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生产经营中存在的问题
一、大型企业存在的问题
大型企业有助于企业的成本的降低,成本的优势是大型企业最重要的优势之一。成本的优势运用得好,就会转化为效益。一般来说,大型企业的经济效益比小企业要好,但大型企业的管理难度比中小企业困难,大型企业在管理中往往会犯"大企业病",而且往往会因"大企业病"而影响企业的效率。
什么是"大企业病"呢?"大企业病"一词,是日本立石电机株式会社的立石一真首先提出的。表面上看,企业不存在什么问题,因为各种经营活动进行得比较顺利,而且企业的销售值和利润也都呈上升趋势,但看一看企业内部的管理,就会发现的确存在着明显的问题。他察觉到自己的企业对许多行为反应迟钝,譬如,"减少库存"的指令难以立即兑现。譬如,对顾客"能否生产这样的商品"等要求,有时竟然要花费二、三个月的时间才能给予满意的答复。再譬如,企业的产销衔接严重不到位,市场旺销产品短缺,生产不能及时补货,滞销产品仍在一个劲地生产,并源源不断地发往市场。
诸如此类的现象就可以概括为"大企业病"。大企业病的定义是:大企业病是无痛性慢性病。立石一真把大企业病归纳成三种"疾病":"发展停滞"病、"效益低下"病和"效益增长原因不明"病。
现在,"大企业病"成为一个泛指的概念,是指企业规模扩大、产业类型和管理层次增多后,可能产生的信息阻隔、信息传递速度衰减或内容失真、决策得不到不折不扣贯彻、指令执行出现严重偏差、企业成本增加、制度繁琐以及组织机构官僚化等,使企业响应市场的能力降低,生存质量不断弱化,逐步走向低劣甚至衰败的一种慢性综合病症。
"大企业病"是当今世界各国大型企业普遍存在的现象。企业一旦患上"大企业病",往往会失去创业的激情与冲动,丧失应有的生机和活力,显得步履艰难、老态龙钟。"大企业病"的病症往往表现为:
1、身躯肥胖
表现出:企业机构臃肿,部门林立,层次多,冗员多;企业内部壁垒严重,部门间协同松散,信息传递较慢,或信息传递失真失效;企业制度繁琐,职责不明,扯皮增多,办事程序复杂,官僚习气十足。
2、心动无力
表现出:重大决策不能得到有效执行,或实施不力,达不到预期效果;领导者陷于具体的日常业务中,企业缺乏有效的中长期计划。
3、步履艰难
表现出:员工不计成本,不讲实效导致成本居高不下,效益下滑;企业生产与市场严重脱节,畅销的供不上,滞销的大积压,技术创新不足;不注重客户关系管理,客户对企业产生信任危机。
4、缺乏激情
表现出:企业从上到下看不到危机,沉浸在泡沫式的繁荣之中。以往创办、领导企业的"元老"、"长老"们,仍然在公司内部拥有巨大的势力,阻挡了持不同意见者的生存发展;不重视培养人才,企业各个层面出现后备人才"短缺"现象,人才流失现象严重。
大型企业的管理主体是由高层管理者、中层管理者、基层管理者组成的。高层管理人员处于组织的最高层,主要负责组织的战略 规划 ,重大方针的决定。中层管理人员主要负责日常管理工作或某一部门,在组织中起承上启下的作用。基层管理人员,负责管理作业人员及其工作。
就管理主体而言,相对于中小企业,由于大型企业规模庞大,所以往往组织机构庞大,管理复杂,从上层管理到基层管理环节增多,"管理链"延长。过多的管理环节和过长的管理链会使企业高层领导人的命令、意见、意图传送给基层管理者时容易被遗漏、误解或歪曲,而且容易产生互相指责、推诿的作风,使传递的速度也受到影响,下层和外界的信息传递给企业高层领导人时也会出现类似的情况。企业管理机构越庞大,这种信息和管理失控的现象就越严重。
其实,更重要的原因是,相对于中小型企业来说,大型企业的高层管理者更难于实现应有的职能,致使企业的管理处于混乱状态,是因为高层管理者非常忙碌,许多高层管理人员根本没有足够的时间从事管理工作。
因此,从根本上正是由于大型企业的管理主体的组织和机构严重不适应对管理客体的管理需要,从而导致以下管理问题:
1、组织结构不合理
一般而言,企业的重大组织建设和重要人员调整往往都是由企业的高层管理者来决定,下属公司的组织建设和人员调整是由企业的下属公司的经理决定。但由于当前社会环境,组织环境的变化越来越快,组织结构应随着环境的变化不断进行调整,往往由于企业的管理者忙于其他事务而无暇顾及此事,致使企业的组织机构不能迅速适应组织环境的变化。特别是现代社会环境的不确定性,不能迅速适应环境的企业将会很快被淘汰。
2、缺少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
很多企业也制定了相应的管理制度,但实际上无人监督,也就无人执行;有些企业情况发生了变化,但管理制度仍然是原有的管理制度;有些企业根据具体问题也能采取一些相应措施来解决,但这些措施往往十分简单,没有经过周密考虑,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如为鼓励员工提建议,设立提案制度,但只是在企业里放一个建议箱而了事,这样的管理制度不能称为有效的。企业只有详细规定了每一项制度,并制定出一整套的执行、监督、改进办法,才能保证管理制度的有效性,使其发挥应有的作用。
3、无专门的人员或组织进行成本管理
一般在企业中并无专人管理成本,比如对于物品的节约一般强调靠员工的自觉,领导者有时间了就管管,没时间就听之任之,这种情况常常造成企业物质和财产的损失。有些企业用财务审计作为成本控制的手段,以防止资金在使用过程中出现浪费或流失。但实际上财会部门是一个业务部门,应当从事的是业务的工作,而不应当负有管理的职责,并不能通过财会部门来提高企业效率的管理工作。
4、决策无法顺利执行
私营企业做大后常常会出现以下情况:上层管理者下达指令后,下属由于缺乏监管,敷衍了事、盲目应付。且上层管理者对下属执行其决策的执行情况,往往只能通过其汇报来了解,上情下达和下情上报的渠道不畅通,导致重要决策形同虚设,毫无作用,或者不能起到应起的作用。
二、中小型企业存在的问题
(1)国内虽有部分产品已达到20世纪90年代初国际水平,但相当部分产品的可靠性差、重量重、体积大、噪声大,综合水平有差距。其主要原因是制造工艺落后,关键材料的质量和品种不能满足要求。
(2)国外公司注重科研、新产品开发工作。在电机的安全、噪声、电磁兼容等方面很重视。国外电机的先进水平主要体现在可靠性高、寿命长、通用化程度高、噪声低、重量轻、外观美、绝缘等级采用F级和H级。如西门子公司的ILA5、6系列和WC6系列是具有代表性的产品,其各项性能指标先进合理,可靠性高。
(3)科研经费投入少,新产品开发资金匮乏,科研和设计工作进展较慢,企业创新能力较弱。我们要坚持以提高经济运行质量和经济效益为中心,坚持管理创新与技术创新,加快按专业化、规模化、市场化原则组织生产,促进产品结构优化,培育和扶植有竞争力的专业化企业。
(4)工业发达国家不愿意制造原材料、工时耗用多的产品,纷纷向发展中国家转移加工,并回购,这些产品都是我们在国际市场中有竞争力的。同时,我们要以市场为导向,加快调整出口产品结构,全面更新主导产品,提高产品质量,迅速提高Y2系列、YZ2、YZR2系列、YB2系列、NEMA高效电机的生产水平和生产能力,并制定相应的法规, 研究 出口措施,千方百计扩大出口,向国际市场提供优质、适销对路的产品。
(5)中小型电机是我国主要出口电机产品之一,单机出口产品主要是交流电机、交流发电机及直流电机。目前,保持长期出口的生产厂家约40个,出口地区及国家达60多个,主要分布在东南亚,其次在欧洲及美国、日本、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据近年海关统计显示,中小型电机出口值为1.14—1.95亿美元,占世界中小电机贸易额的3.5%-5.6%。我国中小型电机与机床、水泵、风机、农机具等产品的配套出口,预计达到100万kW,其中合资企业出口量较大。
(6)今后中小型电机将向多用途、多品种、可靠性高、寿命长、噪声低、重量轻的高效节能和电机一体化、智能化的电机产品方向发展。
第二节 对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建议
众所周知,电机 行业 是一个传统的机电制造 行业 ,其发展已有二百多年的历史,对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电的产生、传输、使用都离不开电机,尤其是现代技术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改善,自动化技术的提高及机器人等都需要大量的电机。
除了传统的交、直流电机以外,新发展起来的各种控制电机:无刷直流电机、开关磁阻电机、步进电机、三维电机、球形电机、直线电机等更是层出不穷。但传统的电机 行业 ,由于只生产电机,而该产品以往几乎都是统一设计,技术含量不高,为劳动密集型和材料密集型产品。
随着我国的改革开放,很多农村办起了家庭作坊生产电机,电机制造成本和利润已降至极限,使得原有的国有电机生产企业举步艰难,亏损、下岗、倒闭等问题在电机 行业 相当突出,电机 行业 应该如何面对当前生产、生活和技术需要大量电机这个机遇,走出困境。
一、电机设计、制造与电力电子技术、自动控制技术结合
当前,无论是家用电器、计算机还是航天、交通、工业控制、农业机械等都与电机技术、电力电子技术、控制技术密切相关。随着电力电子技术、控制理论的不断发展,各种新型电机如无刷直流电机、开关磁阻电机、步进电机、变频电机等都是电机本体与控制器的结合,脱离了控制器及功率变换装置,电机本身根本无法工作,这与传统的交直流电机不同。
而一旦电机加上控制装置后产品的售价可以大大提高,技术含量也大大增加,很多家庭工厂、小企业无法仿制,从而可摆脱电机生产作为劳动密集型和材料密集型的现状,提高产品的技术附加值,增加企业的利润,摆脱困境。
因此一些有实力的电机厂不应固守传统,只生产电机本体,而应将电机与控制器结合起来一同生产。但这需要既懂电机,又懂电力电子和控制技术的综合人材,我国的很多高校在这方面已进行了一些改革,如将电机专业与自动化专业或电气专业结合成立了电机电气专业。可以克服以前电机与控制器相互脱离的设计和生产,更好的将电机技术、电力电子技术、控制技术及机械制造技术结合起来,从而提高产品整体性能。综观国外的一些跨国大公司,如日本的三菱电机、德国的西门子等都是走的一条以电机起家,向电力电子、控制技术等领域多方面发展,生产电机等控制用的专用集成电路、变频器、PLC等高附加值产品,从而成功的发展壮大。
二、设计、生产各种新品种电机,取代进口产品
目前国内大部分电机生产厂家都是生产传统的交、直流电机,许多新品种电机及其控制器大量依赖于进口,如机床、机器人等驱动用的伺服电机及其控制器主要从日本等国进口,产品价格高,利润空间大。国内电机 行业 应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开发设计并生产出具有自主产权的这些高附加值产品,取代进口产品,而不是将精力主要放在产品的仿制上,在这方面,国内的电机 行业 协会应充分发挥其优势,起引导、牵线和技术服务等作用。
三、采用新材料、新工艺,缩小体积,提高性能
在电机的设计和生产中,通过采用新材料、新工艺,来缩小电机体积,提高电机性能。近几年来,稀土材料钕铁硼在电机中的应用愈来愈多,我国是钕铁硼的主要产地,高磁性能的钕铁硼已逐步取代铁氧体等永磁材料广泛应用于电机中:他励有刷直流电机、无刷直流电机、同步电机、交直流伺服电机等,由于采用了钕铁硼作为励磁,其体积得到缩小、输出转矩增大、效率提高、控制性能得到改善。此外,霍尔效应、压电效应等在电机中也逐步得到应用,如霍尔测速发电机、压电陶瓷电机等。国内电机生产厂家可以应用新材料,开发、生产一些新品种电机抢占国际和国内市场。
四、提高设计和生产水平,降低成本,增加企业竞争力
电机 行业 所生产的电机是一种劳动密集型和材料密集型产品,尤其是材料成本所占比例更高。据统计,一台电机制造的成本中,材料成本约占80%,人员工资只占4%—6%,其他为管理成本等,一般电机厂的职工工资收入低,造成大量技术人员流失,从而给电机厂的发展带来更大的困难。
降低材料成本,是提高企业效益,改善职工待遇,留住人材的最有效、最快见成效的方法,
电机中主要材料为铜和硅钢片,降低这两种材料的成本可以从优化电机设计,改进电机加工工艺等方面入手:比如从电机电磁设计角度考虑,在保证电机性能的情况下,减少硅钢片和铜线的用量;在电机的加工生产过程中,采用高速冲床冲制定、转子铁芯,或采用硅钢片落料的自动定位,减少搭边量;采用方片定子,方片的方边使用剪裁,不用冲制;采用大小定、转子铁芯套裁等方法,提高钢材的利用率,
如一般普通冲床加工定、转子铁芯,硅钢片的利用率只有45%——48%,而采用高速冲床加工,其利用率可提高到55%左右;在电机定子的加工过程中,应设法提高定子绕组的加工质量,降低绕组击穿率。
因为目前电机的绝缘漆一般都采用快干漆,其强度大,一旦绕组损坏,很难修复。在电机出厂前的耐压检验过程中,尽量避免为缩短时间采用加大电压值的冲击电压,因为大的冲击电压对电机的损坏程度大于正常所要求的耐压对电机的损伤。
总之,在电机的设计,生产过程中,可以通过各种有效手段降低材料消耗,减少生产成本,增加企业利润,从而提高职工待遇,稳定职工队伍。
五、提高产品质量,改进外观,增强产品竞争力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改善和控制精度要求的提高,电机所配套的产品和拖动的系统对电机的质量要求愈来愈高,不管是国内市场还是国外市场,对电机的效率、性能,噪声、振动及外观等方面的要求都有很大的提高。因此,电机生产企业应从多方面着手,综合考虑成本等手段来增加产品在国内外市场上的竞争力,从而使企业得到进一步发展。
六、利用电子商务扩大产品的销售和影响
利用当前网络的便利和巨大作用,建立电机的信息和销售网络,在网上发布电机生产企业、电机销售价格、电机的品种和性能等信息,扩大产品的销售和影响。
七、进一步改进企业管理水平,通过管理出效益
经过二十多年的改革开放,市场化的运作,企业的管理水平已经大大提高,如何通过安全、质量等方面的认证工作,进一步改进企业管理水平,通过管理出效益应是一个企业需要不断探索的课题。
第三节 出口如何变被动为主动
我国电机出口退税率05年起下调了4个百分点,出口退税税率的调整,使已承受增加成本压力的中小型电机 行业 更加苦不堪言。要出口就不得不提价,而提价就会导致出口订单减少或拿不到订单。随着出口退税工作实施高峰的到来,不少企业将陷入更加被动的境地。电机出口工作何去何从,成为困绕 行业 发展的难题。
我国中小型电机是电工产品中主要出口创汇产品之一。近期以来,原材料价格仍居高,对于以价格优势为主要手段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中小型电机的出口,无疑是沉重的打击。再加之我国电机出口退税率从今年起下调了4个百分点。在这种形势下,企业要出口就不得不提价,而提价就会带来出口订单减少或拿不到订单。这一难题直接影响到 行业 出口工作的健康发展。
去年开始的原材料涨价和能源紧缺已经对有关企业产生了重大影响,出口退税税率的调整,无疑使企业雪上加霜。
有关资料显示,中小型电机出口企业的平均生产成本已经上涨了约30%。前几年,由于我国电机生产成本和价格都低于发达国家,因而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德国、意大利的品牌电机大约为我国出口电机价格的2-3倍,东欧等国的电机价格约比我国电机价格高20%。然而,原材料价格的居高,导致我国出口电机的价格优势已经不复存在。
据有关部门统计,去年在原材料涨价时,很多企业已经提高过一次产品出口价格,现在因为出口退税税率调整再次提价,外商将很难接受。
为了保持和这些老客户的关系,保证这部分市场不被印度、越南等国家的竞争者抢占,国内企业不得不苦苦支撑,利润空间几乎被压缩到了极限。
目前,新出口退税机制下的退税工作尚未进入全面实施阶段,一旦进入实施高峰,出口量较大的省市和地方财政较为困难的地区,将面临无力退税的风险。一旦风险产生,必将对企业、地方经济和 行业 发展形成很大的破坏作用。
为减轻出口退税机制改革给企业带来的负面影响,促进电机出口持续、健康和快速发展,建议出口企业可采取以下措施:
一、转变经营方式
目前,我国出口退税率的下降主要影响的是一般贸易出口业务,而对来料加工业务影响较小。因而随着出口退税率的下调,一些依赖进口原材料和零部件生产出口产品企业的生产经营成本必将上升,这些企业应转变经营方式,发展来料加工业务。
二、利用出口加工区从区外购进原材料
根据有关规定,从出口加工区外进入加工区供区内企业使用的原材料、零部件视同出口,由区外企业办理出口退税。设立在出口加工区的企业从区外上游供应商购进原材料时,可要求其把原材料送到出口加工区,从而把因出口退税率下调所增加的成本转嫁给区外企业。
三、调整价格,转嫁成本
电机出口企业可通过与上游供应商进行谈判,尽量降低采购原材料、零部件的价格,或与下游进口商谈判,适当地提高出口产品的销售价格,从而把因出口退税率下调所增加的成本转嫁到上下游的企业。
四、苦练内功,尽量消化减利因素
目前,有些国外市场竞争比较激烈的出口产品,它们的价格空间已经很小,通过提价来转嫁成本已不太可能。特别是有些传统型、劳动力密集型的出口企业,为了增强产品的价格竞争力,早已把出口退税部分计入利润进行产品出口的定价。因而出口退税政策的调整使这些产品和企业受到严重影响,一些中小型企业将因生存空间的减少而被迫出局。因此,这些出口企业只有深化企业改革,转换经营机制,才能既扩大企业的利润空间,又可以重新培育竞争能力。
五、调整产品结构和出口市场结构
目前,我国外贸出口退税率下降的影响有两个特点:首先是对附加值低的传统产品影响较大,而对附加值高的产品影响较小;其次是对非洲、中东和拉美等一些经济欠发达国家和地区出口的影响较大,对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出口影响较小。因而出口企业可以根据国家 产业政策 ,进行产品结构调整,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并大力发展高质量、高档次、高附加值的出口产品。同时扩大出口渠道,开拓新的出口市场,从而为企业创造新的利润增长点。
六、尽快采取外贸出口代理制
出口退税政策的调整,对于出口代理业务影响不大,且政策调整以后,将直接退税给生产企业,不退给外贸企业,因此出口退税率的下降将促进我国外贸体制的改革。企业要根据有关政策规定,尽早进行相关性调整,以适应国家的政策变化。作为生产企业要加快自营出口的步伐,这样既降低企业产品的出口成本,以助于保持企业产品的价格优势,同时还能加快资金周转速度,提高资金效率。作为外贸企业也应尽早 研究 布局,应从以收购为主的出口方式转为以代理为主的出口方式,进行管理创新,创造转制优势。
七、加快出口产品结构的调整
目前,国内企业生产一代电机产品的周期过长,已不能适应市场的需求。因此,必须尽快调整产品结构,迅速提高Y2系列、Y3系列、NEMA高效电机的生产水平和产量。欧盟已通过了《关于在电子电气设备中限制使用某些有害物质指令》和《报废电子电气设备指令》,形成了技术壁垒。其他一些国家也将纷纷跟进,以保护其国内的同类企业。如不及时调整产品结构、适应这种变化,我国将有大批企业陷入被动。
八、多方努力
促进出口工作健康发展,企业和 行业 要共同努力。企业要从单纯的价格竞争转变到质量竞争和服务竞争上来。 行业 及有关部门应制定措施抵制低价竞销,加大对低于同行协议价出口电机企业的监管力度,对低价出口合同坚决不予放行。还要对通过报假合同等欺诈方式出口的企业予以坚决查处,以维护大多数守法经营企业的权益。同时,引导广大企业在提高产品质量、加快研制开发高效电机上下功夫。
第四节 投资建议
鉴于2003年以来的贷款大幅度增加,去年8月份,央行采用较为严厉的政策措施,把存款准备金率从6%提高到7%,今年4月份又决定把存款准备率再提高0.5%,希望减缓银行放贷速度。此外,央行还出台了一系列“窗口指导”的配套措施,希望抑制贷款增长过快的势头。银监会也在近期开始对四大国有商业银行贷款进行特别检查,以尽可能细致地掌握贷款风险状况。但是,统计数据说明这些措施的效果并不明显。针对当前投资增长过快的状况,央行加息的可能性越来越大。但是,第一,由于美国的利率正处于45年来最低点,人民币利率已远高于美元利率。如果中国升息,无疑将再次增大美元与人民币的利差,增加人民币升值的压力。第二,在缺乏债务约束的情况下,即使贷款利率提高1—2个百分点,也不足以抑制地方政府的投资扩张冲动。因此,实行更为严格的窗口管理措施,以及再次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应成为货币政策的立足点。
与货币政策相比,财政政策的作用余地和效果更为明显。鉴于我国当前经济发展的基本态势以及中央政府宏观调控的内在要求,本次人代会已确定的1100亿元的长期建设国债的发行规模应当根据经济形势的变化大幅度调减,在一定条件下甚至可削减经常性赤字规模。赤字与国债政策的主动“撤火”有利于抑制部分 行业 的投资过热、地方政府的债务风险和商业银行的信贷膨胀。国债政策的主动“撤火”也有利于防止可能出现的通胀压力。与此同时,财政支出内部结构需进行较大程度的调整,大力削减行政事业性支出以及带有明显收益的基础性资本支出规模,加大中央向西部地区和农村地区的转移支付力度,以腾出更大的财政支出空间,满足扩张性国债政策淡出后对西部开发建设和农村教育、卫生等公共支出不断扩大的需要。
对当前的投资膨胀倾向不能采用"一刀切”的行政性紧缩措施。既然投资过热从根本上来讲是地方政府过热,因此,调控的目标就不应是企业等市场主体,而应是地方政府本身。管住土地和与清理债务,将在很大程度上管住地方政府的短期行为。要坚决抵制超能力负债进行的投资,以破坏环境为代价进行的投资,以不顾资源约束进行的投资。在必要全国范围内开展一场地方政府债务的全面检查和调研,加强市场和社会对地方政府发债行为、债务规模和债务风险的监督和约束。要按照几部委通知要求,坚决落实对各类开发区的清查与撤并,一部分要彻底“摘牌”,一部分则要清理整顿。减少地方政府越权审批、违规滥占耕地现象,在全国范围内开展清理与规范各类减税、低价出让土地的优惠政策的工作。
民营经济与外资经济是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源泉,同时,民营经济和外资经济的周期波动也影响了国民经济走势。历史数据表明:非国有投资与全社会投资的变动趋势非常一致。尽管在改革以来的绝大多数时间里国有投资总量都超过了非国有投资,但是,由于非国有投资增长总是超前于国有投资增长,所以,真正决定全社会投资波动方向和幅度的不是国有经济,而是以民营和外资经济为主的非国有经济。2005年一季度,投资增长的主体力量仍是股份制经济、私营经济和外资经济。在应对周期性波动问题时,政府政策应一视同仁,不能因民营经济是长期鼓励发展的对象而网开一面。政府要遵循市场规律,对民间投资主体行为进行规范与适当的调控。可通过提高资本规模、技术水平、环境标准等方式,抬高相关产业的投资进入门槛,限制规模小、环境破坏明显、资源消耗大、技术含量低的低水平重复建设。
免责申明:本文仅为中经纵横
市场
研究
观点,不代表其他任何投资依据或执行标准等相关行为。如有其他问题,敬请来电垂询:4008099707。特此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