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信息检索:
农业政策 | 新闻 | 图片 | 下载 | 专题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项目研究 > 内容

国内金属压力容器制造业市场投资项目环境分析(资金申请)

网址:www.chinagdp.org 来源:资金申请报告范文发布时间:2018-09-06 09:30:13

第一节 社会经济环境

与“十五”相比,“十一五”期间我国的经济社会形势将发生较大的变化,宏观调控也需要相应的进行一些调整。从整体上来看,我国的经济形势将基本保持稳定。据预测,在“十一五”期间,我国的GDP平均增速将在8%~9%之间,保持稳定增长;价格总水平(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将在-1%~3%的区间内波动,基本上处于我国价格的合理运行区间之内。因此,“十一五”期间,我国经济的整体形势将保持稳定,不存在明显的需要拉动经济增长或平抑物价的压力。这为我国的宏观调控提供了一个较为有利的外部环境。但是同时应该看到,“十一五”期间在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中也存在很多突出的问题,宏观调控的复杂性和艰巨性加大。

1、社会稳定的难度加大

这集中体现在严峻的就业形势和过大的收入差距上。从就业方面来看,我国经济增长对就业的拉动作用逐年减弱。GDP增长的就业弹性从1980年~1989年期间的0.323降低到2004年0.1左右。也就是说,目前我国经济每增长1个百分点,仅仅拉动就业增长0.1个百分点。而发展中国家的平均就业弹性大约在0.3~0.4之间。可以说,我国目前的经济增长是“非就业的经济增长”。而由于劳动适龄人口的大量增加(20世纪70年代、80年代生育高峰时期出生的人,目前正好进入就业年龄),以及城市化带来的大量农业居民转化为城市居民和国有、集体企业大量富余人员下岗,“十一五”期间我国的劳动力供给将以更快的速度增加。根据一些专家学者的估计,2004年我国的城镇失业率已经接近10%。如果不采取有效措施的话,在“十一五”期间,这个数值将进一步上升,进而给社会稳定带来巨大的威胁。从收入差距方面来看,库兹涅茨的“倒U型假说”表明,在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过渡的长期过程中,居民收入分配的差距将呈现“先恶化、后改善”的趋势。从我国的实践来看,随着我国工业化水平的逐步提高,从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的收入差距(包括城乡收入差距、地区收入差距和个人收入差距)呈现出不断扩大的趋势。2004年我国城乡居民收入比已经达到3.2∶1,再考虑城市居民还享有公费医疗、失业保险、住房补贴、养老金等社会保障方面的非货币收入因素,中国的城乡收入差距可能高达5倍~6倍,是世界最高的。反映居民个人收入分配差距的基尼系数已经达到0.456,大大超过了0.4的国际警戒线。虽然国家从20世纪90年代末开始采取或强化了一些措施(如减轻农民负担、逐步取消农业税、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加强收入调节等)抑制收入差距扩大,但成效并不显著,收入差距已经成为影响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据 分析 ,在目前我国经济发展阶段和经济条件下,如果不采取有效措施,“十一五”期间我国的城乡收入差距和地区收入差距继续扩大的趋势将难以避免,这将对我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产生非常不利的影响。

社会稳定应该是任何政府追求的首要目标,因此,在“十一五”期间,这二者应该是我国宏观调控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

2、资源瓶颈约束突出,环境污染加重

未来15年,中国将处于工业化高速发展的时期,这一阶段将是资源消费高峰。2003年,中国石油、铝、铜、镍、钢铁、煤炭和水泥的消费分别占到全球消费的7%、19%、20%、21%、25%、30%和50%.中国对钢铁的需求超过了美国和日本需求的总和,而中国对铜、镍、锌、铁矿砂和水泥的需求也都超过美国。中国人均资源占有量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人均矿产占有量约为世界人均水平的1/2,人均耕地面积、人均水资源量约为世界人均水平的1/3,人均森林面积仅为世界人均水平的1/6;人均石油、天然气和煤炭量分别为世界平均值的约1/10、1/20和3/5.随着中国经济规模的扩大,面临资源压力将会更大。重化工业和城市化加速发展,对矿产、土地和水资源的需求将进一步扩大,供求缺口日益凸显。而我国粗放的经济增长模式又带来了环境的高污染。据世界银行测算,20世纪90年代中期,我国每年仅空气和水污染带来的损失占GDP的比重就达8%以上。据中科院专家测算,2003年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造成的损失占GDP的15%。而且更为严重的是,在目前的经济增长模式下,我国自然资源支持体系已经无法持续地发挥有效作用。据专家 分析 ,如果我国要实现2020年GDP翻两番的经济发展目标,而又要保持现有的环境质量,资源生产率就必须提高4倍~5倍;如果进一步明显改善环境质量,资源和生产效率就必须提高8倍~10倍。因此,要想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是我国宏观调控必须解决的问题。

由于实现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并不面临着很大压力,而过高的失业率和过大的收入差距已经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潜在威胁,同时粗放式的经济增长方式所带来的严重的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已经成为制约我国今后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十一五”期间我国应该不再以经济增长(GDP的增长速度)作为宏观调控的首要对象,而应该重点调控失业率水平、收入差距及固定资产投资分 行业 增长速度、重要商品供求平衡程度、环境污染程度,同时兼顾经济安全、金融稳定程度等指标。从宏观调控手段上来讲,“十一五”期间,我国一些传统的调控手段(如一些行政手段)可能会受到制约,但是同时有一些手段(如经济手段)发挥作用的机制将更加完善。要更好地对上述目标进行调控,就需要对宏观调节手段和宏观控制手段各自发挥作用的领域和形式加以进一步的探索和明确,注重二者之间的综合运用、协调配合。

 

第二节 金属压力容器制造业投资技术可行性 分析

1、化工 行业 的发展趋势

化工 行业 将保持增长态势,但增速面临调整。石油价格继续保持高位波动,是支撑化工产品价格保持较高水平的成本因素。由于化工产品市场需求较为旺盛,同时国内市场大部分化工产品的供需格局呈现偏紧的态势,化工产品的进口量相对较大。因此化工产品面对石油成本上涨,可以适时的提高产品价格转移成本压力,这使得短期内化工产品价格在高油价的条件下难以出现明显下降。同时国内经济继续保持稳定快速的发展也将促进化工产品的市场需求保持稳定增长,使化工产品保持较高的价格水平。同时国际化工产品市场由于高油价而出现价格持续上涨,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将带动国内市场化工产品价格上涨。另外,由于炼油业务的持续亏损,石化企业也将努力保持化工产品的市场价格保持在高位上,以增加化工业务的盈利,弥补炼油业务的亏损。这会增加化工产品的生产,促进化学工业的快速增长。

但是从发展上来看,化工 行业 的增长速度面临调整。从供给来看,未来几年内中国和世界市场上的石化产品产能将大幅增加。国内化工 行业 投资增速一直较快,2005年1-10月份化工 行业 投资同比增长31.1%。投资增长促进了生产能力不断扩大,中国陆续有大型的乙烯项目相继投产,下游衍生物的产量也将大幅增加。由于中国生产成本相对较低,近年来跨国公司加大了在中国化工领域的投资力度,壳牌、BP、埃克森美孚等石化巨头纷纷在中国建设大型石化项目,使得中国石化的生产规模将获得快速发展。南京扬巴、上海赛科、南海壳牌与中海油合资等大型合资乙烯项目将在明年投产,而上海化工、镇海炼化、茂名石化和齐鲁石化等相继扩大乙烯生产能力,几套大型乙烯装置也将陆续投入生产。国际市场上,特别是中东地区也在加快发展大型的石化项目,中东地区的石化工业凭借资源优势获得长足的发展,生产能力提高迅速。可以预计,在未来的几年内,亚洲石化产品的供应量将迅速增加,对价格的进一步提高产生压力。同时,石化产品的价格上涨缺乏持续的需求支撑。原油价格上涨造成的原料成本增加通过提高化工产品价格予以转移的趋势不能持续不断的进行下去,因为石化产品的提价将进一步压缩下游生产企业的利润空间,这对下游企业的增长形势形成很大不利影响,最终仍会影响对石化原料的需求。由于国民经济发展战略的转变,经济结构不断调整,国民经济的增长速度也会有所调整,国内投资增速有所下降,汽车、房地产、家用电器等化工下游产业的增长速度均面临调整的态势,国内市场对化工产品的需求上升势头会逐渐放慢。因此国内化工产品的供应增长较快而需求增速面临调整,很难为化工产品价格上涨提供持续的支撑,而原油价格成本难以回落,这使得化工 行业 的成本压力会逐渐增大,这在基础化工原料制造业和合成材料制造业的经济效益增长走势上已经有所显现。

化工 行业 的发展直接影响到金属压力容器制造 行业 的发展,因为化工 行业 是金属压力容器的一个主要应用领域。最为金属压力容器制造 行业 的下游产业,化工 行业 的快速发展为金属压力容器制造 行业 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

2、原材料供给

1)钛生产情况

预计2008年以前,中国钛白粉产能将新增30万吨,2010年前后将再增加约50万吨,届时中国钛白粉产能将达到约160万吨/年,有望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钛白粉生产国。

从钛白粉进出口贸易方式看,由于有部分产品是以来、进料加工和保税区仓储转口货物等贸易方式进口的,最终还是出口到国外,因此可以说钛白粉进出口贸易基本平衡。2005年国内共进口钛白粉22.8万吨,其中约有7.6万吨是以来、进料加工贸易和保税区仓储转口货物等贸易方式进口的;出口钛白粉15.5万吨。未来随着中国钛白粉产能、产量的不断增长,产品品质的进一步提高,以一般贸易方式进口的钛白粉数量将会逐渐减少,而以来、进料加工贸易方式进口的钛白粉比例将会增大,钛白粉出口量也会继续保持强劲增势。

2)铝生产情况

2006年11月中国原铝产量统计

单位:千吨

年月 产量
2002年 4,321
2003年 5,547
2004年 6,689
2005年 7,743
2005年1-11月 7,059
2006年1-11月 8,415
2005年12月 681
2005年11月 684
2006年1月 690
2006年2月 667
2006年3月 697
2006年4月 720
2006年5月 747
2006年6月 770
2006年7月 784
2006年8月 808
2006年9月 816
2006年10月 850
2006年11月 866

从表中我们可以看出,原铝的产量在逐年增加。

作为金属压力容器的主要原材料钛和铝,其产量都在逐年增加,对金属压力容器制造 行业 来说,其上游 行业 的发展能够满足其发展需求。

 

第三节 金属压力容器制造业相关政策 分析

1、钛标准—压力容器用钛及钛合金焊丝

本标准对钛制压力容器用钛作了具体的规定。包括:合同的具体内容;所用钛丝的牌号、状态、直径等;所用材料的成分规定;以及试验、检测方法。

2、金属压力容器声发射检测及结果评价方法

本标准规定了声发射检验的主要目的(检测由金属压力容器或压力管道的器壁、焊缝、装配的零部件等表面和内部缺陷产生的声发射源,并确定声发射源的部位及划分综合等级。检验在加压过程中进行。

另外,本标准还明确规定了检测系统。声发射检测系统应该包括:换能器、前置放大器、主放大器、处理器和记录显示装置等。检测系统的性能也应该符合相应的要求。最后还规定了结果评价方法。




免责申明:本文仅为中经纵横 市场 研究 观点,不代表其他任何投资依据或执行标准等相关行为。如有其他问题,敬请来电垂询:4008099707。特此说明。
 

上一篇:船用配套设备制造行业进口分析
下一篇:中国玻璃行业现状与发展趋势分析

单位信息

单位名称:北京中政国宏社会经济咨询中心

单位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国宏大厦23层

邮政编码:100038

开户银行:北京建行万丰支行

银行账号:1100 1042 4000 5300 6848

联系电话:010-65067990  65067996

图文传真:010-65067996

单位信箱:vip@chinagdp.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