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销售组织及结构调查 分析
一、主要销售模式 分析
1、代理制
独立的法人组织,并与委托方有长期稳定的关系,只拥有销售代理权,不拥有代理商品的所有权,即产品流和所有权流分离,履行代理的权利和义务,法律效果由委托方承担,代理商收入是佣金而不是购销差价,减轻企业库存压力,拓宽销售门路,生产企业重点放在生产和新产品的研发上,充分利用代理商渠道资源,迅速拓展市场。特别适用于跨国市场开拓,法制尚不完善,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易出现三角债,代理商隐瞒销价,销售值以及随意提高售价,导致价格体系混乱,代理商不注重品牌形象,市场培育和新市场开拓,不注重市场长期性,市场信息反馈不及时不全面,厂家负担与风险会加重。
2、买段制
利用经营商家现成的销售网络很快进入市场,规避经营风险,特别是贷款回收风险,公司可以将绝大部分精力投入内部生产管理和新产品开发上,流通企业为生产企业垫付了大量资金,从而加速了资金周转,难于进行价格控制,中间商采取高价销售行为,大大提高其中间利润,难于进行宣传控制,宣传不注意品牌和形象长期性,仅进行商业炒作,不能规范买断商行为,买断商的议价能力越来越强,对于新产品推出没有网络优势。
3、直营式
有全面控制市场,彻底掌握终端用户,全面提升市场铺货率,有利于实行长期战略,有利于品牌营运,品牌提升和新产品进入同一网络,能够较好控制价格体系,把握利润空间,市场信息的收集,反馈速度和效率提高,能够进行优质快速服务,能够很好进行促销实施和控制,初期进入市场阻力较大,建立网点时间较长,终端网点的收款工作较为困难。
需要极强的对营销队伍管理和控制力,直营一般采用对区域市场管理人员承包或高佣金的方式,区域管理人员为了自己的利益,而进行串货或降低售价的方式,直营的企业广告及促销实施一般由区域市场对自己进行操作,容易导致广告费用难以控制,一般既有销售功能又有促销实施和网点维护功能,但区域代表往往只注重销售而忽略网点的维护和培育,分级管理体系必须很完善,否则容易导致腐败等现象,人,财,物不能有效分离,要求公司具有完善的监控体系。
4、经销制
利用经销商的网络和销售经验,迅速拓展市场,降低网络建设费用并提高资金的回转率,经营风险较代理商小,对商家和市场控制较买断制强,厂家和经销商分属不同的利益主体,厂商双方存在目标错位,观点不同,期望偏差等多方面的矛盾,冲突难以避免,对经销商的管理较难,企业在销售过程中产生惰性,对市场的控制力较弱,企业利益流失,企业承担较多的渠道风险。
5、助销制
厂方代表全面负责区域市场内市场拓展与管理事务,组建经销商下属销售队伍或理货队伍,提供专列销售培训,提供进场费,陈列费等系列支持,公司设立专门部门保障助销理念的实施,公司提供各种实物赠品保障销售,最大限度控制零售终端,最大限度管理控制经销商,确保厂家各项市场及销售政策的高效实施,最大限度的利用了经销商的资源,引起经销商对厂方品牌重视,与经销商结成伙伴关系,化交易营销为伙伴营销,并不是所有厂家均适用助销理念,厂方派驻代表掌控经销商及市场的能力问题。一方面由于厂方代表本身的谈判,管理,沟通等能力问题,另一方面厂商代表素质问题。
6、直销式
直接与最终消费者进行交易即不需要代理商,批发商或零售商等中间环节的各种营销形式。具体包括:直接回应广告,直邮,门到门营销,邮购,电话营销,会员制直销,上门推销,网上购物,回应率高,节省广告宣传费用,促进新产品,新技术的推广,对人才具有吸引力,方便消费者,稳定地增大销售辐射面,产品的价格一般低于同质同类产品,消费者可从中得到好处,可建立用户长期的忠诚度,初期建立稳定客户群较长,前期投入的费用较大,需要强的管理能力和完善服务体系,消费者对产品的需求大,容易激发购买欲望,需要强大的客户管理体系进行支持。
7、协同销售模式
将销售过程分解,查资料,打电话,拜访签单,回访等过程分配给擅长的人员进行操作,有效发挥个人的长处,同时,公司控制整个过程,降低业务员离职分险。缺点是各个过程由不同的人操作,容易出现配合不上和协调困难的问题。谷歌在多家代理商推广,难度比较大,需要前期大量投入,不适合小公司。
8、在线销售
主要通过在线广告吸引用户上门购买,属于广告+等客上门的模式,这种类型客户主要来之两类,一类是老客户以及转介绍客户,依靠口碑来的。第二类就是广告宣传而来的客户,因此,在线销售模式第一需要有一定的客户积累基础,第二,需要有一定的广告投入。
从公司的发展阶段上看,初期一般都是通过主动出击,快速积累大量客户,等公司有了一定知名度和客户积累后,就要开始进行一些广告的宣传,凭品牌和老客户口碑逐步开辟等客上门的销售模式,将公司的销售收入来源多元化,规避风险。
9、电话+拜访直销
这种销售方式也叫单兵直销型,这是大多数公司的模式,主要是让业务员单兵作战,自己查资料,打电话,拜访客户,签单等等。全凭业务员的个人素质和能力,属于劳动密集型销售方式。这类模式容易造就英雄业务员,也容易造成业务员离职,对于公司来说控制风险大,不好控制。
二、主要销售组织架构 分析
典型企业销售渠道架构图
三、主要销售战略 规划 分析
企业在确立目标市场和竞争优势后,企业的产品就将进入市场营销阶段。企业必须根据市场定位确立的内容及思路进行有效的营销策略选择,营销策略的选择是对企业市场定位的延伸和实际市场操作执行。企业在选择营销策略时须考虑下列影响因素:
1、企业的资源能力
主要指人力、物力、财力和技术状况。企业实力雄厚,供应能力强,可采用无差异性或差异性市场策略;如果资源少,无力兼顾几个市场,宁可采用密集性策略,进行风险性营销。一些产品产量较少、市场占有率低的企业,动不动就宣称什么它的“产品广泛应用于多个领域,并行销国外”,这未必是良策。
2、产品特点
如果企业经营的是同性质产品,如企业生产的产品差异性较小,竞争主要集中在价格上,这就比较适合采用无差异性营销策略;反之,企业经营的是差异性较大的产品,如新型光功能玻璃,附加值大,其品质、性能差别较大,客户选择时十分注意其功能和价格,并常以它们所具有的特性为依据,对这类同质性低的产品,宜采用差异性或密集性策略。
3、市场同质性
如果客户的需求大致相同,对销售方式的要求也没多大差别,即市场类似程度大、同质性高,可采用无差异性市场策略;市场需求差别大,客户的要求各不相同,则宜采用差异性市场策略或密集性市场策略。
4、产品生命周期
它一般有投入期、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四个阶段。企业应随产品生命周期的发展而变更目标市场策略,尤其要注意投入期及衰退期两个极端时期。当新产品处于投入期时,重点在于发展客户对产品的基本需求,一般很难同时推出几个产品,宜采取无差异性市场策略,以探测市场需求与潜在客户。当然,企业也可发展只针对某一特定市场的产品,采取密集性市场策略,尽全力于该细分市场。当产品进入衰退期,企业若要维持或进一步增加销售量,宜采用差异性市场策略,开拓新市场。或采取密集性市场策略,强调品牌的差异性,建立产品的特殊地位,延长产品生命周期,避免或减少企业的损失。
5、竞争者市场策略。企业采用何种策略为妥,往往还要看竞争者采用何种策略。一般是采用同竞争对手针锋相对的策略,以便更有效地占领市场。要因地制宜 研究 竞争双方条件,不能机械运用,比如,假定竞争对手是个弱者,当他采用差异性营销策略时,企业也可实行无差异性策略。
企业不应到处与人竞争,而应采用“田忌赛马”的策略,用自身的优势和别人的劣势竞争,也就是确定本企业最有吸引力的、最有效服务的目标市场,在目标市场上选择合适的营销策略,确立企业的竞争优势。
第二节 销售区域调查 分析
一、主要产品品种销售区域分布
按照经济区来划分,汽车市场较为活跃的地区是珠三角经济区、长三角经济区、京津塘经济区。这三个经济区同时也是中国最有可能形成城市群的地区,对于汽车这种中短途交通工具来说,车载智能信息系统的市场需求也是非常明显的。这些地区是车载智能终端市场拓展的首要地区,也是销售分布较大的地区。
二、新产品销售区域分布预测
我国未来汽车保有量将主要取决于经济发展速度,我国北京、上海、江苏、浙江、山东等经济较发达的地区,其对汽车的关注度远大于现有的保有量。全国38%的关注人群集中在这五省市,却仅拥有全国30%的汽车保有量,潜力大小不言而喻,是我国目前车市的最热点所在。这部分地区随着汽车保有量的增长,对车载智能信息系统终端的需求也将水涨船高。
第三节 品牌策略 分析
品牌策略是一系列能够产生品牌积累的企业管理与市场营销方法,包括4P与品牌识别在内的所有要素。主要有:品牌化决策、品牌使用者决策、品牌名称决策、品牌战略决策、品牌再定位决策、品牌延伸策略、品牌更新。
1、品牌化决策是指企业决定是否给产品起名字、设计标志的活动。尽管品牌化是商品 市场发展 的大趋向,但对于单个企业而言,是否要使用品牌还必须考虑产品的实际情况,因为在获得品牌带来的上述好处的同时,建立、维持、保护品牌也要付出巨大成本,如包装费、广告费、标签费和法律保护费等。
2、品牌使用者决策是指企业决定使用本企业(制造商)的品牌,还是使用经销商的品牌,或两种品牌同时兼用。一般情况下,品牌是制造商的产品标记,制造商决定产品的设计、质量、特色等。享有盛誉的制造商还将其商标租借给其他中小制造商,收取一定的特许使用费。近年来,经销商的品牌日益增多。西方国家许多享有盛誉的百货公司、超级市场、服装商店等都使用自己的品牌。
3、品牌名称决策是指企业决定所有的产品使用一个或几个品牌,还是不同产品分别使用不同的品牌。在这个问题品牌策略上,可以大致有以下四种决策模式:
1)个别品牌名称。即企业决定每个产品使用不同的品牌。
2)对所有产品使用共同的家族品牌名称。即企业的所有产品都使用同一种品牌。
3)各大类产品使用不同的家族品牌名称。
4)个别品牌名称与企业名称并用。即企业决定其不同类别的产品分别采取不同的品牌名称,且在品牌名称之前都加上企业的名称。
4、品牌战略决策有5种。即:产品线扩展策略、品牌延伸策略、多品牌策略、新品牌策略、合作品牌策略。
5、品牌再定位决策是指一种品牌在市场上最初的定位也许是适宜的、成功的,但是到后来企业可能不得不对之重新品牌策略定位。原因是多方面的,如竞争者可能继企业品牌之后推出他的品牌,并削减企业的市场份额;顾客偏好也会转移,使对企业品牌的需求减少;或者公司决定进入新的细分市场。
6、品牌延伸策略是将现有成功的品牌,用于新产品或修正过的产品上的一种策略。品牌延伸(BrandExtensions),是指一个现有的品牌名称使用到一个新类别的产品上。品牌延伸并非只借用表面上的品牌名称,而是对整个品牌资产的策略性使用。
我国车载智能信息系统终端企业需要提高对品牌战略的重视,树立起品牌意识,将产品技术、产品质量等内在指标作为坚实的基础和后盾,并积极发挥市场营销、品牌设计与策划的作用,打造中国百年品牌,靠核心竞争塑造知名品牌,靠知名品牌提升自己的竞争优势和无形资产。
免责申明:本文仅为中经纵横 市场 研究 观点,不代表其他任何投资依据或执行标准等相关行为。如有其他问题,敬请来电垂询:4008099707。特此说明。
上一篇:竹纤维产业布局及影响因素分析
下一篇:阻水带产业布局及影响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