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信息检索:
农业政策 | 新闻 | 图片 | 下载 | 专题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政府规划 > 内容

健康东阳2030实施纲要

网址:www.chinagdp.org 来源:资金申请报告范文发布时间:2019-02-26 08:42:02
  一、建设背景
 
  2016年8月19日至20日,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在北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了重要讲话,从战略高度对建设健康中国等重大任务做了深刻阐述,强调“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8月2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审议通过了《“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该纲要明确了今后15年健康中国建设的总体战略。提出了普及健康生活、优化健康服务、完善健康保障、建设健康环境、发展健康产业等五个方面的战略任务。2018年4月,省委省政府健康浙江建设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召开,明确提出将健康浙江与平安浙江、美丽浙江一起列入浙江省三大考核体系,并且正式启动健康浙江首轮考核工作。
 
  当前,我市已实现了由基本温饱向总体小康和全面小康的历史性跨越,正在向更高水平小康社会迈进,人民群众对健康的需求日益突出、更为迫切,卫生与健康事业的基础性地位更为凸显。推进健康东阳建设,是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基础,是认真贯彻落实健康中国建设的具体实践,是全面提高人民健康水平,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的必然选择。“十二五”时期,我市健康领域改革发展取得显著成就。2017年,我市人均期望寿命79.84岁,孕产妇死亡率、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分别下降到9.21/10万、3.9‰,人群主要健康指标达到中高收入国家水平。同时我们也必须看到,当前多重健康威胁因素叠加,进一步加剧了健康服务供给不足与需求增长之间的矛盾。工业化、城镇化、人口老龄化、疾病谱变化、生态环境和生活方式变化等,给维护和促进健康带来一系列新的挑战,迫切需要在大健康理念统领下,在更全方位、更高层次、更宽领域统筹建设健康东阳,以健康需求为导向,补齐短板,形成合力,促进人民健康与经济社会和自然生态的协调发展。
 
  今后一段时间,是我市确保与全省同步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努力实现影视旅游名城、经济文化强市、生态宜居东阳的关键时期,是推进健康东阳建设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推进健康东阳建设,确保主要健康指标增幅高于全省平均水平,率先建成全面小康标杆市”相匹配的高水平全民健康,打造健康城市、健康环境、健康生态,发展健康产业,实现区域健康共建共融共享共赢,有助于创造发展新优势,增强发展新动能,扛起“共建金华,浙中崛起”使命,成为全省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
 
  二、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十九大会议精神,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金华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以“八八战略”为总纲,以提高人民健康水平为核心,以体制机制改革创新为动力,以实施“八大健康行动”为抓手,着力改善健康环境行动、保障食品药品安全行动、完善公共安全体系行动、健康生活大普及行动、健康服务大优化行动、健康保障大完善行动、健康产业大发展行动、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等。全方位、全周期维护和保障人民健康,为我市与全金华、全省同步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两富”“两美”现代化东阳打下坚实基础。
 
  (二)基本原则
 
  1.坚持健康优先。突出大健康的发展理念,针对全市人民的主要健康问题和健康需求,坚持将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坚持新时期卫生工作方针,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形成建设健康促进型社会的宏观环境,全方位、全生命周期维护人民健康。
 
  2.坚持改革创新。改革创新是发展的动力,努力做到聚集重点领域、重点人群和关键环节,从群众最关心、最迫切、最需要解决的健康问题入手,针对制约卫生与健康事业发展的重大体制机制问题,抓紧补齐短板,完善治理体系,强化改革创新,推进卫生事业高效、绿色、集约发展。
 
  3.坚持政府主导。构建政府主导,部门各负其责,动员全社会参与的大健康格局,落实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公益性、公平性、可及性。把握卫生与健康发展规律,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中西医并重,转变服务方式,构建整合型医疗服务模式,促进健康与经济社会良性互动发展。
 
  4. 坚持公平公正。以农村和基层为重点,推动健康领域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维护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公益性,逐步缩小城乡、地区、人群间基本健康服务和健康水平的差异,实现全民健康覆盖,促进社会公平。
 
  三、总体目标
 
  到2020年,全面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居民健康素养水平明显提高,健康生活方式得到普及,环境更加健康优美,健康服务体系基本形成,全民健康素质稳步提高,健康产业繁荣发展,人群主要健康指标超过全省平均水平,重点领域工作走在全金华前列。
 
  到2030年,健康优先的制度设计和政策体系更为完善,健康生活方式更为普及,健康服务更加公平、可及和优质,健康产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度持续提高,人群主要健康指标达到高收入国家水平。到2050年,高水平、全面建成与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健康城市。
 
  到2030年具体实现以下目标:
 
  ——人民健康水平持续提升。人民健康素质明显增强,居民人均期望寿命达到80.3岁,孕产妇死亡率和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分别控制在8/10万和6‰以下,城乡居民健康差异进一步缩小。
 
  ——健康行为得到全面普及。健康知识和健康技能进一步普及,居民投资健康的理念和健康生活方式进一步形成,居民健康素养水平达到32%,影响健康的主要疾病得到有效控制。
 
  ——健康环境更为优美安全。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地表水I—Ⅲ类水质比例达到90%以上,森林覆盖率和林木蓄积量进一步提高,国家卫生乡镇创建率达到30%,居住环境不断改善,生产、生活环境更加优美。
 
  ——健康服务更趋优质高效。健康服务资源更加充裕,服务体系更加完善,服务内涵更加丰富,服务供给更加高效,服务能力大幅提升,满足群众多元化多层次健康服务需求,县域内就诊率达到90%以上。
 
  ——健康保障更公平可持续。健康保障体系更加健全,健康保障水平的城乡、区域和人群差异基本消除,个人卫生支出占卫生总费用的比重下降到20%以下,公共卫生安全体系不断完善,群众生命更加安全。
 
  ——健康产业更具竞争力。健康产业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群众健康消费能力明显增强,产业规模不断壮大,结构持续优化,新型健康业态快速发展,产业水平和层次明显提升,健康产业总规模超过150亿元。
 
  ——健康治理更加科学有效。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突破和决定性成果,健康影响评价评估制度、健康东阳推进考核制度等政策体系更加科学成熟,综合治理健康问题的机制逐步形成。
 
健康东阳建设主要指标
 
  四、主要任务
 
  (一)改善健康环境行动
 
  持续推进环境污染综合治理,推进节能减排,健全生态保护红线制度;加强自然生态保护;打造绿色和谐人居环境;营造健康安全生产环境,加强环境与健康监测评价,逐步建立环境功能、环境容量、排污总量于一体的空间管理体系,实现人与环境健康发展。
 
  1.持续推进环境污染治理。实施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重点推进工业废气、车船尾气、餐饮油烟、扬尘治理,市区空气质量达标天数比例和细颗粒物(PM2.5)浓度全面完成国家任务。持续深化“五水共治”,全面完成饮用水源污染隐患整治,全市地表水达到或优于Ⅲ类水质比例达到100%以上,全面消除劣V类水体,考核断面达到《浙江省水污染防治行动目标责任书》年度目标要求。开展永久基本农田土壤污染治理,加强污染地块开发利用监督管理。全面加强噪音、光污染治理,强化核与辐射监管。深入推进畜禽养殖业转型提升、化肥和农药减量使用,切实减少农业面源污染。实现工业污染源全面达标排放,完成环境整治年度目标。
 
  2.加强自然生态保护。加大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环境敏感区和脆弱区保护力度,确保主要流域和大型水库周边维护原生态。推进平原绿化,促进森林资源结构的改善和森林质量的提升。到2030年,全市森林覆盖率稳定在61.33%以上,平原林木覆盖率达到20%以上,森林保有量达到160万亩,林地保有量165万亩,公益林保有量稳定在66.13万亩以上,林木蓄积量达到527万立方米。加强地质灾害防控、治理和搬迁避让,积极创建国家森林城市。
 
  3.打造绿色和谐人居环境。巩固和扩大“三改一拆”、“四边三化”成果,深入开展城乡环境卫生综合治理,推动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行动,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和农村环境连片整治,消除违章建筑、污泥浊水,促进人居环境整洁。全面推进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改造,实施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程,落实农村新建住房同步配套建设粪便无害化和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到2030年,全市农村家庭、公共场所无害化卫生公厕实现全覆盖。加大垃圾治理力度,实现城乡垃圾分类处理全覆盖,推进农林废弃物、建筑垃圾、餐厨废弃物处理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加强重点场所卫生管理。加强病媒生物综合防控,降低城乡病媒生物密度,减少病媒疾病危害。建立产品伤害监测体系,减少消费品安全伤害。
 
  4.营造健康安全生产环境。落实职业卫生“三同时”制度,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加强工艺改造、转型升级,改善作业场所工作条件,从源头防控职业病危害。执行职业安全卫生标准,建立多部门职业病危害防治信息动态互通共享平台,实施分级分类监管制度。深入开展重点职业病危害专项治理,有效降低发病率。做好高温作业和夏季防暑降温工作,加强放射性同位素、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落实用人单位职业病防治主体责任,完善职业安全防护制度,健全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加强职业健康促进工作。严格执行职业健康体检制度,建立健全职业病诊断、治疗、鉴定和康复服务体系,提升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水平。到2030年,重点行业领域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率达到90%,主要职业危害因素检测率达到90%,职业健康体检率达到95%。
 
  5.加强环境与健康监测评价。健全环境与健康监测、调查和风险评估机制,实现环境健康监测评估工作常态化。开展重点区域、流域、行业环境与健康调查,建立覆盖污染源监测、环境质量监测、人群暴露监测和健康效应监测的环境与健康综合监测网络及评估体系,进一步加强环境与健康管理。建立统一的环境信息公开平台,全面推进环境信息公开。推进空气质量监测和信息发布。到2030年,形成科学完善的环境与健康综合监测网络,以及重点职业病监测、职业健康风险评估及医用辐射防护监测体系。
 
  (二)保障食品药品安全行动
 
  加强食品、药品、器械等安全监管,建立生产、流通、使用等全过程追溯体系,加快检验监测体系建设,建立从农田到餐桌、从实验室到医院的食品药品安全现代治理体系。
 
  1.加强食品安全监管。落实企业标准主体责任,全面推行标准化、清洁化农业生产,推进农兽药残留、重金属污染综合治理。健全食品、食用农产品生产质量管理体系,实施全过程食品、食用农产品质量标识制度,落实全过程可追溯管理和问题产品主动召回制度。规范食品经营行为,加强食品经营新业态市场准入管理,完善网络食品交易第三方平台监管机制。全面推行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痕迹化”监管,提升量化分级动态管理质量。加强保健食品监管。加强进口食品准入管理。加强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监测评估,构建企业自检、监管部门抽检、技术机构监测的食品安全风险防线。到2030年,食用农产品抽检覆盖率达到3.5批/千人,食品抽检覆盖率达到4.5批/千人,主要食品安全追溯覆盖率达到95%。
 
  2.强化药品和医疗器械安全监管。建立药品和医疗器械质量管理体系,实现药品和医疗器械全品种、全过程可追溯。提升药品、医疗器械经营规范化程度,重点加强零售药店日常监管,完善问题产品信息收集、分析及通报机制。健全药品和医疗器械使用环节监管和高风险在用医疗器械定期检查制度,严格特殊药品生产经营和使用监管。加强化妆品安全监管。到2030年,全市药品不良反应报告数保持在800份/百万人,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报告数200份/百万人。
 
  3.加强食品药品治理能力建设。开展食品安全市创建活动,至2030年,开展食品安全市创建活动, 推进镇乡(街道)食安办和基层监管所规范化建设,到2030年,100%的镇乡(街道)食安办、基层监管所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站、速测室达到规范化建设标准。构建食品药品安全检验检测、审评认证、应急管理、智慧监管体系。深化食品药品安全诚信体系建设,健全“失信惩戒、守信激励”机制。实施食品药品安全知识普及行动,提高公众参与度和满意度,构建由“守信的从业者、尽责的监管者、理性的消费者、客观的传播者”共同参与的食品药品安全共治格局。
 
  (三)完善公共安全体系行动
 
  强化生产、道路、消防、职业病、生物等安全,加强风险等级管控、隐患排查治理两条防线,健全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增强政府公共安全管理职能,增进全民安全意识教育,提高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能力,减少公共安全事件对群众生命健康的威胁。
 
  1.强化健康安全生产。加快构建风险等级管控、隐患排查治理两条防线,紧抓重点时段、重点领域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有效防范较大社会影响事故,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降低事故危害后果。推进安全生产社会治理,推进信息技术与安全生产融合,推进安全生产和职业卫生工作的融合,健全安全生产责任体系、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和安全预防控制体系,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标准化和诚信机制建设,提升安全生产治理能力。大力开展安全生产宣传教育,推进安全生产、应急避险和职业健康知识进企业、进学校、进机关、进社区、进农村、进家庭、进公共场所,强化全民安全意识教育。
 
  2.促进道路交通安全。加强道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规划和建设,深入实施公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大力推进公路交通安全综合治理,强化对道路交通违法行为的常态严管,加强车辆超限超载治理和对危化品运输车辆等重点车辆的安全监管。强化公路交通安全隐患排查、整治,严格道路运输企业安全管理,落实道路运输企业主体责任,提升企业安全自律意识。推动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组织体系建设。实施文明交通行动计划,增强交通安全法律意识和安全常识。确保道路交通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和万车死亡率三项指标稳步下降,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有效控制较大事故,不断提高道路交通安全水平。到2030年,道路交通万车死亡率下降到1.73人。
 
  3.健全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加快实现疾病监测综合灵敏,风险预警精准科学,应急应对处置立体高效;完善职责明晰且“预防—干预—诊治”衔接有序的“医防融合”疾病综合防治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加强口岸公共卫生安全风险评估管理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人才、技术、装备建设。健全输入性传染病监测网络,完善出入境特殊物品检疫监管机制,构建特殊物品集中查验监管平台与公共服务平台。
 
  4.提高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能力。深化综合应急平台体系建设,推动应急平台之间网络连通、数据交换、系统对接。建立健全城乡公共消防设施建设和维护管理责任机制,到2030年,城乡公共消防设施基本全覆盖。完善医疗急救、突发急性传染病防控、紧急医学救援和重大活动卫生安全保障体系,建立覆盖全市、陆空立体化的卫生应急网络,到2030年,医疗急救、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能力和紧急医学救援能力达到全省中等以上水平。建立全市灾害应急管理信息系统和社会救援力量管理服务平台,推进应急救援物资储备库建设,健全应急物资实物储备、社会储备和生产能力储备管理制度,完善全市救灾物资储备体系。
 
  (四)健康生活大普及行动
 
  广泛开展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通过建设全民健康教育体系,倡导全民健康生活方式,提高全民健康素养,实现“以治病为中心”向“以人民健康为中心”转变。加强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和社会组织建设,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确保全市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比例达45%,国民体质监测合格率达到96%。
 
  1.提高全民健康素养。创造促进全民健康的支持环境与政策,强化家庭和高危个体健康生活方式指导与干预,开展健康体重、健康口腔、健康骨骼、健康生育等专项行动,到2030年基本实现镇(乡、街道)为单位全覆盖。开发推广促进健康生活的适宜技术和用品,建立健康知识和技能核心信息公布制度,健全健康素养和健康生活方式监测体系。各类媒体加大健康知识宣传力度。东阳广电台开设广播、电视健康专题栏目;《东阳日报》开设健康专栏,依托《东阳发布》、《东阳新闻网》和《健康东阳》等新媒体平台,开展健康科普宣传工作,拓宽新型公众健康科普渠道。建设东阳市健康教育科普馆,在社区,街道推广健康科普驿站等建设。加强健康科普知识和医药广告的监测与监管,切实加大虚假健康信息打击和查处力度。
 
  2.完善全民健康促进与教育体系。健全专业健康促进与教育体系,完善社区、机关、企事业单位、学校和媒体协同的健康促进与健康教育网络。把健康教育作为所有教育阶段素质教育的内容,以中小学为重点,加强学校健康促进与健康教育,加大健康教育师资培养力度,将健康教育纳入专职教师职前教育和职后培训重要内容。持续开展健康促进学校创建,深入实施千万学生饮食放心工程,加强学校卫生工作。到2030年,健康教育课开课率达到100%,学生基本健康知识掌握率达到90%。
 
  3.倡导全民健康生活方式。制定实施国民营养计划,全面普及膳食营养知识。实施临床营养干预,二级以上医院全面配备营养师。加强对学校、幼儿园、养老机构等营养工作指导。修订东阳市《禁烟令》,全面开展公共场所室内禁烟。到2030年,15岁以上人群吸烟率降到20%以下。加强限酒健康教育、减少酗酒。加强青少年等重点人群性健康教育,减少不安全性行为。加强居民毒品危害教育,健全戒毒医疗服务体系,最大限度减少毒品社会危害。健全精神卫生防治体系,针对各类人群提供心理咨询服务。到2030年,公众心理卫生知识知晓率达到80%,社区心理咨询开设率100%,精神障碍社区康复规范开展率达到80%,探索建立重性精神障碍患者免费治疗制度。普及全民应急救护技能,公众应急救护知识培训累计达到40%,每个家庭配备一个医疗急救包。到2030年,在全市人口密集和流动场所每万人自动化体外心脏除颤仪(AED)配备率达到1—2台。
 
  4.加强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和社会组织建设。将体育场地设施建设纳入当地城乡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按照新建居住区和社区按室内人均建筑面积不低于0.1平方米或室外人均不低于0.3平方米的标准,配套建设群众健身设施。统筹规划,利用空置场所建设公共体育场馆。大力发展社区多功能运动场,加强健身步道、骑行道、健康主题公园等建设,推进基层社区文化体育设施共建共享,在全市实现“15分钟健身圈”全覆盖。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实现公共体育设施和符合条件的学校体育场地设施100%向社会开放。到2030年,全市人均体育场地设施达到2.7平方米,每万人拥有足球场1.2块。积极稳妥推进体育社团社会化、实体化改革,提升体育社会组织的自我运转能力。加强体育总会工作网络建设,实现镇乡(街道)“1+5”工作格局全覆盖(即1个体育总会工作站,5个以上专业体育社会组织工作站)。大力发展体育社会组织,健全完善体育社会组织扶持政策措施。加强体育社会组织骨干培训,引导鼓励体育类社会组织参加社会组织评估。到2030年,实现每万人拥有体育社会组织3个。
 
  5.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以东阳市运动会、横店马拉松比赛、全民健身月、全民健身日等活动为载体,制定实施全民健身计划,积极推广健身跑(走)、骑行、登山、游泳、球类、广场舞等群众喜闻乐见的运动项目。制定实施重点人群健身计划,推动青少年、妇女、老年人、职业群体及残疾人等特殊群体身体素质的提高。实施青少年体育活动促进计划,基本实现青少年熟练掌握1项以上体育运动技能,确保学生校内每天体育活动时间不少于1小时。到2030年,全市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占比达到45%以上。推动形成体医结合的疾病管理与健康服务模式,依托医疗卫生机构加强国民体质监测和运动健康指导站点建设。加强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建设,实现镇乡(街道)体质测试网点及行政村(社区)各健身项目社会体育指导员全覆盖。推广实施公民体质监测评价标准,定期开展国民体质监测,向社会公布监测结果。加强体医融合和非医疗健康干预,大力普及科学健康知识和健身方法,加快“互联网+”全民健身发展。到2030年,每千人拥有社会体育指导员3人以上,国民体质监测合格率达到96%。
 
  (五)健康服务大优化行动
 
  完善覆盖全民的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体系,提升医疗服务能力和水平,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创新中医药特色服务,加强重点人群健康服务。
 
  1.完善覆盖全民的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体系。一是完善基本医疗服务体系。坚持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全市医疗卫生资源按常住人口和服务半径合理布局,重点办好由政府举办的综合性医院、中医医院、疾病控制机构、精神卫生防治机构、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机构和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控制公立医院单体规模,适当增加儿童、妇产、老年护理、精神卫生、肿瘤、康复护理等专科资源。大力开展医共体建设工作,到2030年,医疗卫生服务县乡村一体化管理率达到80%以上。构建综合医院和专科医院、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专业公共卫生机构“三位一体”,预防—治疗—康复—长期护理服务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到2020年,每千人基层医疗床位数达到0.98张左右,每千人基层卫生人员数达到3.5人左右;全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中高级职称技术人员比例提高5%以上。实施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标准化建设,按照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疗用房、设备配置省级标准,到2020年,全市达标率达到90%(其中市区达到95%);到2030年,标准化率达到95%以上,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综合达标率在90%以上。积极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在中医药服务、社区康复、慢病、老年病等领域的特色科室建设,到2020年,全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特色科室拥有率达40%以上。二是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健全疾病预防控制、综合监督执法、精神卫生、卫生应急、采供血、院前急救和健康教育等专业公共卫生体系,到2020年,市疾控中心、卫生监督所、市第七人民医院等在硬件设施、设备配置、服务能力等方面要进入全省前列;完善传染病监测预警机制,继续实施扩大国家免疫规划,加强艾滋病、结核病、病毒性肝炎等重大传染病防控,有效应对流感、手足口病、登革热、H7N9、麻疹、埃博拉出血热等重点和新发传染病疫情。三是以落实健康全程管理为重点,建立并完善基于大数据的慢病综合防治服务与管理规范、家庭医生管理、分级诊疗和双向转诊等制度,强化慢性病筛查和早期发现,加强学生近视、肥胖等常见病防治,基本实现高血压、糖尿病患者管理干预全覆盖。到2030年,实现全人群、全生命周期的慢性病健康管理,总体癌症5年生存率提高15%,12岁儿童患龋率控制在25%以内。继续实施完善国家基本公共卫生计生服务项目和重大妇幼卫生服务项目,逐步提高项目经费标准。改革计划生育服务管理,构建以生育支持、幼儿养育、青少年发展、老人赡养、病残照料为主题的家庭发展框架,完善计生家庭奖特扶制度,建立健全出生人口监测工作机制,深化出生人口性别比治理,到2030年,全市出生人口性别比实现自然平衡。
 
  2.提升医疗服务能力和水平。以实施“三名”(名院、名科、名医)工程、医疗机构等级提升和区域专病中心建设为抓手,推进浙中医疗中心建设,发挥市级医院龙头作用,引领全市医疗技术高水平发展,增强区域医疗辐射力。要重点加强市中医院、红会医院迁建工程;市第七人民医院病房大楼建设工程,实施市妇保院影城项目工程,推进市人民医院、市中医院和妇幼保健院、市第七人民医院、横店文荣医院、花园田氏医院上等级、上水平。加强医学重点学科建设,建立医学人才引进和培养培训机制。到2020年,新增省级龙头学科1个,重点专科2个,引领我市医学科学技术发展,医疗服务主要指标达到省内先进水平。全面实施临床路径管理,规范诊疗行为,优化诊疗流程,开展优质护理,基本实现医疗机构检查检验结果互认,不断提升患者获得感。建立临床用血监管制度,保障临床用血安全。加强医疗服务人文关怀,构建和谐医患关系。依法打击涉医违法犯罪行为,保护医务人员安全。
 
  3.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全面建立分级诊疗制度,深化“双下沉两提升”,确保市级医院与医务人员规范化下沉到位。逐步取消城市大医院常见病、多发病和慢性病等开放门诊服务,实现除急诊外以接收下级转诊病人为主。到2030年,实现居民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主要在基层解决,全科医生规范签约服务率达到80%以上,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门诊就诊比例达到75%以上,县域就诊率保持在90%以上。按照政事分开、管办分开、放管结合的要求,落实公立医院法人自主权,推进院长职业化、专业化建设,实施院长任期制、目标管理责任制和年薪制,提升公立医院科学化、精细化和信息化管理水平,提高服务能力和运行效率。推进医疗服务价格改革,建立符合医疗卫生行业特点的人事薪酬制度,创新编制管理方式,逐步实现同岗同薪同待遇。到2030年,二级以上公立医院全面建立权责清晰、运行规范、管理科学、监督有效的现代医院管理制度,逐步减轻患者医疗费用负担。改革医保支付方式,建立健全医保部门与医疗机构之间的协商谈判机制和盈亏分担机制,引导和促进医疗机构主动控费。完善药品(耗材)供应保障制度,实施药品采购“两票制”改革,落实医疗机构药品分类采购,并逐步延伸覆盖全部医用耗材和医疗器械。完善基本药物制度,促进基本药物公平可及。到2030年,医疗机构药品收入占比维持在30%以下,百元医疗收入消耗的卫生材料支出降到10元以下。强化全行业、属地化管理,构建医疗、医保、医药相统一的综合监管机制。全面实施目标管理和绩效考核,建立医疗卫生机构内审制度。推进医疗卫生服务信息公开,强化社会监督。到2030年,全面建立综合监管平台,综合监管服务覆盖率达到100%。
 
  4.创新中医药特色服务。健全中医药保健服务体系,提升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推广中医药适宜技术。到2030年,100%的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设立中医馆,100%的村卫生室和社区卫生服务站能够提供中医药服务。充分发挥中医药防治常见病、多发病和慢性病的独特作用,发展中医药非药物疗法,提高急危重症、疑难杂症的中医诊疗服务能力。到2030年,建成一批中医临床重点学科。实施中医治未病健康工程,探索融健康文化、健康管理、健康保险为一体的中医健康保障新模式。市中医院设立治未病中心,提供中医健康咨询评估、干预调理、随访管理等治未病服务。大力传播中医药知识和易于掌握的养生保健技术方法。引导和鼓励社会力量举办中医医疗机构,培育一批中医药健康服务养生基地。推进中医药传承创新,保护中医药传统知识和技艺,弘扬名老中医临床诊疗经验,融合现代科技成果,挖掘中药方剂,推进中药材规模化、规范化、集约化种植,提升中药产业发展水平。
 
  5.加强重点人群健康服务。实施母婴安全计划,倡导优生优育,向孕产妇免费提供生育全过程的基本医疗保健服务;加强出生缺陷综合防治,构建覆盖城乡居民,涵盖孕前、孕期、新生儿各阶段的出生缺陷防治体系;实施健康儿童计划,加强儿童早期发展,加强儿科建设,加大儿童重点疾病防治力度;实施妇幼健康和计划生育服务保障工程,提升孕产妇和新生儿危急重症救治能力。到2030年,妇幼健康主要指标达到高收入国家水平,主要致残致畸的出生缺陷疾病下降20%以上。推进老年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推动医养结合,为老年人提供治疗期住院、康复期护理、稳定期生活照料、安宁疗护一体化的健康和养老服务。到2030年,65岁以上老年人健康管理率达到95%。实施国家残疾预防行动计划和残疾人精准康复行动,将残疾人康复纳入基本公共服务,有适应指征的残疾人康复服务率达到95%。推进流动人口基本公共卫生计生服务均等化,到2030年覆盖率达100%。深入实施健康扶贫工程,切实解决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
 
  (六)健康保障大完善行动
 
  完善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强化重大疾病保障,建立长期护理保障制度,发展商业健康保险,优化健康服务。
 
  1.完善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健全基本医疗保险稳定可持续筹资和待遇水平调整机制。2019年在全市统一基本医疗保险政策框架、筹资方式、缴费水平、保障待遇、目录管理、信息系统、基金管理等基础上,逐步实现与全金华统筹接轨。加强职工医保和城乡居民医保政策衔接,合理提高城乡医保待遇水平,逐步实现职工医保和城乡居民医保向统一的全民健康保险过渡。合理提高基层门诊统筹保障水平,加大慢性病医疗保障力度。完善全民健康体检制度,针对不同人群、不同年龄段制定相应体检项目与标准,探索建立以预防为主的医保支付导向。到2030年,基本医保参保率保持在95%以上,40周岁以上居民每年健康体检率达到85%以上。全面推进医保支付方式改革,积极推进按病种付费、按人头付费,积极探索按疾病诊断相关分组付费(DGRs)、按服务绩效付费,形成总额预算管理下的复合式付费方式。
 
  2.强化重大疾病保障。完善大病保险制度,建立大病保险可持续筹资机制,实行大病保险统筹,建立大病保险特殊药品管理机制,稳步扩大大病保险特殊药品范围,重点提高肿瘤患者等群体大病保障水平。健全罕见病医疗保障机制,稳步扩大可诊可治可防罕见病的医疗保障病种范围,为罕见病患者提供全生命周期管理服务。加强医疗救助与基本医保、大病保险之间的衔接,实行应保尽保,应救尽救。到2030年,大病保障报销比例达到70%以上。
 
  3.建立长期护理保障制度。探索以社会互助、共济方式筹集资金,为丧失独立生活能力的长期失能失智残疾人员提供基本医疗护理和生活护理服务。逐步建立完善基于长期护理保障制度支持的护理康复服务体系。2030年,全面建立“全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的长期护理保险制度。
 
  4.发展商业健康保险。鼓励商业保险机构开发重大疾病保险、特定疾病保险等与基本医保相衔接的险种,以及失能收入损失保险、医疗责任险等多样化保险产品。促进商业保险公司与医疗、体检、护理等机构的合作,推动医保个人账户余额购买商业健康保险产品。落实税收等优惠政策,鼓励企业、个人参加商业健康保险及多种形式的补充保险。支持商业保险机构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提高人口健康信息分析应用能力和业务智能处理水平。
 
  (七)健康产业大发展行动
 
  优化产业政策支持,强化政策引导、平台支撑、协同创新和示范应用,加强产业载体建设,推进产业创新驱动,大力发展制造、医疗、养生、运动等产业,促进产业融合,让健康产业逐步成为带动全市经济增长的强大动力,成为今后极具发展前景的产业,成为提高全民健康福祉的重要保障。
 
  1.优化产业政策支持。加快完善健康产业发展政策体系,研究制定有利于产业发展的财政支持、土地保障、人才队伍建设、技术创新、投融资等配套政策,鼓励和支持社会资本进入健康产业领域,充分利用市场机制实现产业资源的有效配置。破除社会办医不合理限制和隐形壁垒,建立吸收社会资本进入卫生与健康领域的激励机制。大力发展各种所有制形式的国际化、规模化、高端化医院。2030年,社会办医疗机构床位数占比达到30%以上,服务量占比有较大提升。发挥政府产业基金的引导作用,推动金融和产业资本投资健康产业,支持金融机构探索无形资产质押和收益权质押贷款业务,创新发展符合健康产业特点的金融产品和服务,鼓励发展健康消费信贷。
 
  2.加强产业载体建设。按照全市产业空间布局,支持整合资源要素,加强载体建设,促进全市健康产业集聚发展。依托各类优质医疗集聚区、医药产业集聚区、重点生态功能区、运动休闲产业基地,因地制宜发展各类健康产业,着力打造健康小镇、建设重点园区、实施重大项目、培育骨干企业、构建信息服务平台、创建人才培育基地。健全产业重大项目跟踪服务制度,强化重大项目对产业发展的引领作用。
 
  3.推进产业创新驱动。加大对健康产业前沿研究领域创新支持力度,推动形成产业创新体系,努力实现关键技术、重大产品突破,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完善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体系,构建以企业为创新主体、政产学研用深度结合的新型协调创新体系,健全资金、人才、技术等多方面合作的创新机制,探索建立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激励机制、分配机制和保障机制,促进各类创新主体高效协同。加大原料药、新型制剂、高性能医疗器械产业领域创新能力建设,推动国产创新医疗器械的推广应用,加快推进我市医药产业发展。到2030年,全市医药工业创新能力显著增强,医药品牌效益持续提升。
 
  4.促进产业融合发展。大力促进健康产业与养老、旅游、互联网、健身休闲和食品等产业融合发展。鼓励社会力量兴办医养结合机构。促进医疗与旅游融合,开发健康旅游产品和服务,健康旅游休闲养生区等区域性健康旅游区建设,打造国家健康旅游高地。支持“互联网+”医疗健康服务规范发展,推进健康医疗临床和科研大数据应用,培育智慧健康新型业态,增强信息技术对卫生与健康领域的支撑能力。支持社会力量参与健身休闲设施建设运营,重点打造户外运动用品、训练健身器具等为主要产品的体育用品制造产业集群。
 
  (八)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
 
  以国家卫生城镇复评和美丽乡村建设等为载体,通过全域建设规划、全域环境整治、全域设施提升、全域景观美化、全域产业生态化,夯实卫生城镇创建基础,推进健康城镇发展,实施健康细胞培育工程,巩固我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慢病防控示范区、省级卫生强市等创建成果,合力推进健康城市、健康镇村建设。
 
  1.夯实卫生城镇创建基础。巩固和扩大国家卫生城市、卫生镇创建成果,持续推进城乡环境卫生整洁行动,进一步完善城乡卫生基础设施,形成治理长效机制,达到无违建先进县(市、区)标准。到2020年,实现国家卫生乡镇卫生创建全覆盖,省级卫生乡镇创建比例达到60%,国家卫生乡镇比例达到33.33%。到2030年,国家卫生乡镇比例达到50%以上。
 
  2.推进健康城镇建设发展。积极引导卫生城镇向健康城镇发展,打造卫生城镇升级版,促进各地持续改善健康的支持性环境和健康服务的可及性。研究制定健康城镇发展规划和建设指标体系。建立健全健康城镇建设工作机制,确定有针对性的干预策略和可行的阶段性目标。将健康融入城乡规划建设、环境治理的全过程,落实部门职责,制定相应实施方案,分阶段、分步骤完成工作目标。到2030年,我市成功完成健康城市建设,50%以上的镇乡、20%以上的村开展健康乡镇、健康村建设。
 
  3.实施健康“细胞”培育工程。广泛开展健康社区建设,加大社区生活环境、生态环境建设和维护。以机关、企事业单位等为重点,深化健康促进学校、健康促进医院等健康单位创建。强化健康自我管理意识,推进健康管理示范村、健康家庭建设,推动健康责任的社会化和全民化。到2030年,全市新增健康社区、健康单位36个,健康家庭2400个。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党委、政府要坚持把健康融入所有政策,将卫生与健康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纳入辖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和政府考核指标体系。成立由党委和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各有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健康东阳建设领导小组,统筹推进健康东阳建设,推动形成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部门通力协作的工作格局。各有关部门要结合我市实际,制定具体实施方案、配套措施和支持性政策,分阶段分步骤组织实施,确保健康东阳建设取得实效。
 
  (二)加强政策支持。全面建立健康影响评价评估制度,系统评估各项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政策、重大工程项目对健康的影响。建立健康东阳督查考核机制,对各地推进健康东阳建设情况和实施结果进行督导和评估考核,强化激励和问责。进一步推进健康相关领域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推进依法行政,政务公开和信息公开。开展卫生健康地方性政策的研究、起草,完善行业规范和技术标准的制订修订。强化政府监管职责,建立政府监管、行业自律和社会监督相结合的监督管理体制。加强卫生与健康综合监督执法,建立集中、统一、专业、高效的监督体系。
 
  (三)加强经费保障。健全稳定可持续的卫生与健康投入机制,调整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履行政府保障健康领域基本公共服务的责任,重点加强薄弱区域、薄弱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投入倾斜。探索政府购买服务、按绩支付等财政投入方式,建立结果导向的健康投入机制,开展健康投资绩效监测和评价。在加大政府投入的同时,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和杠杆作用,引导金融机构加大信贷、债券等融资支持,吸引社会资本投资卫生与健康领域,大力发展慈善事业,形成多元化卫生与健康筹资机制。
 
  (四)加强人才保障。加强医防协同、医教协同,建立完善医学人才培养供需平衡机制,健全健康人才培养培训制度。加大全科、儿科、产科、精神科、康复、护理、病理等急需紧缺专业人才培养培训力度。完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规范并加快培养养老护理员、康复治疗师、心理咨询师等健康服务业从业人员,加强药师和中医药健康、健康信息、卫生应急等复合型人才队伍建设。加大健康领域高层次人才遴选培养力度。推进健康领域优秀管理人员专业化、职业化。建设远程医学教育平台,方便医务人员接受终身教育。加强以全科医生为重点的基层人才队伍建设,完善扶持政策,鼓励人才到基层和偏远地区工作。创新人才使用、流动与服务提供模式以及人才评价激励机制,深化卫生专业技术人员职称评审制度改革,建立健全竞争择优、能上能下用人机制,适当提高医疗卫生机构特别是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高级岗位比例,提升健康人才薪酬待遇、发展空间、执业环境、社会地位。
 
  (五)加强科技创新。坚持科技创新与体制机制创新双轮驱动,建设健康科技创新体系。全面加强技术研发创新能力,明确精准预防、精准医疗、组学技术、免疫治疗、智慧医疗等领域的主攻方向和突破口。围绕重点传染病、肿瘤和心脑血管等慢性病、出生缺陷等重大疾病防控和诊疗领域,实施健康科技重大工程和项目,建设一批医学重点学科。夯实健康科技条件支撑体系,系统布局实验动物、生物样本、仪器设施、电子信息、人群队列、技术评估等共享服务平台。加强健康领域科技、人才培养和管理服务等的对外交流与合作,强化市级援外工作,积极参与区域重大卫生行动。完善人口健康信息服务体系建设。
 
  (六)加强舆论引导。大力宣传党和国家关于维护和增进人民健康的重大战略思想和方针政策,宣传推进健康东阳建设的总体战略、目标任务和工作举措。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救死扶伤的人道主义精神,强化医德医风建设和行业自律。加强正面宣传和典型引导,提高舆情应对能力和文化宣传阵地建设,及时传递健康领域正能量和政府声音,增强社会对卫生与健康事业的普遍认知,形成全社会关心、支持和参与健康东阳建设的良好社会氛围。
 

上一篇:广东省人口发展规划 (2017-2030年)
下一篇:东阳市矿山生态修复三年专项行动计划

单位信息

单位名称:北京中政国宏社会经济咨询中心

单位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国宏大厦23层

邮政编码:100038

开户银行:北京建行万丰支行

银行账号:1100 1042 4000 5300 6848

联系电话:010-65067990  65067996

图文传真:010-65067996

单位信箱:vip@chinagdp.org