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上游 行业 发展状况 分析
1、畜牧业
2008年以来,畜牧业生产总体呈现良好发展态势,具体表现为:生猪生产快速恢复,奶牛家禽效益回暖,产品供应稳定充足,工业饲料同步增长。据 行业 统计,上半年全国肉类总产量为 3515万吨,同比增长 3.2%;奶类产量为 1915万吨,同比增长 11.5%;禽蛋产量1340万吨,同比增长6.4%。
2008上半年,生猪生产迅速恢复,市场价格相对平稳,养殖效益持续看好,生产方式转变明显加快。据农业部对20个重点省份的 1800个规模场和1800个散养户的跟踪监测,6月底生猪存栏同比增长10.6%,出栏同比增长4.8%,能繁母猪存栏同比增幅超过20%。
生猪产品价格先涨后跌,2月份以来猪肉价格已连续20周小幅下降,比最高价下降了9.2%,总体来看保持相对平稳态势。年初遭受低温雨雪冰冻灾害的南方部分省区,生猪生产已全面恢复。目前,四川、甘肃、陕西和重庆4省市生猪产品价格稳中有降,当地市场供应稳定。
随着能繁母猪补贴、生猪调出大县和标准化规模养殖等扶持政策的落实,生猪生产恢复发展的势头仍然向好。从母猪的生产周期看,能繁母猪补栏的持续增加,四季度子猪供应偏紧的状况将会得到缓解。由于饲料、人工、水电等费用大幅上涨,今后一段时期内生猪产品价格仍将维持较高水平。
家禽生产保持平稳增长。从2007年10月份开始,受蛋鸡存栏数量增加的影响,鸡蛋价格开始持续小幅下滑,养殖户出现亏损。今年4月份以来,鸡蛋价格有所回升。据农业部监测,6月份第4周全国批发市场平均蛋价为6.68元/千克,同比增长4%,已接近成本价,农民亏损较上月减少,山东等地开始略有盈利,各地养殖户补栏基本稳定,鸡蛋市场供应较为充足。总的看,近期蛋鸡适当淘汰对市场的调节效果已经显现,加之夏季肉类消费减少,鸡蛋消费相应增加,蛋鸡价格逐步回升,短期内鸡蛋价格不会有大的波动。肉鸡产销两旺,养殖效益看好。预计上半年家禽存栏50亿只,同比增长2%;出栏53亿只,同比增长8.2%。
但是,由于饲养成本快速上升,肉牛比较效益低的问题逐渐显现,肉牛存栏出现下降,屠宰牛源供应不足,养殖户增养母牛积极性不高。预计上半年全国肉牛存栏同比下降3%,出栏下降1.3%。据农业部4月份对240个行政村的监测,养牛户数比上月下降了2.1%;存栏肉牛比上月下降7.8%。今年以来牛肉价格持续上涨,5月份全国牛肉平均价格为31.7元/千克,同比增长56.5%,架子牛养殖效益较高。但母牛饲养效益仍偏低。农民饲养一头母牛的年毛收入仅约1000元。基础母牛存栏下降将会影响肉牛产业发展后劲,是当前肉牛养殖面临的最突出问题。
在奶牛生产方面,由于国家有关奶业扶持政策和市场的双重作用,今年上半年原料奶价格涨幅明显,养殖效益下滑逐步得到缓解,奶牛生产保持稳定增长势头。预计今年上半年奶牛存栏1435万头,同比增长8.3%。进入5月下旬以来,北方奶业主产区原料奶收购价格出现不同程度下降,6月底价格比2月下旬最高价格下降了9.9%。价格的回落对奶业生产稳定发展构成了一定的不利影响。总体来看,全国原料奶价格下降属于季节性调整,目前主产省份奶农交售价格还处在合理范围之内。
上半年,在养殖业加快恢复发展的带动下,饲料工业产量快速增长。预计上半年全国饲料总产量5900万吨,同比增长11.2%。其中配合饲料4540万吨,同比增长13.3%;浓缩饲料1120万吨,同比增长4.5%;添加剂预混合饲料240万吨,同比增长5.9%。
2、免疫病治疗药物
近10年世界用于免疫系统疾病的治疗药物年平均增长率为8%左右,从1995年的195亿美元增长到2000肥年的425亿美元。自身免疫疾病的治疗药物,在1996-2000年期间的年平均增长率约10%。而针对免疫能力低下的治疗药物的市场销售则从1991年的2.3亿美元增加到1999年的25亿美元以上,艾滋病的治疗药物在该类市场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第二节 下游产业发展情况
分析
1、医药 行业
随着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试点范围不断扩大,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全面推进,新一轮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出台实施,国内医药消费市场的巨大潜力逐渐显现,有力地推动医药工业的快速发展。受国际金融危机、世界经济衰退的影响,2008年全年医药工业的增长势头出现一定程度回落,但仍保持较快增长的良好发展势头,生产、销售平稳增长,出口保持较快增速,效益增幅虽高位回落,但仍保持较快水平,整体效益情况良好。
一、总体情况及 分析
(一)产销持续稳步增长
生产:1~12月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8666.8亿元,同比增长25.7%,高于全国工业平均水平(23.1%)2.6个百分点,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7.4%,高于全国工业平均水平(12.9%)4.5个百分点。其中,化学原料药和化学药品制剂制造业分别完成工业总产值1853.9和2336亿元,同比各增长23.2%和23.9%;中成药制造业和中药饮片加工业分别完成1779.4和410.4亿元,同比各增长21.2%和32.8%;生物生化制品制造业完成768.7亿元,同比增长30.6%;医疗仪器设备及器械和卫生材料及医药用品制造业分别完成754.1和394.4亿元,同比各增长31.4%和39.5%。卫生材料及医药用品、中药饮片加工、医疗仪器设备及器械制造和生物生化制品制造4个分 行业 增速高于 行业 平均水平;化学原料药、化学药品制剂和中成药制造3个分 行业 增速落后于 行业 平均水平。
销售:1~12实现销售产值8253.6亿元,同比增长26.5%。其中,化学原料药和化学药品制剂制造业分别完成1756和2219亿元,同比各增长22.6%和25.8%;中成药制造业和中药饮片加工业分别完成1676和394.8亿元,同比各增长22.1%和33.6%;生物生化制品制造业完成738.4亿元,同比增长31.8%;医疗仪器设备及器械和卫生材料及医药用品制造业分别完成734.3和383.7亿元,同比各增长31.3%和39.1%。卫生材料及医药用品、中药饮片加工、医疗仪器设备及器械制造和生物生化制品制造4个分 行业 增速高于 行业 平均水平;化学药品制剂、化学原料药和中成药制造3个分 行业 增速落后于 行业 平均水平。
产销率:1~12月全 行业 平均产销率95.2%,较上年同期提高0.6个百分点。其中,化学药品制剂、中药饮片加工、中成药和生物生化制品制造业的产销率较上年同期分别提高1.42、0.59、0.74和0.85个百分点,医疗仪器设备及器械、卫生材料及医药用品制造和化学原料药业的产销率较上年同期下降0.08、0.26和0.45个百分点。
(二)效益增幅高位回落
1~11月实现利润总额708.9亿元,同比增长达到28.4%,增幅呈现逐季回落的态势,比1~8月份下降10.5个百分点,但仍高于全国工业平均水平(4.9%)23.5个百分点,增长幅度高居十二大工业 行业 的第二位。其中,化学原料药和化学药品制剂制造业分别实现利润135.9和216.1亿元,同比各增长49.5%和36%;中成药制造业和中药饮片加工业分别实现利润145.2和19.5亿元,同比各增长7.7%和33.7%;生物生化制品制造业76.9亿元,同比增长21.8%;医疗仪器设备及器械和卫生材料及医药用品制造业分别实现利润63.6和26.6亿元,同比各增长21.1%和49.6%。卫生材料及医药用品、化学原料药、化学药品制剂和中药饮片加工4个分 行业 利润增速高于 行业 平均水平;生物生化制品、医疗仪器设备及器械和中成药制造3个分 行业 利润增速落后于 行业 平均水平。
1~11月亏损企业1445家, 行业 亏损面为21.1%;累计亏损额41.8亿元,同比增长10.3%。
(三)出口保持较快增速
1~12月医药产品出口总额319.7亿美元,同比增长30%。其中,西药原料出口175.8亿美元,同比增长29.6%,医疗器械类产品出口110.7亿美元,同比增长31.5%,西成药出口11.1亿美元,同比增长41.8%,生化药出口9.0亿美元,同比增长39.7%,植物提取物出口5.3亿美元,同比增长11.1%,中成药出口1.71亿美元,同比增长11.1%,中药材及饮片出口5.21亿美元,同比增长8.7%。
(四)投资增幅放缓
1~11月完成固定资产投资总额928.1亿元,同比增长26%,增幅较1~8月回落4.5个百分点,落后全国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的平均水平(32.2%)6.2个百分点。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原因 分析
(一)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医药出口波动较大
11月份,我国医药产品出口单月同比增幅由10月份的32.9%陡降至5.4%,环比增幅从9月份开始呈现负增长,与10月份相比,11月份环比增幅下降6.2%。奥运会后,我国医药产品出口订单明显减少。造成订单减少的原因,一是奥运会前因环保控制、危险品限运等原因,市场普遍预计原料药供应偏紧,客户大量囤货,奥运会后需要一段时间消化,以至订单减少;二是上半年原材料大幅涨价,劳动力、能源成本大幅增加,引起产品出口价格上涨过快,下半年随着石油等原材料大幅降价,市场观望气氛较浓,等待出口产品价格的回调;三是金融危机造成的资金紧张、货币贬值影响了部分客户的购买力和储备数量,这也造成短期内出口订单的明显下降。
进入12月份,医药产品出口增势重新恢复,与2007年同期比较,除西药原料、中药材及饮片持平外,其余均保持10%以上的增长。
(二)中药材价格上涨,中成药盈利压力较大
2006年以来,中药材原料价格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上涨,对下游的中成药 行业 形成很大的成本压力,导致中成药 行业 出现效益增长明显落后于产值增长的不利局面。2008年11月开始中药材价格开始回落,中成药的成本压力有所缓解,但在整体农副产品价格上涨的背景下,中药材价格的走低,有可能会影响到2009年下半年及2010年中药材的供应。
(三)影响 行业 发展的结构性问题日益突出
企业同质化竞争严重,创新能力弱,自主创新和高附加值产品匮乏。可持续发展后劲不足,国际竞争力不强,环境污染严重、能源消耗大等长期积累的结构性问题日益突出。产业集中度低,赢利能力不强。多、小、散、低的局面尚未彻底改变,规模化、产业化、集约化程度不高,大型企业仅占全部企业数量1.83%。内资企业占全部企业数量80%,利润总额只占全 行业 的61.86, 赢利能力明显低于港澳台及外商投资企业。
三、2009年发展趋势
2009年,在新一轮医药卫生体制深化改革推动下,国内医药市场需求依然旺盛,拉动医药产业快速发展的主要因素仍未改变,医药 行业 仍将继续保持较快的增长态势。但在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医药出口面临挑战。
(一)产销继续较快增长
国内市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覆盖范围的不断扩大,在即将出台的新一轮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推动下,国内医药市场规模的不断扩大为我国医药 行业 继续保持快速发展提供有利的外部环境。
尽管受金融危机的不利影响,由于医药市场的刚性需求较大,2009年全球医药市场将继续保持增长态势,对我国医药产品的需求不会发生大的变化,我国在国际市场上占有较大份额的优势产品在短期内不会被其他国家的产品所替代。预计,2009年2月份以后医药出口订单会进一步恢复,因2008年上半年医药出口增幅较大,2009年上半年出口额同比有可能下降,考虑到国际市场的发展和对我国医药产品需求不会发生大的改变,以及我国应对金融危机,促进出口发展政策的实施,全年医药产品出口增幅能够保持在15%以上水平。
综合以上 分析 ,预计,2009年我国医药 行业 生产、销售有望继续保持较好的发展势头,产销增长率将保持在20%左右。
(二)效益水平在调整中保持较快增长
随着《药品注册管理办法》、《制药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等医药政策和标准的提高, 行业 优胜劣汰的调整步伐进一步加快,加速产业资源向优势企业集中,在实施医药技术改造专项,加快医药 行业 结构调整,适时提高出口商品的退税率等 产业政策 的积极推动下, 2009年我国医药 行业 效益增幅预计为20%。
2、医药零售业
随着我国加入WTO,为迎接医药领域更大的压力与挑战,我国政府相继推出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大力推进医药流通体制改革,使全国的医药零售业出现空前的投资热潮,现有落后的医药流通格局在不断改变。业界人士 分析 认为,在我国允许外国医药商业进入本土之前,国内医药零售业将呈现以下八大发展特点。
一、新税收政策呼之欲出
目前,我国医药零售业存在着两大问题,即区域封锁和不规范连锁甚至连而不锁,这在很大程度上源于 我国财税体制的不合理。据介绍,国内现有经营业绩较好的连锁企业,其缴纳所得税和增值税的比例约为1:5~1:6左右。由于增值税是共享税,地方政府只得到25%,所得税占地方政府实际所得增值税的80%左右。受经济利益诱惑,一些地方政府不愿让外地企业进入,故现行的税收政策亟待调整。据悉,国家经贸委为加快我国商业连锁企业发展,正在会同财政、税务等部门 研究 连锁企业所得税如何向分店所在地适当转移的问题。这一举措将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使医药连锁企业在跨地域经营方面取得突破性发展。
二、地方保护主义樊篱将被拆除
虽然国家有关部门多次表示鼓励零售连锁药店向全国扩张,但计划经济时期留下的地区割据与地方保护还根深蒂固,零售药业要想跨区域连锁,当地政府总是以种种理由加以限制。如有的以稳定为借口,要求连锁药店将当地亏损医药企业捆绑带上,否则就不同意开店;有的对跨区域连锁药店明令禁止,或以垂直管理未到位为由,不予办理等。因此,拆除地方保护主义的樊篱,能很好地促进医药连锁企业的跨区域发展,同时,促使医药 行业 专业化物流配送中心产生,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跨区域连锁。
三、产权主体将走向多元化
目前,我国现有的零售药店虽然存在多种所有制成分,但由于大部分是由原来的国有零售药店改造而成,虽然实行了专业化经营,但在管理机制上仍未摆脱固有的模式,经营者和管理者与企业没有形成资产与利益的共同体,企业内部未形成完善有效的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企业发展缺乏原动力。因此,尽快建立和完善企业的法人治理结构,实现产权主体多元化,从根本上解决企业机制问题,是医药连锁企业发展的关键所在。
四、市场竞争趋向理性
以低价引诱消费者,刺激购买欲望,是近年医药市场竞争的一个显著特征。但是,这种价格比拼其实是最简单、最低劣的方法。在有关方面对这种不正当方式进行干预、制止的同时,经营者更应进行自我约束,并将重点放在服务方面,以服务取胜,赢得顾客,赢得市场。
五、物流建设将成投资热点
零售企业无区域型配送中心,就不可能实现跨地区连锁经营。如英国的零售连锁企业所拥有的配送中心的数量为企业本身数量的5倍,即每个企业几乎有20个配送中心。因此,建设大型的物流中心势在必行,亦是我国流通环节中新一轮的投资热点。
六、差异化经营日益突显
连锁经营业态是目前药品零售业中极具优势的业态,故不仅业界企业争先恐后地开设连锁店,而且众多外 行业 企业也将投资方向转向了药品零售连锁经营。由此可以预见,今后几年的零售市场容量的扩张速度将落后于药店增长的速度,最终导致市场竞争加剧。加入WTO后,我国药品连锁经营企业要想具有外企无可比拟的优势,就必须力戒低水平重复,应以创新来实现差异化经营,在组织结构、经营机制、商业类别、网点布局、服务方式、竞争手段等方面进行全方位地创新。
七、农村市场商机无限
国内现有300多家药品连锁企业, 5000余个连锁零售分店,50家首批跨省市区连锁经营企业,均分布在各大中城市的大街小巷,而占全国总人口80%左右的广阔的农村药品市场几乎成了药店的空白点。其实,连锁药店进军乡村已是大势所趋。其一,广大区县乡镇渴求规范药店和放心药品。然而,在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下,传统的农村药品供应体系被打破,一些县级国有医药公司在激烈的竞争中因观念守旧、经营管理不善等原因而濒临倒闭,农村乡镇的药品供应出现了断层、脱节,造成假劣药品泛滥,农村人民的生命健康难以保障。其次,城里的生意越来越难做。药店稠密所带来的恶性价格竞争,使得药店在城市的经营成本高涨,利润下降,而进入农村药市却是一条低成本扩张的捷径。乡村门面租金低廉,单从场地租金计算,就可节约可观的费用,大幅度提高经济效益。
八、 行业 整合浮出水面。我国现有医药经营企业及其网点14万多个,各大城市的药店数量已基本饱和,但同时存在着数量多、规模小、运营成本高、总体效益低等突出问题。今后一段时期,从国家到地方的各级药监部门要淘汰25%左右不合规定的企业,鼓励企业兼并、联合、重组,让药品经营上规模、上档次、上效益。医药零售的毛利将逐步下降, 行业 整合已开始初露端倪。而经过 行业 整合的医药连锁企业的零售利润会有所回升,市场最终将形成少数大的连锁经营商。医药连锁市场上,无论是生产企业还是经营企业,无论是国际巨头还是国内企业,都将会逐渐出现融合的趋势。
免责申明:本文仅为中经纵横 市场 研究 观点,不代表其他任何投资依据或执行标准等相关行为。如有其他问题,敬请来电垂询:4008099707。特此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