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发展问题
包括汽车电子喇叭在内的我国汽车零部件 行业 面临的主要问题是边缘化。
目前,我国汽车零部件企业的60%被外资所控制,我国自主汽车零部件企业依然以散、乱为特征,正逐步被挤出整车配套体系;在国内外中低挡汽车零配件市场生存,正日益被边缘化。具体表现在:外资挤压,我国汽车零部件企业生存空间越来越小、原材料价格和人力成本持续上行,中国汽车零部件又遭遇印度挑战、国内市场上的自主品牌企业也开始弃用自己的产品,整车由外国零部件组装,自主研发的零部件正被吞噬等。。
第二节 应对策略
要化解我国汽车零部件企业化解边缘化危机可在五个方面下工夫。
一、要“靠上去”,主动与整车企业“套近乎”,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有专家指出,国内零部件企业与整车厂之间没有建立长期协作、共同发展、互利互赢的战略合作关系,也是影响国内零部件产业健康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目前,国内自主零部件企业整体配套能力不强,专业化水平较低,自主开发系统集成能力薄弱,跟不上整车开发的步伐,中国汽车零部件企业整体竞争力呈下滑趋势。零部件企业应该认识到,如果不进行新技术的联合研发,企业的前景不容乐观。因此,积极主动寻求与整车企业建立长期合作伙伴关系,以及建设公共技术联合研发平台,是企业首先应该做的事情。
为此,一是要提前介入,超前开发。即在整车的研发初期就介入,互相帮助,共同创新;二是要积极跟进,同步开发。就产品而言,将汽车主要总成和关键零部件与整车的设计同步进行,可以大为缩短汽车产品的设计开发周期,满足产品的个性要求;可以帮助零部件企业与整车厂在技术或资金上紧密联系并成为战略伙伴关系。零部件企业要提高快速反应能力,积极跟进整车的研发速度,对整车研发进行技术跟踪;做到同步生产,同步试制,同步研发,以相互拉动发展;三是要密切关注整车厂家和汽车市场的变化。因为零部件企业的利益已经与整车企业绑在一起,要想在充满挑战的环境下生存,零部件企业必然要关注汽车市场和整车生产厂家的变化,否则,就只能从中国汽车产业中黯然退出。
二、要“ 冲上去”,坚持技术和产品创新,彻底摆脱“生产上、技术上、研发上被越来越边缘化”的局面。虽然我国零部件企业有长足进步,但与发达国家相比,国内零部件企业和产品还有很大差距。中国零部件厂商主要提供一些附加值较低的产品。一些最新的核心技术,我们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并未缩小。目前,发动机、汽车电子领域的关键核心技术都掌握在跨国零部件巨头手中,一旦相关技术和法规标准升级,我们的整个汽车产业都处在非常被动的境地。如今,国际汽车市场的竞争,实质是现代科技的较量,是技术创新的竞争。世界各大汽车公司已把主攻方向从实施精益生产、提高规模效益,转向微电子技术和信息技术等高新技术,对汽车工业的开发、生产、销售、服务和回收的全过程进行提升,并围绕安全、环保、节能等重点领域占领技术制高点。
从目前来看,零部件企业坚持技术创新,强占技术质量制高点,应突出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挖掘技术人员潜力,开发出适应市场需要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产品。专家指出,通过对现有技术人员实施高层次的再培训,创造条件尽可能地引进相关的专业人才,这些虽然可能会花不少钱,但不如此,企业的产品对象就不可能发生革命性的变化;二是借它山之石,引进、消化、创新、吸收再创新。业内人士认为,由于中国零部件市场已经国际化,各种先进的产品应有尽有,简单的复制和模仿都会构成侵权,但在模仿的基础上消化吸收再进行创新,则是中华民族的一大特色,只要这种再创新能真正做到位,就会对企业有所裨益。
三、要“走出去”,开拓海外市场,进入国际化的采购体系。近年来,在汽车工业的带动下,我国汽车零部件出口已经成为汽车出口的生力军。据统计数据显示,汽车零部件的出口金额大大高于整车出口。零部件出口增长比较快,部分劳动密集型产品已在世界上占有重要地位,部分企业已经打入跨国公司全球采购网络。汽车企业全球性采购为我国汽车零部件企业的出口提供了参与国际竞争的机会。通用汽车、福特汽车、大众汽车、标致汽车等国际汽车集团都曾经表示,,为了降低其零部件采购成本,提高其汽车产品价格竞争力,要加快其汽车零部件全球采购步伐。美国通用汽车公司还曾经提出在我国采购10亿美圆零部件的计划。美国商务部预测,到2010年,中国的汽车出口(主要是零部件)将达到700亿美圆到1000亿美圆之间。中国商务部副部长魏建国表示,中国将用10年左右的时间,实现占到世界汽车贸易 10%,即1200亿美圆的出口规模。中国汽车工业通过引进技术和产品,正逐步融入全球化的浪潮之中。
我国汽车零部件企业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过程中,一定要枪抓机遇,充分利用自己的比较优势,找到与国际汽车和零部件工业技术与业务的融合处,利用国外的技术、成本优势,进行全球采购;也可以利用汽车发达国家的全球销售网络或者汽车销售商,代销中国的汽车和零部件产品,实现利益共享;或借第三者曲线出口(如与已进入全球采购供货体系的厂商建立合作关系);还可以走出国内,参与国外汽车业和汽车零部件业的兼并重组寻求更好的发展机遇和空间。但全球化采购对汽车零部件供应商提出了更苛刻的条件,面对外商严格的质量要求和外购件质量管理程序,我国汽车零部件企业需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走规模化发展之路。
四、要“联起来”,走产业集群之路,进一步发挥国内汽车零部件企业的规模优势和整体效能。针对我国汽车市场和零部件企业的现状,许多专家指出,国内零部件企业要通过联合求发展,通过与整车企业的联合,通过与科研单位的联合,通过 行业 内企业之间的联合,形成强大的技术竞争力和规模竞争力。这不仅是改变目前国内零部件企业被动局面的需要,更是做大做强国内汽车 行业 的需要。
汽车产业集群化聚集是汽车产业发展到一定水平后的必然产物。其本质是一种高效率的组织方式。无庸置疑,零部件产业集群在整个汽车产业链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目前,我国汽车零部件产业集群发展迅速,汽车零部件产业集群化与区域经济建设无疑成为近两年汽车 行业 的新热点。
另外,很多业内专家都认为,创建“战略技术联盟”的时机已经来临。业内普遍认为的比较有效的模式是指在某种力量的作用下,把中国的零部件企业整合成几个相互独立又相互补充的单元,每个单元形成一、二、三级供应商:一级供应商主要是大型零部件生产企业,单独针对整车和整机生产厂并且拥有所有部件生产能力;而且其摩下各个零部件相互不重复;二级供应商则直接向一级供应商负责;三级供应商只负责生产向二级供应商供应的零部件,从而构成一种渔网式的零部件供应体系。浙江零部件产业的区域产业集群就是一个不错的先例,可以使企业分工更加专业化,信息、技术、人才、政策等资源能够共同分享,集群内的企业因此获得规模经济,提高了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力,创造了可持续发展的良好环境。
五、要“扶上马”,政府应出台保护政策,加大对本土关键零部件企业的重点扶持力度。全国人大代表、法土特集团董事长李大开提出建议,希望国家能够加强对民族汽车零部件工业的扶持和保护力度,集中力量,通过政策扶持和财政支持等手段,鼓励一批有基础、有实力的国内汽车零部件集团联合、重组、做大做强,成为具有国际竞争能力的一流零部件供应商。
免责申明:本文仅为中经纵横
市场
研究
观点,不代表其他任何投资依据或执行标准等相关行为。如有其他问题,敬请来电垂询:4008099707。特此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