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焦炭市场 分析 预测
一、焦炭市场供求将趋于稳定
2005年春节过后出现在沿海地区的煤炭价格下滑势头,在3月份已经得到遏制。4月上旬,煤炭集散地供求关系逐渐平稳,港口平仓价格已出现抬头,一些主要消费地区市场行情开始转暖。随着集散地区和消费地区煤炭供求关系趋于稳定,市场信心正在恢复,预计近期煤炭价格将有所反弹,反弹幅度将取决于最近的资源状况。
春节以后,全国煤炭市场的运行状况出现了与去年不同的局面。一方面,原本略显紧张的煤炭供求状况短期内明显好转,市场交易的煤炭价格也在煤炭集散地区和消费地区下挫。同期,江、浙、沪、粤等主要煤炭消费地区的市场煤价也出现15~20元/吨左右的跌幅。另一方面,由于春节放假和煤炭安全生产方面因素的影响,一些产地煤炭资源渐紧,煤炭出矿价格上调。上述两方面情况,压缩了煤炭从产地到用户的流通过程中的利润空间,并导致价格出现倒挂现象。
3月份,国内煤炭市场运行明显分为继续回调和交易转暖两个阶段。3月上旬和中旬,国内沿海煤炭集散和消费地区煤炭资源状况依旧表现为相对充足状况,市场煤炭价格也延续下滑局面,但是主要煤炭产地煤炭资源紧张程度有所加剧,煤炭的出矿价格呈现上扬态势。3月下旬和4月上旬,虽然华东、广东两个主要消费市场的煤炭交易和价格继续稳定运行,但是在秦皇岛、天津等上游中转港口,市场煤的交易价格已呈现抬头之势,实际成交价格的底部已经得到提升。
从煤炭市场运行的基本面 分析 ,供求关系发生逆转是最近煤炭市场运行的主要特点,预示市场的调整行情已基本结束,煤炭价格即将步入恢复和上升阶段。
中能电力工业燃料公司的统计数据显示,3月国电直供系统电煤消耗一改前两个月的降势,而有所恢复,库存可用天数则相应下降。3月份,国电直供系统的日均耗煤指标有所恢复,比2月份增加12.35万吨,达到126.39万吨。由于全月电煤调进总量小于耗用总量,3月末国电直供系统的电煤库存总量比2月末下降了110万吨,达到1268万吨。
前期,由于价格下滑,部分中间商的煤炭库存已经出货殆尽,一些煤炭用户也有压低煤炭库存的行为。从5月份开始,南方地区的气温将逐渐升高,电力需求逐渐增长,检修的火电机组将陆续投入运行,煤炭市场也将从南到北逐渐步入夏季用电、用煤高峰。面对目前已经跌不下去的煤炭价格和即将旺盛的煤炭需求,中间商和用户已经开始寻找机会,增加煤炭采购或库存。
此外,安全生产对整体煤炭市场的实质性影响也正在迫近。三四月份我国陆续发生了山西省吕梁市香源沟煤矿、吉林省蛟河市腾达煤矿等重大瓦斯爆炸和渗水事故。不断发生的煤矿安全生产事故,正在促使国家主管部门和各级地方政府加强对煤矿安全生产的整治力度,自上而下的、经济的、政治的、管理的全方位煤矿安全治理手段和制度正在形成,这项工作对煤炭资源的影响已经在煤炭产地开始慢慢显现,对煤炭市场交易心态的影响也在逐渐放大。预计近期一些主要的煤炭产区的生产将受到进一步打击,煤炭资源紧张局面将有所加重。
从流通环节上看,市场煤炭价格倒挂局面仍然存在,上调了的煤炭出矿价格最终将引导市场煤价走出一波上涨行情。
春节过后的两个月时间,煤炭中转集散地区、消费地区出现与煤炭产地相背离的价格走势,虽然东部沿海地区出现煤炭价格下滑局面,但是产地煤炭价格则处于上扬或坚挺。这种煤炭价格倒挂局面,表明产地煤炭资源紧张的局面依然存在,煤炭市场的整体资源状况并没有得到根本性好转。在此背景下,上游地区对下游地区煤炭价格的压力一直存在,一旦下游地区煤炭资源环境有所改变,被压缩的煤炭营销利润空间便会膨胀,煤炭价格反弹将不可避免。
从运输环节来看,运输问题对煤炭供求的影响已经开始显现。港存煤炭的数量也在逐渐减少,铁路运输对这一通道煤炭供求的影响已经有所体现。与此同时,随着煤炭需求和交易升温,海上煤炭运力开始出现紧张局面,运价也已出现回升势头。财税政策变化也将加大煤炭成本,促进煤炭价格上扬。
综合各因素 分析 ,煤价下跌只是一个暂短的行情,随着煤炭需求旺季的到来,随着煤矿安全治理措施和财税等政策的到位,煤炭价格将在近期不可避免地出现反弹,重归上涨态势。
二、未来焦炭市场走势预测
1、未来焦炭需求和焦炭生产增长空间有限
中国钢铁工业已经进人一个平稳发展时期,钢铁生产仍将以转炉钢为主,生铁产量还会增加,化工、有色、机械铸造等 行业 还将持续增长,近时期内对焦炭需求量还会有所增加,但随着社会消费水平和消费结构的升级,尤其钢铁、机械、化工、有色等 行业 结构调整和技术进步,循环经济的深入发展,能源消费结构的变化,各产业焦炭消费的单耗或者总量将日趋下降,预期中国焦炭的生产与消费不会再出现像前几年那样的大起大落。我国焦炭 行业 发展和焦炭生产结构将逐渐趋于合理。
3、钢铁企业配套建设焦炉优势明显,外购焦炭将迅速减少,独立焦化厂将面临更大的挑战
随着钢铁企业联合重组,做大做强步伐的加快,高炉的大型化、自动化,对焦炭质量要求进一步提高;配备干熄焦等先进技术,焦化产品的高效回收,成本最优化,钢铁各工序循环经济的发展,炼焦煤一焦炭一焦(高)炉煤气、蒸汽、水等能源资源高效循环优化利用及发电等,顶替了轧钢加热炉等使用昂贵的重油和天然气等燃料,极大地降低了钢铁生产成本,均促使钢铁企业加快了焦炉配套建设。2005年新建投产焦炉中,钢铁企业配套新建焦炉产能已达到全国新增焦炉总产能的近60%,而且多数企业配备建设干熄焦和蒸汽发电等装置;近期已批准建设的鞍钢、马钢、邯钢新区、曹妃甸钢铁基地 规划 项目,以及武钢、本钢配套和正在筹划中的几个钢铁大项目,无一不将焦炉配套建设列入其中,且焦炉大型化、现代化趋势明显、马钢、武钢、鞍钢、曹妃甸钢铁基地以及筹划中的钢铁项目,在建和拟建的焦炉均为7米或7.63米大焦炉,且配备干熄焦及蒸汽发电装置等。预期目前产钢500万吨以上大钢铁集团均将全部配套焦炉的建设,可使本企业实现焦炭的自给自足。目前,我国大中型钢铁企业平均外购焦炭约30%左右的比重将逐趋下降至20%~10%左右。
3、国际焦炭贸易量的减少将抑制我国焦炭出口数量
据统计,2006年,除中国以外的国家超过600万吨的兴建焦炭产能增加,主要进口市场对中国焦炭需求都有不同程度地缩减。从主要需求国家及地区来看,随着欧盟内主要钢铁生产国自有焦炭产能的扩大和波兰焦炭供应的逐步稳定,欧盟对中国进口焦炭的依赖性日渐削弱,美国对中国焦炭的需求今年以来也呈下降趋势,年初就加大了从日本和波兰的进口量;巴西CSN钢厂爆炸高炉,减少了进口;印度计划将钢铁产量从2005年的3000万吨增加到2010年的2亿吨,事实上,目前中国焦炭出口的主要需求来源于印度市场。
4、警惕产量反弹、打压价格
在焦炭及焦化副产品价格上涨的带动下,焦化企业由亏损逐渐转向盈利,尽管一些厂家也仍然采取限产措施,但是在部分地区资源紧张的影响下,一些地区的厂家正在逐步提产,据中国炼焦 行业 协会粗略统计,2006年在建拟投产焦炉37座,总计产能将达2060万吨;其中,钢铁企业配套新建大焦炉15座。产能约870万吨,占总计产能的42.23%;独立焦化企业22座,产能1190万吨;其中煤矿集团建设12座,总计产能720万吨,占总计产能的34.95%。尽管一些地区要求继续限产,但是在焦化企业出现利润的情况下,人为性的限产较难达到良好效果。焦炭产量的增长将缓解短期资源紧张的局面,同时也可能使短期供需平衡的格局再次打破。
5、运输瓶颈难克服,港口库存不会大幅增加
从目前情况来看,焦炭运输紧张局面短期内还难以缓解,而从有关铁路部门获悉,10月份之前运输情况难有太大改观。而夏季是用电高峰季节,北方地区气候干燥少雨水,多以火力发电为主,铁路运力仍将优先保障电煤的供应,焦炭运输紧张的局面还很难缓解;而南方一些地区夏季多雨,雨水充足有利于水力发电,从而缓解火力发电所需大量电煤的压力,有利于缓解焦炭运输紧张的局面,但是南方夏季的暴雨将会对运输情况产生阶段性的不利影响?焦炭运输情况能否缓解将对市场产生较大影响。
三、2006年焦炭市场几大矛盾
2006年,焦炭市场最为突出的特点将是焦炭产能超过市场需求,这主要是源于焦炭产能的急剧扩张,2006年将有部分在建项目陆续达产,2007年焦炭产能将会全部释放。由此,2006年焦炭市场凸现几大矛盾,面临阶段性、结构性的市场供给过剩局面。
矛盾之一:焦炭产能扩张本身的结构性矛盾
从构成比例看,中国焦化产业存在结构性、非均衡性矛盾。以山西省为例,山西省大机焦、小机焦、改良焦在焦炭产量中的比例为55.8:32.4:11.8,小机焦和改良焦几乎占到总量的50%。据有关方面统计,山西省2005年至2007年间焦炭设计产能在150万吨以上的项目只有12个,2007年全部达成后产量为2530万吨,占全省焦炭产量份额仍然不大,整个焦化 行业 集中度较低。
矛盾之二:焦炭产能扩张与炼焦煤紧张的矛盾
焦煤采购与焦炭供给存在较大相关性,焦煤价格计入焦炭成本,在一定程度上对焦炭价格起到支撑作用。焦煤货紧价扬,与不断增加的焦炭产能构成矛盾。
焦煤紧张源于钢铁工业耗煤增加、焦炉扩建加速、焦煤储备相对不足、运输制约、工艺落后所产生的浪费等因素。2006年,预计中国钢铁产业和焦化 行业 增速仍会保持在20%以上,全国焦炭产量将达到2.66亿吨,消耗焦煤约39亿吨,而焦煤产量仅占原煤产量的20%左右,焦煤紧张态势不可逆转。
焦煤紧张最直接的体现是价格变化。炼焦煤长协价格达125美元/吨,涨幅接近130%;日、澳半软焦煤价格为80美元/吨(FOB),增幅达100%;日、澳LV喷吹煤价格为100美元/吨(FOB),增幅达120%。国内焦煤供应价格涨幅为60~120元/吨,山西焦煤集团炼焦煤价格涨幅为80~130元/吨。炼焦原料煤已经占到焦炭生产成本的近80%。
焦煤价格的上涨行情,一方面对焦炭价格形成一定支撑,另一方面也对焦化企业利润造成严重打压。部分盲目扩张的小焦化企业受到焦煤、运输、配额等因素影响,企业利润甚微。炼焦原料煤的供给能力和价格,成为决定未来焦炭供给能力和价格的关键因素。
矛盾之三:焦炭产能扩张与市场需求相对不足的矛盾、
钢铁和焦炭两者之间存在正相关性,钢铁产能和价格的上扬将拉动焦炭产能和价格上升,反之亦然。目前,从整体来看,钢铁业产能绝对量增幅较大,但相对于焦炭产能增幅,需求呈现相对不足局面。钢铁工业消耗焦炭约占中国焦炭总需求量的70%。2005年,预计我国焦炭年产能将达2.66亿吨,可满足生产4亿吨钢的需求,焦炭供需市场面临阶段性供给过剩。
国内焦炭市场面临来自三方面的市场竞争:一是国外焦炭生产和出口市场有所恢复,二是联合钢铁企业自身焦化项目扩建增多,三是钢铁工艺提高导致用煤替代焦炭数量的增加。尽管这些因素尚未动摇中国在国际焦炭生产和出口上的强势地位,但也在一定程度上形成竞争,抢占了部分国际客户和降低了对焦炭的部分需求。
中国焦炭竞争 市场发展 迅猛,东欧焦炭出口超过500万吨,2005年乌克兰还增加出口200万吨。印度焦炭产量1150万吨,2005年预达到1500万吨。美国钢厂则以多用刻钢少用生钢的办法,减少焦炭用量。国内外大型钢厂近来改建和扩建焦炉生产,焦炭自给能力增强,对焦炭依赖程序减少,并凭借综合利用优势,产能有扩大趋势。同时许多钢厂也强加了对喷吹煤、油、气等替代燃料的使用数量,从技术上减少了对焦炭的需要。
矛盾之四:焦炭产能扩张与运输制约的矛盾
焦炭运输问题,很大程度上是山西焦炭的外运问题。目前,山西焦炭外运产量占全省焦炭量的80%,铁路运力远远不能满足焦炭产能增加的现状,由于期中约2/3通过公路外运,公路运输成本远远高于同程铁路运输成本,致使焦化企业成本增加,利润相对减少。
2006年,铁道部将安排增加煤炭运输1亿吨,冶金煤运力仅新增200万吨,且多焦中在汾西、霍州两地。山西省启动的北、中、南三大铁路通道工程也将到2008年左右竣工。因此,短期内铁路运能大副度提高的可能性不大,运力不足将继续成为一段时间内制约山西焦炭生产规模增长的重要因素。
从长期来看,作为国民经济支柱的钢铁业也将呈上升趋势,从而全面带动焦化 行业 稳因发展;但短时期内,阶段性、结构笥的焦炭市场供给过剩局面将存在焦炭市场几大矛盾难以化解。随着国家宏观调控的稳步落实和市场经济的自发调节,矛盾也将在不同时点和不周范围内有所转化。因此焦炭生产和价格将会理性回归,趋于稳定。
四、炼焦煤需求预测
焦煤市场已经从供应紧张转向过剩,焦煤价格将较上一财年跌10-20%。由于大量焦煤通过合约销售,因此从4月1日开始现货市场几乎不存在。
炼焦煤供应紧缺使得国际矿业巨头更加看好这一市场前景。总部设在墨尔本的国际能源巨头必和必拓公司(BHPBillitonLtd.BHP)早些时候宣布准备加大炼焦煤产量的举动就显现了这一趋势。该公司当时表示,计划把炼焦煤的年产量从06年的5800万吨提高至2010年的1亿吨。必和必拓认为,全球钢铁需求会进一步增强。它们在印度、美国和俄罗斯的钢铁厂客户都在提高产能;中国的钢铁企业也不例外。必和必拓认为,到2010年,全球炼焦煤的年需求将从目前的约1.9亿吨增至2.7亿吨。必和必拓公司目前年产铁矿石1亿吨以上,每年向中国出口铁矿石3500万吨左右。
根据国际能源组织EIA的预测,到2010年炼焦煤基本保持不变,主要原因是发展中国家扩大钢铁生产所需炼焦煤的增长,大部分为发达国家钢产量下降而少用的炼焦煤所抵消;同时,由于电炉钢产量的比重上升,以及高炉喷吹煤粉(动力煤)增加,使炼焦煤需求减少。
第二节 中国动力煤市场 分析 预测
一、2006年中国动力煤市场 发展 分析
2005年,一大批火电机组将陆续投入运行,新机组的运行大幅度增加煤炭需求量,预计06年电煤需求量将增加8000万吨以上。电煤需求量的大幅增加,成为动力煤市场稳定发展的强力支撑。同时,在电煤需求量大幅增加的情况下,政府要求电煤市场化运作态度日渐明朗。05年12月,经国务院批准,国家发改委下发了《关于建立煤电价格联动机制的意见的通知》,其核心内容就是实施煤电价格联动。地方政府或其职能部门不得直接干预煤价,煤价由供需双方根据市场情况确定,电煤开始按照政府的意愿进行市场化运作。
2006年1-6月各月末原煤产量增减变化
项目 | 1月末 | 2月末 | 3月末 | 4月末 | 5月末 | 6月末 |
---|---|---|---|---|---|---|
全国总计 | -10.6 | -4.8 | -3.1 | 2.4 | 3.4 | 4.4 |
国有重点矿 | -8.7 | 4.7 | 4.8 | 8.1 | 8.8 | 9.1 |
国有地方矿 | -12.6 | -26.4 | -11.3 | 0.9 | 1.6 | 1.9 |
乡镇煤矿 | -12.7 | -14.9 | -14.8 | -8.2 | -5.1 | -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