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信息检索:
农业政策 | 新闻 | 图片 | 下载 | 专题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项目研究 > 内容

纺织行业展望(立项申请报告)

网址:www.chinagdp.org 来源:资金申请报告范文发布时间:2018-09-07 10:46:02

第一节  纺织 行业 发展的驱动因素

一、政策因素

据了解,在未来几年内,中国政府将大力推动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鼓励企业加大技术投入,淘汰落后设备,提高资源利用率、环境质量和劳动生产率。鼓励企业开发纺织新材料和先进加工技术,改造传统纺织工艺,广泛使用生态纺织品和节能、环保加工技术;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利用知识产权制度来推动技术创新;努力培育并推广自主品牌。通过开展“品牌万里行”、自主品牌展会等活动,鼓励企业创立自主品牌。培育出一批消费者认可的名牌产品,积极推进产业标准化建设,制定并推广符合中国纺织业自身情况的企业社会责任管理体系和产品质量体系,积极参与国际规则的制定。支持企业对外投资合作,为企业在国外投资建立研发、生产、销售和售后服务体系提供便利。

政府还将鼓励企业与国外同行开展信息交流,鼓励并支持中国企业在设计、研发和营销等领域向国外同行学习先进经验,开展合作。建立健全 行业 预警监测体系。为企业提供信息及预警服务,引导企业的投资和生产经营活动。

二、原油价格波动因素

在中国石油对外依存度超过40%的大背景下,影响国内油价走势的首要因素应该是国际油价的高低。

2005年是油价剧烈波动的一年。年初,国际市场原油价格出现短暂下跌,但由于美国和欧洲地区气温骤降,导致取暖油需求迅速增加,国际原油价格再次拉开了涨升序幕,纽约商品交易所轻质原油期货价3月份攻克每桶50美元关口,并于3月16日达到了56.46美元的历史高位。

经过其后两个多月的调整酝酿,在夏季汽油消费高峰到来之际,油价6月底突破60美元大关。8月以后,受沙特阿拉伯国王去世及墨西哥湾飓风等因素的影响,油价月初突破65美元关口,8月29日创70.85美元的天价纪录。

其后,由于国际能源机构释放6000万桶石油储备的威力显现,国际油价连续回调,11月一路跌破60美元、58美元和57美元关口。但进入12月,由于美国部分地区出现寒冷天气致使天然气价格上涨,国际市场原油价格又在回升,每桶已过59美元。

2006年国际石油价格会不会出现大幅波动?对此,各方专家看法不一。一些专家认为,由于供需、天气、政治等多重因素的综合影响,国际石油价格将延续今年9月以来的高位调整,但下跌空间非常有限,不大可能跌破40美元。但也有专家和机构认为明年油价将进一步上涨,保持在60美元上方。

从供给角度看,由于储量、政治及经济因素制约,一些石油生产大国的产量已经停滞不前,甚至出现退步。伊拉克、俄罗斯、委内瑞拉、尼日利亚2005年的石油产量可能要少于往年,欧洲与北美主要油田产量也出现下滑。法国石油 研究 所的数据显示,2004年全球石油投资为1500亿美元,增长8.5%,部分原油投资将于2006年形成新的产能。预计2005年和2006年全球石油投资额分别为1700亿和1850亿美元,增幅分别为13%和9%。

世界石油期货市场的元老级人物、BP能源商品投资基金总裁伯恩·皮肯斯认为,新油田开发周期长、见效慢,全球石油生产已近高峰,很难有大的突破,供给方面已经没有多少文章可做,一旦世界经济恢复高增长势头并引发石油需求高涨,油价势必将被再度推升。隶属美国能源部的能源情报署11月发布的报告显示,由于全球原油产能和产量近期都不大可能明显增加,2006年原油价格预计仍将高位运行,平均在每桶64美元至65美元左右。

作为石油业的一个瓶颈问题,炼油能力的不足加剧了石油供应的紧张。2003年和2004年,在全球石油需求分别增长2.4%和3.2%的情况下,炼油能力仅分别增长0.4%和0.3%。国际能源机构首席经济学家法提赫·比罗尔指出,除非这一瓶颈问题最终得到解决,否则将刺激国际油价未来再创新高。

从需求角度讲,专家认为,明年全球经济增长和市场需求变化不会支持油价继续走高。由于油价过高,环球透视机构将2006年全球经济增长率调低至3.2%。道明金融集团高级经济学家德拉克·伯利顿则认为,受油价影响,2006年上半年美国经济增长率将由今年的3.5%下降到2%。全球经济增长速度放缓将减少石油需求。

法国兴业银行石油 分析 师弗里德里克·拉赛尔和诺贝尔集团能源 分析 师理查德·埃尔曼都认为,由于2006年全球经济增长放慢会使石油总需求减缓,油价的上升空间将受到限制。前者预测2006年原油均价将下降到52美元左右,后者则认为40美元关口可能受到考验。

但国际能源机构首席经济学家法提赫·比罗尔认为,2006年国际油价回落幅度不会过大。鉴于对冲基金的交易量已占世界石油市场的60%以上,政治、天气等突发因素对石油供应产生的短期影响都可以成为基金炒家推波助澜的“题材”。美林证券高级能源 分析 师米切尔·罗斯曼认为,一旦原油供应链条上某个重要环节突然中断,国际油价将随之发生剧烈波动。

三、原材料因素

中国是全球的成衣及纺织品大国,也是全球最大的纺织面料消费市场。CEPA全面实施后,由于港产品在内地市场的经销量大量增加,纺织品市场竞争更加激烈,并有越来越多的外商角逐大陆的纺织原料市场,内地传统纺织商以至港澳商家都将面临极大压力。

(一)内地成最大面料消费市场

中国是世界最大的纺织品原料消费大国,2004年,中国的纺织品及服装进出口总值达700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增幅达三成。由于中国服装及纺织品出口强劲,对各类面料的需求大增,尤其对各类化纤面料需求殷切,为抢占大陆的纺织品市场,及维持在大陆低成本的经营,抢占大陆的化纤市场也已迫在眉睫。国际化纤组织的调查显示,未来5年中国将以年均15%的速度增长,远高于国际市场约7%的增幅,中国大陆将成为全球重要的化纤供应商,也成为世界纺织商争夺的战场。

尽管中国已成为化纤面料的重要供应地,但由于原料档次的不同,及出口客户的要求不同,内地现时生产的纺织品原料远未能满足需求,每年的进口比重相当大。2004年,中国共进口56.5亿米各类面料,主要是档次较高的化纤及毛绒面料。其中化纤面料主要从日本、韩国、台湾进口,毛料则依赖欧盟。一般相信,由于外资企业的出口纺织品数量不断增大,而档次较高,其进口面料将会保持高速增长势头,海外商家把中国内地作为其主要市场来拓展,已成为内地主要的竞争对手。

(二)外商加快拓展内地市场

近年来,海外纺织品原料商在内地推介宣传的力度增大,并致力推介本国品牌及一些新产品、新科技,令内地面料市场的竞争加剧。2004年4月,韩国纤维产业联合会在上海首办‘韩国纤维服装综合展’,揭开外资抢滩中国面料市场的序幕。不久,日本纺织产业商会组织了60家日本面料公司往内地,在上海举办大型纺织原料供货会。而从2004年起,日本纺织业拓展海外市场已经得到政府资助,其对中国市场的影响更不可忽视。

美国杜邦公司的‘莱大’面料是近年在内地市场畅销产品之一,去年‘杜邦’不仅大举拓展内地市场,并广邀其用户组成经营联盟,与有关品牌面料竞争,显示在外资纺织商的入进下,内地面料市场的竞争已渐趋白热化。另外,由现时海内外17个面料品牌商组成的‘中欧面料服装合作俱乐部’不久前在北京成立,其中包括世界著名的意大利服装商‘玛佐托’旗下的3大品牌Guabello、Tessutidi及Maylane,以及Clerici集团旗下4个品牌等。海外纺织原料商近年在内地的急剧拓展态势,对内地面料市场构成极大压力。

(三)纺织原料面临产业调整

中国尽管已经是纺织面料的产销大国,但远未形成产销强国,在面料质量、价格、品牌知名度、销售网络等方面,都同世界先进国有甚大差距。面对近年海外同业的入进拓展,业界正积极寻找应变措施。当前,中国的纺品原料企业普遍面临三大难题,一是原料结构不合理。现时生产的面料绝大多数为化纤面料,棉织面料甚少,毛料更罕见。而欧洲面料则以高档毛质料为主,具有轻、薄、柔、挺等特点,中国产品无法与之竞争。二是中国面料商为抢占市场经常相互压价竞争, 行业 秩序混乱,企业经营效益下降,尽管产量、销量增长,但难以维持高质量和高售价。三是内地面料生产厂的设备普遍老化,技术滞后,影响了产品质量和档次。

现时全球的纺织品贸易格局正发生变化,除了欧美及日韩产品继续居领先地位,墨西哥、加拿大等新兴纺织工业国正迅速崛起,而巴基斯坦、印度及东盟一些国家的劳动力成本已低于中国。中国内地的纺织业出口虽然仍不断增长,但效益逐年下降,急待转变这种粗放式的投资经营方式。目前,中国的中低档化纤面料供过于求,而高档的毛、棉类面料又依赖进口,这种‘量大微利型的商业格局’,将使中国内地的纺织原料业在日益激烈的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急待进行产业调整。而尽快引进欧美先进的毛纺技术,提高中国纺织品面料的档次,将是未来中国纺织品的重要出路。

四、技术因素

新材料为当今重要的高新技术之一,纺织新材料的应用不仅使人们的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而且还将促进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国际纺织新材料的开发主要是围绕具有优异特性的高性能纤维、功能性纤维、符合可持续发展的新纤维及其新型材料的 研究 开发。

高性能纤维具有高强高模、耐高温、耐强腐蚀和抗燃等性能,广泛用于交通、水利、军事、卫生、建筑、通讯、环保等领域。

功能性纤维具有抗静电、阻燃、高吸湿、抗菌防臭、防紫外线等特性,是生产高附加值、高品位纺织品的基础。

常规化纤产品生产是以大容量、高效、高速、连续化和网络信息化监控为方向,实现高效低成本生产。

产业用纤维未来将成为制造业重要的原材料。目前产业用纤维已广泛地用作金属、塑料、纸张和石棉的替代品。随着工业用材料的轻量化、高性能化、多样化以及美观化的发展趋势,产业用纤维的用途日益广泛,市场需求量不断扩大,如美国、日本、欧盟等国的产业用纤维在其整个纤维的生产部门所占的比重有的已达2/3。我国未来10年产业用纤维使用量及市场贸易每年将以超过10%的速度增长。

具体要开发 研究 以下10项关键技术:

1、碳纤维、芳纶、芳砜纶、新一代超高强高模聚乙烯及维纶纤维产业化研发

碳纤维、芳纶等几种纤维发达国家早已实现产业化,但我国尚处于小、中试阶段,急待进行产业化开发和应用。对国内有一定开发基础的芳砜纶应加大投入开发力度,形成年产500吨的产业化生产线。对性能特别优异、用途广的聚苯并双恶唑(PBO)等纤维应开展预 研究 ,作好技术贮备。同时要对国内已有基础的新一代超高强高膜聚乙烯和K系列维纶等应用技术深化 研究 ,提高产品水平,实现产业升级。

2、新型聚酯多元化技术品种PTT、PEN、CO-PET等产业化研发

进入新世纪以来,世界聚酯新技术发展十分迅速,以PTT为代表的聚酯大家族多元新技术品种的产业化开发也取得重大进展。PTT(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染色好、弹性好、挺括、干爽、易加工、抗污性强,兼有涤纶、锦纶及部分氨纶纤维性能特色,不仅可用于面料、地毯、非织造布等,还可用于薄膜、塑料等新型树脂材料,发展前景广阔;PEN(聚葵二酸乙二醇酯)透明性、阻隔性能好,利于聚酯在啤酒瓶等高性能非纤领域的拓展;CO-PET则主要用于海岛纤维的生产,是改性PET中急待优先发展的重点品种。

3、可降解PLA(聚乳酸纤维)及Lyocell(新溶剂法纤维素纤维)纤维及制品产业化研发

PLA是一类可完全生物降解的高分子物,它是以玉米淀粉等天然生物资源为基础原料开发成功的新型纤维材料,具有光泽靓丽、舒适、耐用、滑糯、快干等优点,特别是它所具有的优越生物降解性和适用性受到世界关注,美、欧、日、台等都在全力进行产业化 研究 。

Loycell是采用新型溶剂、无毒工艺生产的新一代纤维素纤维,兼有人纤和合纤的性能,国内在产品应用开发上已有多项成果,但在纤维产业化大生产上急需发展。

4、大豆蛋白系列化纤维及产品开发技术

大豆蛋白纤维是我国自主研制开发、国际上首次取得工业化试验成功的植物蛋白改性纤维。该纤维不仅具有强度适中、比重小,手感柔软,光泽柔和,吸湿和导湿性能等优良,亲肤性好,抑菌功能明显,满足舒适性和健康性要求。目前国内已建成了万吨级的大豆蛋白纤维加工生产线,还需进一步开发大豆蛋白纤维系列产品,提高设备的自动化控制水平,同时要系统 研究 大豆蛋白纤维纺纱、织造、印染后整理关键技术,开发纯纺、混纺、交织等各种面料,使大豆蛋白纤维产品的产业化进程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5、年产60万吨及以上新型PTA成套国产化技术与装备

当前我国聚酯原料PTA缺口大,自给率低,对国际市场依存度过大,严重制约涤纶纤维的生产和发展。由于PTA装置技术含量高,资金投入大,又强调规模效益,故长期以来国内PTA生产装置全部由国外进口。因此年产60万吨及以上新型PTA成套国产化技术装备的产业化 研究 意义重大。该技术已具有一定的基础,成功实施后,不仅投资成本可大幅降低,而且对推动我国PTA工业的主导发展,缓解原料缺口,提高聚酯涤纶产业链的竞争能力,都具有重要意义。

6、新一代直纺涤纶超细长丝及高效新型卷绕头研发和产业化

国产嫁接涤纶长丝技术装备的成功运行,极大地推进我国化纤工业的迅猛发展,然而国际上围绕涤纶长丝新工艺、新装备、新品种的技术发展十分迅速,必须不失时机地追踪国际最新技术,加快产业升级。当前重点要研发直纺长丝可生产dpf0.3~0.5超细纤维工艺和新型高速高效卷绕装置等新一代技术。

7、高档复合非织造布的加工技术及其应用

我国非织造布工业发展十分迅速,2003年预计可达到80万吨左右,其中纺粘、熔喷、水刺、针刺、浆粕气流成网发展速度非常快。但是单一工艺的非织造布已不能完全满足使用的要求,各种工艺复合弥补了不足,创造了许多新型的非织造布产品。非织造布之间的复合方式有很多,例如纺粘-熔喷-纺粘(SMS)、梳理成网-纺丝成网-梳理成网(CSC)、梳理成网-熔喷-梳理成网(CMC)、梳理成网与浆粕气流成网用水刺复合、纺粘与木浆纤维复合等。我国在非织造布复合技术方面才刚刚起步,因此要加快该项技术的 研究 。

8、新型医用防护材料的综合 研究 与开发

新型医用纺织市场前景广阔,目前年需求量在10万吨以上,但国产的医用防护用品综合性能较差,特别是防护性能和舒适性能不能得到很好的兼顾,进口产品综合性能较好,但价格昂贵。为此,必须开发研制具有高阻隔性、高透湿性、良好过滤效果和低成本的防护材料,以解决我国医疗卫生系统的防护问题。

9、膜结构材料及新型蓬盖材料的开发及应用技术

膜结构材料及新型蓬盖材料是近年来国外发展极为迅速的新型材料,该材料具有良好的透光性可以很好地解决采光问题,材料自重轻可以替代传统的屋盖材料,特别适宜大跨度建筑的体育场馆、仓库等建设,也可以广泛应用于土工、交通、环保、广告等 行业 。目前国内的需求量在不断增加,预计膜结构材料需求量超过100万平方米,新型蓬盖材料需求量在1000万平方米,而国内永久性和半永久性的膜结构材料基本依赖进口。国内应对膜结构材料基材、涂层及整理工艺设备以及建筑设计应用技术等方面进行 研究 ,满足国内需求,替代进口。

10、农用、非织造布及化纤网的开发及应用技术

农用非织造布和农用化纤网是重要的产业用纺织品,市场前景广阔,年需求量达10万多吨。

农用非织造布主要包括防寒防冻材料、遮阳防旱材料、防鸟防虫材料、防草膜、保温保湿材料、果树保护材料、育苗播种基材等,可实现农副产品的早熟、高产、稳产、无公害、无污染种植。完全可以取代农用薄膜、塑料等材料,而且性能优越,性价比高。

农用化纤网主要有遮阳网、防虫网以及防风固沙网。新研制的银色反光网可有效反射强烈的阳光,使温度降低2-3℃,有利植物生长,还能有效防止害虫的成虫入侵产卵,可使蔬菜、瓜果、花卉不受化学农药的污染。

第二节  纺织 行业 2006年发展前景 分析

2006年进入后配额时期,同时人民币升值预期和产能扩张压力犹存,预计纺织 行业 增速将有所放缓,全年出口增速在15%左右。人民币升值预期是影响 行业 发展的最重要因素,其直接的作用是削弱 行业 的出口竞争力,从而影响 行业 整体的增长速度。持续升值的最终结果是导致 行业 的重新洗牌和集中度的提高,从长远看有利于 行业 内龙头公司的发展。

棉价是影响纺织 行业 发展的重要因素,在多种因素影响下,2006年起国内棉价将是一个慢牛走势,波动区间在13000-15000元/吨之间,出现暴涨暴跌的可能性不大。棉价的平稳有利于 行业 的良性发展。

未来影响棉价的多空因素并存。主要的利多因素包括:国内巨额的棉花缺口(400万吨左右)、国内需求的高速增长、棉花进口滑准税的实施(国内棉价的底线为13000元/吨)、2006年起发达国家取消棉花出口补贴、“十一五 规划 ”对农民问题和棉花价格稳定的强调等;主要的利空因素包括:国际棉花供需基本平衡、国内外棉花价格的日益联动、涤纶短纤和粘胶短纤价格等替代纤维价格的持续低迷,人民币升值预期对下游需求的负面冲击和对进口棉价的拉低作用等。

人民币升值预期是影响 行业 发展的最重要因素,其直接的作用是削弱 行业 的出口竞争力,从而影响 行业 整体的增长速度。根据目前的 行业 盈利水平,粗略估算人民币升值10%以上, 行业 整体将出现亏损。

但是根据目前的形势 分析 ,2006年纺织很有可能仍会成为贸易摩擦的重灾区。从形式上看,反倾销、技术性壁垒和环保、社会责任等要求将成为继特保以后贸易摩擦的新手段;从地区看,发展中国家将成为继欧美以后发起贸易摩擦的又一主力。贸易摩擦会延缓纺织 行业 一体化的进程,同时从外部迫使 行业 的整合重组,但对 行业 的实质影响要小于升值。

预计2006年 行业 增速仍将保持较快的增长态势。在 行业 投资增速持续超过消费增速的情况下, 行业 供求压力依然存在。未来在出口减速的预期下,内需的启动十分关键。




免责申明:本文仅为中经纵横 市场 研究 观点,不代表其他任何投资依据或执行标准等相关行为。如有其他问题,敬请来电垂询:4008099707。特此说明。


 

上一篇:自行车链条产品技术深度调查
下一篇:肉制品及副产品加工业资产负债状况分析

单位信息

单位名称:北京中政国宏社会经济咨询中心

单位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国宏大厦23层

邮政编码:100038

开户银行:北京建行万丰支行

银行账号:1100 1042 4000 5300 6848

联系电话:010-65067990  65067996

图文传真:010-65067996

单位信箱:vip@chinagdp.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