫生部门的官员说,“医院感染管理压在我们肩头的担子太重了。”管理疲软就是安全隐患,一些传染疾病,医源性传播占了很大比例。SARS的爆发有偶然性,但是在医院内的爆发流行,说明了医院管理存在诸多薄弱环节。现在传统的传染病卷土重来,全球性的结核病日趋严重,新的疾病艾滋病等患病人群增大……如果由于消毒不到位或管理疏忽而导致医院内感染,将是医院管理者的最大失职。

如何控制医院感染

医院感染关系到病人、病人家属、医护人员的健康,如何控制医院感染就成为首要问题。首先要控制感染的环境危险因素,包括建筑、通风、空气流向、空气净化;医院环境卫生、水、食物、医疗废弃物等;控制感染经诊疗护理器具的传播,包括减少侵入性操作,确保诊疗护理器具的消毒、灭菌控制感染经医务人员疗诊活动的传播,实施标准预防。标准预防措施包括医务人员进行每一次可能导致污染物的接触时必须带手套、衣服或面部可能污染时应当穿隔离衣、带口罩和眼罩——接触感染物品后、脱手套后立即洗手,被感染性物质污染后的医疗器具要正确处理等。在标准预防的基础上,实施针对不同传播途径的额外预防,合理使用抗生素和免疫抑制类药物。

随着社会人口的老龄化、环境的变化和人口的不断增长和拥挤等诸多因素,易感人群加大,医院感染的管理日趋严峻。我国卫生部门采取了相应的对策,建立了《医院评审标准》、《医院感染管理规范(试行)》、《医院感染诊断标准(试行)》、《消毒技术规范》等一系列规章文件,于1986年成立全国医院感染监控网,目前,全国134所医院共约80万住院病人处于医院感染综合性监测之下;成立了全国医院感染管理培训基地,每年开展医院感染专职人员的培训工作,专业人员的素质和结构发生变化,20世纪90年代初主要以护士为主体,以初级技术职称为多,1998年据对97家医院调查,医师、检验人员和高级职称人数明显增多。

我国今年12月1日起正式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就加大了医疗卫生机构在传染病的诊断、报告、预防、控制的责任,卫生部还将准备医院感染检查小组,分赴10个省市,进行专项检查,是否执行实施了部颁的规范、文件,检查结果向社会公示。

专家们表示,无论是现在提倡的“绿色医院”还是“洁净医院”,都是控制医院内感染、提升自身国际竞争力、与国外医院展开深层次竞争的必由之路,是我国现代医院发展的未来走势。

二、现代化医院发展趋势

现代化医院的发展今后将呈现以下趋势:

管理人员职业化。现代化医院今后也会像大型企业一样实行职业经理人制度,由经过专业培训的职业经理人来经营管理。医院管理的职业经理人必须具有先进医院管理理念,精通管理,熟悉医疗产业,掌握信息技术,了解国内外最新医疗动态和国家相关政策法规。

管理决策科学化。现代化医院除需加强医院内部管理外,医院管理人员还要在提高医院核心竞争力和综合竞争力方面下功夫。了解市场,及时掌握国内外医疗动态,果断作出决策,积极应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并立于不败之地。

医院管理法制化。法制化管理是整个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医院必须进一步加快法制化进程。

医院管理信息化。现代化医院须建立数字网络、远程会诊、办公自动化,使管理信息化、无纸化等。

医院建筑现代化。现代化医院建筑的功能分区将更加合理,将更加注重运用现代科学技术,体现卫生安全、经济高效和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

医院服务人性化。病人的利益将是医院经营管理的出发点和归宿。

医疗服务品牌化。在今后的医疗市场竞争中,品牌的作用将更为突出,没有品牌的医院,将难以在竞争中赢得市场。

岗位职责明确化。现代医院要求人力资源配置更加科学合理,岗位职责更加分离、明细,专业要求更高,技术要求也更精。

考核评估合理化。没有科学合理的考核激励机制,员工积极性就难以调动,工作效率低,经营效益差,难以适应医疗市场竞争。

医院服务主动化。现代化医院医务人员必须主动地走出去,迎进来,深入社会,才能适应新的医疗市场竞争要求。

三、新时期医院质量管理的发展趋势

当今是质量挑战的新时代,从现在起到21世纪,一方面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都需要依靠质量管理保障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生命质量和社会、经济的正常发展;另一方面,各行各业均须在质量竞争中求生存,求发展。我国已经确定了从现在起到2010年这一跨世纪新系和提高人民健康水平两大方面的内容,其基本内涵就是提高人民群众生生活质量和生命质量。医院作为卫生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医疗卫生服务和主要组织机构,要适应新时期卫生工作奋斗目标的要求,并在新时期不断发展,必须以病人为中心加速完善医院质量体系,加强全面质量管理,使我国医院质量管理逐步入世界先进行列。

新时期医院质量管理发展的总趋势是向全方位、多层次管理方向发展。

(一)医疗服务质量cqi(质量持续改进)是医院质量管理发展的重点

以医疗质量管理为重点是医院质量管理的永恒主题,新时期的医疗质量将置于cqi的基点上。这种发展趋势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医疗质量管理的责任不仅要由管理人员承担,更主要的是医护技术人员广泛参于,组成超越学科界限的qc小组,开展专题立项的质量改进 研究 。这种群众性的 研究 改进活动,将与临床科研工作同步进行,成为医院科技进步的一个“方面军”,持续不断地改进医疗质量,同时在更广泛的意义上推进医药科技发展。

2、以临床诊疗技术质控为重点的质控方法 研究 ,将通过“临床途径” 研究 ,促进医疗行为规范化,以不断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所谓“临床途径” 研究 ,是按相同病种若干病例自始至终的检查、诊断、治疗(含处置、处方用药、手术等)、护理、膳食等医疗全过程的技术项目和服务项目及医疗效果和服务满意度进行登记、统计、 分析 、比较和评价,以确定病种医疗质量控制方案。

3、病种医疗质量管理将进一步发展,已有的 研究 成果是“病种drgs质量临监控法”。该成果已成为具有中国特色的保证医疗质量和降低医疗消耗的病种医疗质量管理系统。

4、系统化整体护理与护理质量管理有机结合,将进一步守善护理质量体系。它在医疗服务cqi发展中具有重要意义。

5、临床药学、医学检验、病理、营养及麻醉等专业将普遍采用专业质控技术,并完善各专业质量体系。

(二)全方位质量管理是医院全面质量管理的发展方向

面向21世界的医院质量管理,将突破单纯医疗技术和生物医学效应的全面质控(tqc),发展为质量管理与经营管理、科技管理、医疗业务管理有机结合的全方位质量管理(tqm)从而使全面质量管理提高到医院发展战略的高度。

1、医疗质量管理仍是医院质量管理的重点。医疗质量全面质控,包括以临床各科和医技科室技术项目和医疗功能达标、“三基”培训、系统化整体护理等医、护、技基础质量管理;以“四严”为前提的规范化三级医师查房、护理查房、手术、急救等医疗技术全过程的质量控制及医技专业的室内质控;以病种医疗质量为重点的终末医疗质量管理等。

2、优质服务是医院全方位质量管理的重要方面。《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问题的决议》提出以服务人员奉献社会为宗旨,开展创建文明 行业 活动。这也是对医院全方位质量管理的一项要求。

过去强调以医疗质量管理为重点是必要的。医院工作以病人为中心,就要坚持一切为病人的办院宗旨,这个宗旨的核心是保证医疗服务质量,其中医疗技术质量是内在质量,优质服务则是医疗服务的外在质量。如果只有医疗技术的全面质控,而忽视医疗服务作风、服务态度的重要性,是不能实现以病人为中心的办院宗旨的。因此,必须将优质服务作为tqm的基本内容。

3、保证医疗安全、防范差错事故、减少医疗纠纷是医院全方位质量管理不可缺少的重要方面。尽管严重医疗差错和事故是极为少数,但其不良影响甚大,而且在背后必然潜藏着大量的质量问题。因此,不能因为多数医院严重医疗差错、事故发生频率不是很高,而把医疗安全管理作为与质量管理不相干的个别问题。

过去的医院全面质量管理中,一般未突出地强调医疗安全的特殊重要性,而且对待严重医疗差错和医疗事故主要着眼于事件发生后的处理,缺乏经常有效的防范措施,因而成为医院全面质量管理中的一个弱项,全方位质量管理要求将医疗安全管理放在首要位置上来。

4、医疗质量控制与医疗成本控制并行不悖是医院全方位质量管理的基本内涵。医院全面质量管理要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适当新时期卫生工作奋斗目标。

 

免责申明:本文仅为中经纵横 市场 研究 观点,不代表其他任何投资依据或执行标准等相关行为。如有其他问题,敬请来电垂询:4008099707。特此说明。

上一篇:有色金属矿采选行业利润总额分析
下一篇:石子市场投资前景及投资建议

单位信息

单位名称:北京中政国宏社会经济咨询中心

单位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国宏大厦23层

邮政编码:100038

开户银行:北京建行万丰支行

银行账号:1100 1042 4000 5300 6848

联系电话:010-65067990  65067996

图文传真:010-65067996

单位信箱:vip@chinagdp.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