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上游 行业 发展状况 分析
上游产业——石英产业
1、石英资源现状
我国大陆有石英原料产地199处,累计探明储量42.94亿吨,其中A+、B+、C级11.74亿吨;保有储量41.74亿吨,其中A+、B+、C级、10.42亿吨。
在保有储最中,以石英岩储量最多,为22.27亿吨,占53.35%;石英砂次之,为13.15亿吨,占31.51%;石英砂岩第三,为5.94亿吨,占14.22%;脉石英最少,为0.38亿吨,仅占0.92%。
我国已探明石英及分类比重
我国大陆石英原料资源的分布很不平衡。天然石英砂主要分布在内蒙古通辽,辽宁彰武,吉林双辽和东南沿海的山东荣成,福建东山,广东惠东、阳江、电白、湛江,广西北海,海南文昌、儋州等地,质量(品位)北低南高。石英砂岩主要分布在河北雷庄、赞皇,北京房山,山东沂南、苍山,河南泥地、密县,湖南石门、淑浦,云南昆明等地;石英岩主要分布在辽宁本溪、庄河,安徽凤阳,陕西汉中,甘肃永登,青海大通等地。脉石英主要分布在江苏东海,湖北蕲春,安徽贵池,陕西安康,新疆哈密等地。
我国属世界上石英矿产资源比较丰富的国家之一。目前年产各种玻璃制品约2450万吨(其中平板玻璃950万吨,瓶罐及器皿玻璃约1400万吨,特种玻璃与艺术玻璃约脱万吨,玻璃纤维约20万吨),以平均每吨玻璃制品需使用合格石英原料0.70吨、开采原矿约1吨(考虑到运输损耗率和加工、选矿废弃率等因素)计算,再扣除瓶罐等制品使用一部分回收的碎玻璃可顶替一部分石英,实际每年开采原矿总量约2000万吨。若今后各类玻璃产量平均以3.5%的年率增长,目前保有储量全部供玻璃用约可开采57年,其中A+、B+、C级约可开采29年。若其他 行业 亦使用目前的保有储量,其用量与玻璃的用量大致相同的话,那么目前的保有储量只能开采28年左右,其中A+、B+、C级只能开采15年左右。
2、进出口情况
我国石英产品的出口价要比其他地区低很多,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国外厂家压价,国内企业无能为力。这一方面说明了我国企业较松散、无组织的现状,同时也体现了政府的措施不力,不能保护国内企业的利益。另一个低价原因是:我国企业存在卖不掉也要卖的情况。卖不掉,当然要靠降价来吸引顾客。在这一点上,我们应该学习国外,按资金模式经营,比如:上个世纪初的美国金融危机,大量剩余的牛奶情愿倒入河中,也不愿降低或赠送。目前我国的硅企业处于无序状态,要有更好的发展,这就首先需要政府部门完善相关的法律,其次通过市场调节, 行业 协会作为和政府的桥梁来慢慢促进我国石英产业的发展。
3、发展趋势
我国石英原料产品目前仍多为粗加工产品,超细、高纯产品刚刚起步,还没有形成规模生产,随着众多的浮法线投产与升级改造,以及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国内外对高、精、新产品的需求必将增加的趋势,应加快石英原料开发新产品的九度和步伐,以适应加入世贸组织后新形势的发展和需要。
目前,我国已经开发的石英原料产地有50余处,储量5.74亿吨,占我国石英原料资源总量的15%,2000年开采原矿总量约为2000万吨。用于玻璃生产的石英原料,在全国范围内分布不均,而且缺少能够生产优质原片的优质原料。由此可见,我国建材产业的发展,从长远来看,也面临严重的资源制约。有鉴于此,在新的发展阶段,国内建材产业必须不折不扣地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新发展观,运用循环经济的发展理念,用最小的自然资源消耗,最大限度地满足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对建材产品的需求,坚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第二节 下游产业发展情况 分析
下游产业——浮法玻璃产业
1、发展现状
随着我国浮法玻璃技术的不断提高和创新,浮法工艺已成为我国平板玻璃生产的主导技术,并逐步取代了垂直引上工艺和平拉工艺。截至2008年年底,我国已建成浮法玻璃生产线186条,其中全部或主要采用我国浮法技术的生产线158条,占我国浮法玻璃生产线数量的84%。
在大力推动产业结构调整的同时,浮法玻璃生产线的建设周期、投资规模、技术经济指标显著改善。建设周期由过去的18~22个月缩短到一年左右;通过优化设计方案,确保生产设备选型合理和加强施工管理等措施.确保资金合理使用,建设投资大幅下降;能耗、成本、总成品率、劳动生产率、窑龄等技术经济指标不断改善。目前,浮法平均热耗已降到7800kJ/kg玻液以下,总成品率可达85%以上,浮法线劳动生产率可达6000~8000重量箱/人•年以上,窑龄已普遍达到5~8年。利用国产技术已建成900~1000t/d大型浮法玻璃生产线,品种从普通厚度扩展到超薄(0.55~1.3mm)、超厚(15~25mm),开发了在线镀膜玻璃(阳光膜和IJ0w—E膜)、自洁、超白、本体着色、微晶、防火玻璃等新品种。2008年,浮法技术水平和产品质量显著提高。从原料配料与称量技术、熔窑优化设计和提高熔化质量技术、锡槽成型技术、退火窑技术,到自动控制与成套软件系统开发及产品质量均有大幅提升。同时,玻璃单线规模不断扩大。随着洛阳浮法玻璃工艺技术不断成熟,单线规模也在不断扩大。我国浮法玻璃生产线的熔化量在1981年最大只有250t/d,现在最大规模已达950t/d;2008年全 行业 浮法玻璃生产线平均单线规模超过480t/d。玻璃原板宽度由2000mm。发展到4500~5000mm,玻璃厚度由3~6mm发展到0.55~25mm。
2、发展预测
目前玻璃的供求格局和消费结构逐步由中低档的普通浮法向优质浮法过渡;由原片消费为主向附加值高的深加工产品过渡。按照“十一五” 规划 目标,优质浮法比例将从目前的20%左右增至40%,玻璃深加工率将从25%增至40%以上。当前的突出任务是调整和改善 行业 结构。
特殊品种优质浮法玻璃及玻璃深加工技术开发需鼓励发展;而近年来由于普通浮法玻璃增长过快,已经出现一定程度的供大于求的现象,因此需限制发展。
免责申明:本文仅为中经纵横 市场 研究 观点,不代表其他任何投资依据或执行标准等相关行为。如有其他问题,敬请来电垂询:4008099707。特此说明。
上一篇:人工透析仪行业产业链分析
下一篇:强化地板产品所属行业概述及原材料市场状况(强化地板项目市场投资可行性研究报告-节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