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产业区域布局现状
1、长三角地区
长三角地区服务业发展的重点领域是金融服务业、会展业、咨询业、商贸流通业、物流业。要坚持实施“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开放型发展战略。一是要加快长三角地区以延伸产业链、发展产业集群为核心的结构调整,加快产业升级。二是要大力实施“走出去”战略,将过剩的生产能力中具有比较优势的技术和产品,向长三角周边地区,向一些发展中国家转移。
要把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集聚区作为上海调整产业结构,提高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抓手和重要举措。一是要把商业、会展和各类服务业集成,使集聚区成为总部集中地。二是要把集聚区作为服务长三角、辐射长三角的重要载体。三是要让通过对资金流、物流、人才流、信息流、技术流等要素的集聚,提高城市综合服务功能。
2、珠三角地区
泛珠三角区域合作是以服务业为主要内容的区域合作。主要是要通过整合香港的服务业优势,广东的制造业优势和其他省区的资源、劳动力、市场优势,共同打造全球性的制造业基地。可以在会展业、金融保险业、旅游业、环保、物流业、信息产业等6个领域重点推进泛珠三角服务业的合作发展。珠三角地区以广州、深圳、东莞领衔,是我国三大会展经济产业带之一。泛珠三角区域内既有我国东、中、西部三个不同的区域金融特征,又有“一国两制”下的三个货币区域、三种金融制度的特点。我国很多享誉中外的旅游胜地都位于泛珠三角区域内。加强泛珠三角区域的环保合作对于实现整个区域内部经济的健康、高效、可持续增长意义重大。泛珠三角区域各地区之间经济来往频繁,进一步整合区域物流资源,对泛珠三角地区区域经济一体化能起到重要推进作用。泛珠三角区域内的广东、福建是全国的信息产品制造业中心,而香港是国际性的信息服务业中心,二者优势结合,能为区域内其他内地省份的信息化建设提供相应的软、硬件支持。
3、环渤海地区
服务业的合作发展为环渤海区域特别是京津冀新的联合态势注入了活力。首先要推动京津冀北的经济整合,增强其辐射和集聚功能,使其成为环渤海地区的核心经济区。各省市应在区域合作基础上重新做好城市功能定位。如北京是知识经济大本营,积聚了大量研发中心和营运总部,要重点发展现代服务业;河北是农业、基础工业、钢铁、建材基地,有几个港口,可以发展生产性服务业。
环渤海地区服务业发展的重点领域是物流业、金融服务业、会展业、咨询业、旅游业、环保、信息产业。
(二)推进现代服务业发展的两大着力点 分析
1、着力于促进传统产业提升,广泛应用信息技术
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是与一定的经济发展水平及特定经济时代相联系的。从产业发展规律来说,没有第一次产业和第二次产业的发展,就不可能有第三次产业的发展,更不会有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前些年,有些城市为发展服务业提出了“退二进三”的产业调整和发展思路,即鼓励企业从原来的加工制造业退出,转入服务业。现在再看这些城市发展起来的第三次产业就可以发现:不是饭馆就是地摊,根本就不具有现代服务业的特征。其中也还有的城市在经过了几年的“退二进三”后,又退了回来,将“退二”又改为“进二”了。所以,发展现代服务业必须遵循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建立起三次产业统筹发展的理念,逆产业发展规律而动,孤立地去发展现代服务业只能是缘木求鱼。只有在传统产业发展的基础上,通过分工与融合促进传统产业得以提升,并带来对现代服务业的新需求,才是发展现代服务业的正确选择。
第一、二、三次产业的发展是一个逻辑的进程,但却并不拒绝分工与融合,通过分工与融合不仅可以使得原有的产业得以提升,同时又会衍生出新的产业形态。就第一次产业的农业来说,围绕着产前、产中、产后的分工与融合,不仅可以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过渡,而且可以衍生出农业的生产销售服务、科技服务、信息服务和金融服务等新型服务业态及其产业体系。就第二次产业来说更是如此,通过专业化分工与产业化融合,对传统制造业实行主辅分离,改变大而全、小而全的企业组织方式,不仅可以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促进传统制造业提升为先进制造业,又可以增加制造业对生产性服务的市场需求。作为第三次产业的传统服务业来说,无论是零售、餐饮等传统的消费性服务业,还是生产资料供应等传统的生产性服务业,也同样需要逐步加以改造和提升,在条件成熟时有的还可以用现代服务业的新型业态加以替代,从而实现由传统服务业向现代服务业的产业转型与提升。所以,只要着力于传统产业的提升,就会给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带来契机。而且我国目前正处于经济转型时期,许多传统产业都面临着改造和提升,这更是平添了发展现代服务业的无限商机。
从国际经验看,现代服务业的发展主要是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广泛运用以及网络化。这是因为现代信息技术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服务的固有属性,不但可以做到面对面服务、个性化服务、即时性服务等等,而且数字化的服务产品还可以存储、远距离传送,从而又具有了可交易性。现代信息技术的广泛运用及网络化,使现代服务业也具有了“制造化”的新趋向,即不但可以像制造业那样进行定制生产,同时也可以像制造业那样获得规模经济带来的好处。由于信息技术的进步打破了时间和空间对商业活动的阻隔与限制,从而使得现代服务业已经成为一种由不同经济活动组成的多样化的群组,并越来越呈现出“虚拟化服务”、“非中介服务”等新特征。而且,作为智力密集型部门并处于价值链高端的现代服务业,其高能量又可以借助于信息技术超地域地辐射,由此所带来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就更是十分可观了。
但是如果在信息技术水平还很低,或者还不能得以广泛应用的情况下,现代服务业即使具备一定规模,其规模经济和现代化的程度也是要大打折扣的。我国的信息技术和产业发展虽有一定基础,但在应用上却远远不够,不仅是消费性服务业的信息应用尚有很大差距,就是为制造业服务的信息嵌入技术也未能充分发挥其潜能。为了推进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当前最重要的是必须打破信息技术领域的 行业 垄断,降低服务费用。从国外经验看,电信、网络等信息服务费用的下降,可以带动许多相关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并产生一种乘数效应。在此基础上,还要充分利用研发机构的力量加强将信息技术应用于服务业的 研究 和开发,对那些采用信息技术的企业实行奖励或给予适当补贴等政策,推动现代信息技术在服务业的广泛应用,以信息化来促进我国服务业的现代化。
2、着力于承接国际产业转移,不断优化发展环境
近些年,在全球经济发展存在诸多变数的大背景下,跨国公司纷纷开始了新一轮全球产业布局的调整,从而使得服务业的国际转移成为重要趋势。一方面,制造业的国际转移仍是全球产业格局调整的重心,而另一方面,服务业向新兴市场国家转移的趋势也渐趋明显,并成为热点。从服务业的国际产业转移来看,主要呈现三个层面:一是一些与跨国公司有战略合作关系的服务企业,如物流、咨询、信息等服务企业,为了给跨国公司在新兴市场国家开展业务提供配套服务而将服务业进行国际转移,或者是服务企业为了开拓东道国市场和开展国际服务贸易而进行的服务业国际转移;二是跨国公司业务的离岸化,即跨国公司将一部分服务业务转移到低成本国家;三是服务外包,即企业把非核心的辅助型业务委托给国外其他公司。对于东道国而言,第一和第二层面的服务业国际转移都表现为服务业的外商直接投资。而第三层面的服务外包,由于不需要外商直接投资,且具有更多的灵活性,发展势头同样被人们看好。美国作家托马斯?弗里德曼在其所著的《世界是平的》一书中,把这种现象形象地比喻为“世界已经开始变平”。
从我国实际出发有选择地承接国际服务业的产业转移,不仅可以加速现代服务业的发展,也可以通过引入新型业态、先进技术和完善的企业治理结构,加快提升我国服务业的现代化水平和国际竞争力。在引进现代服务业的项目选择上,应当立足于培育和发展壮大国内产业,并以“功能”为主要取舍标准:一是要考虑功能的稀缺性,着重引进我们缺失的服务功能;二是要考虑功能的大小,着重引进服务功能大的项目;三是要考虑功能的集聚性,着重引进那些能带来其他服务集聚的项目。在引进项目的同时,还要发挥我国人力资源丰富的优势,把承接国际服务外包作为扩大服务贸易的重点。在一些具备条件的沿海地区和城市,加快培育一批具备国际资质的服务外包企业,形成一批外包产业基地,积极承接包括信息管理、数据处理、财会核算、技术研发、工业设计等在内的国际服务外包业务。承接国际服务业的产业转移并不是只有“引进来”才能承接,支持国内有条件的服务企业“走出去”,同样也可以实现我们所说的“承接 ”。要扶持出口导向企业发展具有比较优势的服务贸易,在国际竞争与互利合作中承接产业转移,寻求共同发展。
现代服务业在市场准入、经营、定价等方面通常要受到较多的管制,而传统的分头管制、多重管制以及过度管制的体制框架和政策规定,又对现代服务业发展有着较大的抑制作用。因此,必须通过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来优化发展环境,重点在于改革政府的管制框架及政策调整,创新发展机制,提高市场化程度。一是要在明确 行业 要求和经营资质的前提下放松进入管制,扩大非公有经济比重,形成多元经济主体参与的格局,促进现代服务企业数量和规模的增大;二是要在确定服务标准和加强 行业 监管的前提下放松经营管制,扩大服务企业经营范围,实行按质论价、差别化价格等市场定价方式,实现充分竞争,增强其发展活力。现代服务业具有在中心城市及中心区域高度集聚的特点,其产业集聚所带来的互补、共享等外部经济效应也十分明显。针对这一特点,在其发展的外部环境上要突破所有制、部门、 行业 和区域的界限,通过合资、并购、联合等方式,实行连锁和集团等规模化发展,共享资源和市场,充分发挥外部性优势,提高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水平。
在努力增加供给的同时还要积极扩大市场需求,营造有利于扩大现代服务消费的市场环境。社会分工越细、专业化程度越高,对现代服务业的需求就会越大,现代服务业就越发达。因此,应当通过财税、信贷、土地、价格等政策,鼓励和引导生产制造企业改造现有业务流程,推进业务外包,增加对现代服务业的市场需求。就政府自身来说,也应当通过行政体制改革努力扩大政府采购的规模和范围,把政府的服务性投入通过不同方式引入市场竞争机制,促进现代服务业市场的扩大和完善。而现代服务消费需求的扩大及其市场的完善,客观上又有利于降低资源消耗,降低社会交易成本,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最终提高我国产业的现代化水平和国际竞争力。
免责申明:本文仅为中经纵横 市场 研究 观点,不代表其他任何投资依据或执行标准等相关行为。如有其他问题,敬请来电垂询:4008099707。特此说明。
上一篇:电动玻璃升降器产品投资前景研究
下一篇:智能座便器行业发展概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