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调查发现,良好的用户使用习惯和高用户活跃度、地方政府政务服务观念的转变、大数据和AI等先进技术手段的普及应用——用户、政府、企业良性互动,为实现“一趟不用跑”增添了底气。
从生活缴费到政务服务,“一趟不用跑”大踏步向前
2018年,办事“一趟不用跑”正悄然成为一种时尚。
“过去查社保公积金余额,得登录相应网站,还得通过短信验证码等一系列繁琐程序才能查到,现在手机上用小程序点点就可以了。”31岁的福州市民周彬一边和记者说话,一边拿着手机演示,不到10秒钟就查到了他的社保和公积金缴纳情况。
除了在线查询,在线提取公积金也正逐步成为现实。目前,福建省直公积金已支持退休人员在线提取业务。除此之外,教育就学、医疗卫生、交通出行、司法公证等与福建省内用户生活、工作密切相关的11个政务业务都将实现掌上即办。
“一方面‘查’的功能越来越全,另一方面‘办’的项目越来越多,希望将来足不出户在指尖上就能办成大小事。”周彬说。
在广东省,政府部门签发的电子证照、社保查询、行驶证驾驶证违章处理……一大批民生事项都可以在线上完成通办。
统计数据显示,截至12月20日,“粤省事”小程序已累计上线501项服务及50种个人类电子证照,累计业务查询量约6066万次,政务服务办理量约214万件。
“推行‘互联网+政务服务’,实施一站式服务等举措”“加快政府信息系统互联互通,打通信息孤岛”,在落实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的进程中,一些市县政府也在借助信息化手段简化优化群众办事程序。
打开“成都高新交通”微信公众号,将申请材料拍照上传后,就可以看到审核进度,审核完成后,制证只需要一天,快递到企业,真正实现指尖上办理证件。
“现在已有33个事项实现在线全流程办理。”成都高新区规划国土建设局交通处工作人员介绍,2019年将实现所有交通运输相关证件的手机在线办理。
三大原因让“一趟不用跑”来得快
“一趟不用跑”之所以来得这么快,与社交支付工具的属性和政府部门打通信息孤岛密切相关。
——社交支付工具的普及改变了用户习惯,培育了一大批高黏性用户群。数据显示,2018年,微信全球月活跃用户数达到10.82 亿,同比增长10.5%;支付宝的国内年度活跃用户数超过7亿,70%的用户选择使用3项及以上支付宝的服务。无论是整体用户规模还是用户的黏性,移动互联网为“一趟不用跑”的落地提供了坚实的用户群支持。
——政府打破部门间“信息壁垒”成效渐显。“把难统的数据统起来,再分门别类处理运用好,不仅让群众办事少跑腿,政府部门也省心了。”厦门市经信局总工程师童平平向记者介绍,厦门通过制订规范,建立信息资源共享协同平台,为各项政务服务提供跨部门、跨层级的信息共享和数据交换能力,同时接入群众常用的社交支付工具,为各项服务提供一站式的能力支撑。
——大数据、AI等先进技术的广泛使用。过去用于高精尖领域的大数据处理和人工智能数据分拣技术,如今已被广泛用于处理不同用户移动终端所发出的需求信息,与过去“登门办事”相比,大大提升了行政办事效率。
2019年数据“替跑”还有哪些新期待
即将到来的2019年,社交支付工具将给我们带来哪些惊喜?
“异地政务服务依然是目前群众办事的难点和痛点,期待社交支付工具能够和有关部门紧密配合,在这方面再做探索。”上海金融法律研究所研究员聂日明认为,社交支付工具拥有较高的用户黏性和便捷的操作体验,可以在破解诸如户籍迁移、异地提取医保社保基金、异地换卡换证等难题上与政府有关部门保持充分沟通协作,让“一趟不用跑”的可办事项越来越多。
“期待更多的证件被电子化,生物特征识别技术将让我们远程完成一些过去需要带着证件跨省跑的‘闹心事’。”DCCI互联网研究院院长刘兴亮告诉记者,随着生物特征识别技术的飞速进步,利用社交支付软件进行远程识别授权等政务服务事项正在成为可能,“一趟不用跑”的业务范围也将越来越大。
刘兴亮建议,政府有关部门在大踏步打破“信息壁垒”、联通“数据孤岛”的同时,要注重保护广大用户的敏感数据。“要根据法律法规要求,区分敏感个人信息和脱敏的公共数据。”刘兴亮说,要让更多用户在体验“一趟不用跑”便利性的同时,获得信息保护安全感。
记者 颜之宏 胡林果 董小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