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英国鞋类市场
一、市场总体概况
1、市场规模
2003年,英国鞋类市场的规模为51亿英镑,同比增长1.9%。1999年-2003年该市场规模增长了4.4%。近年来,英国鞋类市场的主要趋势是在英国通货膨胀持续偏低的时期中,零售价格呈下降趋势。英国主要从亚洲进口低成本鞋类产品,且占进口总额的80%。此外,由于零售渠道竞争激烈,鞋价的上升幅度低于通货膨胀率。英国的消费者日趋喜好设计优良的高价鞋。
2、市场分类
在2003年的英国鞋类市场上,女鞋所占市场最大,为24英镑,占47.7%的市场份额。而男鞋则是最有活力的一种鞋,1999—2003年期间增长了8.9%。男性消费者对时尚新款鞋的再次热衷刺激了男鞋市场的快速增长。各类鞋销售额的增长幅度都大于销售量。休闲鞋和拖鞋是增长最快的两种鞋,1999—2003年期间的增长率都超过了10%。与此同时,靴子和正装鞋的销售额略有下降。由于英国婴儿出生率的下降,童鞋的销售额也下降了1.2%。虽然运动鞋市场仍然活跃,但是来自国外的品牌如Caterpillar、Kickers和Timberland使得该市场的竞争更加激烈。
3、市场份额
其乐仍然是英国鞋类市场上的佼佼者,占据超过12%的市场份额。其乐鞋的市场定位足高档产品,一直以来都受到消费者的青睐。商马狮排名第二,市场份额为10.1%,远高于排名第三的耐克,其市场占有率为4.2%。2002年,其乐的市场占有率从10.3%升至12%。在英国的鞋类生产商中RGriggs是一个主要的品牌,其产品为靴子、拖鞋和休闲鞋,主力品牌为DrMartens。2003年该公司的年产量为1000万双。越来越多的廉价进口产品严重影响着英国所有主要的当地生产商。
4、市场动态
在2003年英国鞋类市场上,耐克公司投入的广告费用最高,为600万英镑。耐克公司请足球明星在电视上做了一系列广告。运动鞋厂•家投入的广告费都比较多,如锐步和阿迪达斯。其乐是非运动鞋生产商中投入广告费最多的,为400万英镑。其乐在2003年的广告宣传力图改变其以往陈旧落伍的形象,注重加强时尚性和年轻化的宣传效果。
二、英国主要制鞋厂商 分析
2003年在英国鞋类生产商中其乐公司仍然是市场的领导者,占12的市场份额。该公司是英国的老牌厂家,其主要连锁店为Clarks、KShoes和Ravel。但是在2003年,其乐的市场份额被商马狮抢走了0.01%,后者大力拓展品牌的努力取得了效果。商马狮仍是非运动鞋领域的主要竞争者,虽然它的市场地位正逐渐被新的连锁店所吞食。Start—rite在诺里奇(Norwich)生产童鞋已经有200年的历史,终于在2003年停产。虽然公司总部、销售和设计中心仍在诺里奇,但是生产基地已经转移到低成本的葡萄牙和印度。
英国的设计公司数量不断增加,其主要工作是设计时尚新款的鞋样,然后外包生产和销售,通常都是外包给英国本土以外的公司。
1、耐克公司(Nikelnc)
2003年耐克公司的销售收入为107亿美元,同比增长8.1%,净收入为4.74亿美元,同比下降28.5%。耐克公司设计和销售的运动产品范围很广,有服装、鞋、球、眼镜、球拍等。该公司的生产均外包出去。在英国耐克是最大的运动鞋生产商。但是由于英国公众对耐克公司在亚洲工厂里使用童工的做法有异议,使得公司形象受到损害,因而公众对购买耐克鞋的态度也有抵触。耐克公司专门为女士开设的NikeGoddess商店有望有助于提升其在女鞋市场上的表现。近年来,耐可的主要竞争对手是日益流行的休闲靴子。
2、商马狮公司(Marks&Spencer)
2003年该公司的销售收入为81亿英镑,同比下降0.7%,税前利润为6.79亿英镑,同比下降1.3%。商马狮公司是英国最大的零售商,拥有300家连锁店,销售服装、食品和家用品。该公司生产的鞋有正装鞋、休闲鞋、拖鞋、运动鞋、靴子以及男鞋、女鞋和童鞋。该公司的传统品牌是Footglove,舒适且又有古典风格,至今仍受消费者的喜爱。商马狮要保持其市场地位的话仍需努力,因为该公司的鞋对年轻人的吸引力不够。
3、其乐公司(QJClarkLtd)
该公司2002年的销售收入为9.37亿英镑,同比上升7%。2002年公司税前利润为6800万英镑,同比上升84%,是近年来的最高水平。该公司是世界上最大的休闲鞋生产商之一,也是英国最大的私人公司之一,同时还是最大的鞋类专卖店零售商,拥有550家连锁店。在英国,该公司主要有三各流行晶牌,它们是Clarks、KShoes和Ravelo该公司与众不同之处在于它的生产基地主要在英国国内,但近年来也开始把部分生产转移到国外。该公司35%以上的产品销往国外市场,主要是日本和美国。
4、Stylo公司
2003年该公司的销售收入为2.32亿英镑,同比上升11.4%,税前收入为2310万英镑,同比下降4.5%。该公司生产鞋类和服装产品。公司拥有Barratt连锁店,有280家商店。但是近年宋,该公司的销售额停滞不前,主要原因是公司关闭了63家商店。2003年公司鞋店的零售收入占公司总收入的90%。2000年公司把其旗下的Saxone和hushPuppies连锁店合并成Barratt商店,以期加强其销售能力。但是,Barratt仍然难以保持其销售额显著上升的趋势,原因在于其高档产品的销量不佳,以及后来而店的打折活动。
三、市场销售与消费者 分析
1、市场销售
在2006年英国鞋类市场—亡,专卖店仍是最重要的销售渠道,占39%的销售份额。服装商店的销售份额有所减少,目前只占9%。多数专卖店逐渐向自助商店转型,以期变得更有竞争力。零售业得龙头老大商马狮也受到专卖店迅速发展得挑战,如Office、NineWest以及新近进入英国市场得欧洲专卖店Camper、Decathlon和Paraboot。城外商店在商品价格上得优势吸引了越来越多得顾客。
2、消费者 分析
2006年在英国鞋类市场上最流行的是正装鞋,在65%的销售市场份额。增长速度最快的是休闲鞋,占20%的销售份额。人们对探险体育的兴趣日益高涨刺激了休闲鞋的销售量。生产商针对这一需求迅速生产出新款休闲鞋,可满足娱乐和时尚两种功能和需求。2006年英国每个家庭每周花费在鞋上的费用大约为4英镑。
第二节 法国鞋类市场
一、市场总体概况
1、市场规模
2003年法国鞋类市场规模比上年增长了1%,达到了103亿欧元(121亿美元)。从1999至2003年,市场额共增长了3.7%。法国的鞋类市场十分成熟稳定。不过,鞋类平均价格的下降使得销售总额有所减少。该市场的各分类产品的价格竞争都非常激烈,主要是受到进口产品以及专卖店和超市产品价格低廉的压力。另外,鞋类产品的销售受天气的影响程度很大,如五月和六月天气情况不佳的话,夏季鞋类的销售就会推后。在过去几年内,鞋类成为了时尚的市场,尤其是运动鞋。生产商越来越多地推出设计独特的鞋类产品,以满足市场需求。
2、分类市场
女鞋在鞋类市场中占比重最大,超过51%,其市场额为53亿欧元。男鞋在过去五年中发展最快,增长了7%,达到33亿欧元。对时尚的日益追求推动了男鞋市场的迅速增长。为了适应这一潮流,生产商们推出了种类繁多的男鞋产品,主要是注重休闲与时尚相结合的款式。儿童也对成人鞋款式及运动鞋产生很大兴趣,这也推动了该市场的增长。
3、市场营销
杂志等出版物是最主要的媒体广告手段,它所占广告总花费的46.6%,Eram是唯一一家通过电视做广告的鞋类生产商。电视广告所占比例为42.1%,主要是运动鞋生产商,如Adidas.但是媒体广告并不是主要的营销手段,生产商主要还是在商店内进行宣传以及散发产品宣传手册。
二、法国主要制鞋厂商 分析
Vivarte公司仰仗其良好的分销渠道在市场上占有领先的地位,它主要通过公司如SanMarina、AndreS¨¨Minelli进行分销。位居第二的是Eram公司,它在全国拥有广泛的零售网络,另外其产品同的包括高低档产品。Adidas是领先的运动品牌,尤其是鞋类和服装。不过它的运动鞋产品 市场发展 有所减退,1990年生产量为1500万双,而2000年则减少至300万双。
法国鞋类市场的生产商比例十分分散。最大的三家生产商的市场分额仅占市场总额的36.3%。因此,没有一家公司能够独自主导产品零售。
1、Adidas-SalomonAG
Adidas-SalomonAG的营业额下降了3.9%,为63亿欧元。净收入增长13.5%,达到了2.6亿欧元。在经过了濒临破产而后将生产基地转到亚洲后,Adidas—SalomonAG还与体育明星科比•布赖恩特、佩顿•曼宁以及纽约扬基队等签订了赞助合约。Adidas收购了法国滑雪、高尔夫和自行车装置生产商Salomon后也进入了设备领域,但还处于融合阶段。Adidas品牌的产品占下兑梢售额和利润的80%
2、EramSA
2002年Eram的营业额超过了13亿欧元。Eram是法国最大的鞋类生产商,第二大零售商。该公司在MaineetLoire地区有九个工厂,西班牙和葡萄牙各有一家,也是法国唯一没有将其生产移往别的国家的生产商。事实上,它也开辟了服装业务,建立了名为Gemo的鞋类及服装连锁店。Eram设有l,600家商店,根据产品定位拥有不同的招牌,其中887家商店以Eram为品牌,主要是低档时尚鞋类,771家经营高档产品,品牌名包括Divergence、FranceArno及Rigoletto。L’Hyper8UXChaussures、L’
HyperaUXVgtements、Hitemps和Gemo则为折扣店以及运动休闲零售店。
3、ChaussuresBallySA
1999年,BallySA的营业额达到了3730万欧元,比前一年减少了13.3%。利润下降168.4%,减少530万欧元。2003年,Bally在米兰新设了商品陈列室。Bally的高档产品是其销售额的主要来源,其它的产品还包括公文包、手袋、领带、围巾和服装。Bally拥有280家左右的特许经营店,它的产品还在许多独立的商店如Nordstrom和Bloomingdale等销售。1999年OerlikonBuhrle将Bally卖给了投资公司
TexasPacificGroup,该公司的新东家正努力将其产品从比较另类转为像Gucci和LVMH那样的高档奢侈品。Bally的产品包括200多种男鞋及300种女鞋,都是经典时尚的产品。
4、Vivarte
营业额为19亿欧元,比前一年增长3.6%,净利润则增长42.8%。Vivarte成为了鞍类和服装市场的领导者。作为欧洲鞋类和服装最大的零售商之一,它拥有11个不同牌子的2,350家商店。Vivarte原名为GroupeAndre,2000年由于面临金融问题而被Atticus部分收购。它的折扣鞋类及服装店的店名有LaHalleChaussures、LaHalleVetements、Chaussland和BessonChaussures。其它的商店还有Andre、Creeks、Caroll、Kooka:、Liberto、Minelli和Orcade。
三、产品分销及消费者 分析
1、产品分销
法国鞋类产品的零售系统一直以来都是十分松散的。不过,由于过去几年对鞋类需求的下降,该市场的零售状况有了一定的集中性。大型专业连锁店是主要的分销渠道,其销售额占该市场总销售额的35.7%。
目前鞋类的销售日益从独立的零售商转向连锁和特许销售,尤其是设于市中心外的大型仓储式折扣连锁店,这些零售店在市场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高级百货商店和超市也扩大了鞋类销售的种类,提高了产品的质量,2002年其销售所占比例增长至12.8%。服装店也不断增加其销售的产品种类,越来越多的包括与服装搭配的附屈品和鞋子。
第三节 欧盟部分产鞋国情况
1、意大利
尽管意大利鞋产品在世界上享有很高的知名度,但意制鞋业近十年的发展比较低迷。据意大利国家制鞋协会的统计,1994-2003年共有1300家制鞋企业倒闭,1.6万名员工失去工作岗位,产量从4.71亿双下降到3.03亿双。主要原因是近些年来意大利原材料和劳动力成本增长较快,经济发展不景气,且欧元的持续强劲给其出口带来很大压力,同时由于国际竞争,使得意大利鞋产品无论在国际市场上还是在国内市场上均逐渐失去份额,10年来出口减少了26.4%,为本国市场的生产量减少了37.4%。
2004年1-7月,意大利自中国的进口量为9200多万双,比2003年同期增长37.6%%,进口额是19837万欧元,同比增长13%,每双鞋的平均单价是2.15欧元,比2003年同期减少17.9%。
2004年1-7月,意大利向中国的出口量为11万6千多双,比2003年同期减少39.22%,出口额是519万欧元,同比增长24.43%,每双鞋的平均单价是44.69欧元,比2003年同期增长104.75%。
目前,中国是意大利鞋产品第一大进口国,意大利从中国进口的鞋产品占其进口总量的40%,29类不受配额限制的鞋产品自中国的进口量从1998年的3720万双上升到2003年的8500万双,42类受配额的鞋产品从1998年640万双上升到2003年的1530万双。2003年意大利自中国进口鞋的平均单价为2.65欧元/双,而意大利向中国出口鞋的平均单价为27.84欧元/双。
2、德国
德国制鞋业的收入从2003年的29亿8000万欧元,下降到2004年的18亿2000万欧元,下降了5.5%。德国直接从事制鞋的企业和从业人员数量也在下降。比之2003年,德国各类鞋进口量增加了7.6%,达到了4亿1200万双。但平均每双鞋的价格从2003年的10.28欧元下降到了9.17欧元。
但德国鞋业的出口却不断增长,德国鞋在2004年出口量增长了22.1%,达到了9500万鞋。事实上,德国是世界上十大鞋出口国之一。当然真正在德国国内生产的鞋只有3000万双,而绝大多数鞋是从亚洲进口,再出口给欧洲其他各国。
3、波兰
波兰制鞋业年产量自1999年以来在5000万双左右浮动,产值除1999年只有14.6亿兹罗提外,也基本在18-19亿兹罗提间浮动。波兰制鞋业近年来通过技术改造、引进先进工艺、加强设计等措施,生产的产品无论质量、品种、式样、颜色都比以往大有提高。这主要得益于设计师在波兰制鞋业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在波兰鞋消费市场结构中,进口鞋占绝大部分,其数量约占全部消费量的80%,国产鞋只有20%的市场份额。
波兰鞋出口以皮鞋为主,尽管从数量上来看,皮鞋出口只占30%,但金额却占到出口的50%以上。进口鞋以纺织面料鞋为主,数量占70%。皮鞋虽然数量只占10%,但金额却占到60%以上。
从出口国家来看,波兰鞋主要出口到欧盟和中东欧地区国家,从近几年统计数据看,波对上述国家出口金额占其全部出口的90%以上。
从进口来源国看,亚洲和欧盟是波鞋类产品最大的进口来源地,其金额比例分别为50%和40%左右。波从亚洲国家进口的鞋以廉价鞋为主,自欧盟国家进口则以中高档鞋为主。
4、斯洛伐克
1990年,斯洛伐克的鞋产量曾达到4400万双鞋。此后,由于体制和市场变化,斯鞋的产量大幅下降,1999年降到谷底,产量为850万双。2001年以后,随着外资企业在斯制鞋业中的比重不断增加,斯制鞋业的情况开始好转。
2003年,斯制鞋业职工人数为15961人,同比下降3.3%;鞋产量为1280万双,同比增加30%; 行业 赢利同比增加21.8%,其中,外资企业占赢利的大部分,国内企业的赢利情况也得到改善。斯制革制鞋工业协会认为,加入欧盟后,斯制鞋工业能够承受廉价进口的冲击。
2003年,斯进口鞋1760万双,同比下降3%,出口2080万双。主要进口国家有:中国1334万双,越南53.2万双,波兰45.7万双,捷克27.3万双。主要出口国家是德国、法国等欧盟国家。由于斯出口鞋中西方品牌占的比重很大,估计部分产品转口到其他国家。
2002年底,斯取消了对中国鞋的进口配额。根据斯制革制鞋工业协会提供的材料,2003年,从中国进口鞋1334万双,同比增加8倍,但货值仅为2103万欧元,平均每双1.58欧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