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信息检索:
农业政策 | 新闻 | 图片 | 下载 | 专题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项目研究 > 内容

巯基丙酸产业发展分析(巯基丙酸项目市场投资可行性研究报告-节选)(立项申请)

网址:www.chinagdp.org 来源:资金申请报告范文发布时间:2018-11-09 16:34:48

第一节 中国巯基丙酸产业发展环境

一、宏观经济环境 分析

(一)主要经济指标增长情况

2005-2009年我国GDP增长变化情况



2005-2009年我国CPI指数同比增长变化情况

(二)2008-2009年国家宏观调控政策促进情况 分析

2008年,我国经济发展的宏观环境复杂多变,面对“百年一遇”国际金融危机,以及国内罕见低温雨雪冰冻和汶川特大地震严重破坏的严峻挑战,党中央、国务院总揽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果敢决策,及时出台一系列宏观调控政策,并准确把握调控的节奏、方向和力度,使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经受住考验,呈现出增长较快、价格回稳、结构优化、民生改善的良好局面。

2008年我国宏观调控政策转变幅度之大,调整速度之快前所未有,先后经历了“双防”、“一保一控”、“灵活审慎保增长”和“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等四个阶段。中国的一系列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财政政策措施效果已开始显现,部分地区和 行业 经济出现企稳回升迹象。

为了保障扩大投资政策效果,财政部建立工作协调机制,推进科学决策;严格预算审核,着力优化投资结构;改进资金分配机制,切实提高政府投资的效益。随着一批重点工程陆续开工,政府投资的杠杆引导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带动全社会固定资产快速增长。2009年前三季度,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55057亿元,同比增长33.4%,增速比上年同期加快6.4个百分点。

促进消费的政策效果日益体现。扩大消费有利于改善我国投资与消费的比例关系,优化经济结构。一方面,中央财政切实加大对低收入群体补助力度,另一方面,在全国范围内实施“家电下乡”“汽车摩托车下乡”等补贴政策,实施房地产交易税收优惠政策等,更为直接、主动地促进扩大消费。上述政策措施有效地拉动了消费需求。2009年前三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9676亿元,同比增长15.1%;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7.0%,比上年同期加快2.8个百分点。

稳定外需的政策得到有效落实。为了尽量缓解国际金融危机对出口的影响,财政部今年进一步提高纺织、服装、石化、电子信息等产品的出口退税率,调整相关进出口关税政策,继续执行去年已出台的一系列税费减免政策等。稳定外需的财税政策,对遏制出口过快下降起到了积极作用。

结构调整取得新进展。财政部先后实施了“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的示范推广试点”、“节能产品惠民工程”、“太阳能屋顶计划”等,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采取预拨等方式,加快实施重大科技专项,提升我国科技实力。

货币政策调控效果也逐步显现。货币信贷平稳增长,银行体系流动性充裕,金融业稳健运行。信贷结构进一步优化,对灾区、“三农”和中小企业的信贷支持逐步加大。一些金融机构已成立专门的中小企业信贷部门开展试点工作,普遍反映试点成效良好。

初步测算,2009年全年国内生产总值33535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8.7%,增速比上年回落0.9个百分点。分季度看,一季度增长6.2%,二季度增长7.9%,三季度增长9.1%,四季度增长10.7%。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35477亿元,增长4.2%;第二产业增加值156958亿元,增长9.5%;第三产业增加值142918亿元,增长8.9%。

1、农业生产继续稳定发展,粮食实现连续六年增产。

全年粮食总产量达到53082万吨,比上年增长0.4%,连续6年增产。其中,夏粮产量12335万吨,增长2.2%;早稻3327万吨,增长5.3%;秋粮37420万吨,下降0.6%。油料产量预计增长5%左右,糖料下降9%左右。肉类产量保持稳定增长,全年猪牛羊禽肉产量7509万吨,增长5.0%。其中,猪肉产量4889万吨,增长5.8%。生猪出栏6.4亿头,增长5.7%;生猪存栏4.7亿头,增长1.5%。

2、工业生产逐季回升,实现利润由大幅下降转为增长。

2009年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1.0%,增速比上年回落1.9个百分点。其中,一季度增长5.1%,二季度增长9.1%,三季度增长12.4%,四季度增长18.0%。分经济类型看,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增长6.9%;集体企业增长10.2%;股份制企业增长13.3%;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增长6.2%。分轻重工业看,重工业增长11.5%,轻工业增长9.7%。分 行业 看,39个大类 行业 全部实现同比增长。分地区看,东、中、西部地区分别增长9.7%、12.1%和15.5%。工业产销衔接状况良好,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销率达到97.67%。

2009年1-11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25891亿元,同比增长7.8%,比上年同期加快2.9个百分点。在39个工业大类中,30个 行业 利润同比增长。

3、投资持续快速增长,涉及民生领域的投资增长明显加快。

2009年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24846亿元,比上年增长30.1%,增速比上年加快4.6个百分点。其中,城镇固定资产投资194139亿元,增长30.5%,加快4.4个百分点;农村固定资产投资30707亿元,增长27.5%,加快6.0个百分点。在城镇投资中,第一产业投资增长49.9%,第二产业投资增长26.8%,第三产业投资增长33.0%。分地区看,东部地区投资增长23.9%,中部地区增长36.0%,西部地区增长35.0%。涉及民生领域的投资大幅增长。全年基础设施(扣除电力)投资41913亿元,增长44.3%。其中,铁路运输业增长67.5%,道路运输业增长40.1%,城市公共交通业增长59.7%。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增长61.8%,教育增长37.2%,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增长58.5%。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36232亿元,增长16.1%,增速比上年回落4.8个百分点。

4、市场销售增长平稳较快,部分产品销售快速增长。

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5343亿元,比上年增长15.5%;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6.9%,实际增速比上年同期加快2.1个百分点。其中,城市消费品零售额85133亿元,增长15.5%;县及县以下消费品零售额40210亿元,增长15.7%。分 行业 看,批发和零售业消费品零售额105413亿元,增长15.6%;住宿和餐饮业消费品零售额17998亿元,增长16.8%。在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贸易业商品零售中,除通讯器材类外,其他20类商品零售均实现较大幅度增长。其中,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增长18.8%,家具类增长35.5%,汽车类增长32.3%。

5、居民消费价格和生产价格全年下降,年底出现上升。

2009年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下降0.7%。其中,城市下降0.9%,农村下降0.3%。分类别看,八大类商品价格四涨四落:烟酒及用品上涨1.5%,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上涨1.2%,食品上涨0.7%,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上涨0.2%;居住下降3.6%,交通和通信下降2.4%,衣着下降2.0%,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下降0.7%。居民消费价格11月份同比涨幅由负转正,当月上涨0.6%,12月份上涨1.9%。全年工业品出厂价格下降5.4%,12月份由负转正,当月上涨1.7%。全年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下降7.9%;商品零售价格下降1.2%。

6、进出口总额全年下降,自11月份由降转升。

2009年全年进出口总额22073亿美元,比上年下降13.9%。11月份进出口总额同比涨幅由负转正,当月增长9.8%,12月份增长32.7%。全年出口12017亿美元,下降16.0%;进口10056亿美元,下降11.2%。进出口相抵,贸易顺差1961亿美元,比上年减少994亿美元。

7、城乡居民收入稳定增长,就业形势好于预期。

2009年全年城镇居民家庭人均总收入18858元。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175元,比上年增长8.8%,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9.8%。在城镇居民家庭人均总收入中,工资性收入增长9.6%,经营净收入增长5.2%,财产性收入增长11.6%,转移性收入增长14.9%。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5153元,比上年增长8.2%,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8.5%。其中,工资性收入增长11.2%,第一产业生产经营收入增长2.2%,二、三产业生产经营收入增长10.0%,财产性收入增长12.9%,转移性收入增长23.1%。全年城镇就业人员比上年净增910万人。年末农村外出务工劳动力1.49亿人,比一季度末增加170万人。

8、货币供应量增长较快,新增贷款大幅增加。

2009年12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60.6万亿元,比上年末增长27.7%,增幅同比加快9.9个百分点;狭义货币(M1)22.0万亿元,增长32.4%,加快23.3个百分点;市场货币流通量(M0)38246亿元,增长11.8%,回落0.9个百分点。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40.0万亿元,比年初增加9.6万亿元,同比多增4.7万亿元。

当前世界经济复苏的基础还比较脆弱,国内经济运行中还存在一些不确定因素。面对困难和机遇并存的复杂形势,我们要坚定不移地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各项部署,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着力提高政策的针对性和灵活性,进一步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加快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积极推进改革开放和自主创新,注重改善民生和保持社会和谐稳定,加强统筹国内国外两个大局,努力实现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三)2010年宏观经济预测

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仍处在企稳回升的关键时期。在国际环境不确定性较大、国内自主增长动力不足的大背景下,2010年我国宏观调控将面临更加复杂的环境,既有可能在经济回升过程中因继续“保增长”的政策力度过猛导致投资过快增长和通货膨胀压力明显上升,也有可能因刺激经济增长的政策力度减弱过快,经济出现二次下滑。三种情景下的中国经济走势预测如下:

1、GDP增长8.5%左右的平稳增长情景

如果2010年全球经济缓慢复苏,使中国外部经济环境有所好转,出口下滑和外资下降局面逐步改观。国内现有政策取向基本保持不变,将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大力推进结构调整作为宏观调控的主要任务,继续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财政赤字占GDP的比重保持在3%左右;继续实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广义货币供应量(M2)余额同比增长率年内逐步控制到18%左右,新增贷款规模全年控制在8万亿元以内,企业从证券市场融资规模大于2009年,全社会资金较为宽松;固定资产投资政策体现有保有压的结构性调控取向,一方面为民间投资创造相对宽松的政策环境,房地产投资较快增长,企业技术升级投资项目增多;另一方面坚决抑制重复建设投资项目的新开工,政府基础设施投资重点保在建项目,压新铺摊子。在这一情景下,由于政府经济刺激政策的新增量小于2009年,国内外市场环境好转但不足以刺激企业大规模增加投资,经济自主性增长动力有所提高但仍未全面恢复,国民经济保持平稳增长态势,GDP增速大体与2009年持平。由于中国经济在长期潜在增长区间下限运行,总量上供过于求仍是经济运行的基本特征,当年不会出现明显的通货膨胀,预计居民消费价格将上涨2.5%左右;就业和国际收支状况将进一步好转。

2009年新开工项目规模很大,投资增长惯性较强;房地产投资加快的趋势仍将延续;但政府投资项目不再大规模铺新的摊子,新增信贷规模减少和对重复建设的政策约束对投资增长将产生一定抑制作用。综合考虑上述因素,预计2010年固定资产投资名义增速为31%左右,大体与2009年持平,但扣除价格因素后的实际增速低于2009年。

2010年,消费保持平稳增长具备诸多有利因素,城乡居民收入水平持续增长为扩大消费增强了后劲,医改新方案等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有助于减轻居民消费的后顾之忧,储蓄消费型增长模式使我国消费有较强稳定性。但经济型轿车减税、家电下乡、家电和汽车摩托车以旧换新等扩大消费政策可能出现政策效应递减。预计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8.5%,实际增长15.6%,略低于2009年水平。

外贸出口有望恢复正增长。世界经济由大幅负增长转为小幅正增长是中国出口恢复增长的基础性因素。数量 分析 显示,中国出口量对世界经济总量弹性为5.3,即世界经济每上升或下降一个百分点,中国出口量随之上升或下降5.3个百分点。2010年世界经济如果实现2%以上的增长,我国外贸出口增速有望达到10.8%左右;内需强劲有助于拉动进口需求进一步加速,预计进口增长13.5%;实现外贸顺差2200亿美元左右,大体与2009年持平。发达国家居民家庭储蓄率上升,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对中国商品的需求。贸易保护主义进一步加剧,贸易摩擦明显增多,我国外贸出口形势并不乐观,难以回升到2008年的进出口绝对额水平。

2010年,为防止未来通货膨胀压力过大,不宜进一步加大扩张性政策力度,货币信贷真正回归适度宽松局面,如果确能实现经济平稳增长情景,同时大力推进结构调整和体制改革,将有利于经济可持续发展,并减少扩张性政策的后遗症,这是最值得争取的情景。

2、GDP增长9%以上的强劲复苏情景

如果世界主要经济体为促进经济加速复苏,目前施行的扩张性经济政策2010年全年都不退出,贸易保护主义得到抑制,全球贸易重新活跃,世界经济和贸易全面回升,同时,人民币汇率继续保持基本稳定,前期出台的刺激外贸政策不变,则我国外贸出口增速可能达到20%以上,进口增速达到21.5%,外贸顺差比上年增长15%左右,净出口对我国经济有明显的正拉动作用。

国内继续实施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一揽子计划,将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作为宏观调控的首要目标,继续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财政赤字占GDP的比重略超过3%;继续实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广义货币供应量(M2)余额同比增长率年末控制到20%左右,新增贷款规模全年控制在10万亿元以内,证券市场活跃,全社会资金十分宽裕。财政和信贷资金有效带动社会资金的投入,房地产开发投资重新恢复快速增长,十大产业调整和振兴 规划 实施进展顺利,一批科技含量较高的产业投资项目上马,固定资产投资名义增速高于2009年,实际增速与2009年持平。企业设备利用率回升较快,就业状况明显好转,城乡居民收入增速提高,城乡消费品市场繁荣活跃。在这一情景下,国民经济出现强劲复苏态势,GDP增速超过9%。但世界经济加速复苏可能使我国输入性涨价因素增多,居民消费价格和工业品出厂价格回升较快,分别上涨3.2%和7.5%左右。国内外流动性过份充裕局面会为未来通货膨胀留下隐患。同时,经济增速回升快,经济结构调整不充分,产能过剩矛盾进一步加剧,不利于经济可持续发展。

3、GDP增长8%以下的继续调整情景

如果世界主要经济体目前实施的扩张性政策较快退出,多数国家采取提高利率等手段收紧银根,由于各国经济内生增长动力较弱,企业设备利用率和就业率回升缓慢,世界产业结构将展开深度调整;同时,贸易和投资保护主义盛行,国际贸易回升乏力,跨国投资陷入停滞。在这一情景下,世界经济增长可能低于2%,我国对外贸易和利用外资的国际环境没有大的改善,出口仅增长6%,进口增长11%,外贸顺差比上年下降15%左右,净出口仍为GDP增长的负拉动因素。

如果国内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将预防通货膨胀放在宏观调控的突出位置;财政赤字占GDP的比重明显小于2009年;货币政策操作逐步加大收紧力度,广义货币供应量(M2)余额同比增长率年内控制到16%左右,新增贷款规模全年控制在6万亿元左右,证券市场交投不活跃,企业直接融资规模小于2009年,全社会资金面比2009年明显收紧;在全力保证4万亿投资已开工项目进展的同时,严格控制政府投资新开工项目,房地产投资增速大体与2009年持平。由于经济刺激政策的新增量明显小于2009年,经济自主性增长动力不足,固定资产投资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际增速均低于2009年,企业设备利用率较低,就业困难较大,国民经济出现继续调整态势,GDP增速低于8%。由于中国经济实际增速明显低于长期潜在增长率,总量供过于求矛盾突出,几乎没有新涨价因素,CPI和PPI的上涨主要是翘尾因素影响,预计居民消费价格将上涨1.3%左右,PPI上涨3%左右。这一情景可借助世界性产业结构深度调整来淘汰国内一批落后企业和落后产能,也有利于防止通货膨胀;但就业压力增大。

二、政策法规及标准

一、国务院发布石化产业调整和振兴 规划

国务院常务会议2009年审议并原则通过石化产业调整振兴 规划 。作为我国制定实施的重点产业振兴 规划 之一,石化产业调整振兴 规划 将对加快推进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起到积极作用。

规划 不仅针对石化企业当前面临的困难提出相应措施,而且从中长期发展的角度加以指导,强调加快石化产业结构调整和科技进步,并和 行业 “十一五”发展 规划 相配套。

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石化产业资源资金技术密集,产业关联度高,经济总量大,对促进相关产业升级和拉动经济增长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振兴石化产业,必须在稳定石化产品市场的同时,加快结构调整,优化产业布局,着力提高创新能力和管理水平,不断增强产业竞争力。

此次出台的调整振兴 规划 与当前宏观经济和产业形势相配合,一方面侧重于通过新项目的建设发挥拉动内需的作用,提振处于低迷的有关产业;另一方面, 规划 从我国经济及产业长远发展的角度出发,强调产业结构调整、产品结构的优化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规划 强调通过落实国家扩大内需、振兴重点产业和粮食增产等综合措施拉动石化产品消费,同时也强调通过石化产业的调整振兴,扩大内需,加快推进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体现了以宏观经济发展带动产业振兴,以产业振兴调整拉动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用意。

2、医药中间体在欧盟REACH法规下的义务

REACH法规第2条第5款将列入欧盟726/2004法规、兽用药品指令2001/82/EC以及人用药品指令2001/83/EC的产品排除在REACH注册的范畴之外。不少制药公司以及他们的供应商认为REACH法规将不会对他们产生影响,事实上,REACH法规对医药 行业 的影响远比想象中的大,尤其是医药中间体。根据REACH法规的要求,医药中间体仍列入REACH法规管辖的范畴,因此,自然也需要遵循REACH法规的基本准则“NoData,NoMarket”,即满足一定吨位要求的医药中间体必须完成REACH(预)注册后,才能合法地投放欧盟市场。

用于药品用途的医药成品和原料药属于REACH豁免的范畴,但用于其它化工用途的医药成品不被REACH豁免,仍需按普通化工产品进行注册。赋形剂也被排除在REACH范围之外的,但是赋形剂被用于非制药的操作过程中,其中所含的物质还是需要注册的。国际药物赋形剂欧洲委员会(IPEC)的一位会议成员表示:“专门使用于制药市场的赋形剂不属于REACH法规限制的范围。”他补充说:“某些赋形剂同样可以被用在化妆品,发酵和其他工业领域中。制药公司应该告之赋形剂生产商其产品的用途,尤其使用于制药生产的赋形剂,是不受到REACH法规约束的。”

医药中间体,一般不需要药品的生产许可证,在普通的化工厂即可生产,只要达到一些的级别,即可用于药品的合成,属于REACH法规管辖的范畴。医药中间体在REACH法规中属于“物质”的范畴,在REACH法规中的责任分别有(预)注册、供应链上信息传递、授权、通报以及限制。

首先,由于医药中间体不被REACH豁免,医药类企业要根据医药类产品的用途确定哪些产品属于医药中间体。有些原料药,如果直接用于成品药,这时可以豁免REACH注册。但如果作为另外一种原料药的中间体,此时就是作为医药中间体必须进行REACH注册。因此,医药类企业必须积极与欧盟进口商沟通和确认产品的用途,从而确定产品在REACH法规下的义务。

其次是关于符合“严格控制条件”医药中间体的注册。在REACH法规中,中间体如果符合“严格控制条件”,将可以用“减少的信息要求”向ECHA(欧洲化学品署)提交注册。但ECHA有关专家强调,如果使用或生成条件不符合“严格控制条件”的要求,将必须以“标准的信息要求”向ECHA提交注册。

最后,医药中间体当中“新物质”的REACH注册。鉴于医药产品的特殊性,很多的医药中间体在REACH法规中不属于“分阶段物质”。按照REACH法规的规定,这些新物质不能进行预注册,必须完成REACH注册,才能合法的投放欧盟市场。虽然目前REACH执行和监管还没有规范起来,但这些没有经过注册就在欧盟市场投放的新物质,会给企业带来很大的潜在法律风险。确定自己的产品是否是新物质,是目前医药中间体企业应对REACH最为迫切的工作之一。

鉴于医药类产品的复杂性,强烈建议医药类企业务必要明确产品的用途,明确在REACH法规下是否可以被豁免。对于明确作为医药中间体的产品,要及时完成REACH注册,以免REACH法规影响欧盟出口贸易。

第二节 巯基丙酸技术发展现状

一、技术 发展 分析

随着中国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精细化工取得长足进步,部分产品居世界领先地位。中国精细化工的快速发展,不仅基本满足了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而且部分精细化工产品,还具有一定的国际竞争能力,成为世界上重要的精细化工原料及中间体的加工地与出口地,精细化工产品已被广泛应用到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和人民日常生活中。

近几年来中国原料化工取得超乎寻常的发展,原料化工的飞速发展也为精细化工提供了广阔的市场。我国精细化工正迎来迅猛发展的黄金期。但目前我国农药、染料、涂料、橡胶加工等传统精细化工 行业 面临着“量有余而质不足”的局面。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我国精细化工产业已走到一个关键的节点,转变思路、强化创新将成为产业振兴的必然选择。

在传统精细化工 行业 之外,新兴精细化学品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该领域的市场需求与宏观经济规模和发展水平密切相关,发达国家一直是这一产业的全球引领者。我国新兴精细化学品市场起步于改革开放之后,在某种程度上,没有该产业的发展就没有现代制造业和现代化的生活。全球经济危机虽然会影响新领域精细化工,但随着我国的消费结构和经济增长模式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新兴精细化学品将有更大的发展空间。另一方面,全球金融危机导致市场需求大幅度减少,欧美地区的一些化工生产商已开始退出某些生产环节或关闭工厂。我国作为具有发展前途的新兴精细化工基地,可以购并这些停产装置,通过组建大型的产业集团提升产业的竞争能力。

金融危机下,由于市场和技术的独特性,大多数精细化工产品受到的伤害要远小于普通化工产品(比如硫磺、硫酸)。精细化工对专有技术依赖性强,市场转型快,属于快进快出的产业。精细化工产业门类众多,牵涉面广,受到 产业政策 影响很大,从结构调整和技术进步的角度看,集约化经营是未来中国精细化工发展的方向。中国很多地方建立了化工园区,并给予相应优惠政策,而其中很多化工园区都突出了精细化工特色。这样的格局有利于精细化工产业的上下游衔接和搭配,将极大促进精细化工产业的发展,未来发展前景广阔。

二、工艺流程或特点

生产方法:以丙烯腈、硫脲为原料制得。先将硫脲与盐酸于40℃反应0.5h,滴加丙烯腈,在110-113℃反应3h,冷至40℃加入4%氢氧化钠溶液至pH值为11,脱氢4h后,于30℃用盐酸中和至pH值为1-2。然后加苯提取,回收苯后进行减压蒸馏,收集125-140℃馏分即得成品。此外,由硫化氢与丙酮酸或与β-丙内酯反应也可制得3-巯基丙酸,

第三节 巯基丙酸产业发展特点

一、周期性阶段

化工产业是典型的周期性 行业 ,该 行业 的周期发展过程与宏观经济周期类似,基本是每隔10年左右时间,就经历一次从低谷到顶峰的周期变化。自1975年以来,全球石油化学 行业 经历了四次周期,前三次分别出现在1979、1989和1995年,周期内上升时间一般持续2-4年,目前全球 行业 正处于第四次周期的攀升阶段。

二、区域性分布

我国巯基丙酸产业区域性分布 分析

三、产业链发展

在医药工业中,对氯苯甲醛经缩合、与巯基丙酸环合反应制得芬那露。芬那露用作弱安定药,具有镇静、安定和中枢神经性肌肉松弛作用,也可用于精神紧张、恐惧、慢性疲劳、焦虑、激动等症状,以及某些疾病引起的烦躁不眠等;还可配合镇痛药用于治疗肢体酸痛和风湿关节炎等。

相关的医药中间体生产企业:随着形势的推移,医药中间体的 研究 和生产也要有所调整。专家们认为,疾病谱的变化将造就医药市场新的领域,相应的医药中间体也会发生变化,因此带来了新的机遇。

推测:2010年发病率最高的疾病有精神疾病、绝经期疾病、勃起功能障碍、肥胖症、心脑血管疾病、癌症、慢性鼻窦炎、偏头痛、糖尿病、老年性疾病、致命性感染等,这必将迎来相关药物中间体需求的增加。


免责申明:本文仅为中经纵横 市场 研究 观点,不代表其他任何投资依据或执行标准等相关行为。如有其他问题,敬请来电垂询:4008099707。特此说明。

上一篇:汽车吊液压零部件产品原材料市场状况
下一篇:中国钢筋混凝土轨枕项目供需预测

单位信息

单位名称:北京中政国宏社会经济咨询中心

单位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国宏大厦23层

邮政编码:100038

开户银行:北京建行万丰支行

银行账号:1100 1042 4000 5300 6848

联系电话:010-65067990  65067996

图文传真:010-65067996

单位信箱:vip@chinagdp.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