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自来水笔的简介
美国刘易斯·爱迪生·华特门应用毛细原理设计成具有毛细作用的零件--笔舌,它与钢笔尖紧密互配,然后用滴管将墨水注入空心的笔杆,依靠毛细引力作用,使用墨水自动流向笔尖,形成了自来水笔的雏形。(可行性 研究 )
第二节 自来水笔的发展现状
在自来水笔发明以前,欧洲人千余年使用的一直是翎管笔(也称羽毛笔),它是使用鸡、鸭、鹅、鹰等鸟类的翅羽毛制作的,最常用的是鹅翅羽毛。英语中自来水笔一词 “pen”就是从拉丁语 “羽毛”一词演化而来的。但翎管笔的寿命很短,笔尖很容易磨秃或劈裂,一支笔能写几千字就很不错了。后来,人们在翎羽毛笔尖上包上一层金属薄片,诞生了金属笔尖。随后,木杆、金属杆又逐渐取代了鸟翅羽毛,演变成为蘸水笔。
笔的寿命大大延长了,但每写几个字就要蘸一下墨水,人们思考对它进一步变革。1809年,英国人福逊发明了笔杆中可以灌注墨水的笔,笔杆上部有一小孔,小孔关闭时笔尖写不出字,只有打开小孔墨水才能流至笔尖。同年,由另一个英国人布莱姆改进的蘸水笔具有一个很薄的银制笔杆,要象使用带橡皮囊的玻璃管一样用手挤压笔杆,笔尖才能写出字来。在1800~1900年约100年的时间里,不少发明家创造了不少各式各样的自来水笔,前后申请的专利达400余项,并曾有过手工制作的、靠滴管贮存墨水的书写用笔。但由于墨水常常凝结而堵塞笔尖,有时出水过多,有时还会漏水,使用很不方便,因而均未能得到普遍使用。
初具今天自来水笔结构的发明距今仅有百余年的历史。它是1884年由美国人沃特曼·艾奇逊发明的。
沃特曼当时从事保险工作,在工作中常常因为笔漏墨水而花了很大精力绘制出的表格作废,所以他想应该重新设计出一种能控制墨水下泄,使用更加方便的自来水笔。于是,他放弃了当时所从事的工作,开始潜心 研究 自来水笔。1884年左右, 研究 取得了结果。他利用毛细管的作用,用一条长形的硬橡皮,连接笔嘴和笔内的贮墨水管,又在硬橡皮上钻了一条细如毛发的通管,可容少量的空气进入贮管,以保持贮管内的气压平衡。这样,在笔嘴受到压力时,墨水会徐徐不断地流至笔尖,有效地解决了墨水的突然滴漏。此后,又有人对沃特曼的发明进行了改进,将加装墨水的滴管改成了能自动吸墨水的胶皮软管,使用更加方便。
第三节 自来水笔的制造工艺
笔尖是自来水笔的主要部件,其制作需经带材切口、压延、热处理、冲压成型、焊接铱粒、磨削成型、滚圆、开缝、铱头抛光、滚亮、拼缝、成品检验等工艺过程。中国采用自行设计的自动化、多工位连续生产设备制造笔尖,生产效率高。其他的零部件,凡属金属材料的,需经冲压、冲切、拉伸、焊接、研磨、抛光等工艺;凡属塑料的,需经挤出、拉管、浸渍成型以及注塑成型等工艺。表面处理有电镀、包金、氧化、氮化、喷漆、印花及雕花、刻花等工艺。
第四节 自来水笔的保养方法
(1)使用自来水笔书写时落笔不要太重,超过了弹性限度,日子久了,就会出现尖端缝槽分开,笔迹变粗,书写不流利,甚至有拉纸现象。书写时还要注意角度,不要偏左或偏右,要用笔尖的正面来书写,否则既会影响外观,又容易糙拉纸。吸墨水时,切忌将笔尖接触瓶身或瓶底,以免损坏笔尖。旋转或插笔套时不要过急、过重,以防笔尖触及笔套后使铱粒受损。不可在有油垢的纸上或在蜡纸上书写,这样油蜡会嵌入笔尖缝槽,影响出水。
(2)不要乱用墨水,不同牌号的墨水的成分与配方各不相同,如穿插使用,会引起化学变化,产生沉淀,伤害皮囊,阻碍通水。若必须换另一种墨水时,要将原存在皮囊内的墨水用清水彻底打尽。皮囊内要经常存有墨水,最好不要一滴水都没有了再吸收,以免皮囊内空气增多,书写时会出现出水太涌或漏水现象。
(3)笔尖、笔项(装笔尖部分)要经常保持清洁,每次吸完墨水要擦拭干净,皮囊要常用水洗打,以免塞住笔舌缝道而引起泥水。如果有一段时间搁置不用,必须先用清水将各个部位洗净甩干后,方可吸水使用。
(4)自来水笔笔杆大都为塑料所制,不可重压,猛摔,更不可接触高温,不宜与酒精、汽油等溶剂多接触,以防变形、毁坏。赛璐璐做和笔杆近火则极易燃烧,须远离火源。
(5)笔帽上的笔夹不宜玩弄,其疲劳度一般只有1万次(即挂在口袋上从口袋上取下来算一次,随手玩弄,势必会缩短笔夹的使用期限。)
(6)自来水笔用过后,应立即将笔帽套上,以免笔尖干结。
免责申明:本文仅为中经纵横 市场 研究 观点,不代表其他任何投资依据或执行标准等相关行为。如有其他问题,敬请来电垂询:4008099707。特此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