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动方案》的起草背景
口腔健康是全身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居民身心健康、文明水平的重要标志。口腔疾病也是影响我国居民健康的常见病与多发病,不仅影响口腔咀嚼、发音等生理功能,还与脑卒中、心脏病、糖尿病、消化系统疾病等全身疾病有密切关系。
2017年发布的第四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一方面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饮食习惯的改变,儿童龋病患病率呈上升趋势,成年人牙周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另一方面,随着口腔卫生服务的供给侧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居民口腔健康素养水平和健康行为情况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口腔卫生服务利用水平有所上升。调查结果还显示,重大公共卫生儿童口腔疾病综合干预项目取得了良好的成效,项目覆盖县(区)12岁儿童龋患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特别是北京、上海等实施儿童口腔疾病综合干预项目较早、适龄儿童全覆盖地区,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近50%。
《“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和《中国防治慢性病中长期规划(2017-2025年)》明确提出“12岁儿童患龋率控制在25%以内”的目标。2017年,国家卫生健康委联合体育总局、全国总工会、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共同印发《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方案(2017-2025年)》,在全国范围深入开展“三减三健”(减盐、减油、减糖、健康口腔、健康体重、健康骨骼)专项行动,将“健康口腔”作为重要内容进行深入推广,提升群众口腔健康意识和行为能力。为全面推进健康口腔工作,制订了本方案。
二、《行动方案》的主要特点
《行动方案》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和需求导向,突出了前瞻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具有以下鲜明特点:
一是体现全人群、全生命周期的口腔健康管理。《行动方案》以提高群众口腔健康水平为根本,立足全人群和全生命周期,对生命不同阶段主要口腔健康问题及影响因素进行有针对性的干预,全面维护群众口腔健康,强化孕产妇、儿童青少年、职业人群、老年人等重点人群的口腔健康工作。
二是体现预防为主、关口前移。倡导“每个人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和“家长是孩子口腔健康的第一责任人”的理念,通过加强健康教育,控制危险因素,强调减少含糖饮料、高糖食品摄入,推进公共场所禁烟,对长期咀嚼槟榔等高危行为进行干预等,促进群众养成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
三是目标明确可操作。《行动方案》提出了针对不同人群的口腔健康指标,使目标任务具体化,工作过程可衡量、可评估。《行动方案》提出了健康口腔行动分步走的目标,明确了到2020年和2025年的发展目标,各地根据全国行动目标要求,确定工作目标,制订适合本地区发展的行动方案。
三、《行动方案》的核心内容
《行动方案》明确了健康口腔工作的指导思想,提出要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突出重点、统筹资源,基于口腔疾病防治现状和工作要求,明确了2025年总体目标和5个针对可量化的工作指标,提出了4项具体行动。
一是口腔健康行为普及行动。从健康知识普及和健康行为促进两方面入手,强调科学、广泛的口腔健康教育,针对含糖食品、烟草使用、咀嚼槟榔等对口腔健康危害较大的重点危险因素提出具体措施。
二是口腔健康管理优化行动。根据生命早期1000天、儿童、中青年(职业)人群、老年人重点口腔问题,分类指导,强化早诊早治,推动疾病治疗向健康管理转变。
三是口腔健康能力提升行动。完善口腔健康服务体系,加强口腔专业人力资源建设。建立监测评价机制,加强数据分析利用,逐步实现居民口腔健康状况和防治信息的定期更新与发布。
四是口腔健康产业发展行动。充分发挥市场在口腔非基本健康领域配置资源的作用,引领口腔健康服务业优质发展,满足群众多样化、个性化的口腔健康需求。推动口腔健康制造业创新升级,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和适宜技术应用。
四、《行动方案》的落实
为保障行动方案目标的实现,从加强组织领导、宣传引导、合作交流和效果评估四个方面提出了保障措施。要求各地高度重视健康口腔工作,统筹资源,完善机制,加大对农村和贫困地区的支持力度,定期开展过程与效果评估,确保各项工作的有效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