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荞头的简介
荞头,又称藠头,为多年生草本百合科植物的地下鳞茎,叶细长,开紫色小花,嫩叶也可食用。成熟的藠头个大肥厚,洁白晶莹,辛香嫩糯,含糖、蛋白质、钙、磷、铁、胡萝卜素、维生素C等多种营养物质,是烹调佐料和佐餐佳品。干制藠头入药可健胃、轻痰、治疗慢性胃炎。据《本经》记载:藠头“治金疮疮败,轻身者不饥耐老”、“治少阴病阙逆泄痢,及胸瘅刺痛,下气,散血,安胎。”如此既好吃又治病之物,世间实为难得(可行性 研究 报告)。
第二节 荞头的栽培技术
特征特性在为百合科葱属能形成小鳞茎的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作2年生栽培。
根为弦状,一般有6~16条。
茎为盘状短缩茎,叶着生其上。叶片丛生,基叶数片,长50厘米左右,细长,中空,横断面呈三角形,有3~5棱,不明显。叶色浓绿色,稍带蜡粉。膨大的鳞茎为短纺锤形,长3~4厘米,横径1~2厘米,着生于短缩茎上,白色或稍带紫色。生长期分蘖力很强,一个鳞茎栽植后可分生5~20个,多达10~20个。用鳞茎繁殖,一般是秋栽夏收,春季鳞茎膨大,初夏抽蔓开花,顶生伞形花序,花紫色,有雌雄蕊,但不易结籽。
荞头适应性广,对气候要求不严格,适宜凉爽,在冷凉的气温下生长良好。生长发育适温为15~19℃,30℃以上的高温则休眠越夏,10℃以下生长缓慢,不能忍受0℃以下长时间的低温。
荞头属长日照作物,长日照条件下有利于鳞茎发育。较耐弱光、耐阴,适宜间套作栽培。在较强的光照下也能生长。生长期要求较高的土壤湿度和较低的空气湿度,怕涝、怕旱。生长前期过湿分蘖减少,后期过湿鳞茎减产。
在对土壤要求不严格,耐瘠薄,适于多种土壤栽培。但以排水良好的疏松壤土、砂壤土为佳。莲的吸肥力强,在砂壤土中生长产量最高,品质最好。在适于间套作,忌连作。
荞头的生育周期分为下列四个:
苗期:从播种后20天出苗,直到第二年初春,叶片达18片左右时为止为苗期。苗期叶片数和须根数不断增加。
鳞茎形成期:苗期结束后,1个月内为鳞茎形成高峰期。此期种鳞茎内原鳞芽和冬前分化的鳞芽形成7~11个单个小鳞茎。
鳞茎膨大期:从春末至初夏,温度升高,叶片生长受抑制,叶鞘增厚,老化加快,同化产物大量转入鳞茎。开花期:中夏抽蔓开花,一般不结籽。
第三节 荞头的出口信息
万载县是传统的荞头种植、加工大县,产品出口日本、韩国等地。本县种植的荞头由于各种原因,种植面积一直小,满足不了加工企业的需求。近年来,该县加大支持力度,加大政策扶持,技术培训,农技人员技术指导等措施,采取出口商+企业+合作社+农户的方式,并采用有机种植方式,成功实现规模化生产。仅2017年,该县出口日本、韩国的荞头就有1万多吨,实现产值9000多万元。
第四节 荞头的发展现状及前景
荞头起源与分布薤起源于中国,中国自古栽培。据记载我国殷汤时即有种植和食用习惯,至今3000~4000年。中国江西、福建、浙江、湖北、湖南、四川、云南、贵州、广东、广西等省地都有种植。
近百余年来,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从农村的零星种植发展成数个较为集中的产区,如湖北省武昌、鄂城、大冶三县交界的梁子湖畔,江西省新建县、福建省的霞浦县、云南省开远县。近年来,随着出口事业的发展,武汉、南昌、云南省开远等地相继建立了生产基地,生产罐头畅销日本及我国港澳地区。目前,日本、朝鲜、韩国、俄罗斯等国家也都有引种栽培。
预测荞头在中国是稀特蔬菜,栽培面积较少。但是薤的食用价值很高,又是国际上畅销商品,中国的出口蔬菜之一。因此,大力发展,扩大面积很有必要。目前薤的栽培局限于江南诸省,其实,华北地区利用塑料大棚等保护设施也可以进行栽培。今后在北方适当栽种,以供人们消费很有必要。
免责申明:本文仅为中经纵横 市场 研究 观点,不代表其他任何投资依据或执行标准等相关行为。如有其他问题,敬请来电垂询:4008099707。特此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