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产品生产技术发展现状
低温绝热气瓶的关键技术包括:
1、绝热性能
目前工业化生产的低温绝热气瓶多采用高真空多层绝热的双筒体结构,内外筒体均为不锈钢材料,内容器内盛装LN2、LO2、LAr、LNG等液化气体。典型低温绝热气瓶的总漏热由4部分组成:颈管、漏热、隔热层漏热、管道和底部支撑漏热。隔热层漏热是指通过高真空多层的漏热。为了维持夹层真空度,减小残余气体导热,通常在夹层中放入少许匹配的低温吸附剂。使用温度下夹层绝对压力应不高于5×10Pa。
2、支撑结构
大容积的罐车或罐式集装箱多采用支撑管/柱和吊拉带的支撑结构。而低温绝热气瓶则不同。在立式低温绝热气瓶中,目前主要通过颈管悬挂方式支撑内筒体。被悬挂的内筒体在移动和运输过程中,容易发生摆动和旋转;低温液体加注时的冲击力也容易引起内筒体的晃动。最大应力主要出现在颈管与内上封头连接处。而在卧式低温绝热气瓶中,多采用轴向前后支撑结构来固定内筒体。在移动或运输过程中,内筒体容易发生振荡现象;尤其对于满液的卧式低温绝热气瓶,由于装载的低温液体自重所引发的支撑臂的弯曲也不可被忽略。最大应力主要出现在颈管与内前封头连接处。低温绝热气瓶内外筒之间的支撑件既具有足够的强度,又能经受贮液受冷后收缩变形的考验,且在移动过程中还要承受一定的惯性载荷。通常一端固定,另一端支撑结构不固定。
3、加注技术
加注技术目前分排放加注和无排放加注。传统的排放加注利用气相空间位于液相空间上方,通过在气相空间安装排放阀来排放低温绝热气瓶内的气体,以降低气瓶内的压力,加快加注速度。由于排放加注操作简单,控制方便,工程上多采用之。
4、无损储存
由于低温液体的沸点低,汽化潜热小,获得低温液化气体需要付出较大代价。因此低温液体的有效贮运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尤其对于贵重气体、高纯气体和有害气体等液化气体,为避免贮运中的损耗以及因外部杂质气体的漏入而影响气体的纯度,采用无损贮存方式是最为理想的。
第二节 产品生产工艺流程
低温绝热气瓶装配完整,可分为内容器、外壳、绝热层、支撑系统、输液系统、增压系统和汽化系统7个主要部分,实现储存,运输,供液和供气四大功能。对于一般的立式低温绝热容器所有的管路出口都通过顶部分配头组合起来。对于卧式的低温绝热容器,分配头基本位于前外封头处。典型的低温绝热气瓶配置气体使用阀,放空阀,进出液阀,压力控制阀和组合压力调节器。
低温绝热气瓶的内容器和外壳采用奥氏体不锈钢制作,内外筒体通过颈管焊接连接,起固定支撑作用。内外筒体间真空夹层内布置吸附剂,低温吸附剂通常采用活性炭、一氧化钯和分子筛的组合,但对于储存液氧的低温绝热气瓶,不可使用活性炭。
第三节 国内外生产技术发展趋势 分析
1、无排放加注技术。排放加注中加注液体损耗量大,而许多低温液体具有危险性,如液化天然气(LNG),当它一旦被加热到环境温度气化,体积会增大到液体时的600倍左右,而天然气在空气中的浓度达到5%-15%时就是可燃的,因此即使少量的液体泄漏也会引起大量燃烧,可见排放加注对危险品及有价值的介质不适用。排放加注能克服排放加注的多个不足之处,实现较高的充满率和较短的加注时间,但存在较高的技术壁垒。目前,国内关于无排放加注技术的 研究 还处于起步阶段,但其应用和推广是必然趋势。无排放加注技术的 研究 成为低温绝热气瓶的一大重要课题。
2、 分析 颈管传热的大小并设法降低颈部漏热量是低温绝热气瓶绝热技术的 研究 重点。为了减小漏热量,多数低温绝热气瓶仅通过颈管部位将内外筒体相连。尽管如此,各种漏热途径中,通过颈管的漏热量仍占到总漏热量的50%以上。这就要求在保证颈管强度要求的基础上,尽可能减小颈管漏热。
3、准确预测低温液体无损贮运时间、贮罐内温度和压力上升过程, 研究 不同初始状态下的低温绝热气瓶的无损储存时间及其影响因素也是低温绝热气瓶的关键技术之一。由于低温液体的温度与环境温度可相差120K以上,因此在其贮运过程中对热量的漏入极其敏感。随着热量的逐渐漏入,当液体温度高于容器内压力所对应的饱和温度时,液体会蒸发导致容器的压力升高较快,当压力超过安全限定压力,则安全阀起跳,大量储存气体被泄放。当低温绝热气瓶在使用前需要经过长时间运输才能到达目的地时,其无损储存时间的长短直接影响安全性。
免责申明:本文仅为中经纵横 市场 研究 观点,不代表其他任何投资依据或执行标准等相关行为。如有其他问题,敬请来电垂询:4008099707。特此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